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0623U -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0623U
CN220190623U CN202321216033.0U CN202321216033U CN220190623U CN 220190623 U CN220190623 U CN 220190623U CN 202321216033 U CN202321216033 U CN 202321216033U CN 220190623 U CN220190623 U CN 220190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wheel
heat dissipation
driven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60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峰
黄国杰
李春光
李丹丹
王健
黄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mc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mc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mc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mc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60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0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0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0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包括机座,机座的一端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上安装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外侧套装有防护罩,散热机构包括安装体,安装体内设置有调节腔,调节腔内设置有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上连接有驱动胶轮,驱动胶轮为圆台状,且在驱动胶轮转动时上底边线和下底边线均与驱动齿轮的轴线的距离保持不变。通过对传统电机的散热风扇进行改进,增加了圆台状的驱动胶轮和能够根据转速自动进行调节的飞锤,可以在电机低转速时通过驱动胶轮提高散热风扇的转速,以确保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还能够防止电机转速升高后散热风扇转速过快而导致的损坏,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于绝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机的设计上既要求增加出力,又要求减小体积,使新型电机的热容量越来越小,过负荷能力越来越弱;再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电机经常运行在频繁的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变负荷等多种方式,对电机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机会通过变频器进行控制,以达到工作时所需要的转速,但是目前的风冷电机散热主要通过尾部的风扇和机座表面的散热筋,而电机在降低转速后风扇的转速同样会降低,从使得电机的散热效率降低,因此需要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能够根据电机的转速对散热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整,以确保电机散热效果,尤其适合通过变频器控制且转速长期较低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一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外侧套装有防护罩,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内设置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上连接有驱动胶轮,所述驱动胶轮为圆台状,且在所述驱动胶轮转动时上底边线和下底边线均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线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所述安装体的一组相对面上分别转动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体上的旋转罩,所述旋转罩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套装有弹簧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环,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调节环与所述旋转罩内壁之间,所述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调节腔内,且固定设置有从动胶轮,所述从动胶轮的直径不超过所述驱动胶轮下底的直径,所述从动胶轮与所述驱动胶轮侧壁贴合,在所述旋转罩内壁上还转动设置有飞锤,所述飞锤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环贴合,所述飞锤通过所述旋转罩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对所述套管伸入所述调节腔内的长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嵌入所述安装体外壁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内径与电机转轴的外径相同,在所述旋转套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自由端伸入所述调节腔内且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散热机构进行散热,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调节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固杆,在所述从动齿轮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加固杆后与所述驱动胶轮通过万向节相连。
如此设置,能够对驱动胶轮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通过万向节的连接能够确保传动轴与驱动胶轮之间的动力传递。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胶轮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从动齿轮绕所述驱动齿轮周向均匀设置,散热所述驱动胶轮与三个所述从动齿轮一一对应,所述驱动胶轮和所述从动胶轮的材质均为橡胶。
