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3171U -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3171U
CN220233171U CN202321754831.9U CN202321754831U CN220233171U CN 220233171 U CN220233171 U CN 220233171U CN 202321754831 U CN202321754831 U CN 202321754831U CN 220233171 U CN220233171 U CN 220233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anel
plate
diode
cover plate
surfac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48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盛隆
叶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ker Micr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ker Micr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ker Micr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rker Micr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48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3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3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3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接触型二极管技术领域,包括底盖板、顶盖板和二极管本体,顶盖板活动设于底盖板的顶部,二极管本体活动放置于底盖板与顶盖板之间,底盖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定位块,底盖板的顶部还活动设有双向散热板、侧散热板和单向散热板,侧散热板对应双向散热板的两端固定设置两组,单向散热板对应底盖板的两端设置两组,顶盖板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中板槽、侧板槽和端板槽。该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相比传统的集成块,具有两侧、两端及顶部散热通道,解决了多组面接触型二极管集成工作的快速散热需求,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接触型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背景技术
面接触型或称面结型二极管的PN结是用合金法或扩散法做成的,由于这种二极管的PN结面积大,可承受较大的电流,但极间电容也大,这类器件适用于整流,而不宜用于高频电路中。
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组面接触型二极管集成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较大,常见集成块的散热方采用侧边散热,其散热效率低,不能满足快速散热的需求,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解决了现有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采用侧边散热,其散热效率低,不能满足快速散热的需求,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包括底盖板、顶盖板和二极管本体,所述顶盖板活动设于底盖板的顶部,所述二极管本体活动放置于底盖板与顶盖板之间,所述底盖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底盖板的顶部还活动设有双向散热板、侧散热板和单向散热板,所述侧散热板对应双向散热板的两端固定设置两组,所述单向散热板对应底盖板的两端设置两组,所述顶盖板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中板槽、侧板槽和端板槽,且定位槽、中板槽、侧板槽和端板槽分别与定位块、双向散热板、侧散热板和单向散热板一一对应,所述双向散热板和单向散热板的底部均固定设有安装柱,所述底盖板的顶部对应安装柱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双向散热板的两侧和单向散热板的一侧均涂抹有散热硅脂层。
优选的,所述底盖板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定位块之间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盖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定位柱,且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对应设置若干组,所述底盖板与顶盖板之间通过螺丝、定位柱及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槽及端板槽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横向设置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中板槽和端板槽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垫片,且垫片的宽度小于中板槽及端板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本体的底部还开设有散热网槽,且散热网槽与二极管本体之间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对应二极管本体的引线脚两侧设置两组,且定位块与双向散热板、侧散热板及单向散热板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硅脂层的边缘留置有空白边,且空白边与垫片之间对应设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