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0351U -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0351U
CN220220351U CN202321979708.7U CN202321979708U CN220220351U CN 220220351 U CN220220351 U CN 220220351U CN 202321979708 U CN202321979708 U CN 202321979708U CN 220220351 U CN220220351 U CN 220220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overing
door
area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97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昀
李梦瑶
田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97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0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0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0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车门包边结构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的外周缘具有第一包边区域,外板的外周缘具有第二包边区域,第二包边区域在受力后向第一包边区域弯曲以包住第一包边区域,其中,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用于在第二包边区域包住第一包边区域后对第二包边区域限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包边结构,通过在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使得第二包边区域与第一限位部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进而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相对外板的位置稳定性,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提升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基于与传统车身结构的差异性,新能源车企外造型表现力更加激进,因此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车辆美观度的要求以及实现难度加大。同时,为了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工装设计及制造方法在日益严苛要求的大环境下,显得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包边结构,所述车门包边结构可以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相对外板的位置稳定性,提升车门的美观度和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包边结构,所述车门包边结构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的外周缘具有第一包边区域,所述外板的外周缘具有第二包边区域,所述第二包边区域在受力后向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弯曲以包住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包边区域包住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后对所述第二包边区域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包边结构,通过在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使得第二包边区域与第一限位部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进而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相对外板的位置稳定性,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车门的美观度和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包边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由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冲压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周缘为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内板的外周缘朝向内部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限位凸起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内板的外周缘间隔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车门包边结构的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通过设置车门包边结构,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车门的整体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车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车门,可以较好地提升车辆的整体生产质量和美观度,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且生产成本较低,便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包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门包边结构100,
内板1,外板2,第一限位部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包边结构100。
参考图1-图3所示,车门包边结构100包括内板1和外板2,内板1的外周缘具有第一包边区域,外板2的外周缘具有第二包边区域,第二包边区域在受力后向第一包边区域弯曲以包住第一包边区域,可以较好地提升车门以及汽车的整体美观性,同时,可以防止车门出现松动,其中,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第一限位部3用于在第二包边区域包住第一包边区域后对第二包边区域限位,也就是说,在包边过程中,第二包边区域可以与第一限位部3接触,并发生局部形变以与第一限位部3形状契合,第一限位部3可以较好地限制第一包边区域与第二包边区域的相对移动,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1相对外板2的位置稳定性,进而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增加第一限位部3的数量,有效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
传统车门包边结构没有设置第一限位部,在包边过程中,外板与内板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导致车门位置发生局部形变,不利于提升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和美观度,相对于传统车门包边结构,本申请采用的车门包边结构100,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3,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1相对外板2的位置稳定性,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进而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可以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和美观度。