如此设置,通过三个驱动胶轮能够更加稳定的将驱动胶轮的动力传递到从动胶轮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体上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在所述旋转罩上还套装有风扇,在所述散热机构的外侧还套装有防护罩。
如此设置,通过固定架能够实现散热机构的固定安装,风扇确保了散热效果,防护罩能够避免散热机构或风扇损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电机的散热风扇进行改进,增加了圆台状的驱动胶轮和能够根据转速自动进行调节的飞锤,可以在电机低转速时通过驱动胶轮提高散热风扇的转速,以确保电机的散热效果;并且还能够防止电机转速升高后散热风扇转速过快而导致的损坏,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的整体结构安装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的散热机构沿电机输出轴轴线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的散热机构沿电机输出轴轴线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的散热机构调节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座;2、前端盖;3、后端盖;4、防护罩;5、散热机构;501、固定架;502、安装体;503、旋转套;504、连接柱;505、驱动齿轮;506、从动齿轮;507、调节腔;508、驱动胶轮;509、从动胶轮;510、套管;511、花键轴;512、调节环;513、飞锤;514、弹簧;515、风扇;516、旋转罩;517、传动轴;518、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包括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一端设置有后端盖3,所述后端盖3上安装有散热机构5,所述散热机构5外侧套装有防护罩4,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安装体502,所述安装体502内设置有调节腔507,所述调节腔507内设置有驱动齿轮505和从动齿轮506,所述驱动齿轮505与所述从动齿轮506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506上连接有驱动胶轮508,所述驱动胶轮508为圆台状,且在所述驱动胶轮508转动时上底边线和下底边线均与所述驱动齿轮505的轴线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所述安装体502的一组相对面上分别转动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体502上的旋转罩516,所述旋转罩516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花键轴511,所述花键轴511上套装有弹簧514的套管510,所述套管510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环512,所述弹簧514位于所述调节环512与所述旋转罩516内壁之间,所述套管510的一端伸入所述调节腔507内,且固定设置有从动胶轮509,所述从动胶轮509的直径不超过所述驱动胶轮508下底的直径,所述从动胶轮509与所述驱动胶轮508侧壁贴合,在所述旋转罩516内壁上还转动设置有飞锤513,所述飞锤513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环512贴合,所述飞锤513通过所述旋转罩516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对所述套管510伸入所述调节腔507内的长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嵌入所述安装体502外壁的旋转套503,所述旋转套503的内径与电机转轴的外径相同,在所述旋转套503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504,所述连接柱504的自由端伸入所述调节腔507内且与所述驱动齿轮505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散热机构5进行散热,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腔507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固杆518,在所述从动齿轮506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轴517,所述传动轴517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加固杆518后与所述驱动胶轮508通过万向节相连,如此设置能够对驱动胶轮508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通过万向节的连接能够确保传动轴517与驱动胶轮508之间的动力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506与所述驱动胶轮508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06绕所述驱动齿轮505周向均匀设置,散热所述驱动胶轮508与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06一一对应,所述驱动胶轮508和所述从动胶轮509的材质均为橡胶,如此设置通过三个驱动胶轮508能够更加稳定的将驱动胶轮508的动力传递到从动胶轮509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502上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架501,在所述旋转罩516上还套装有风扇515,在所述散热机构5的外侧还套装有防护罩4,如此设置通过固定架501能够实现散热机构5的固定安装,风扇515确保了散热效果,防护罩4能够避免散热机构5或风扇515损坏。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在工作时首先将散热机构5代替传统电机的风扇515,安装时通过旋转套503套装在从机座1后端盖3上伸出的转轴上,同时通过安装体502上的固定架501安装在后端盖3上,然后再将防护罩4套装在散热机构5的外侧,对散热机构5进行防护,避免损坏,此时散热机构5上旋转罩516内的弹簧514处于伸长状态,从而通过调节环512推动套管510完全伸入调节腔507内,此时从动胶轮509靠近驱动胶轮508的下底面一侧,而电机在转动后会通过旋转套503带动连接柱504转动,连接柱504转动后会带动驱动齿轮505转动,驱动齿轮505转动后会带动从动齿轮506转动,从动齿轮506转动后会通过传动轴517带动驱动胶轮508转动,由于驱动胶轮508的下底直径大于从动胶轮509的直径,所以当驱动胶轮508带动从动胶轮509转动时从动胶轮509的转速会大于驱动胶轮508的转速,所以此时虽然电机在地租转动,但是通过调节组件的调整风扇515的转速较高,能够慢速散热效果。
