CN220236643U -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6643U
CN220236643U CN202321801323.1U CN202321801323U CN220236643U CN 220236643 U CN220236643 U CN 220236643U CN 202321801323 U CN202321801323 U CN 202321801323U CN 220236643 U CN220236643 U CN 220236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miting
bean box
box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13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ji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j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ji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j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13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6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6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6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包括:豆箱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豆箱组件之下的研磨组件,所述豆箱组件从上至下依次为豆箱、固定板、转动板、底板以及豆箱底盖;转动板设置在豆箱底部并具有能够使出料口外露的通孔;所述转动板、底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部与限位件,从而锁定豆箱的出豆状态,关闭状态,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底盖凹陷,其与所述底板配合并且能够使豆箱拆卸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豆箱防呆简单就可使豆箱出料口开合,既能锁扣紧豆箱组件,又能转动转盘升降研磨轮,调整粗细。

Description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咖啡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磨豆咖啡机的种类众多,用于存储咖啡豆并向咖啡机豆箱中放料的豆箱结构组件有诸多问题,一些种类的豆箱组件与咖啡机是一体设置的不便移取拆卸,导致豆箱及研磨腔里面咖啡豆清洁困难;一些咖啡机的豆箱组件可以拆下,可拆卸的豆箱组件的出料口不能关闭,导致漏豆;或者出料口可以关闭但操作步骤多,不能防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咖啡机豆箱不便移取拆卸、可拆卸的豆箱组件的出料口不能关闭,导致漏豆、出料口可以关闭但操作步骤多,不能防呆,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包括:豆箱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豆箱组件之下的研磨组件:
所述豆箱组件从上至下依次为豆箱、固定板、转动板、底板以及豆箱底盖;
所述豆箱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其底部向内收缩形成锥面,且底面中空,其中空底面中间借助若干根肋板设置有圆柱形的箱轴,相邻的两根肋板之间形成扇形的出料口;所述豆箱的底部环绕所述中空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豆箱限位柱,所述豆箱的底部环绕所述中空的底面还凸设有豆箱圆环,且所述豆箱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豆箱限位柱所在圆的直径;
所述固定板为呈阶梯状的两层圆环形,包括上层圆环以及下层圆环,两层圆环的内壁位于同一个圆面上;所述上层圆环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豆箱圆环相对应,通过所述豆箱圆环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而将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豆箱之下;
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并位于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大致为圆盘形,其底面镂空形成若干个扇形通孔,且扇形通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豆箱的出料口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板的内径与所述豆箱的中空底面相适配;
所述底板大致为圆盘形,底面为中空圆环,其外径与所述固定板的上层圆环的外径相等,内径则与所述下层圆环的外径相适配,并对应设置在所述上层圆环的正下方,使所述下层圆环刚好位于所述底板之内;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的内径与所述转动板的外径相适配,以使所述转动板可活动嵌设在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内;所述底板通过螺丝与所述豆箱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上对应所述豆箱限位柱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底板限位孔,所述豆箱限位柱插入所述底板的底板限位孔中;
