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7971U -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7971U
CN214647971U CN202022835443.6U CN202022835443U CN214647971U CN 214647971 U CN214647971 U CN 214647971U CN 202022835443 U CN202022835443 U CN 202022835443U CN 214647971 U CN214647971 U CN 214647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view mirror
angle
groove
driving moto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54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兴正
杨敏
吴继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iling Automobile Fitt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iling Automobile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iling Automobile Fitt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iling Automobile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54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7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7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7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角度和高度的缺点,包括连接臂、立杆和设置在立杆一侧的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所述连接臂水平设置,所述立杆固定在连接臂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臂远离立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分别活动设置在立杆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后视镜的高度,适用性强,所述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后端均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为分体式设计,方便根据需要,分别调节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角度,减少视野盲区,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同时方便拆卸安装,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为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汽车必不可少的装置,其不仅可用于驾驶员观察车内情况,还能观察本车后方的路况状态,因此具有使用方便和安全驾驶双重功能。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
现有的客车后视镜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客车体型较大,为了增大可视面积,一般将客车的后视镜分为上下两部分,现有的客车后视镜上下两部分一般为一体式设计,只能调节整体的角度,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各自镜片的位置,且当其中一个镜片损坏时,需要对整个后视镜进行更换,增加使用成本;
(2)后视镜一般通过悬臂安装在车身的前侧,而客车体积较大,且悬臂较长,实际调节角度时,或者对镜面进行清洁时较为不便;
(3)后视镜固定在车身之后,一般高度不可调节,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角度和高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包括连接臂、立杆和设置在立杆一侧的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所述连接臂水平设置,所述立杆固定在连接臂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臂远离立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分别活动设置在立杆一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后端均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外壳体、第一驱动电机、蜗杆、蜗轮和第一转轴,所述外壳体设置在连接臂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外壳体的一侧,所述蜗杆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且蜗杆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蜗轮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且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且外壳体外部的第一转轴与连接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杆、第一锥齿轮、轴承座、第二锥齿轮和活动块,所述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杆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立杆的内部,且丝杆的底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立杆的后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立杆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立杆的一侧沿着立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开口,所述活动块穿过条形开口延伸至立杆的外部,且活动块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立杆上设置有防尘结构,且防尘结构包括第一防尘带、第二防尘带和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对称设置在立杆内部上下两端,且导向轮分别设置在丝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防尘带设置在导向轮的外侧,且第二防尘带延伸至立杆的外侧,所述第二防尘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防尘带连接,所述第一防尘带和第二防尘带的宽度大于条形开口的宽度,所述第一防尘带、第二防尘带和安装块构成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螺母、螺纹柱、放置槽、万向球和旋转槽,所述万向球活动设置在旋转槽的内部,且旋转槽的一端设置有截面半径小于万向球半径的开口,所述螺纹柱的一端预埋固定在万向球的内部,所述旋转槽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且旋转槽靠近螺纹柱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柱的一端通过旋转槽一侧的开口和通孔延伸至放置槽的外侧,所述安装块上均设置有与螺纹柱相互匹配的预留孔,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柱上。