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1664U -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1664U
CN220231664U CN202321890016.5U CN202321890016U CN220231664U CN 220231664 U CN220231664 U CN 220231664U CN 202321890016 U CN202321890016 U CN 202321890016U CN 220231664 U CN220231664 U CN 22023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gas detection
detection device
section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0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冯国华
潘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0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1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涉及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该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探头及防护罩,所述探头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并伸出所述安装件;防护罩罩设于所述探头的外部,所述防护罩包括相连接的多个防护件,多个防护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防护件沿所述探头的周向间隔设置。该气体检测装置能够防止烫伤操作人员或烫坏桌面。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蒸烤箱能够通过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和内部发热元件来产生高温蒸汽和热风循环,对食材进行加热处理,具备蒸、烤和蒸烤混合三种烹饪方式。在蒸烤箱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蒸烤箱启动不同程序时内部的蒸汽量进行检测。
由于初始大气中氧的含量可认为是不变的(约21%),进而根据氧气含量的变化可以换算出腔体内蒸汽的含量,近年来利用氧传感器来检测蒸汽量的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氧传感器的探头内部的核心是采集芯片,氧传感器工作时,需要对采集芯片进行加热,采集芯片的温度可达700℃以上。由于操作人员需要经常取放氧传感器,容易造成手部烫伤或烫坏桌面等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气体检测装置,以解决气体检测装置容易造成操作人员手部烫伤或烫坏桌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检测装置,能够防止烫伤操作人员或烫坏桌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件及探头,所述探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部分所述探头伸出所述安装件;
防护罩,罩设于所述探头的外部,所述防护罩包括相连接的多个防护件,多个防护件均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防护件沿所述探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防护件的一端汇聚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防护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还包括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环绕在所述安装件或所述探头的外周并与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探头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环与多个所述防护件均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支撑段,所述探头包括中心线,由所述安装件向所述探头的方向,所述支撑段朝靠近所述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持件,所述握持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握持件与所述安装件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件包括固定段与隔热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段围设于所述安装件的外周且与所述安装件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隔热段的直径,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安装件周向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探头连接并伸出所述安装件,所述握持件设置于部分所述导线之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件与所述防护罩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该气体检测装置的探头通过加热能够检测氧气含量,当需要对气体检测装置进行取放时,防护罩能够隔绝探头与操作人员的手,在将气体检测装置放置在桌面等地方时,防护罩也能够防止探头烫伤桌面。而且防护罩的间隙足够大,完全不影响气体采集,不会对检测精度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件、探头及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
2、防护罩;3、握持件;
11、安装件;12、探头;13、导线;21、防护件;22、加强环;23、挂钩;31、隔热段;32、固定段;33、防护段;
111、把持部;211、支撑段;212、第一连接段;213、第二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该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11及探头12,探头12设置于安装件11,部分探头12伸出安装件11。安装件11用于固定和保护探头12,当需要对蒸烤箱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将气体检测装置放入蒸烤箱并设定程序,由于初始大气中氧的含量可认为是不变的(约21%),即可根据气体检测装置检测的氧气含量来计算蒸汽量。
其中,该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线13,导线13与探头12连接并伸出安装件11。具体地,气体检测装置的探头12内部的核心是采集芯片,导线13连接探头12内部的芯片。
