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0733U -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 Google Patents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0733U
CN220220733U CN202321589636.5U CN202321589636U CN220220733U CN 220220733 U CN220220733 U CN 220220733U CN 202321589636 U CN202321589636 U CN 202321589636U CN 220220733 U CN220220733 U CN 220220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gie
spring
suspension device
secondary suspension
spiral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96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稳
薛文根
陆海英
蒋华毅
高纯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96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0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0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0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架及有轨电车,涉及有轨电车技术领域。转向架包括构架、二系悬挂装置和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分别与构架在第一方向上的彼此背对的两个外侧面连接;二系悬挂装置包括两个弹簧组,两个弹簧组与两个安装部一一对应,弹簧组包括螺旋钢弹簧,螺旋钢弹簧设置在与弹簧组对应的安装部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中,两个弹簧组包括的螺旋钢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部上,两个安装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构架在第一方向上的跨度,相较于螺旋钢弹簧直接设置在构架上,两个弹簧组中的钢弹簧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增大,即二系悬挂装置所包括的钢弹簧之间的横向跨距增大,如此,提升了有轨电车的运行平稳性以及抗侧滚能力。

Description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轨电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及城乡统筹的快速发展,市郊与市区之间的快速通勤成为迫切需求,受地铁建设周期及建设门槛的限制,快速有轨电车逐渐成为市郊通勤的主要方式。
在现有的有轨电车的转向架中,转向架包括构架和二系悬挂装置,构架包括两个主体部和一个连接梁,二系悬挂装置包括两个弹簧组,两个弹簧组分别与两个主体部对应,弹簧组设置在与弹簧组对应的主体部的上方,每个弹簧组均包括钢弹簧,两个弹簧组中包括的钢弹簧横向跨距较小,进而导致有轨电车的运行平稳性以及抗侧滚能力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向架,以解决现有的转向架中两个弹簧组所包括的钢弹簧之间的横向跨距较小,进而使得有轨电车的运行平稳性以及抗侧滚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二系悬挂装置和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构架在第一方向上的彼此背对的两个外侧面连接;
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包括两个弹簧组,两个所述弹簧组与两个所述安装部一一对应,所述弹簧组包括螺旋钢弹簧,所述螺旋钢弹簧设置在与所述弹簧组对应的所述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还包括垂向减振器,所述垂向减振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垂向减振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垂向减振器位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背对所述构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弹簧组还包括垂向止挡和弹性部,所述垂向止挡设置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内部,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
所述弹性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螺旋钢弹簧连接,所述螺旋钢弹簧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收缩,以使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定位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定位座抵接。
优选地,所述构架包括连接梁和两个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固定部,两个固定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上端低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上端,所述固定部的中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所述连接梁连接两个框架主体所包括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车轮、车轴、轴箱和基础制动装置,所述车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轴箱和所述车轮均设置在所述车轴上;