所述豆箱底盖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底盖凹陷,所述底板的外壁向外延伸设有若干底板外缘限位件,且所述底盖凹陷与底板外缘限位件对应设置,通过底板外缘限位件卡入底盖凹陷中而将豆箱底盖与底板相互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的外壁向外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且所述豆箱限位柱的位置对应于相邻两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之间的间隔;其中一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的下表面设置有转动板限位柱,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转动板限位柱设置有一个底板底面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下层圆环的下表面向上开设有一段弧形槽,从而在弧形槽的两端形成固定板第一限位部与固定板第二限位部,并在所述固定板第二限位部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第三限位部;另一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弧形槽的位置设置有转动板方块限位件,对应所述固定板第三限位部设置有转动板半圆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内壁还设置有两个突起从而形成一个底板内壁限位部,所述固定板的下层圆环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的位置向外突起形成固定板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固定部,且所述上层圆环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若干固定板外缘限位部;所述固定板外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部相适配的垫板限位部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外缘限位部相适配的垫板限位件,二者对应配合固定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轴上设置有出料口内盖,所述出料口内盖的下表面设置对应所述箱轴的外径设置有内盖套筒,所述内盖套筒套设在所述箱轴上,从而使所述出料口内盖设置在所述箱轴的上方,所述豆箱上端设有豆箱顶盖,所述豆箱顶盖中部中空,并设有圆形玻璃片,用于观察豆子的研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豆箱底盖内的定磨轮,设置在所述定磨轮内的动磨轮,为所述动磨轮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源,将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动磨轮的传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之外的研磨箱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豆箱底盖下部内壁向内凸起,形成底盖凸台,并在所述底盖凸台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磨轮从上至下依次为定磨轮上盖,轮体,定磨轮下盖,所述定磨轮上盖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底盖凸台的内径且小于所述豆箱底盖的内径,使所述定磨轮上盖设置在所述底盖凸台上;所述轮体上部外缘向外凸起,所述定磨轮上盖内设置有提手,且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与轮体上部外缘凸起对应配合,通过提拉提手可便携拆卸定磨轮;所述定磨轮上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上盖限位槽,所述定磨轮下盖的内壁面上对应所述上盖限位槽设置有下盖限位件,两者对应配合可快速拆卸定磨轮;所述定磨轮下盖的底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研磨箱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壳体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限位凹槽配合,将所述动磨轮以及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定磨轮与所述研磨箱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磨轮下盖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内螺纹设置有若干长条形的升降限位件,所述研磨箱壳体底部设有垂直式出粉口,所述动磨轮下设有风叶式挤压粉板。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行星轮传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豆箱,拆卸便捷,防呆简单就可使豆箱出料口开合,既能锁扣紧豆箱组件,又能转动转盘升降研磨轮,调整粗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豆箱组件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豆箱组件第三视角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豆箱的底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固定板的底面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固定板与垫板配合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豆箱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研磨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豆箱底盖和研磨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定磨轮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定磨轮底面的立体图。
图11为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中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研磨系统行星轮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00-豆箱组件、200-研磨组件;
10-豆箱、20-固定板、30-转动板、40-底板、50-豆箱底盖;
11-箱轴、12-肋板、13-豆箱限位柱、14-出料口、15-出料口内盖、16-豆箱顶盖、17-豆箱圆环、18-圆形玻璃片;
21-上层圆环、22-下层圆环、23-环形凹槽、24-弧形槽、25a-固定板第一限位部、25b-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6-固定板限位凸起、27-固定板第三限位部、28-固定板外缘限位部、29-固定部;
31-扇形通孔、33-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2-转动板限位柱、35-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7-转动板半圆限位件;
41-底板外缘限位件、42-底板底面凹槽、43-底板限位孔、46-底板内壁限位部;
51-底盖凹陷、52-底盖凸台、53-内螺纹、60-垫板、61-垫板限位部、62-垫板限位件;
210-研磨箱壳体、230-定磨轮、220-动磨轮、
213-第一动力源、212-垂直式出粉口、215-壳体限位凹槽、221-风叶式挤压粉板、