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包边结构100,通过在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第一限位部3,使得第二包边区域与第一限位部3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进而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1相对外板2的位置稳定性,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车门的美观度和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3包括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第一包边区域垂直相连,可以有效地增加第二包边区域与第一包边区域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好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1相对外板2的位置稳定性,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限位凸起由第一包边区域冲压而成,即限位凸起与第一包边区域为一体式结构,而非附加件,可以减少车门包边结构100的零部件数量和重量,从而降低成本,此外,由于限位凸起与第一包边区域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避免因为附加件的安装或螺丝松动而导致的车门包边结构100的松动或噪音问题,从而提高车门包边结构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限位凸起的外周缘为弧形,可以提高限位凸起与第二包边区域之间的形状匹配度,增加限位凸起与第二包边区域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限位凸起对第二包边区域的限位效果,同时也简化了限位凸起的结构和设计,且限位凸起与内板的接触位置均为圆弧过度,使得第二包边区域的对应的位置也为圆弧过度,既可以使得限位凸起不易弯折断裂,又可以提升车门的美观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凸起为水滴形凸包,也可以较好提升车门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由内板1的外周缘朝向内部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限位凸起沿第一方向延伸,可以使得限位凸起的外形在第一方向上平稳过渡,进而使得限位凸起在与第二包边区域接触时不易产生划痕或磨损,从而保证车门包边结构100的美观性和质量,同时也减少因为限位凸起的划痕或磨损而导致的车门包边结构100的腐蚀或锈蚀问题,较好地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在第一方向上,限位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便于限位凸起与第二包边区域之间的形状配合和机械锁定的同时,减小限位凸起的表面积和体积,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限位凸起在与第二包边区域接触时不易产生划痕或磨损,从而保证车门包边结构100的美观性和质量,同时也减少因为限位凸起的划痕或磨损而导致的车门包边结构100的腐蚀或锈蚀问题,较好地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在第一方向上,限位凸起的高度逐渐减小,也就是说,限位凸起在第一方向上逐渐趋于平整,使得限位凸起与第二包边区域之间的形状配合和机械锁定的同时,减小限位凸起的表面积和体积,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限位凸起在与第二包边区域接触时不易产生划痕或磨损,从而保证车门包边结构100的美观性和质量,同时也减少因为限位凸起的划痕或磨损而导致的车门包边结构100的腐蚀或锈蚀问题,从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3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限位部3沿内板1的外周缘间隔开设置,可以较好地提升车门包边结构100的稳定性,提升在包边过程中以及包边后内板1相对外板2的位置稳定性,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汽车的整体生产质量,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车门包边结构100的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通过设置车门包边结构100,较好地避免因包边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变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包边过程中产生的窜动及变形,较好地提升包边的稳定性以及包边质量,提升车门的整体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车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车门,可以较好地提升车辆的整体生产质量和美观度,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且生产成本较低,便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包边结构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1),所述内板(1)的外周缘具有第一包边区域;
外板(2),所述外板(2)的外周缘具有第二包边区域,所述第二包边区域在受力后向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弯曲以包住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包边区域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一限位部(3)用于在所述第二包边区域包住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后对所述第二包边区域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包括限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由所述第一包边区域冲压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周缘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内板(1)的外周缘朝向内部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限位凸起沿第一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3)沿所述内板(1)的外周缘间隔开设置。
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包边结构(10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
CN202321979708.7U 2023-07-25 2023-07-25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Active CN220220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9708.7U CN220220351U (zh) 2023-07-25 2023-07-25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9708.7U CN220220351U (zh) 2023-07-25 2023-07-25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0351U true CN220220351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9708.7U Active CN220220351U (zh) 2023-07-25 2023-07-25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0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24733A1 (ja) 車両用のアーム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135829B2 (ja)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レス成形品
JP4785493B2 (ja) 車両用衝突補強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0220351U (zh) 车门包边结构及其车门和车辆
EP2200876A2 (en) Vehicle inner panel
CN205652222U (zh) 前翼子板及具有前翼子板的车身装置
CN210912278U (zh) 具有装饰件的侧窗玻璃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249806Y (zh)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定位结构
CN20289668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
CN213799905U (zh) 一种汽车a柱总成及汽车
CN207466797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的加强结构
CN209972594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后盖板尾部支撑结构
CN220374640U (zh) 车盖的加强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盖和车辆
CN215850697U (zh) 外水切结构、车门及汽车
CN209683635U (zh) 用于车辆的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475791B (zh) 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
CN216002450U (zh) 一种隐藏式上安装板装饰盖及汽车
CN210343048U (zh) 一种皮卡车尾门缓冲限位组件
CN217712183U (zh) 一种背门铰链加强件结构
CN218640959U (zh) 地板边梁与侧围门槛一体轻量化结构
CN213354455U (zh) 一种运动域控制器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4822522U (zh) 车门防撞梁、车门及汽车
CN212637671U (zh) C柱加强板
CN216332318U (zh) 前围下部车架横梁结构
CN216184390U (zh) 一种无框车门的外板窗沿加强板总成及其前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