近年来利用氧传感器来检测蒸汽量的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为氧传感器或氮氧传感器。气体检测装置工作时,需要对采集芯片进行加热,采集芯片的温度可达700℃以上。由于操作人员需要经常取放气体检测装置,容易造成手部烫伤或烫坏桌面等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防护罩2,防护罩2罩设于探头12的外部,防护罩2包括相连接的多个防护件21,多个防护件21均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多个防护件21沿探头1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防护件21之间的间隙能够保证气体的通过,不会影响探头12的检测。
该气体检测装置的探头12通过加热能够检测氧气含量,当需要对气体检测装置进行取放时,防护罩2能够隔绝探头12与操作人员的手,在将气体检测装置放置在桌面等地方时,防护罩2也能够防止探头12烫伤桌面。而且防护罩2的间隙足够大,完全不影响气体采集,不会对检测精度造成影响。
具体地,多个防护件21的一端汇聚并固定连接,多个防护件21的另一端均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该防护罩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能够保证防护罩2包围探头12,操作人员无法直接接触到探头12,从而实现了对操作人员的保护。同时防护罩2还能够对安装件11提供支撑,在将该气体检测装置放置于桌面时,探头12不会接触到桌面,防止桌面被烫坏。
由于探头12与安装件11直接接触,当探头12温度升高时,安装件11温度也会随之升高。防护件21通过端部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降低了防护罩2与安装件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件11与防护罩2之间的热传递,使得防护罩2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了操作人员接触防护罩2而被烫伤。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2共设置6个防护件21,6个防护件21等间隔设置,从该气体检测装置的轴向看,6个防护件21两两之间的夹角为60°。设置6个防护件21,既能够保证相邻的防护件21之间的间隔较小,操作人员的手指不会伸进去接触探头12,又为气体顺利通过留足了空间。
进一步地,防护罩2还包括加强环22,加强环22环绕在安装件11或探头12的外周并与安装件11和探头12间隔设置,加强环22与多个防护件21均固定连接。加强环22能够提高防护罩2的强度,保证多个防护件21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避免防护件21之间间隙变化使得操作人员的手接触探头12导致烫伤。
由于蒸烤箱内部存在大量蒸汽,蒸汽凝结成小水珠后会滴落在探头12上,若小水珠进入探头12内部,会损坏采集芯片。
如图3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防护件21包括支撑段211,探头12包括中心线,由安装件11向探头12的方向,支撑段211朝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在将该气体检测装置放置于蒸烤箱内时,防护件21的支撑段211与蒸烤箱内部的底面抵接来支撑气体检测装置,而倾斜的支撑段211使得探头12朝下设置,即便有小水珠,也会顺着探头12滴落,有效防止损坏采集芯片。
可以理解的是,气体检测装置在蒸烤箱里并不一定要放在底面上,还可以在蒸烤箱里进行悬挂以选择合适的监测位置。为便于气体检测装置的悬挂,防护罩2包括挂钩23,挂钩23固定设置于防护件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检测装置可以设置挂钩23,同时防护件21设置有支撑段211,使该气体检测装置既可以放置在蒸烤箱的底面,又可以进行悬挂。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件21还包括第一连接段212和第二连接段213,第一连接段212与第二连接段213分别连接支撑段211的两端,多个防护件21的第一连接段212汇聚并固定连接,多个防护件21通过第二连接段213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
然而,当气体检测装置的采集芯片温度升高时,由于安装件11直接与探头12接触,会导致安装件11的温度上升,操作人员接触把持部111同样容易被烫伤。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保护操作人员,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持件3,握持件3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握持件3与安装件11间隔设置。即便把持部111温度较高,操作人员依然可以通过握持件3与把持部111间隔设置的部分对气体检测装置进行取放,握持件3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安装件11。
在本实施例中,握持件3包括固定段32与隔热段31,固定段32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隔热段31围设于安装件11的外周且与安装件11间隔设置。固定段32与安装件11直接接触,即便安装件11温度较高,热量传递到隔热段31也较慢,使得隔热段31升温较慢,温度较低,而由于隔热段31围设于安装件11的外周,故操作人员可以安全地通过隔热段31取放该气体检测装置,而不会被安装件11烫伤。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隔热段31的稳定,防止隔热段31与把持部111抵接,隔热段31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段32,以从隔热段31的两端固定隔热段31,保持隔热段31与把持部111之间的间距不变。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取放该气体检测装置,安装件11包括把持部111,至少部分握持件3围设于把持部111的外周且与把持部111间隔设置。
优选地,固定段32的直径小于隔热段31的直径,固定段32与安装件11周向抵接。固定段32的直径小于隔热段31的直径,当固定段32能够套紧于安装件11时,隔热段31不会与把持部111直接接触,故隔热段31升温较慢,温度较低。操作人员不会被烫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件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圆环以及连接多个圆环的连接杆,位于端部的圆环的直径较小以套设于安装件11,而位于中间部位的圆环直径较大,能够与安装件11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件3为螺旋结构,即便固定段32随着安装件11升温,热量也需要随着螺旋结构传递,传热速率较低,保证隔热段31的温度较低,不会烫伤操作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13伸出安装件11,为了防止导线13在安装件11附近弯折,握持件3设置于部分导线13之外。握持件3能够限制导线13的弯曲程度,从而对导线13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其中,握持件3还包括防护段33,防护段33与其中一个固定段32相连接,另一个固定段32与防护罩2相连接,防护段33设置于部分导线13之外,以防止导线13在临近安装件的位置弯折而断裂,起到了保护导线13的作用。
