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9294U -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9294U
CN220199294U CN202321600930.1U CN202321600930U CN220199294U CN 220199294 U CN220199294 U CN 220199294U CN 202321600930 U CN202321600930 U CN 202321600930U CN 220199294 U CN220199294 U CN 220199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ogie
side member
frame device
cross beam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009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明生
薛文根
李稳
姜奕竹
尹振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09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9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9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9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侧梁,沿第一方向设置,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其中央形成有第一凹陷部;第二侧梁,沿第一方向设置,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其中央形成有第二凹陷部;第一横梁,沿第二方向设置,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以及第二横梁,沿第二方向设置,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该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能够解决现有的低地板有轨电车非动力转向架及其构架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地板有轨电车非动力转向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的主要功能是为整车提供支撑,同时其性能也影响了整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构架作为转向架的主要承载部件,不仅起到支撑车体的作用,同时为安装在转向架上的各种设备提供安装接口。非动力转向架构架主要用于为一系和二系悬挂装置、制动装置、牵引装置、辅助装置等设备提供安装接口。目前,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非动力转向架构架采用结构复杂的大铸件与钢板的焊接结构,其中大铸件的使用将增加转向架成本且不利于维护。
为了提高转向架抗侧滚性能,现有的低地板有轨电车的非动力转向架构架上设置有抗侧滚扭杆装置安装座,同时目前现有的构架结构导致二系悬挂安装具有空间局限性,因此现亟需一种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用以解决现有的低地板有轨电车非动力转向架及其构架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中,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包括:第一侧梁,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侧梁的中央形成有第一凹陷部;第二侧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二侧梁的中央形成有第二凹陷部;第一横梁,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以及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梁的远离所述第二侧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侧梁的远离所述第一侧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置有二系弹簧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沿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两个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垂向减振器安装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矩形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制动单元安装座,所述制动单元安装座的侧部设置有起吊钢索安装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的面向所述第二横梁的侧部设置有牵引拉杆装置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的远离所述第二横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减振器安装座,所述第二横梁的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横向减振器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均形成为梯形件,所述梯形件的底部设置有起吊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面向所述第二侧梁的侧部设置有横向止挡安装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非动力转向架,其中,所述非动力转向架包括如上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其第一侧梁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第一侧梁的中央形成有第一凹陷部,第二侧梁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第二侧梁的中央形成有第二凹陷部,第一横梁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以及第二横梁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使得横梁与侧梁之间形成有高度差,且使得二系弹簧安装座能够设置在侧梁的外侧,以此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抗侧滚性能,并替代了现有的抗侧滚扭杆装置,如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低地板有轨电车非动力转向架及其构架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再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侧梁;10-第一凹陷部;11-第一凸起部;12-第二凸起部;13-第一安装部;2-第二侧梁;20-第二凹陷部;21-第三凸起部;22-第四凸起部;23-第二安装部;3-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5-二系弹簧安装座;6-垂向减振器安装接口;7-制动单元安装座;8-起吊钢索安装接口;9-牵引拉杆装置安装座;101-第一横向减振器安装座;102-第二横向减振器安装座;200-起吊杆;300-横向止挡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该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包括第一侧梁1、第二侧梁2、第一横梁3以及第二横梁4。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参照图1至图3具体描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上述组件的具体结构以及上述组件的连接关系。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侧梁1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侧梁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第一侧梁1的中央则可以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0,第一凹陷部10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1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2。第二侧梁2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侧梁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形成有第三凸起部21和第四凸起部22,第二侧梁2的中央则可以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0。第一横梁3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横梁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侧梁1的第一凹陷部10和第二侧梁2的第二凹陷部20连接。第二横梁4则同样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横梁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梁1的第一凹陷部10和第二侧梁2的第二凹陷部20连接。由此使得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横梁与侧梁之间形成高度差,并使得二系弹簧安装座5能够被设置在侧梁的外侧,二系弹簧安装座5的跨距得到增加,以幅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抗侧滚性能,并能够替代了现有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的抗侧滚扭杆装置进而降低成本。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侧梁1的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以及第二侧梁2的第三凸起部21和第四凸起部22可以均形成为梯形件,即第一侧梁1和第二侧梁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弯折呈梯形(所述梯形可以为并非完整的梯形,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缺少底边的梯形轮廓)。而在所述梯形件的底边的位置则可以设置有起吊杆200,起吊杆200的两端可以通过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与所述梯形件的端部连接,其用于对轮对轴箱装置和转向架同时起吊,其能够较好地提高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10可以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条形梁,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形成有用于与第一凸起部11的底端和第二凸起部12的底端连接的弧形的延伸部,使得第一凹陷部10在竖直方向(即垂向)上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的顶部的高度,进而使第一侧梁1的中央形成“U”字形结构。