所述车轮位于所述轴箱的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所述车轴的两端相对所述构架伸出,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轴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转向架包括磁轨制动装置,所述磁轨制动装置固定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磁轨制动装置位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对所述螺旋钢弹簧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还包括横向减振器,所述横向减振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横向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与车体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框架主体围设出安装空间;
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还包括横向止挡,所述横向止挡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端面上,所述横向止挡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被压缩。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梁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有轨电车,所述有轨电车包括上述的转向架。
在本申请的转向架中,两个弹簧组包括的螺旋钢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部上,两个安装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构架在第一方向上的跨度,相较于弹簧组中的螺旋钢弹簧直接设置在构架上,两个弹簧组中的螺旋钢弹簧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增大,即二系悬挂装置所包括的钢弹簧之间的横向跨距增大,如此,提升了有轨电车的运行平稳性以及抗侧滚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螺旋钢弹簧的剖面图。
图标:1-构架;11-连接梁;12-框架主体;121-固定部;122-连接部;2-二系悬挂装置;21-螺旋钢弹簧;22-垂向止挡;23-弹性部;24-垂向减振器;25-横向减振器;26-横向止挡;3-安装部;41-车轮;42-车轴;43-轴箱;44-一系悬挂装置;51-基础制动装置;52-磁轨制动装置;6-牵引装置;7-起吊钢索;8-挡泥板;L1-第一方向;L2-第二方向;L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部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进行描述,在图1至图4中,第一方向L1为转向架的横向,第二方向L2为转向架的垂向,第三方向L3为转向架的纵向,第一方向L1、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两两垂直。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架包括构架1、二系悬挂装置2和两个安装部3,两个安装部3分别与构架1在第一方向L1上的彼此背对的两个外侧面连接;二系悬挂装置2包括两个弹簧组,两个弹簧组与两个安装部3一一对应,弹簧组包括螺旋钢弹簧21,螺旋钢弹簧21设置在与弹簧组对应的安装部3上。
在本申请的转向架中,两个安装部3在第一方向L1上的距离大于构架1在第一方向L1上的跨度,相较于弹簧组中的螺旋钢弹簧21直接设置在构架1上,两个弹簧组中的螺旋钢弹簧21在第一方向L1上的距离增大,即二系悬挂装置2所包括的钢弹簧之间的横向跨距增大,如此,提升了有轨电车的运行平稳性以及抗侧滚能力。
同时,通过增加二系悬挂装置2所包括的螺旋钢弹簧21之间的横向跨距,提升了有轨电车抗侧滚能力,使得转向架上不设置抗侧滚扭杆装置,从而使转向架结构更加简洁,降低转向架制造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连接部122包括平板和两个立板,平板与构架1连接,两个立板设置在平板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两侧,下述的基础制动装置5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板上,进而实现基础制动装置51的固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构架1包括连接梁11和两个框架主体12,框架主体12包括连接部122和两个固定部121,两个固定部121分别与连接部122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两端连接。连接部122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上端低于固定部121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上端,固定部121的中部相对于固定部121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两端沿第二方向L2朝向远离连接部122凸出,即框架主体12呈“U”形。
进一步地,连接梁11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梁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22连接,两个连接梁11沿第三方向L3间隔设置。两个框架主体12围设出安装空间,两个连接梁11均位于安装空间内,两个安装部3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22的背对安装部3的侧面连接,即两个安装部3分别与整个构架1在第一方向L1上彼此相背的两个外侧面连接,两个安装部3均位于安装空间的外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向架还包括车轮41、车轴42和轴箱43,车轴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车轴42均沿第一方向L1延伸,两个车轴42沿第三方向L3间隔设置,车轴42的两端均设置有车轮41。车轮41位于轴箱43的靠近安装部3的一侧,车轴42的两端相对构架1伸出。将朝向安装空间的一侧定义为内侧,背对安装空间的一侧定义为外侧,车轮41位于轴箱43的外侧,能够便于车轮41进行更换。
在本申请的转向架中,采用“U”型的框架主体12,使得连接梁11与车轴42高度保持一致,这有助于降低设置在转向架上方的车体的地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转向架还包括基础制动装置51,基础制动装置51设置于车轴42的端部。如此,在本申请的转向架中轴箱43内置,使得基础制动装置51能够设置在车轮41的外侧,有助于安装在转向架上的车体中的中心走廊地板面的降低。
