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0592U -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0592U
CN220220592U CN202322041438.1U CN202322041438U CN220220592U CN 220220592 U CN220220592 U CN 220220592U CN 202322041438 U CN202322041438 U CN 202322041438U CN 220220592 U CN220220592 U CN 220220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liding
vehicle
roof
fi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14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和平
梁妍
杨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14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0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0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0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机构及车辆,传感器机构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异面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辆上时,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传感器的顶面,所述第二面具有用于接收和/或发射信号的传感端;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传感器升降,使得所述传感端能够位于所述车顶的上方及所述车顶的下方;顶板部件,顶板部件设置于第一面,顶板部件具有能够遮盖传感器的盖板。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扩大了传感器的视野范围,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智能汽车领域,车载传感器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车搭载的整个传感器集成系统可以对整车全方位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监测泊车、驾驶过程中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目前设置有传感器的车辆中,通常将传感器在车辆的前顶、后顶、两侧等位置与车身固定,对车身周围的驾驶环境进行监测,其视野范围较小。而将传感器设置于车辆的顶部,虽然可以得到较大的视野范围,但是,设置于顶部的传感器对外形和风阻的影响最明显,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扩大视野范围,提高使用寿命,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机构,以扩大传感器的视野范围,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传感器机构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感器机构,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包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异面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辆上时,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传感器的顶面,所述第二面具有用于接收和/或发射信号的传感端;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传感器升降,使得所述传感端能够位于所述车顶的上方及所述车顶的下方;
顶板部件,所述顶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顶板部件具有能够遮盖所述传感器的盖板。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顶板部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弯折件;
所述弯折件具有与所述盖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高度差。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第一滑动配合结构;
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组件横向运动;
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附加支架,所述附加支架具有第二滑动配合结构;
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为倾斜方向;
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具有容纳所述传感器的间隙,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底端,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滑块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
所述传感器朝向一个所述滑块的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
用于转动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杠螺母配合;
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驱动装置。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具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丝杠的端部具有第二锥齿轮;
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架,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包括中间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支撑侧板;
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的外侧面,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顶面连接。
可选地,上述传感器机构中,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包括两段水平段和一段倾斜段,两段所述水平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倾斜段的两端且向远离所述倾斜段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滑动件沿所述倾斜段的滑动方向为倾斜方向,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滑动至所述水平段以实现竖直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顶,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机构;