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半径大于螺纹柱的半径,所述放置槽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槽远离螺纹柱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后端均设置有与安装板相互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插接在安装槽的内部,且安装板和安装槽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1)通过在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后端均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母、螺纹柱、放置槽、万向球和旋转槽,旋转槽在安装槽内部,相对于万向球转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任意角度,满足不同的需求,当其中一个镜片发生损坏时,不需要更换整个后视镜,减少使用成本;
(2)通过在旋转槽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后端均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时将安装板插入安装槽的内部,再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安装方便,且安装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垫,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避免汽车的振动造成后视镜的晃动;
(3)通过在连接臂的一端设置外壳体、第一驱动电机、蜗杆、蜗轮和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蜗杆和蜗轮旋转,继而带动连接臂旋转,便于将后视镜旋转至客车的侧面,方便调节角度,或者对后视镜进行清洁;
(4)通过在连接臂的内部设置第二驱动电机、丝杆、第一锥齿轮、轴承座、第二锥齿轮和活动块,通过第二驱动电机的旋转,带动两个活动块在丝杆上上下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后视镜和第二后视镜的高度,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5)通过在连接臂的内部设置导向轮,第二防尘带外侧设置有第一防尘带和第二防尘带,调节高度时,丝杆带动第一防尘带和第二防尘带绕着导向轮转动,可以对立杆一侧的条形开口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雨水灰尘进入立杆的内部,造成立杆内部的部件生锈腐蚀,或者杂物缠绕在丝杆上,影响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结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机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杆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臂;2、旋转机构;201、外壳体;202、第一驱动电机; 203、蜗杆;204、蜗轮;205、第一转轴;3、第一后视镜;4、第二后视镜; 5、高度调节机构;501、第二驱动电机;502、丝杆;503、第一锥齿轮;504、轴承座;505、第二锥齿轮;506、活动块;5061、安装块;6、角度调节结构; 601、固定螺母;602、螺纹柱;603、放置槽;6031、通孔;604、万向球; 605、旋转槽;6051、连接杆;7、立杆;701、条形开口;8、防尘结构;801、第一防尘带;802、第二防尘带;803、导向轮;9、安装板;901、缓冲垫; 10、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包括连接臂1、立杆7和设置在立杆7一侧的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连接臂1水平设置,立杆7固定在连接臂1一端的底部,连接臂1远离立杆7 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机构2,旋转机构2包括外壳体201、第一驱动电机202、蜗杆203、蜗轮204和第一转轴205,外壳体201设置在连接臂1一端的内侧,第一驱动电机202安装在外壳体201的一侧,蜗杆203安装在外壳体201的内部,且蜗杆203与第一驱动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蜗轮204通过第一转轴205安装在外壳体201的内部,且蜗轮204与蜗杆203相互啮合,第一转轴205的一端延伸至外壳体201的外部,且外壳体201外部的第一转轴 205与连接臂1固定连接,需要清洁后视镜或者调节角度时,可以将后视镜旋转至车身两侧,避免后视镜安装在车身前侧时,距离较远,操作不便;
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通过高度调节机构5分别活动设置在立杆7 的一侧的上下两端,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01、丝杆502、第一锥齿轮503、轴承座504、第二锥齿轮505和活动块506,立杆7为中空结构,丝杆502通过轴承座504安装在立杆7的内部,且丝杆502的底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503,立杆7的后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501,且第二驱动电机501 的输出端延伸至立杆7的内部,第二锥齿轮505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上,且第二锥齿轮505与第一锥齿轮503相互啮合,两个活动块506 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502的上下两端,立杆7的一侧沿着立杆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开口701,活动块506穿过条形开口701延伸至立杆7的外部,且活动块506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块506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501,带动丝杆 502旋转,从而带动两个活动块506上下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后视镜的高度,使用方便;
立杆7上设置有防尘结构8,且防尘结构8包括第一防尘带801、第二防尘带802和导向轮803,两个导向轮803对称设置在立杆7内部上下两端,且导向轮803分别设置在丝杆502的上下两端,第二防尘带802设置在导向轮 803的外侧,且第二防尘带802延伸至立杆7的外侧,第二防尘带8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块5061固定连接,两个安装块5061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防尘带801连接,第一防尘带801和第二防尘带802的宽度大于条形开口701 的宽度,第一防尘带801、第二防尘带802和安装块5061构成环状结构,调节后视镜高度的同时,两个活动块506带动第一防尘带801和第二防尘带802 绕着导向轮803旋转,对立杆7一侧的条形开口701进行遮挡,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的灰尘雨水等进入立杆7的内部,影响丝杆502的传动,延长使用寿命;