231-定磨轮上盖、232-轮体、233-定磨轮下盖、234-升降限位件、235-限位板、236-提手、237-卡扣、238-下盖限位件、239-上盖限位槽;
240-传动机构、241-动力轴、242-蜗杆、243-一级蜗轮,244-连轴,245-二级蜗轮,246-三级蜗轮,222-动磨轮转轴;
250-第二动力源、251-一级太阳轮、252-一级传动板252、252a-一级行星轴252a、253-一级行星轮,254-二级传动板、254b-中空二级传动板限位柱、252b-一级传动板限位柱;
254c-二级太阳轮、255-三级传动板、256-二级行星轮、257-行星轮顶盖、258-动磨轮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所述咖啡机研磨系统包括:豆箱组件100、以及设置在所述豆箱组件100之下的研磨组件200;
根据图2A和2B所示,所述豆箱组件100从上至下依次为豆箱10、固定板20、转动板30、底板40以及豆箱底盖50;
根据图3所示,所述豆箱10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其底部向内收缩形成锥面,且底面中空,其中空底面中间借助若干根肋板12设置有圆柱形的箱轴11,相邻的两根肋板12之间形成扇形的出料口14;所述豆箱10的底部环绕所述中空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豆箱限位柱13所述豆箱10的底部环绕所述中空的底面还凸设有豆箱圆环17,且所述豆箱圆环17的直径大于所述豆箱限位柱13所在圆的直径;
结合图2A和图4,所述固定板20为呈阶梯状的两层圆环形,包括上层圆环21以及下层圆环22,两层圆环的内壁位于同一个圆面上;所述上层圆环21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23,所述环形凹槽23与所述豆箱圆环17相对应,通过所述豆箱圆环17卡入所述环形凹槽23中而将所述固定板20设置在所述豆箱10之下;
结合图2A和图3,所述转动板3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内,并位于所述出料口14的正下方,大致为圆盘形,其底面镂空形成若干个扇形通孔31,且扇形通孔31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豆箱10的出料口14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板30的内径与所述豆箱10的中空底面相适配,以使所述出料口14完全位于所述转动板30之内;
结合图2A和图4,所述底板40大致为圆盘形,底面为中空圆环,其外径与所述固定板20的上层圆环21的外径相等,内径则与所述下层圆环22的外径相适配,并对应设置在所述上层圆环21的正下方,使所述下层圆环22刚好位于所述底板40之内;所述底板40的圆环底面的内径与所述转动板30的外径相适配,以使所述转动板30可活动嵌设在所述底板40的圆环底面内;所述底板40通过螺丝与所述豆箱10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40的圆环底面上对应所述豆箱限位柱1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底板限位孔43,所述豆箱限位柱13插入所述底板40的底板限位孔43中,以使在后续转动时豆箱限位柱13可带动转动板30转动;
回到图2A,所述豆箱底盖50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底盖凹陷51,所述底板40的外壁向外延伸设有若干底板外缘限位件41,且所述底盖凹陷51与底板外缘限位件41对应设置,通过底板外缘限位件41卡入底盖凹陷51中而将豆箱底盖50与底板40相互定位,周向限位的同时也便于整体拆卸豆箱组件100;
结合图2A和图3,所述转动板30的外壁向外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且所述豆箱限位柱13的位置对应于相邻两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之间的间隔,使得豆箱10转动时,所述豆箱限位柱13在相邻的两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之间移动,且转动角度受到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的限制;进一步的,其中一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的下表面设置有转动板限位柱32,所述底板40的圆环底面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设置有一个底板底面凹槽42,当达到最大出豆状态时,所述豆箱限位柱13与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相抵,此时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插入所述底板底面凹槽42中,使得所述豆箱10与底板40相对定位并带动转动板30一起转动;
结合图2B和图4,所述固定板20的下层圆环22的下表面向上开设有一段弧形槽24,从而在弧形槽24的两端形成固定板第一限位部25a与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并在所述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第三限位部27;另一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弧形槽24的位置设置有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对应所述固定板第三限位部27设置有转动板半圆限位件37,当豆箱10与底板40带动所述转动板30一起转动时,所述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开始离开所述固定板第一限位部25a,并在所述弧形槽24的下方转动;继续沿打开方向转动,所述转动板30随豆箱10一起转动至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后,所述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与所述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配合限位,所述转动板半圆限位件37和所述固定板第三限位部27限位配合,此时豆箱10、底板40、转动板30因为所述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和所述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而被限位,不能继续沿豆箱打开方向转动,同时由于转动板半圆限位件37与所述固定板第三限位部27均为半圆形,只需要略微施加力就可沿关闭方向转动所述豆箱组件100
结合图2B与图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40的内壁还设置有两个突起从而形成一个底板内壁限位部46,所述固定板20的下层圆环22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46的位置向外突起形成固定板限位凸起26,使得完全关闭出料口时,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46与所述固定板限位凸起26相互啮合,从而保持储豆状态,
