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9760U - 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89760U CN220189760U CN202321537513.7U CN202321537513U CN220189760U CN 220189760 U CN220189760 U CN 220189760U CN 202321537513 U CN202321537513 U CN 202321537513U CN 220189760 U CN220189760 U CN 2201897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conducting
- frame
- hole
- heat con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上述的散热结构包括模组架体、绝缘导热板、BMS控制板及导热支撑组件;绝缘导热板设置于模组架体的顶部;BMS控制板设置于模组架体的顶部,且位于绝缘导热板的上方;导热支撑组件包括导热架及散热风扇,绝缘导热板支撑抵接于导热架,且导热架的两端还抵接于模组架体的外周壁上,散热风扇固定安装于导热架,使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导热架上的热量,而且散热风扇可以扰动周围空气气流,进而较好地对蓄电组件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蓄电组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储能设备的散热效果,同时使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较紧凑,减小了储能设备的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背景技术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通常储能主要指电力储能。储能设备用于存储电能,在户外使用时,通过储能设备对待充电设备或家用设备等进行供电。蓄电组件作为储能设备内的核心部件,其在充电及放电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BMS控制板在工作过程中同样地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在壳体的内周侧设置散热风扇,如专利CN218849589U,使储能设备的散热效果较差。
当然,为提高散热效果,但是散热风扇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散热风扇在蓄电组件的顶部的上、下侧分散设置,如专利CN114144052A,这样虽然能够减少热量堆积,但是使储能设备的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且体积较小的散热结构及储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散热结构,包括:
模组架体;
绝缘导热板,设置于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
BMS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绝缘导热板的上方;
导热支撑组件,所述导热支撑组件包括导热架及散热风扇,所述绝缘导热板支撑抵接于所述导热架,且所述导热架的两端还抵接于所述模组架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导热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BMS控制板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散热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柱,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绝缘导热板形成有第一避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凸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凸柱开设有固定孔,所述BMS控制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固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凸柱,所述绝缘导热板形成有第二避位孔,所述第二安装凸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内;散热结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导热架开设有安装过孔,所述绝缘导热板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及所述锁紧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包括相连接的支撑架主体及竖直安装部,所述安装过孔开设于所述支撑架主体,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散热风扇安装于相应的所述竖直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与所述竖直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侧固定件,所述竖直安装部开设有连接过孔,所述散热风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侧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过孔及所述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结构还包括侧固定件,所述竖直安装部开设有连接过孔,所述散热风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侧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过孔及所述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的竖直安装部形成有两个朝相互靠近方向弯折的冲压弯折部,两个所述冲压弯折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接过孔连通的限位槽,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的竖直安装部的冲压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7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板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热架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支撑架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竖直安装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形成有抗弯应力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蓄电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上述的散热结构,由于绝缘导热板支撑抵接于导热架,使导热架通过绝缘导热板设置于模组架体的顶部,又由于导热架的两端还抵接于模组架体的外周壁上,使模组架体的热量可以直接导热至导热架上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绝缘导热板传导至导热架上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空气散热,而且散热风扇固定安装于导热架,使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导热架上的热量,而且散热风扇可以扰动周围空气气流,进而较好地对蓄电组件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蓄电组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储能设备的散热效果;
2、上述的散热结构,散热风扇通过导热架集成固定于绝缘导热板上,相比于传统的储能设备的散热方式,使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较紧凑,减小了储能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蓄电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蓄电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蓄电组件的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散热结构10包括模组架体100、绝缘导热板200、BMS控制板300及导热支撑组件400。绝缘导热板200设置于所述模组架体100的顶部。BMS控制板300设置于所述模组架体1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绝缘导热板20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导热板200位于模组架体100与BMS控制板300之间。
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包括导热架410及散热风扇420,所述绝缘导热板200支撑抵接于所述导热架410,且所述导热架410的两端还抵接于所述模组架体100的外周壁上,使模组架体100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导热架410,也可以通过绝缘导热板200传导至导热架410,也可以直接散发至模组架体100周围的空气中。所述散热风扇420固定安装于所述导热架410,使散热风扇420能够对导热架410上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同时使散热结构10的整体结构较紧凑。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导热板200起到绝缘导热的作用,同时绝缘导热板200也起到支撑固定导热架410的作用。
上述的散热结构10,由于绝缘导热板200支撑抵接于导热架410,使导热架410通过绝缘导热板200设置于模组架体100的顶部,又由于导热架410的两端还抵接于模组架体100的外周壁上,使模组架体100的热量可以直接导热至导热架410上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绝缘导热板200传导至导热架410上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空气散热,而且散热风扇420固定安装于导热架410,使散热风扇420产生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导热架410上的热量,而且散热风扇420可以扰动周围空气气流,进而较好地对蓄电组件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蓄电组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储能设备的散热效果;上述的散热结构10,散热风扇420通过导热架410集成固定于绝缘导热板200上,相比于传统的储能设备的散热方式,使散热结构10的整体结构较紧凑,减小了储能设备的体积。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模组架体100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柱101,散热结构10还包括固定件600,第一安装凸柱101开设有固定孔(图未示),BMS控制板300开设有连接孔(图未示),固定件分别穿设于连接孔及固定孔内,使BMS控制板300通过固定件锁紧于第一安装凸柱。具体地,绝缘导热板200形成有第一避位孔205,第一安装凸柱101穿设于第一避位孔205,使BMS控制板300能够较好地固定于第一安装凸柱101。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分别位于所述BMS控制板300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散热风扇420的旋转方向相同,使散热风扇420工作时产生的空气气流能够顺畅地通过BMS控制板300,进而更好地对BMS控制板300进行散热,进一步地提高了蓄电组件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散热风扇420相对设置于BMS控制板300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散热风扇420的其中一个朝靠近BMS控制板300方向输入空气气流,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散热风扇420的另外一个朝背离BMS控制板300方向输出空气气流。