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后端均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6;角度调节结构6包括固定螺母601、螺纹柱602、放置槽603、万向球604和旋转槽605,万向球604活动设置在旋转槽605的内部,且旋转槽605的一端设置有截面半径小于万向球604半径的开口,螺纹柱602的一端预埋固定在万向球604 的内部,旋转槽605设置在放置槽603的内部,且旋转槽605靠近螺纹柱602 的一侧设置有通孔6031,螺纹柱602的一端通过旋转槽605一侧的开口和通孔6031延伸至放置槽603的外侧,安装块5061上均设置有与螺纹柱602相互匹配的预留孔,螺纹柱602穿过安装孔,固定螺母601螺纹连接在螺纹柱 602上,需要调节角度时旋松固定螺母601,旋转槽605相对于万向球604转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各自调节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角度,调节完成之后,再拧紧固定螺母601进行固定,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
通孔6031的半径大于螺纹柱602的半径,放置槽603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旋转槽605活动设置在放置槽603的内部,且放置槽603靠近固定螺母 601一端的半径小于旋转槽605的半径,放置槽603另一端的半径大于旋转槽 605的半径,拧紧螺纹柱602上的固定螺母601,令放置槽603的内侧壁抵住旋转槽605,可以对旋转槽605起到一个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对第一后视镜 3和第二后视镜4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牢固可靠;
旋转槽605远离螺纹柱60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6051设置有安装板9,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后端均设置有与安装板9相互匹配的安装槽10,安装板9插接在安装槽10的内部,且安装板9和安装槽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安装拆卸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
安装板9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垫901,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避免车身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传递至后视镜,减少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 的晃动。
工作原理:安装时将旋转槽605一侧的安装板9插入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板9前后两端的缓冲垫901紧贴安装槽10的内侧壁,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避免车身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传递至后视镜,减少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晃动,装配时,将外壳体201安装在车身的两侧,再将连接臂1 的一端与第一转轴205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打开第一驱动电机202 的开关,第一驱动电机202带动蜗杆203和蜗轮204旋转,从而带动第一转轴205和连接臂1旋转,将后视镜旋转至车身的侧面,方便操作,接着旋松固定螺母601,令旋转槽605可以在万向球604外侧转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各自调节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角度,调节完成之后,再拧紧固定螺母601,令放置槽603抵住旋转槽605的外侧壁,即可对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固定,牢固可靠,打开第二驱动电机501的开关,第二驱动电机501通过第二锥齿轮505和第一锥齿轮503带动丝杆502旋转,第一后视镜3 和第二后视镜4后端的活动块506在丝杆502上上下运动,即可根据需要调节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高度,满足不同的需求,调节时,活动块 506带动第二防尘带802和第一防尘带801旋转绕着导向轮803旋转,第一防尘带801和第二防尘带802即可对条形开口701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雨水、灰尘等通过条形开口701进入立杆7的内部,影响丝杆502的传动,或者内部部件的生锈腐蚀等,使用寿命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包括连接臂(1)、立杆(7)和设置在立杆(7)一侧的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水平设置,所述立杆(7)固定在连接臂(1)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臂(1)远离立杆(7)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机构(2),所述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通过高度调节机构(5)分别活动设置在立杆(7)一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后端均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外壳体(201)、第一驱动电机(202)、蜗杆(203)、蜗轮(204)和第一转轴(205),所述外壳体(201)设置在连接臂(1)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2)安装在外壳体(201)的一侧,所述蜗杆(203)安装在外壳体(201)的内部,且蜗杆(203)与第一驱动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蜗轮(204)通过第一转轴(205)安装在外壳体(201)的内部,且蜗轮(204)与蜗杆(20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205)的一端延伸至外壳体(201)的外部,且外壳体(201)外部的第一转轴(205)与连接臂(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01)、丝杆(502)、第一锥齿轮(503)、轴承座(504)、第二锥齿轮(505)和活动块(506),所述立杆(7)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杆(502)通过轴承座(504)安装在立杆(7)的内部,且丝杆(502)的底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503),所述立杆(7)的后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501),且第二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延伸至立杆(7)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505)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上,且第二锥齿轮(505)与第一锥齿轮(503)相互啮合,两个所述活动块(506)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502)的上下两端,所述立杆(7)的一侧沿着立杆(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开口(701),所述活动块(506)穿过条形开口(701) 