所述车顶具有供所述传感器机构的传感器通过的开口;
其中,
所述传感器机构的升降机构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所述升降机构为第一状态时,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车顶的下方;
所述升降机构为第二状态时,所述传感器全部或部分穿过所述开口,所述传感器的传感端位于所述车顶的上方。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具有传感器及能够对传感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由于传感器机构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而在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辆上时,第一面为传感器的顶面,这使得第二面设置传感端的位置能够通过升降机构的带动上升至车顶的上方及下降至车顶的下方。当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传感器上升,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的上方,从而扩大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当传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传感器下降,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的下方,使得车顶对传感端进行遮蔽保护,而传感器部分或全部位于车顶的下方,能够有效降低风阻,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顶板部件的盖板遮盖传感器,避免了朝向传感器下落的物体指直接撞击至传感器上,对安装于车辆的车顶的传感器起到了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具有上述传感器机构。由于传感器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传感器机构的车辆也应具有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机构,以扩大传感器的视野范围,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传感器机构的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机构,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100,包括传感器4及升降机构。传感器4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异面设置;在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辆上时,第一面为传感器4的顶面,第二面具有用于接收和/或发射信号的传感端;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传感器4连接;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传感器4升降,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100的上方及车顶100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具有传感器4及能够对传感器4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由于传感器机构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100,而在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辆上时,第一面为传感器4的顶面,这使得第二面设置传感端的位置能够通过升降机构的带动上升至车顶100的上方及下降至车顶100的下方。当传感器4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传感器4上升,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100的上方,从而扩大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当传感器4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传感器4下降,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100的下方,使得车顶100对传感端进行遮蔽保护,而传感器4部分或全部位于车顶100的下方,能够有效降低风阻,有效提高了传感器4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4可以为雷达。即,传感器4优选为雷达集成盒。
雷达集成盒中,可以布置针对探测面(传感端)的清洗系统,利用液体或气体对传感器的探测面进行清洗,保证其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车顶100具有开口110,传感器4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沿图示Z箭头方向,直接从车辆的车体内部平动伸出,使得传感器4穿过开口110,传感端位于车顶100的上方,以便于对车辆前方驾驶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在探测结束后,接收到控制命令,传感器4同样沿Z箭头方向原路收回至车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中,还包括顶板部件,顶板部件设置于第一面,顶板部件具有能够遮盖传感器4的盖板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盖板2对传感器4起到了保护,避免了朝向传感器4下落的物体指直接撞击至传感器4上,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机构的使用寿命。其中,顶板部件的盖板2可以为与传感器4相对独立加工的零部件,二者通过相对组装使得盖板2遮盖传感器4;也可以使得顶板部件的盖板2与传感器4的外壳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开口110的内侧固定有一圈密封条(图中未示出),在传感器4收回状态下,盖板2与车顶100能够过渡连接,并且盖板2与密封条抵触,从而加强车顶100的开口110的密封性。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改善车顶100设置传感器而增大风阻的问题。
除了上述密封条,还可以设置其他密封防水结构,保证传感器集成盒在两个位置(传感端位于车顶100的上方及传感端位于车顶100的下方)时,开口110处的密封性完好,在此不做具体说明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盖板2,直接将传感器4的顶面(第一面)作为与车顶100能够过渡连接的结构,使得传感器4的顶面封闭开口110。
优选地,开口110位于车顶100的外造型面,即,车顶100靠近车头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顶板部件还包括连接于盖板2与第一面之间的弯折件3;弯折件3具有与盖板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与第一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高度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盖板2与传感器4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方便盖板2与传感器4的连接。