进一步的,结合图4和图5,所述固定板20上还设置有固定部29,且所述上层圆环21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若干固定板外缘限位部28;所述固定板20外设置有垫板60,所述垫板60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部29相适配的垫板限位部61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外缘限位部28相适配的垫板限位件62,二者对应配合固定所述固定板20。
进一步的,根据图6所示,所述箱轴11上设置有出料口内盖15,防止在研磨过程中豆子返跳,所述出料口内盖15的下表面设置对应所述箱轴11的外径设置有内盖套筒(图中未标出),所述内盖套孔套设在所述箱轴11上,从而使所述出料口内盖15设置在所述箱轴11的上方,所述豆箱10上端设有豆箱顶盖16,所述豆箱顶盖16中部中空,并设有圆形玻璃片18,用于观察豆子的研磨状态。
进一步的,结合图7和图8,所述研磨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豆箱底盖50内的定磨轮230,设置在所述定磨轮230内的动磨轮220,为所述动磨轮220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源213,将所述第一动力源213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动磨轮220的传动机构240,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240之外的研磨箱壳体210。
进一步的,结合图8、图9和图10,所述豆箱底盖50下部内壁向内凸起,形成底盖凸台52,并在所述底盖凸台5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53;所述定磨轮230从上至下依次为定磨轮上盖231,轮体232,定磨轮下盖233,所述定磨轮上盖231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底盖凸台52的内径且小于所述豆箱底盖50的内径,使所述定磨轮上盖231设置在所述底盖凸台52上;所述轮体232上部外缘向外凸起,所述定磨轮上盖231内设置有提手236,且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扣237,所述卡扣237与轮体232上部外缘凸起对应配合,通过提拉提手可便携拆卸定磨轮;所述定磨轮上盖237的侧壁上设置有上盖限位槽239,所述定磨轮下盖233的内壁面上对应所述上盖限位槽239设置有下盖限位件238,两者对应配合可快速拆卸定磨轮;所述定磨轮下盖233的底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板235,所述研磨箱壳体210上对应设置有壳体限位凹槽215,所述限位板235与所述壳体限位凹槽215配合,将所述动磨轮220以及传动机构240固定在所述定磨轮230与所述研磨箱壳体210之间。
进一步的,结合图8和图9,所述定磨轮下盖232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内螺纹53设置有若干长条形的升降限位件234,当旋转所述豆箱底盖50时,所述升降限位件234与所述内螺纹53配合,使定磨轮230相对于所述动磨轮220上下移动,改变研磨空间的大小,从而改变研磨粉的粗细。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箱壳体210底部设有垂直式出粉口212,所述动磨轮220下设有风叶式挤压粉板221,用于将研磨的粉末直接从动磨轮220正下方挤压出直落,避免堆积或者飞粉。
优选的,结合图8和图11,所述传动机构240为蜗轮蜗杆传动,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源213相连接的动力轴241,所述动力轴241外设置有蜗杆242,对应所述一级蜗杆242的啮合面在所述风叶式挤压粉板221的下部设置有一级蜗轮243,所述一级蜗轮243的中间设置有连轴244,所述一级蜗轮243正下方通过连轴244连接有二级蜗轮245,对应所述二级涡轮245的啮合面在所述动磨轮220的正下方设置有三级蜗轮246,所述三级蜗轮246中间设置有动磨轮转轴22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图1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为行星轮传动,其底部为第二动力源250,与所述第二动力源250相连接有一级太阳轮251,所述第二动力源250之上设置有中空的一级传动板252,所述一级太阳轮251设置在所述一级传动板252中空位置;
所述一级传动板252上设置有三个一级行星轴252a,所述一级太阳轮251之外对应所述一级行星轴252a设置有三个一级行星轮253,所述一级行星轮253之上设置有二级传动板254,所述二级传动板254下表面设置有三个中空二级传动板限位柱254b,所述一级传动板252上表面还设置有一级传动板限位柱252b,所述中空二级传动板限位柱254b与所述一级传动板限位柱252b对应配合,实现传动;
所述二级传动板254中间还设置有二级太阳轮254c,所述二级传动板254之上设置有中空的三级传动板255,所述三级传动板255之上设置有三个二级行星轮256,所述二级太阳轮254c穿过所述三级传动板255的中空位置与所述二级行星轮256啮合传动,所述二级行星轮256上设置有中空的行星轮顶盖257,所述行星轮顶盖257与所述三级传动板255之间也通过中空的限位柱与限位柱配合传动;
所述行星轮顶盖257之上中间设置有动磨轮转轴258,所述二级行星轮256与所述三级传动板255一起带动所述动磨轮转轴258转动,实现传动。
以上限位部件的脱开与啮合不仅限于通过材料自身的塑性来实现,还可用弹性体作限位部件以实现啮合与脱开的动作,如弹簧,柔性材料等。
豆箱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处于储豆状态时,所述转动板30的扇形通孔31与所述豆箱10的出料口14相互错位,从而封堵住所述出料口14,当豆箱10沿打开方向转动时,所述转动板30不动,所述豆箱底部的出料口14与所述转动板30上的扇形通孔31逐渐重合,从而打开出料口14开始出豆,继续沿打开方向转动豆箱10,当所述出料口14完全与所述扇形通孔31重合时,达到最大出料状态;
沿关闭方向转动所述豆箱10,所述豆箱限位柱13与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部33脱离接触,使所述豆箱限位柱13在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部33的间隔处转动,所述豆箱10带动底板40转动,所述底板40通过所述底板底面凹槽42与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带动转动板30转动,当转动至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与所述转动板第一限位部25a配合限位后,转动板30被限制转动,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与所述底板底面凹槽42脱离配合,所述豆箱10与底板40继续转动,逐渐关闭出料口;
拆卸:将所述底板外缘限位件41向上提起与所述底盖凹陷51脱离,可便携拆卸豆箱组件100。