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前端盖2后与负载相连,工作过程中如果电机转速提高后,当飞锤513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弹簧514的压力时飞锤513会通过相连的调节环512将套管510从调节腔507内抽出,此时从动胶轮509会从驱动胶轮508的下底向上底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驱动胶轮508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所以会使得风扇515始终保持在恒定的转速,直至从动胶轮509移动到极限位置后,风扇515的转速则会随着电机转速的再次升高而升高,实现了对风扇515转速的自动调节,避免由于转速比过大导致风扇515损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一端设置有后端盖(3),所述后端盖(3)上安装有散热机构(5),所述散热机构(5)外侧套装有防护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安装体(502),所述安装体(502)内设置有调节腔(507),所述调节腔(507)内设置有驱动齿轮(505)和从动齿轮(506),所述驱动齿轮(505)与所述从动齿轮(506)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506)上连接有驱动胶轮(508),所述驱动胶轮(508)为圆台状,且在所述驱动胶轮(508)转动时上底边线和下底边线均与所述驱动齿轮(505)的轴线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所述安装体(502)的一组相对面上分别转动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体(502)上的旋转罩(516),所述旋转罩(516)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花键轴(511),所述花键轴(511)上套装有弹簧(514)的套管(510),所述套管(510)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环(512),所述弹簧(514)位于所述调节环(512)与所述旋转罩(516)内壁之间,所述套管(510)的一端伸入所述调节腔(507)内,且固定设置有从动胶轮(509),所述从动胶轮(509)的直径不超过所述驱动胶轮(508)下底的直径,所述从动胶轮(509)与所述驱动胶轮(508)侧壁贴合,在所述旋转罩(516)内壁上还转动设置有飞锤(513),所述飞锤(513)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环(512)贴合,所述飞锤(513)通过所述旋转罩(516)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对所述套管(510)伸入所述调节腔(507)内的长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嵌入所述安装体(502)外壁的旋转套(503),所述旋转套(503)的内径与电机转轴的外径相同,在所述旋转套(503)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504),所述连接柱(504)的自由端伸入所述调节腔(507)内且与所述驱动齿轮(50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507)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固杆(518),在所述从动齿轮(506)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轴(517),所述传动轴(517)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加固杆(518)后与所述驱动胶轮(508)通过万向节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506)与所述驱动胶轮(508)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06)绕所述驱动齿轮(505)周向均匀设置,散热所述驱动胶轮(508)与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06)一一对应,所述驱动胶轮(508)和所述从动胶轮(509)的材质均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体(502)上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架(501),在所述旋转罩(516)上还套装有风扇(515),所述散热机构(5)的外侧还套装有防护罩(4)。
CN202321216033.0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Active CN220190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6033.0U CN220190623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6033.0U CN220190623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0623U true CN220190623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1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6033.0U Active CN220190623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0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0544B (zh) 一种能够进行热量调节的散热电机
CN209642502U (zh) 一种内置循环散热机构的永磁发电机
CN109973335B (zh) 一种具有调速功能的风力发电机
CN220190623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电机壳体
CN111082601B (zh) 一种注重散热的电机辅助装置
CN111371238A (zh) 一种基于液力耦合的高散热型电机装置
CN21615781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刹车装置
CN212381032U (zh) 一种牵引散热型电机驱动机构用的罩壳
CN115459523A (zh) 一种自驱动散热的永磁电机
CN115118070A (zh) 一种可智能化自动减震的永磁电机
CN210693679U (zh) 永磁同步电机直连行星减速器的直驱风机
CN212195633U (zh) 移动式发电机组
CN210431132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稀土永磁发电机
CN216904526U (zh) 一种新型模块式组合式电机
CN215378646U (zh) 一种新型可调式散热块的水利工程用电机
CN210526867U (zh) 一种无人机的旋翼传动机构
CN218102826U (zh) 一种电动车散热型电动机
CN21100964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刹车装置
CN212726729U (zh) 一种用于包装机上的电机
CN218888242U (zh) 一种散热型电机
CN217562335U (zh) 一种带有防撞外套的变压器
CN217569115U (zh) 一种移动破碎站用液压驱动的激振机构
CN219493015U (zh) 组合式行星减速单向器
CN21409213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箱的保护装置
CN2161630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风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