在弯折件3为弹性件的实施例中,盖板2与第一面之间设置的弯折件3能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即,盖板2收到朝向传感器4的外力时,弯折件3弹性变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高度差产生变化,吸收向传感器4传递的冲击力。
优选地,弯折件3为钣金件。
盖板2通过弯折件3与传感器4优选通过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不限制为使用传感器4,且传感器4的具体结构也不作限制。
也可以不设置弯折件3,使得盖板2直接与传感器4(的第一面)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为螺栓连接、粘接或卡扣连接等。
由于车辆的车顶100结构,竖直方向(图1中Z箭头指示的方向)的尺寸受限,使得升降机构在竖直方向的安装空间受限。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附加支架14、第一滑动件17及第二滑动件13。支撑组件具有第一滑动配合结构;驱动组件用于固定设置在车辆内,能够带动支撑组件横向运动;附加支架14用于固定设置于车辆内,附加支架14具有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第一滑动件17通过传感器支架6与传感器4连接,第一滑动件17与第一滑动配合结构滑动配合,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与第一滑动件17的滑动方向为倾斜方向;第二滑动件13与传感器4连接,第二滑动件13与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滑动配合,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与第二滑动件13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组件横向运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一滑动件17与第一滑动配合结构配合滑动,而在第二滑动件13与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的竖直滑动作用下,限制传感器4沿横向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滑动件17与第一滑动配合结构配合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动件17相对于支撑组件倾斜运动,在支撑组件横向移动的前提下,传感器4竖直运动完成升降。
其中,倾斜方向为传感器机构在正确安装于车辆上时,与相对于车辆的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均具有一定夹角的方向。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与第一滑动件17在滑动过程中,在产生水平位移的基础上,也产生了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由于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组件横向运动,因此,驱动组件与支撑组件不需要沿着竖直方向叠加的安装空间,从而有效减小了升降机构在竖直方向的安装空间需求。
更进一步地,附加支架14与车顶100的内壁连接。当然,也可以将附加支架14与车辆的车架等其他结构件连接。
附加支架14固连在车身机构上,附加支架14上固定连接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可沿着第二滑动件13运动,而第二滑动件13固定在传感器4的侧面(前部、侧部或后部),将传感器4的运动限制在Z向。
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与第二滑动件13中一个为滑块,另一个为竖直导轨。当然,也可以将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与第二滑动件13中一个为竖直杆,另一个为套设于竖直杆外侧的套管。还可以将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与第二滑动件13设置为限制传感器4横向运动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仅需起到限制传感器4只能沿竖直方向(Z向)运动即可。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件8及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5。两个滑块5之间具有容纳传感器4的间隙,滑块5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配合结构;连接件8连接于两个滑块5之间,丝杠螺母16固定于连接件8上。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其中,连接件8连接两个滑块5的底端,这就使得支撑组件的横截面(如垂直于图3及图4所示面的竖直面)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在升降机构带动传感器4下降时,可以使得传感器4位于该U形结构内,即,传感器4位于两个滑块5之间的间隙内,且位于连接件8上方。从而提高了传感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减少了占用空间,也进一步减少了传感器机构在竖直方向的安装空间需求。
为了提高稳定性,滑块5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传感器4朝向一个滑块5的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滑动件17,第一滑动件17与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滑块5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分别为第一滑轨51及第二滑轨52,两个第一滑动件17分别与第一滑轨51及第二滑轨52配合。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滑动件17之间具有高度差,为了确保滑动配合,第一滑轨51及第二滑轨52之间也具有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机构中,驱动组件包括丝杠螺母16、丝杠10及驱动装置12。其中,丝杠螺母16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丝杠10用于转动设置在车辆内,丝杠10与丝杠螺母16配合;驱动装置12用于驱动丝杠10转动。
具体地,丝杠螺母16与支撑组件的连接件8固定连接。
螺栓7将两侧的滑块5与连接件8固连在一起,连接件8的中心位置与丝杠螺母16螺接固连。丝杠螺母16与丝杠10利用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丝杠10的两端利用轴承座9固定在车辆的车架或底板上。
当然,也可以选择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等作为驱动组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2的驱动端具有第一锥齿轮111,丝杠10的端部具有第二锥齿轮112;第一锥齿轮111与第二锥齿轮112啮合。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驱动装置12的轴向方向与丝杠10的轴向方向呈夹角设置(如90°),以便于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降低传感器机构在横向上的安装空间需求。