延伸至立杆(7)的外部,且活动块(506)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块(50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7)上设置有防尘结构(8),且防尘结构(8)包括第一防尘带(801)、第二防尘带(802)和导向轮(803),两个所述导向轮(803)对称设置在立杆(7)内部上下两端,且导向轮(803)分别设置在丝杆(50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防尘带(802)设置在导向轮(803)的外侧,且第二防尘带(802)延伸至立杆(7)的外侧,所述第二防尘带(8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块(506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5061)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一防尘带(801)连接,所述第一防尘带(801)和第二防尘带(802)的宽度大于条形开口(701)的宽度,所述第一防尘带(801)、第二防尘带(802)和安装块(5061)构成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6)包括固定螺母(601)、螺纹柱(602)、放置槽(603)、万向球(604)和旋转槽(605),所述万向球(604)活动设置在旋转槽(605)的内部,且旋转槽(605)的一端设置有截面半径小于万向球(604)半径的开口,所述螺纹柱(602)的一端预埋固定在万向球(604)的内部,所述旋转槽(605)设置在放置槽(603)的内部,且旋转槽(605)靠近螺纹柱(602)的一侧设置有通孔(6031),所述螺纹柱(602)的一端通过旋转槽(605)一侧的开口和通孔(6031)延伸至放置槽(603)的外侧,所述安装块(5061)上均设置有与螺纹柱(602)相互匹配的预留孔,所述固定螺母(601)螺纹连接在螺纹柱(6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031)的半径大于螺纹柱(602)的半径,所述放置槽(603)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605)远离螺纹柱(60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6051)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第一后视镜(3)和第二后视镜(4)的后端均设置有与安装板(9)相互匹配的安装槽(10),所述安装板(9)插接在安装槽(10)的内部,且安装板(9)和安装槽(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垫(901)。
CN202022835443.6U 2020-12-01 2020-12-01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Active CN214647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5443.6U CN214647971U (zh) 2020-12-01 2020-12-01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5443.6U CN214647971U (zh) 2020-12-01 2020-12-01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7971U true CN21464797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7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5443.6U Active CN214647971U (zh) 2020-12-01 2020-12-01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7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6745B1 (ko) * 2022-06-02 2023-01-11 주식회사 진웅이앤지 사이드미러의 방향 조절이 가능한 미러 고정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6745B1 (ko) * 2022-06-02 2023-01-11 주식회사 진웅이앤지 사이드미러의 방향 조절이 가능한 미러 고정 장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47971U (zh)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CN110228420B (zh) 一种解决a柱视野盲区的外部采集机构
CN115091945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太阳能发电板固定装置
CN112622769A (zh) 客车用多角度后视镜
CN209305681U9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N221163156U (zh) 一种一体化重力压铸铝合金电动车车架
CN220615774U (zh) 一种汽车辅助后视镜
CN20821660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后视镜
CN109050738B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后视镜的物流车
CN220842353U (zh) 一种后视镜防护支架
CN212612177U (zh) 一种公路护栏清洗车
CN215252471U (zh) 一种基于雨刷式除雾的道路凸面镜装置
CN2900242Y (zh) 180度无盲区机动车后视镜
CN217672520U (zh) 一种具有多重保护部的车用保险杠
CN220281257U (zh) 一种多角度汽车后视镜
CN21956493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后视镜
CN219857101U (zh) 一种可调节清洗范围的洗车机立刷
CN215621777U (zh) 一种工程车行驶用盲区监测装置
CN22109066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动后视镜调节镜座结构
CN220391133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罩板
CN220220592U (zh) 传感器机构及车辆
CN216734073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反射镜的汽车后视镜
CN216892150U (zh) 一种道路交通柔性防护装置
CN221293244U (zh) 一种可减少盲区的汽车后视镜
CN209719414U (zh) 一种客车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