通过将双向散热板、侧散热板和单向散热板固定在底盖板上方,双向散热板放置在两组二极管本体之间,其底部的安装柱插入对应安装螺孔的内部,单向散热板放置在底盖板的两端,同样的其底部的安装柱插入对应安装螺孔的内部,侧散热板放置在底盖板的两侧,在侧散热板及单向散热板接触二极管本体的侧面涂抹散热硅脂层,可挤出间隙中的空气,将顶盖板盖在底盖板上方,两组二极管本体之间的热量通过双向散热板传递至侧散热板,最后通过侧散热板的散热口快速散出,位于两端的二极管本体通过单向散热板及端板槽的散热口进行快速散热,二极管本体的顶部通过散热网槽进行散热,相比传统的集成块,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侧、两端及顶部散热通道,解决了多组面接触型二极管集成工作的快速散热需求,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2、该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通过先将二极管本体放置在底盖板上,引线脚从两组定位块之间穿过,且多组定位块从两侧定位二极管本体,底盖板上放置多组二极管本体集成使用,使用螺丝穿过定位柱并与定位孔拧紧固定,使底盖板与顶盖板合为一体形成集成块,便于快速安装及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板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板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板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散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散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盖板;11、顶盖板;12、定位柱;13、散热口;14、垫片;15、安装螺孔;2、二极管本体;21、散热网槽;3、定位块;31、定位槽;4、双向散热板;41、中板槽;5、侧散热板;51、侧板槽;6、单向散热板;61、端板槽;62、安装柱;7、定位孔;8、散热硅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包括底盖板1、顶盖板11和二极管本体2,顶盖板11活动设于底盖板1的顶部,二极管本体2活动放置于底盖板1与顶盖板11之间,底盖板1的顶部固定设有定位块3,底盖板1的顶部还活动设有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和单向散热板6,侧散热板5对应双向散热板4的两端固定设置两组,单向散热板6对应底盖板1的两端设置两组,顶盖板1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31、中板槽41、侧板槽51和端板槽61,且定位槽31、中板槽41、侧板槽51和端板槽61分别与定位块3、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和单向散热板6一一对应,双向散热板4和单向散热板6的底部均固定设有安装柱62,底盖板1的顶部对应安装柱6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15,双向散热板4的两侧和单向散热板6的一侧均涂抹有散热硅脂层8。
侧板槽51及端板槽61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3,且散热口13横向设置若干组,中板槽41和端板槽6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垫片14,且垫片14的宽度小于中板槽41及端板槽61的宽度,二极管本体2的底部还开设有散热网槽21,且散热网槽21与二极管本体2之间对应设置,定位块3对应二极管本体2的引线脚两侧设置两组,且定位块3与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及单向散热板6错位设置,散热硅脂层8的边缘留置有空白边,且空白边与垫片14之间对应设置。分别将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和单向散热板6固定在底盖板1上方,双向散热板4放置在两组二极管本体2之间,其底部的安装柱62插入对应安装螺孔15的内部,单向散热板6放置在底盖板1的两端,同样的其底部的安装柱62插入对应安装螺孔15的内部,侧散热板5放置在底盖板1的两侧,在侧散热板5及单向散热板6接触二极管本体2的侧面涂抹散热硅脂层8,可挤出间隙中的空气,将顶盖板11盖在底盖板1上方,此时二极管本体2进入散热网槽21的内部,定位块3进入定位槽31的内部,双向散热板4进入中板槽41的内部,侧散热板5进入侧板槽51的内部,单向散热板6进入端板槽61的内部,多组二极管本体2在工作时,其表面升温快,两组二极管本体2之间的热量通过双向散热板4传递至侧散热板5,最后通过侧散热板5的散热口13快速散出,位于两端的二极管本体2通过单向散热板6及端板槽61的散热口13进行快速散热,二极管本体2的顶部通过散热网槽21进行散热。
请参阅图1-3,底盖板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7,且定位孔7与定位块3之间错位设置,顶盖板1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定位柱12,且定位柱12与定位孔7之间对应设置若干组,底盖板1与顶盖板11之间通过螺丝、定位柱12及定位孔7可拆卸连接。先将二极管本体2放置在底盖板1上,引线脚从两组定位块3之间穿过,且多组定位块3从两侧定位二极管本体2,底盖板1上放置多组二极管本体2集成使用,使用螺丝穿过定位柱12并与定位孔7拧紧固定,使底盖板1与顶盖板11合为一体形成集成块。