优选地,驱动装置12为旋转电机。
通过两个锥齿轮(第一锥齿轮111与第二锥齿轮112),在驱动装置12的驱动下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架6,传感器安装架6包括中间连接板及设置于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支撑侧板;第一滑动件17设置于支撑侧板的外侧面,传感器4与中间连接板的顶面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方便第一滑动件17的安装。传感器安装架6优选为钣金件。
优选地,传感器安装架6为U形支架,其包括中间板及两个对称的侧板,中间板与侧板的顶部连接,使得中间板的下方形成避让丝杠螺母16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机构的紧凑性。
滑块5作为传感器4运动的“驱动”部件,其上具有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分别作为第一滑动件17的导轨,并且滑块5对称分布在传感器4的两侧,而第一滑动件17固连在传感器安装架6的两侧,传感器安装架6与传感器4也通过螺接等方式固连。
其中,第一滑动件17可以为插销。
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包括两段水平段和一段倾斜段,两段水平段分别连接于倾斜段的两端且向远离倾斜段的方向延伸;第一滑动件17沿倾斜段的滑动方向为倾斜方向,第一滑动件17能够滑动至水平段以实现竖直定位。
倾斜段下部的水平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感器4在回收位置的稳定性。即,在第一滑动件17沿倾斜段向下滑动至倾斜段下部的水平段,实现了第一滑动件17在竖直方向的定位,减小传感器4因车体晃动等原因引起第一滑动件17在倾斜段运动而导致的晃动和噪音;同样地,斜槽段上部的水平段保证了传感器4在伸出位置的结构稳定性。即,在第一滑动件17沿倾斜段向上滑动至倾斜段上部的水平段,实现了第一滑动件17在竖直方向的定位,一定程度保证了结构不会因为各向外力导致传感器4的晃动和收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为滑槽结构(如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滑动配合结构设置为滑轨,第一滑动件17为与其相配合的滑块。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顶100,还包括如上述任一种传感器机构200;车顶100具有供传感器机构200的传感器4通过的开口110;
其中,
传感器机构200的升降机构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升降机构为第一状态时,传感器4位于车顶100的下方;升降机构为第二状态时,传感器4全部或部分穿过开口110,传感器4的传感端位于车顶100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传感器机构200具有传感器4及能够对传感器4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由于传感器机构200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100,而在传感器机构200设置于车辆上时,第一面为传感器4的顶面,这使得第二面设置传感端的位置能够通过升降机构的带动上升至车顶100的上方及下降至车顶100的下方。当传感器4处于工作状态时,升降机构为第二状态,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传感器4上升,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100的上方,从而扩大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当传感器4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升降机构为第一状态,可以通过升降机构控制传感器4下降,使得传感端能够位于车顶100的下方,使得车顶100对传感端进行遮蔽保护,而传感器4部分或全部位于车顶100的下方,能够有效降低风阻,有效提高了传感器4的使用寿命。
车辆的传感器机构200的整个运动过程如下:
在车辆未启动或无需探测的情形下,如图3所示,整个传感器4位于车顶100的下方,即车辆的内部,盖板2与车顶100过渡配合。
在接收到探测命令后,驱动装置12的驱动杆旋转,带动与其配合的第一锥齿轮111旋转,传动给与之配合的第二锥齿轮112,第二锥齿轮112与丝杠10配合。从而使得丝杠10在两端轴承座9的限制下,沿轴向旋转。之后,与丝杠10配合的丝杠螺母16沿着丝杠10的轴向进行横向运动(水平运动)。与丝杠螺母固连的连接件8不仅限制了丝杠螺母的旋转,使丝杠螺母16只能沿着丝杠10的轴向移动,也通过螺栓7带动系统两侧的滑块5与丝杠螺母16同步沿丝杠10的轴向平动。即,丝杠螺母16带动支撑组件横向运动(水平运动)。
滑块5的运动使其上的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限制了第一滑动件17的运动,随着滑块5的横向运动,而带动传感器安装架6及传感器4运动。在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与第二滑动件13的限制下,盖板2、传感器4、传感器安装架6以及第一滑动件17沿Z向竖直抬升直至穿过车顶100的开口110到达车外探测位置。
传感器4的收回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驱动装置12的驱动杆反向旋转,同样通过两个锥齿轮(第一锥齿轮111与第二锥齿轮112)带动丝杠10反向旋转,控制丝杠螺母16沿反方向横向运动(水平运动),从而带动滑块5的横向运动,盖板2、传感器4、传感器安装架6以及第一滑动件17沿Z向竖直下降,直至回收至车辆内的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均为两段水平槽段和一段斜槽段,两段水平槽段分别连接于斜槽段的两端且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斜槽段下部的水平槽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感器4在回收位置的稳定性,减小传感器4因车体晃动等原因引起第一滑动件17在斜槽段运动而导致的晃动和噪音;同样地,斜槽段上部的水平槽段保证了传感器4在伸出位置的结构稳定性,一定程度保证了结构不会因为各向外力导致传感器4的晃动和收回。
使用两个锥齿轮(第一锥齿轮111与第二锥齿轮112)将旋转运动进行转向,结合采用丝杠和滑块实现平移驱动的方式,都实现了对整个系统占用空间的压缩,尤其体现在Z向的空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感器机构,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4),所述传感器(4)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异面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机构设置于车辆上时,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传感器(4)的顶面,所述第二面具有用于接收和/或发射信号的传感端;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传感器(4)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传感器(4)升降,使得所述传感端能够位于所述车顶(100)的上方及所述车顶(100)的下方;
顶板部件,所述顶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顶板部件具有能够遮盖所述传感器(4)的盖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部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盖板(2)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弯折件(3);
