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9265U -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9265U
CN220199265U CN202320328286.0U CN202320328286U CN220199265U CN 220199265 U CN220199265 U CN 220199265U CN 202320328286 U CN202320328286 U CN 202320328286U CN 220199265 U CN220199265 U CN 220199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vehicle
control
sub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82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海燕
李波
王培玉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82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9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9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9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传感器组件、制动机构和控制组件,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车,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车辆的轮速,制动机构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组件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控制组件与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第二线束直接电连接,控制组件与制动机构通过第三线束直接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根据车辆的轮速控制制动机构对车辆进行制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的响应速度,降低制动机构的控制失效的几率,提高制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需要制动控制系统对车辆进行制动时,制动机构的响应速度较慢,车辆不能及时制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车辆的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的响应速度,降低制动机构的控制失效的几率,提高制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制动控制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车;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轮速;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第二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第三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控制系统,通过将控制组件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可以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的响应速度,降低制动机构的控制失效的几率,提高制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线束包括第一子线束和第二子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包括第三子线束和第四子线束,所述第三线束包括第五子线束和第六子线束;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五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四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六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均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前轮的轮速,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后轮的轮速;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是否失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失效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是否失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失效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第四线束与所述控制组件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及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线束包括第一子线束和第二子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包括第三子线束和第四子线束,所述第三线束包括第五子线束和第六子线束,所述第四线束包括第七子线束和第八子线束;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五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所述第七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四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六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所述第八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均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的响应速度,提高制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制动控制系统的制动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制动控制系统;
1、中央控制模块;
21、第一传感器;22、第二传感器;
3、制动机构;
41、第一控制模块;42、第二控制模块;
51、第一子线束; 52、第二子线束;
61、第三子线束; 62、第四子线束;
71、第五子线束;72、第六子线束;
81、第七子线束;82、第八子线束;
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0。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0,应用于车辆,包括:中央控制模块1、传感器组件、制动机构3和控制组件,中央控制模块1用于控制整车,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车辆的轮速,制动机构3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例如制动机构3可以为两个,两个制动机构3中的一个用于制动车辆的左侧的车轮,另一个用于制动车辆的右侧的车轮。
控制组件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例如传感器组件可以通过第一线束将车辆的轮速信息直接传递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中央控制模块1通过第二线束直接电连接,例如控制组件可以通过第二线束将接收到的轮速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模块1,控制组件可以通过第二线束接收中央控制模块1的指令。
控制组件与制动机构3通过第三线束直接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根据车辆的轮速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当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时,控制组件可以通过第一线束直接读取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轮速信息,然后根据轮速信息对车辆进行制动。
通过将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组件设置为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可以使得控制组件较为快速地获取车辆的轮速信息,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3的响应速度。同时,这样也可以使得传感器组件与控制组件之间连接元件较少,有效地降低轮速信息丢失的几率,降低制动机构3的控制失效的几率,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例如,制动机构3具有动态制动模式和静态制动模式,在动态制动模式下,制动机构3对车轮进行制动时不会将车轮抱死;在静态制动模式下,制动机构3对车轮进行制动时将车轮抱死。当车辆的轮速不为0时,控制组件判定车辆处于行进状态,控制组件控制制动机构3进入动态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动态制动。