安装时,先将二极管本体2放置在底盖板1上,引线脚从两组定位块3之间穿过,且多组定位块3从两侧定位二极管本体2,底盖板1上放置多组二极管本体2集成使用,分别将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和单向散热板6固定在底盖板1上方,双向散热板4放置在两组二极管本体2之间,其底部的安装柱62插入对应安装螺孔15的内部,单向散热板6放置在底盖板1的两端,同样的其底部的安装柱62插入对应安装螺孔15的内部,侧散热板5放置在底盖板1的两侧,在侧散热板5及单向散热板6接触二极管本体2的侧面涂抹散热硅脂层8,可挤出间隙中的空气,将顶盖板11盖在底盖板1上方,此时二极管本体2进入散热网槽21的内部,定位块3进入定位槽31的内部,双向散热板4进入中板槽41的内部,侧散热板5进入侧板槽51的内部,单向散热板6进入端板槽61的内部,使用螺丝穿过定位柱12并与定位孔7拧紧固定,使底盖板1与顶盖板11合为一体形成集成块,多组二极管本体2在工作时,其表面升温快,两组二极管本体2之间的热量通过双向散热板4传递至侧散热板5,最后通过侧散热板5的散热口13快速散出,位于两端的二极管本体2通过单向散热板6及端板槽61的散热口13进行快速散热,二极管本体2的顶部通过散热网槽21进行散热,相比传统的集成块,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侧、两端及顶部散热通道,解决了多组面接触型二极管集成工作的快速散热需求,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包括底盖板(1)、顶盖板(11)和二极管本体(2),所述顶盖板(11)活动设于底盖板(1)的顶部,所述二极管本体(2)活动放置于底盖板(1)与顶盖板(1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1)的顶部固定设有定位块(3),所述底盖板(1)的顶部还活动设有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和单向散热板(6),所述侧散热板(5)对应双向散热板(4)的两端固定设置两组,所述单向散热板(6)对应底盖板(1)的两端设置两组,所述顶盖板(1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31)、中板槽(41)、侧板槽(51)和端板槽(61),且定位槽(31)、中板槽(41)、侧板槽(51)和端板槽(61)分别与定位块(3)、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和单向散热板(6)一一对应,所述双向散热板(4)和单向散热板(6)的底部均固定设有安装柱(62),所述底盖板(1)的顶部对应安装柱(6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15),所述双向散热板(4)的两侧和单向散热板(6)的一侧均涂抹有散热硅脂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7),且定位孔(7)与定位块(3)之间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定位柱(12),且定位柱(12)与定位孔(7)之间对应设置若干组,所述底盖板(1)与顶盖板(11)之间通过螺丝、定位柱(12)及定位孔(7)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槽(51)及端板槽(61)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3),且散热口(13)横向设置若干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槽(41)和端板槽(6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垫片(14),且垫片(14)的宽度小于中板槽(41)及端板槽(6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本体(2)的底部还开设有散热网槽(21),且散热网槽(21)与二极管本体(2)之间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对应二极管本体(2)的引线脚两侧设置两组,且定位块(3)与双向散热板(4)、侧散热板(5)及单向散热板(6)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硅脂层(8)的边缘留置有空白边,且空白边与垫片(14)之间对应设置。
CN202321754831.9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Active CN220233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831.9U CN220233171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831.9U CN220233171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3171U true CN220233171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4831.9U Active CN220233171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3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9962B (zh) 水冷式线路板散热装置
CN220233171U (zh) 一种集成式面接触型二极管
CN211614560U (zh) 一种igbt模块焊接用模具
CN113891547A (zh) 一种新型线路板热传导优化结构
CN212064717U (zh) 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散热片
CN201601936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简易散热装置
CN212230421U (zh) 一种冷锻式铜制液冷散热器
CN220629907U (zh) 一种散热均匀的dc电源模块
CN219999861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元件
CN219226273U (zh) 一种封装芯片的导热垫片
CN219577704U (zh) 一种ptc发热元件的导热结构
CN110919124A (zh) 一种igbt模块焊接用模具
CN2177890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激光散热器
CN220021110U (zh) 功率半导体模块
CN210298195U (zh) 一种高散热的双层pcb板组件
CN215683054U (zh) 一种自动控温的显示器驱动板散热结构
CN216851912U (zh) 一种高效率数字功率放大器
CN215732911U (zh) 一种落地式双层电缆孔配电箱
CN219087613U (zh) 一种电源模块用散热装置
CN210298397U (zh) 一种列车用车门控制板
CN218042229U (zh) 一种具备降温导热功能的电源模块
CN217037816U (zh) 一种散热片机构和具有该散热片机构的散热装置
CN219761722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9555520U (zh) 一种散热片组件
CN21989373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