所述弯折件(3)具有与所述盖板(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第一滑动配合结构;
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组件横向运动;
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附加支架(14),所述附加支架(14)具有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
与所述传感器(4)连接的第一滑动件(17),所述第一滑动件(17)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件(17)的滑动方向为倾斜方向;
与所述传感器(4)连接的第二滑动件(13),所述第二滑动件(13)与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配合结构(15)与所述第二滑动件(13)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5),两个所述滑块(5)之间具有容纳所述传感器(4)的间隙,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
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连接两个所述滑块(5)的底端,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件(8)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
所述传感器(4)朝向一个所述滑块(5)的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17),所述第一滑动件(17)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16);
用于转动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丝杠(10),所述丝杠(10)与所述丝杠螺母(16)配合;
用于驱动所述丝杠(10)转动的驱动装置(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2)的驱动端具有第一锥齿轮(111),所述丝杠(10)的端部具有第二锥齿轮(112);
所述第一锥齿轮(11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12)啮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架(6),所述传感器安装架(6)包括中间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板两端的支撑侧板;
所述第一滑动件(17)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的外侧面,所述传感器(4)与所述中间连接板的顶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结构包括两段水平段和一段倾斜段,两段所述水平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倾斜段的两端且向远离所述倾斜段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滑动件(17)沿所述倾斜段的滑动方向为倾斜方向,所述第一滑动件(17)能够滑动至所述水平段以实现竖直定位。
10.一种车辆,包括车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机构(200);
所述车顶(100)具有供所述传感器机构(200)的传感器(4)通过的开口(110);
其中,
所述传感器机构(200)的升降机构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所述升降机构为第一状态时,所述传感器(4)位于所述车顶(100)的下方;
所述升降机构为第二状态时,所述传感器(4)全部或部分穿过所述开口(110),所述传感器(4)的传感端位于所述车顶(100)的上方。
CN202322041438.1U 2023-07-31 2023-07-31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Active CN220220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1438.1U CN220220592U (zh) 2023-07-31 2023-07-31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1438.1U CN220220592U (zh) 2023-07-31 2023-07-31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0592U true CN22022059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1438.1U Active CN220220592U (zh) 2023-07-31 2023-07-31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0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1715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汽车用中控台显示屏
CN220220592U (zh)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CN110228420B (zh) 一种解决a柱视野盲区的外部采集机构
CN209764624U (zh) 一种汽车门槛形变量检测装置
CN218787471U (zh) 一种可扩大监控区域的监控摄像头
CN214647971U (zh)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CN216709202U (zh) 一种用于车辆立体展示的车载摄像头组件
CN112833841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车辆测距传感器
CN210526251U (zh) 一种玻璃与金属网板交替切换遮挡在车窗上的车窗装置
CN114604722A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210121862U (zh) 一种机器人平台及机器人
CN113978378A (zh) 一种建筑装修工程用多维度检测装置
CN210194476U (zh) 市政工程弯道镜
CN113998013A (zh) 车载方舱天文望远镜舱室的舱板收放系统
CN220721406U (zh) 一种无人机
CN219651414U (zh) 一种勘察用耐撞型无人机
CN217088004U (zh) 一种360度环视车载摄像头模组ip69防水结构
CN216307729U (zh) 一种远程智能化照明控制装置
CN105644317A (zh) 一种汽车车窗的卷帘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2869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监理用流动检测车
CN215725833U (zh) 一种多方向检测转向器齿条衬套间隙机构
CN213007915U (zh) 一种无人驾驶场地车的车身防撞监控系统
CN219160053U (zh) 一种移动式监控设备
CN214822537U (zh) 一种新型车载式电动顶盖
CN111071019B (zh) 一种汽车防夹防尘的天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