此外,转向架还包括一系悬挂装置44,一系悬挂装置44设置在固定部121和轴箱43之间,一系悬挂装置44为呈“人”字形的橡胶弹簧,以便于在有限空间内更好地发挥一系悬挂装置44的功能。车轮41可以为弹性车轮,通过弹性车轮配合车轴42,使得转向架能够具有自动对中功能。同时,通过弹性车轮和一系悬挂装置44能够有效吸收车轮41与轨道之间的高频振动和冲击,提高车辆的平稳性和零部件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个弹簧组均包括两个螺旋钢弹簧21,两个螺旋钢弹簧21沿第三方向L3间隔设置,左侧的弹簧组所包括两个螺旋钢弹簧21分别与右侧的弹簧组所包括两个螺旋钢弹簧21对应,两个对应的螺旋钢弹簧21位于第三方向L3上的相同位置,两个对应的螺旋钢弹簧21在第一方向L1上的跨度大于或者等于2000mm。
如图4所示,螺旋钢弹簧21的下端具有定位座,弹簧组还包括垂向止挡22和弹性部23,垂向止挡22设置于螺旋钢弹簧21的内部,垂向止挡22与螺旋钢弹簧21的在第二方向L2上远离安装部3的一端连接,垂向止挡22能够沿第二方向L2被压缩;弹性部23固定于安装部3,弹性部23与螺旋钢弹簧21连接,螺旋钢弹簧21能够沿第二方向L2收缩,以使二系悬挂装置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二系悬挂装置2处于第一状态时,垂向止挡22与螺旋钢弹簧21的定位座沿第一方向L1间隔设置,此时,螺旋钢弹簧21和弹性部23被压缩,垂向止挡22不被压缩;在二系悬挂装置2处于第二状态时,垂向止挡22与螺旋钢弹簧21的定位座抵接,此时垂向止挡22、弹性部23以及螺旋钢弹簧21均被压缩。如此,二系悬挂装置2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使得二系悬挂装置2能够实现变刚度,在有轨电车在不同载荷状态下,二系悬挂装置2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为有轨电车提供不同的垂向刚度,从而提高不同载荷工况下有轨电车的平稳性。
优选地,弹性部23为叠层橡胶弹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二系悬挂装置2均包括两个垂向减振器24,两个垂向减振器24分别与两个安装部3对应。垂向减振器24沿第二方向L2延伸,垂向减振器24固定于安装部3,垂向减振器24的上方用于与车体连接,垂向减振器24能够吸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垂向振动。
如图3所示,垂向减振器24位于螺旋钢弹簧21的背对构架1的一侧,即垂向减振器24位于螺旋钢弹簧21的外侧。二系悬挂装置2中包括的两个垂向减振器24之间的跨距较大,使得垂向减振器24在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起到一定抗侧滚性作用,提高有轨电车抗侧滚性能。
进一步地,二系悬挂装置2还包括横向减振器25,横向减振器25沿第一方向L1延伸,横向减振器25的一端与连接梁11连接,横向减振器25的另一端用于与车体连接,即横向减振器25为横向减振器,横向减振器25能够吸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横向振动。横向减振器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向减振器25分别与两个连接梁11连接。
此外,二系悬挂装置2还包括横向止挡26,横向止挡26固定在固定部121的朝向安装空间的端面上,横向止挡26能够沿第一方向L1被压缩。二系悬挂装置2包括四个横向止挡26,横向止挡26设置在固定部121上,即每个固定部121对应设置有一个横向止挡26,整个转向架设置有四个横向止挡26,通过调整横向止挡26的自由间隙、横向刚度及压缩量,能够限制有轨电车的横向移动量,保证有轨电车在运行过程中满足限界要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向架包括磁轨制动装置52,磁轨制动装置52固定于连接部122,磁轨制动装置52位于连接部122的背对螺旋钢弹簧21的一侧,磁轨制动装置52位于两个车轴42之间。磁轨制动装置52为铰接式磁轨制动装置,这使得磁轨制动装置52能够充分利用转向架的轴距范围内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磁轨制动装置52的制动性能,以保证高速运行下有轨电车的制动性能。
优选地,转向架的轴距可达到1800mm-2000mm,该轴距范围可保证有轨电车具有良好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同时能够提高有轨电车高速运行的稳定性。转向架的轴距较大,可使转向架上能够安装性能更高的磁轨制动装置52,保证有轨电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制动性能。
进一步地,转向架还包括牵引装置6,牵引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梁11连接,牵引装置6可以为牵引拉杆,牵引装置6能够传递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纵向载荷。同时采用单牵引拉杆作为牵引装置6,简化了转向架的结构,提高了转向架的可操作性,降低转向架的生产制造和维护成本。
此外,每个车轮41设置一套挡泥板8,挡泥板8可避免车轮41在运行过程中带起的杂物甩到转向架及车体底架上其他设备上,能够保持转向架和其他设备的清洁性,便于对车体和转向架维护。同时,每个转向架设置4套起吊钢索7,使得转向架能够随车体一同起吊。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有轨电车,有轨电车包括车体和上述的转向架,车体固定在上述的转向架的上方,该有轨电车具有与上述的转向架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二系悬挂装置和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构架在第一方向上的彼此背对的两个外侧面连接;
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包括两个弹簧组,两个所述弹簧组与两个所述安装部一一对应,所述弹簧组包括螺旋钢弹簧,所述螺旋钢弹簧设置在与所述弹簧组对应的所述安装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还包括垂向减振器,所述垂向减振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垂向减振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垂向减振器位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背对所述构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还包括垂向止挡和弹性部,所述垂向止挡设置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内部,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