这样可以防止车轮抱死而导致车辆事故,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当车辆的轮速为0时,控制组件判定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控制组件控制制动机构3进入动态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这样可以使得车辆较为可靠地停驻,防止车辆驻车时发生溜坡,提高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又例如,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下,且控制组件已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时,当传感器组件检测到车辆的轮速变化时,控制组件可以根据车辆的轮速变化判定车辆发生了溜坡,然后再次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这样可以实现车辆的溜坡再夹紧操作,且控制迅速,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由于制动机构3未完全制动而造成的车辆事故,进一步地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控制系统100,通过将控制组件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可以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3的响应速度,降低制动机构3的控制失效的几率,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第一线束包括第一子线束51和第二子线束52,第二线束包括第三子线束61和第四子线束62,第三线束包括第五子线束71和第六子线束72;第一控制模块41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子线束51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中央控制模块1通过第三子线束61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制动机构3通过第五子线束71直接电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42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二子线束52直接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与中央控制模块1通过第四子线束62直接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与制动机构3通过第六子线束72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第二控制模块42均用于根据车辆的轮速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如此,当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时,第一控制模块41可以通过第一子线束51读取传感器组件所检测的轮速信息,并判断车辆的状态以及当前状态下所适合的制动模式,第一控制模块41可以通过第五子线束71独立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当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通过第二子线束52读取传感器组件所检测的轮速信息,并判断车辆的状态以及当前状态下所适合的制动模式,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通过第六子线束72独立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通过设置两个可以单独对车辆进行制动的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当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中的一个失效时,另一个可以根据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轮速信息正常的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起到失效备份的作用,使得控制组件更为可靠地对车辆进行制动,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例如,当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均正常工作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进入休眠状态,仅由第一控制模块41进行制动控制;当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由第二控制模块42进行制动控制。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对制动机构3的冗余控制,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控制效率,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21和第二传感器22,第一传感器21用于检测车辆的前轮的轮速,第二传感器22用于检测车辆的后轮的轮速;例如第一传感器21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传感器21分别用于测量两个前轮的轮速信息,第二传感器22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传感器22分别用于测量两个后轮的轮速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41通过第一子线束51直接电连接第一传感器21,第一控制模块41适于根据第一传感器21检测到的轮速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第二控制模块42通过第二子线束52直接电连接第二传感器22,第二控制模块42适于根据第二传感器22检测到的轮速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如此,当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时,第一控制模块41可以通过第一子线束51读取第一传感器21所检测的车辆前轮的轮速信息,并根据车辆前轮的轮速信息判断车辆的状态以及当前状态下所适合的制动模式,之后通过第五子线束71独立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例如,当前轮的轮速不为0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断车辆处于行进状态,并控制制动机构3以动态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制动;当前轮的轮速为0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断车辆处于驻车状态,并控制制动机构3以静态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制动;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下,且控制组件已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时,当前轮的轮速不为0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定车辆发生了溜坡,然后再次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
当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通过第二子线束52读取第二传感器22所检测的车辆前轮的轮速信息,并根据车辆前轮的轮速信息判断车辆的状态以及当前状态下所适合的制动模式,之后通过第六子线束72独立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例如,当后轮的轮速不为0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断车辆处于行进状态,并控制制动机构3以动态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制动;当后轮的轮速为0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断车辆处于驻车状态,并控制制动机构3以静态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制动;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下,且控制组件已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时,当后轮的轮速不为0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定车辆发生了溜坡,然后再次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静态制动。
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21与第二传感器22,并将第一传感器21与第一控制组件相连,将第二传感器22与第二控制组件相连,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均可以只根据车辆的部分车轮的轮速单独对车辆进行制动,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使得控制组件与传感器组件之间的线束的数量设置的较少,降低制动控制系统100的生产成本,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41与第二控制模块42通过中央控制模块1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用于检测第二控制模块42是否失效。
在制动控制系统100启动时,第二传感器22可以将后轮的轮速信息通过第二子线束52传递给第二控制模块42,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通过第四子线束62将接收到的后轮的轮速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模块1,中央控制模块1可以通过第三子线束61将后轮的轮速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模块41。
当第一控制模块41接收到后轮的轮速信息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定第二控制模块42正常工作;当第一控制模块41没有接收到后轮的轮速信息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定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第一控制模块41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进行预警。
例如,当第一控制模块41为主控制器,第二控制模块42为从控制器时,即在第一控制模块41正常工作时,第二控制模块42进入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一控制模块41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在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第二控制模块42解除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二控制模块42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
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模块41检测第二控制模块42是否失效,当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时,第一控制模块41可以及时地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进行预警,使得用户及时的对第二控制模块42进行维修,防止在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车辆无法制动而导致车辆事故,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例如,当第一控制模块41为从控制器,第二控制模块42为主控制器时,即在第二控制模块42正常工作时,第一控制模块41进入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二控制模块42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在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时,第一控制模块41解除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一控制模块41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