储豆状态:所述固定部29与所述垫板限位部61以及所述固定板外缘限位部28与垫板限位件62,二者对应配合固定所述固定板20,初始位置固定板限位凸起26与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46对应配合,此时转动板30上的扇形通孔31与所述箱体下端的出料口14错位,咖啡豆被储存在豆箱10内;
出豆状态:固定板20固定不动,沿打开方向转动所述豆箱10,所述底板40与豆箱10固定连接一起转动,使固定板限位凸起26与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46脱离配合,豆箱限位柱13在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的间隙处转动,转动板30不动,出料口14与转动板30发生相对转动,此时转动板上的扇形通孔31与出料口14部分重合,开始出豆。
继续沿打开方向转动豆箱10,所述扇形通孔31和出料口16完全重合时,达到最大出料,所述豆箱限位柱13与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件33接触,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与所述底板底面凹槽42对应配合,所述豆箱10与底板40带动转动板30一起转动;所述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开始离开所述限位部25a,并在所述弧形槽24的下方转动;继续沿打开方向转动,所述转动板30随豆箱10一起转动至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后,所述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与所述固定板第二限位部25b配合限位,所述转动板半圆限位件37和所述固定板第三限位部27限位配合,此时豆箱10、底板40、转动板30均被限位,不能继续沿豆箱打开方向转动;
关闭出豆:沿关闭方向转动所述豆箱10,所述豆箱限位柱13与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部33脱离接触,使所述豆箱限位柱13在所述转动板外缘限位部33的间隔处转动,所述豆箱10带动底板40转动,所述底板40通过所述底板底面凹槽42与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带动转动板30转动,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在所述弧形槽24下方转动,当转动至转动板方块限位件35与所述转动板第一限位部25a配合限位后,转动板30被限制转动,所述转动板限位柱32与所述底板底面凹槽42脱离配合,所述豆箱10与底板40继续转动,逐渐关闭出料口;固定板限位凸起26与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46对应配合,限位关闭状态。
虽然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描述,但上述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包括:豆箱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豆箱组件之下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豆箱组件从上至下依次为豆箱、固定板、转动板、底板以及豆箱底盖;
所述豆箱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其底部向内收缩形成锥面,且底面中空,其中空底面中间借助若干根肋板设置有圆柱形的箱轴,相邻的两根肋板之间形成扇形的出料口;所述豆箱的底部环绕所述中空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豆箱限位柱,所述豆箱的底部环绕所述中空的底面还凸设有豆箱圆环,且所述豆箱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豆箱限位柱所在圆的直径;
所述固定板为呈阶梯状的两层圆环形,包括上层圆环以及下层圆环,两层圆环的内壁位于同一个圆面上;所述上层圆环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豆箱圆环相对应,通过所述豆箱圆环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而将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豆箱之下;
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并位于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大致为圆盘形,其底面镂空形成若干个扇形通孔,且扇形通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豆箱的出料口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板的内径与所述豆箱的中空底面相适配;
所述底板大致为圆盘形,底面为中空圆环,其外径与所述固定板的上层圆环的外径相等,内径则与所述下层圆环的外径相适配,并对应设置在所述上层圆环的正下方,使所述下层圆环刚好位于所述底板之内;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的内径与所述转动板的外径相适配,以使所述转动板可活动嵌设在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内;所述底板通过螺丝与所述豆箱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上对应所述豆箱限位柱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底板限位孔,所述豆箱限位柱插入所述底板的底板限位孔中;
所述豆箱底盖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底盖凹陷,所述底板的外壁向外延伸设有若干底板外缘限位件,且所述底盖凹陷与底板外缘限位件对应设置,通过底板外缘限位件卡入底盖凹陷中而将豆箱底盖与底板相互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外壁向外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且所述豆箱限位柱的位置对应于相邻两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之间的间隔;其中一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的下表面设置有转动板限位柱,所述底板的圆环底面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转动板限位柱设置有一个底板底面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下层圆环的下表面向上开设有一段弧形槽,从而在弧形槽的两端形成固定板第一限位部与固定板第二限位部,并在所述固定板第二限位部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第三限位部;另一个转动板外缘限位件