所述弹性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螺旋钢弹簧连接,所述螺旋钢弹簧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收缩,以使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定位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螺旋钢弹簧的定位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包括连接梁和两个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固定部,两个固定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上端低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上端,所述固定部的中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凸出,所述连接梁连接两个框架主体所包括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车轮、车轴、轴箱和基础制动装置,所述车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轴箱和所述车轮均设置在所述车轴上;
所述车轮位于所述轴箱的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所述车轴的两端相对所述构架伸出,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轴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磁轨制动装置,所述磁轨制动装置固定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磁轨制动装置位于所述连接部的背对所述螺旋钢弹簧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还包括横向减振器,所述横向减振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横向减振器的另一端用于与车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架主体围设出安装空间;
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还包括横向止挡,所述横向止挡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端面上,所述横向止挡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被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梁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梁连接。
10.一种有轨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轨电车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
CN202321589636.5U 2023-06-21 2023-06-21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Active CN220220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9636.5U CN220220733U (zh) 2023-06-21 2023-06-21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9636.5U CN220220733U (zh) 2023-06-21 2023-06-21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0733U true CN220220733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9636.5U Active CN220220733U (zh) 2023-06-21 2023-06-21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0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73514B1 (en) Bolster of bogie
CN112519820B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系统及轨道车辆
WO2017219556A1 (zh) 转向架
CN111994120B (zh) 轨道车辆
US20190126951A1 (en) Frame of bogie
CN107697091B (zh) 用于地铁车辆的轴箱内置式紧凑型转向架
CN112009514A (zh) 单轴转向架及铁路养路机械设备
CN112519827B (zh) 转向架横梁、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11605577A (zh) 非动力单轴转向架及轨道工程车
CN114701531A (zh) 一种关节车组
CN110667635A (zh) 一种轴箱内置式转向架构架
CN110920655A (zh) 一种轴箱交叉连接式快运货车转向架
CN212447577U (zh) 单轴转向架及铁路养路机械设备
CN220220733U (zh)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CN205930746U (zh) 转向架
CN217623574U (zh) 一种电驱转向架及铁路工程车辆
CN214356039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内轴箱转向架的新型构架
CN105216824A (zh) 运输装备及其转向架
CN212828389U (zh) 非动力单轴转向架及轨道工程车
CN101434244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一系悬挂方法及系统
CN114394120A (zh) 高动态性能铁路货车转向架
CN220220734U (zh)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CN219989224U (zh) 一种a型车辆转向架及a型车辆
CN217496128U (zh) 一种轨道车辆
CN210760784U (zh) 一种轴箱内置式转向架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