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模块41检测第二控制模块42是否失效,当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时,第一控制模块41可以及时接替第二控制模块42进行制动控制,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制动响应速度,防止车辆的制动控制响应速度较慢而导致车辆事故,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通过设置第一控制模块41对第二控制模块42进行失效检测,可以实现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起到失效备份的作用,且可以不必设置专门用于检测第二控制模块42是否失效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好,可以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动控制系统100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41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用于在检测到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时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在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及时地通过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进行预警,使得用户可以较为及时地了解车辆的制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驾驶策略(例如用户可以以较低的车速进行驾驶,或者呼叫拖车进行救援)以降低车辆事故的发生概率或避免发生车辆事故,使得用户及时地对第一控制模块41进行维修,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控制模块41与第二控制模块42通过中央控制模块1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用于检测第一控制模块41是否失效。
在制动控制系统100启动时,第一传感器21可以将前轮的轮速信息通过第一子线束51传递给第一控制模块41,第一控制模块41可以通过第三子线束61将接收到的前轮的轮速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模块1,中央控制模块1可以通过第四子线束62将前轮的轮速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模块42。
当第二控制模块42接收到前轮的轮速信息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定第一控制模块41正常工作;当第二控制模块42没有接收到前轮的轮速信息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定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第二控制模块42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进行预警。
例如,当第一控制模块41为主控制器,第二控制模块42为从控制器时,即在第一控制模块41正常工作时,第二控制模块42进入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一控制模块41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在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第二控制模块42解除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二控制模块42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
通过设置第二控制模块42检测第一控制模块41是否失效,当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及时解除控制休眠状态,使得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及时地接替第一控制模块41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制动响应速度,防止车辆的制动控制响应速度较慢而导致车辆事故,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例如,当第一控制模块41为从控制器,第二控制模块42为主控制器时,即在第二控制模块42正常工作时,第一控制模块41进入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二控制模块42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在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时,第一控制模块41解除控制休眠状态,仅由第一控制模块41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
通过设置第二控制模块42检测第一控制模块41是否失效,当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及时地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进行预警,使得用户及时的对第一控制模块41进行维修,防止在第二控制模块42失效时车辆无法制动而导致车辆事故,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通过设置第二控制模块42对第一控制模块41进行失效检测,可以实现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起到失效备份的作用,且可以不必设置专门用于检测第一控制模块41是否失效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好,可以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制动控制系统100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42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在第一控制模块41失效时,第二控制模块42可以及时地通过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进行预警,使得用户可以较为及时地了解车辆的制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驾驶策略(例如用户可以以较低的车速进行驾驶,或者呼叫拖车进行救援)以降低车辆事故的发生概率或避免发生车辆事故,使得用户及时地对第一控制模块41进行维修,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制动控制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开关9,控制开关9通过第四线束与控制组件直接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根据车辆的轮速及根据控制开关9的开闭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当用户打开控制开关9时,第四线束可以将控制开关9打开的信息传递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判断用户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组件通过第一线束读取车辆的轮速信息并判断车辆的行进状态,之后控制制动机构3采用对应的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制动;当用户关闭控制开关9时,控制组件判断用户需要结束对车辆的制动,控制组件控制制动机构3解除对车辆的制动。
通过设置控制开关9,当中央控制模块1或传感器组件失效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9对车辆进行制动,实现对车辆制动控制的备份,防止中央控制模块1或传感器组件失效而导致车辆事故,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通过设置第四线束直接电连接传感器组件和控制开关9,可以使得控制组件较为快速地获取控制开关9打开和关闭的信息,使得控制组件可以快速地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3的响应速度,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第一线束包括第一子线束51和第二子线束52,第二线束包括第三子线束61和第四子线束62,第三线束包括第五子线束71和第六子线束72,第四线束包括第七子线束81和第八子线束82。
第一控制模块41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子线束51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中央控制模块1通过第三子线束61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制动机构3通过第五子线束71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控制开关9通过第七子线束81直接电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42与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二子线束52直接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与中央控制模块1通过第四子线束62直接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与制动机构3通过第六子线束72直接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42与控制开关9通过第八子线束82直接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1与第二控制模块42均用于根据车辆的轮速及控制开关9的开闭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