相类似的,第二凹陷部20可以形成有用于与第三凸起部21的底端和第四凸起部22的底端连接的弧形的延伸部,使得第二凹陷部20在竖直方向(即垂向)上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三凸起部21和第四凸起部22的顶部的高度,进而使第二侧梁2的中央形成“U”字形结构。优选的,第一凹陷部10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焊接,第二凹陷部20可以与第三凸起部21和第四凸起部22焊接。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横梁3可以与第二横梁4平行设置。第一横梁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凹陷部10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凹陷部20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横梁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则可以分别与第一凹陷部10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和第二凹陷部20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连接。进而使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4与第一侧梁1和第二侧梁2之间形成高度差,以降低车内底板高度。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侧梁1的远离第二侧梁2的侧部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3,第二侧梁2的远离第一侧梁1的侧部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3。具体的,第一安装部13可以形成为矩形的安装板,其长边侧可以与第一侧梁1的第一凹陷部10焊接或一体成型。第二安装部23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的安装板,其长边则与第二侧梁2的第二凹陷部20焊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23上还可以设置有二系弹簧安装座5。具体的,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23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其二者的上部均设置有两个二系弹簧安装座5,所述两个二系弹簧安装座5沿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且在两个二系弹簧安装座5之间还可以形成有垂向减振器安装接口6,用于安装垂向减振器,所述垂向减振器安装接口6可以为梯形槽口。如此设置可以增大二系弹簧之间的横向跨距,并可以增加二系弹簧的设计空间,其有利于设计出高性能的二系弹簧,以满足车辆运行平稳性要求。且二系弹簧横向跨距的增大能够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抗侧滚性能,如此可以不再设置抗侧滚扭杆装置从而降低护成本。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23的长度方向上两端可以均设置有制动单元安装座7,所述制动单元安装座7可以为“L”形板件,其底部与第一安装部13和第二安装部23的上部通过紧固件(可以为螺栓或螺钉)连接。所述制动单元安装座7的侧部还可以设置有起吊钢索安装接口8,具体的,制动单元安装座7的侧部可以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件,所述矩形板件的端部可以形成有起吊钢索安装接口8。如此可以将制动单元设置在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外侧,以降低车内底板面的高度,且制动单元安装座7采用独立设计结构有助于运用过程中对制动单元进行检修与维护。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横梁3的面向第二横梁4的侧部可以设置有牵引拉杆装置安装座9,其用于安装牵引拉杆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牵引拉杆装置安装座9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形成有内凹部,用于与安装牵引拉杆装置配合,以保证牵引拉杆装置具有足够的长度,进而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此外,第一横梁3的远离第二横梁4的侧部可以安装有第一横向减振器安装座101,第二横梁4的远离第一横梁3的侧部可以安装有第二横向减振器安装座102,所述第一横向减振器安装座101与所述第二横向减振器安装座102可以中心对称地设置。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的面向第二侧梁2的侧部可以设置有横向止挡安装座300,具体的,横向止挡安装座300可以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1的远离第二凸起部12的一端,横向止挡安装座300可以设置在第二凸起部12的远离第一凸起部11的一端。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非动力转向架,所述非动力转向架包括如上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
使用过程中,第一侧梁1与第二侧梁2形成为“U”字形结构使得其与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4之间产生高度差,其能够降低车辆底板面高度,且其设置位置使得二系弹簧安装座5能够设置在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的两侧梁的外侧,进而增大了两侧二系弹簧的横向跨距,提高了车辆的运行平稳性,且提高了抗侧滚能力,进而能够取消抗侧滚扭杆装置,降低了制造与维护成本。且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可以采用钢板与结构较为简单的小型铸锻件组焊而成,进一步地降低了制造成本与维护成本,满足了生产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包括:
第一侧梁,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侧梁的中央形成有第一凹陷部;
第二侧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二侧梁的中央形成有第二凹陷部;
第一横梁,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以及
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侧梁的第二凹陷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梁的远离所述第二侧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侧梁的远离所述第一侧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置有二系弹簧安装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沿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两个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垂向减振器安装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矩形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制动单元安装座,所述制动单元安装座的侧部设置有起吊钢索安装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面向所述第二横梁的侧部设置有牵引拉杆装置安装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远离所述第二横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减振器安装座,所述第二横梁的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横向减振器安装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均形成为梯形件,所述梯形件的底部设置有起吊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面向所述第二侧梁的侧部设置有横向止挡安装座。
10.一种非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动力转向架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
CN202321600930.1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Active CN220199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0930.1U CN220199294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0930.1U CN220199294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9294U true CN220199294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3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0930.1U Active CN220199294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9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76119B2 (ja) 車両構体
JP6356342B2 (ja) 軌条車両
WO2014027440A1 (ja) 鉄道車両の台車枠
WO2021022902A1 (zh) 一种转向架
CN112644541B (zh) 一系悬挂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WO2013157464A1 (ja) 軌条車両構体
CN112519827B (zh) 转向架横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WO2023093797A1 (zh) 双层侧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WO2023093801A1 (zh) 带有侧梁固定座的转向架及及轨道车辆
CN110682931B (zh) 车体底架及具有其的有轨电车
CN112874632A (zh) 车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6178299B2 (ja) 鉄道車両用台車及び鉄道車両
JP7163503B2 (ja) 軌条車両
CN220199294U (zh) 一种非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非动力转向架
CN111232009B (zh) 一种侧梁、构架和转向架
CN112644550B (zh) 一种转向架
CN104271427A (zh)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
CN110696865B (zh) 一种轨道车辆抗蛇形减震器安装座
CN210822273U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20220737U (zh) 一种动力转向架的构架装置及动力转向架
CN220220733U (zh)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CN219635211U (zh) 转向架构架及转向架
CN219857150U (zh) 全铝材轨道车辆的牵枕缓装置
CN212098863U (zh) 用于悬挂式单轨列车的枕梁结构
CN111361597B (zh) 一种牵引梁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