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弧形槽的位置设置有转动板方块限位件,对应所述固定板第三限位部设置有转动板半圆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内壁还设置有两个突起从而形成一个底板内壁限位部,所述固定板的下层圆环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底板内壁限位部的位置向外突起形成固定板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固定部,且所述上层圆环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若干固定板外缘限位部;所述固定板外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部相适配的垫板限位部以及与所述固定板外缘限位部相适配的垫板限位件,二者对应配合固定所述固定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轴上设置有出料口内盖,所述出料口内盖的下表面设置对应所述箱轴的外径设置有内盖套筒,所述内盖套筒套设在所述箱轴上,从而使所述出料口内盖设置在所述箱轴的上方,所述豆箱上端设有豆箱顶盖,所述豆箱顶盖中部中空,并设有圆形玻璃片,用于观察豆子的研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豆箱底盖内的定磨轮,设置在所述定磨轮内的动磨轮,为所述动磨轮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源,将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动磨轮的传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之外的研磨箱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箱底盖下部内壁向内凸起,形成底盖凸台,并在所述底盖凸台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磨轮从上至下依次为定磨轮上盖,轮体,定磨轮下盖,所述定磨轮上盖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底盖凸台的内径且小于所述豆箱底盖的内径,使所述定磨轮上盖设置在所述底盖凸台上;所述轮体上部外缘向外凸起,所述定磨轮上盖内设置有提手,且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与轮体上部外缘凸起对应配合,通过提拉提手可便携拆卸定磨轮;所述定磨轮上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上盖限位槽,所述定磨轮下盖的内壁面上对应所述上盖限位槽设置有下盖限位件,两者对应配合可快速拆卸定磨轮;所述定磨轮下盖的底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研磨箱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壳体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限位凹槽配合,将所述动磨轮以及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定磨轮与所述研磨箱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磨轮下盖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内螺纹设置有若干长条形的升降限位件,所述研磨箱壳体底部设有垂直式出粉口,所述动磨轮下设有风叶式挤压粉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咖啡机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行星轮传动。
CN202321801323.1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Active CN220236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1323.1U CN220236643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1323.1U CN220236643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6643U true CN22023664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8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1323.1U Active CN220236643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6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7580B2 (en) Toner refill device
CN102860803B (zh) 可正反转的拖把
EP2074918A2 (en) Grinder and automatic open/close control device thereof
US10641399B2 (en) Valve
CN220236643U (zh) 一种咖啡机研磨系统
TW201304723A (zh) 研磨器及其自動開閉控制裝置(二)
CA2751989C (en) Pill crusher device and method
EP0345002A2 (en) A clutch for an electrically driven telescopic antenna
EP3689204B1 (en) Grinding device
EP3385032A1 (en) Grinding device and grinding implement for said grinding device
JP3580595B2 (ja) ナットランナ装置の嵌合部機構
JP5437385B2 (ja) 回転調理装置
CN114871916B (zh) 一种具有快换底板功能的砂光机
US11890624B2 (en) Shower head
KR200494872Y1 (ko) 착즙 주스기용 구동 본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착즙 주스기
CN102908064A (zh) 研磨器及其自动开闭控制装置
KR200485526Y1 (ko) 자성체를 이용하여 동작이 제어되는 요리 기기
CN221044762U (zh) 一种咖啡针式布粉器
CN213673539U (zh) 一种方便开合的离心研磨机
CN213216598U (zh) 连接装置及磨豆机
JP3492209B2 (ja) お茶挽き機
CN220024819U (zh) 一种奶茶杯自动摇杯装置
CN212839231U (zh) 一种抛光机换挡机构
CN211841448U (zh) 一种铝板打磨装置
KR100419508B1 (ko) 공전식 회전날을 가진 전기면도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