当用户打开控制开关9时,第七子线束81可以将控制开关9打开的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模块41,第一控制模块41在读取到控制开关9打开的信息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定用户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第一控制模块41通过第一子线束51读取传感器组件所检测的轮速信息,并判断车辆的状态以及当前状态下所适合的制动模式,并通过第五子线束71独立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当用户关闭控制开关9时,第一控制模块41判断用户需要结束对车辆的制动,第一控制模块41控制制动机构3解除对车辆的制动。
当用户打开控制开关9时,第八子线束82可以将控制开关9打开的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模块42,第二控制模块42在读取到控制开关9打开的信息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定用户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第二控制模块42通过第二子线束52读取传感器组件所检测的轮速信息,并判断车辆的状态以及当前状态下所适合的制动模式,并通过第六子线束72独立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当用户关闭控制开关9时,第二控制模块42判断用户需要结束对车辆的制动,第二控制模块42控制制动机构3解除对车辆的制动。
通过设置两个可以单独对车辆进行制动的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当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中的一个失效时,另一个可以根据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轮速信息以及控制开关9的开闭正常的控制制动机构3对车辆进行制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控制模块41和第二控制模块42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起到失效备份的作用,使得控制组件更为可靠地对车辆进行制动,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100。例如,车辆可以为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制动控制系统100,可以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机构3的响应速度,提高制动控制系统100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制动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车;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轮速;
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用于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一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第二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第三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是否失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是否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包括第一子线束和第二子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包括第三子线束和第四子线束,所述第三线束包括第五子线束和第六子线束;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五子线束直接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四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六子线束直接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均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前轮的轮速,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后轮的轮速;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轮速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失效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失效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第四线束与所述控制组件直接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及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包括第一子线束和第二子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包括第三子线束和第四子线束,所述第三线束包括第五子线束和第六子线束,所述第四线束包括第七子线束和第八子线束;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五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所述第七子线束直接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四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所述第六子线束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所述第八子线束直接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均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轮速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控制所述制动机构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
CN202320328286.0U 2023-02-27 2023-02-27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20199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8286.0U CN220199265U (zh) 2023-02-27 2023-02-27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8286.0U CN220199265U (zh) 2023-02-27 2023-02-27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9265U true CN220199265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8286.0U Active CN220199265U (zh) 2023-02-27 2023-02-27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9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0364B1 (ko) 차량용 주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
JP5030328B2 (ja) 電気式駐車ブレーキ
US8752908B2 (en) Parking brake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US6476515B1 (en) Vehicl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with input device connected to central and peripheral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ctuator
US201000905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brake device
CN208595178U (zh) 一种乘用车用冗余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US20130151102A1 (en) Brake signal controlling system for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746483A (zh) 驻车制动备用单元、车辆以及驻车制动方法
CN110654361A (zh) 电子驻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54414A (zh) 一种四轮制动的电子驻车系统
CN210502649U (zh) 电子驻车系统
US11926305B2 (en)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electronic control of a brake system in a utility vehicle having anti-lock braking protection
CN220199265U (zh) 制动控制系统和车辆
US9120477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brak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6515376B1 (en) Device for supplying current and/or voltage to a vehicle trailer for the supply of brake components
JPH0218141A (ja) 電気自動車用駐車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5224028B2 (ja)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CN213292270U (zh)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一种车辆
CN110733488B (zh) 车辆及其紧急制动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605529A (zh) 纯电动汽车的p挡联动epb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22790A (zh) 一种驻车检测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450874U (zh)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系统
CN2435290Y (zh) 双控制汽车轮胎突爆方向防偏装置
CN203472676U (zh) 一种倒车灯失效报警装置
CN220220705U (zh)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