进一步地,防护段33的直径沿远离安装件11的方向逐渐减小,故导线13远离安装件11的部位弯曲程度更小,进一步提高了防护段33对导线13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握持件3与防护罩2固定连接,能够大大提高握持件3的稳定性,防止握持件3从把持部111上滑脱。
在其他实施例中,握持件3与防护罩2也可以分别与安装件11固定连接,且均通过点焊的方式,以降低握持件3和防护罩2与安装件11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热传递的速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11)及探头(12),所述探头(12)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1),部分所述探头(12)伸出所述安装件(11);
防护罩(2),罩设于所述探头(12)的外部,所述防护罩(2)包括相连接的多个防护件(21),多个防护件(21)均与所述安装件(1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防护件(21)沿所述探头(12)的周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护件(21)的一端汇聚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防护件(2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安装件(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还包括加强环(22),所述加强环(22)环绕在所述安装件(11)或所述探头(12)的外周并与所述安装件(11)和所述探头(12)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环(22)与多个所述防护件(21)均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1)包括支撑段(211),所述探头(12)包括中心线,由所述安装件(11)向所述探头(12)的方向,所述支撑段(211)朝靠近所述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包括挂钩(23),所述挂钩(23)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件(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握持件(3),所述握持件(3)与所述安装件(11)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握持件(3)与所述安装件(11)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3)包括固定段(32)与隔热段(31),所述固定段(32)与所述安装件(11)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段(31)围设于所述安装件(11)的外周且与所述安装件(11)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32)的直径小于所述隔热段(31)的直径,所述固定段(32)与所述安装件(11)周向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线(13),所述导线(13)与所述探头(12)连接并伸出所述安装件(11),所述握持件(3)设置于部分所述导线(13)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3)与所述防护罩(2)固定连接。
CN202321890016.5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23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0016.5U CN220231664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0016.5U CN220231664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1664U true CN220231664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9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0016.5U Active CN220231664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1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31664U (zh)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JPH10504209A (ja) 食料品、特にフライ用の外側なベ付き加熱装置
KR100505889B1 (ko) 곤로용 냄비바닥 온도센서
US4467783A (en) Radiant/jet impingement gas-fired cooking kettle
ES2328546A1 (es) Dispositivo de unidad de coccion.
CN213066191U (zh) 一种燃气灶及其聚能环
CN210398899U (zh)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CN112555914A (zh) 一种燃气灶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109974037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测温装置
CN216079919U (zh) 降温保护装置、包含其的防干烧探头和灶具
CN218096076U (zh) 电磁烹饪装置
JP3542485B2 (ja) 内炎式バーナ用の鍋底センサ
CN111878861A (zh) 防干烧燃气灶
CN20989915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8365591U (zh) 燃气炉具的防空烧侦测装置
SE440394B (sv) Katalytisk efterforbrennare
KR200170826Y1 (ko) 분리식 전기 요리팬의 온도감지장치
CN219895437U (zh) 带有温度检测计的烹饪箱
CN213514011U (zh) 一种聚能装置及燃气灶
CN219775733U (zh) 一种具有漏火检测功能的燃烧器
CN216384627U (zh) 一种防干烧传感器装置
CN219222522U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CN220852223U (zh) 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17605141U (zh) 一种防干烧传感器及燃气灶
CN218954961U (zh) 聚能环锅架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