具体地,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散热风扇420的数目为两个,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两个散热风扇420并排固定安装于相应的同一导热架410,使散热结构10的结构较紧凑。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还包括锁紧件(图未示),模组架体100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凸柱103,绝缘导热板200形成有第二避位孔207,第二安装凸柱103穿设于第二避位孔207内,所述导热架410开设有安装过孔412,所述第二安装凸柱103开设有锁紧孔202,所述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412及所述锁紧孔202,使导热架410固定于绝缘导热板200上。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为螺钉或螺柱。绝缘导热板200抵接支撑于所述导热架410,使模组架体100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第二安装凸柱103传导至导热架410,另一部分通过绝缘导热板200传导至导热架410,提高了模组架体100导热至导热架410的效率。更进一步地,绝缘导热板200形成有第一定位孔209,导热架410形成有第二定位孔414,模组架体100的顶部凸设有定位柱105,定位柱105分别穿设于第一定位孔209及第二定位孔414内,以使绝缘导热板200快速定位安装于模组架体100上,提高了蓄能组件的组装效率。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导热架410包括相连接的支撑架主体413及竖直安装部415,所述安装过孔412开设于所述支撑架主体413,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散热风扇420安装于相应的所述竖直安装部415。在本实施例中,竖直安装部41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支撑架主体413的延伸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413与所述竖直安装部415为一体成型结构,使竖直安装部415可靠地固定于支撑架主体413,同时使导热支撑组件400的结构较紧凑。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还包括侧固定件(图未示),所述竖直安装部415开设有连接过孔4152,所述散热风扇420开设有固定孔421,所述侧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过孔4152及所述固定孔421。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导热架410还包括连接部417,所述支撑架主体413通过所述连接部417连接于竖直安装部415,所述连接部417的两侧形成有抗弯应力缺口4172,以减少导热支撑组件400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抗弯应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导热架410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主体413、连接部417及竖直安装部415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使支撑架主体413、连接部417及竖直安装部415牢固连接,同时使导热支撑组件400的结构较紧凑。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导热架410的竖直安装部415形成有两个朝相互靠近方向弯折的冲压弯折部4154,两个所述冲压弯折部415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接过孔4152连通的限位槽4156,所述散热风扇420位于所述限位槽4156内,使散热风扇420较好地限位安装于竖直安装部415。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导热架410的竖直安装部415的冲压弯折部4154的弯折角度为70°~90°。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400的导热架410的竖直安装部415的冲压弯折部4154的弯折角度为9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蓄电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结构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上述的散热结构10,由于绝缘导热板200支撑抵接于导热架410,使导热架410通过绝缘导热板200设置于模组架体100的顶部,又由于导热架410的两端还抵接于模组架体100的外周壁上,使模组架体100的热量可以直接导热至导热架410上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绝缘导热板200传导至导热架410上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空气散热,而且散热风扇420固定安装于导热架410,使散热风扇420产生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导热架410上的热量,而且散热风扇420可以扰动周围空气气流,进而较好地对蓄电组件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蓄电组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储能设备的散热效果;
2、上述的散热结构10,散热风扇420通过导热架410集成固定于绝缘导热板200上,相比于传统的储能设备的散热方式,使散热结构10的整体结构较紧凑,减小了储能设备的体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组架体;
绝缘导热板,设置于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
BMS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绝缘导热板的上方;
导热支撑组件,所述导热支撑组件包括导热架及散热风扇,所述绝缘导热板支撑抵接于所述导热架,且所述导热架的两端还抵接于所述模组架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导热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BMS控制板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散热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及/或,
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柱,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绝缘导热板形成有第一避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凸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凸柱开设有固定孔,所述BMS控制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固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凸柱,所述绝缘导热板形成有第二避位孔,所述第二安装凸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内;
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导热架开设有安装过孔,所述绝缘导热板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及所述锁紧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包括相连接的支撑架主体及竖直安装部,所述安装过孔开设于所述支撑架主体,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散热风扇安装于相应的所述竖直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与所述竖直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及/或,
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侧固定件,所述竖直安装部开设有连接过孔,所述散热风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侧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过孔及所述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侧固定件,所述竖直安装部开设有连接过孔,所述散热风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侧固定件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过孔及所述固定孔;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的竖直安装部形成有两个朝相互靠近方向弯折的冲压弯折部,两个所述冲压弯折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接过孔连通的限位槽,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的竖直安装部的冲压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70°~9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板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热架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模组架体的顶部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支撑架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竖直安装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形成有抗弯应力缺口;及/或,
每一所述导热支撑组件的导热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蓄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7513.7U CN220189760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7513.7U CN220189760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89760U true CN220189760U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911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37513.7U Active CN220189760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89760U (zh) |
-
2023
- 2023-06-15 CN CN202321537513.7U patent/CN2201897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69941A (en) | Device for mounting fan in a portable computer | |
CN108151187B (zh) | 一种电器盒冷媒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
CN220189760U (zh) | 散热结构及蓄电组件 | |
CN213514173U (zh) | 主板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5187943U (zh) | 电控盒及冷藏车用制冷机组 | |
EP3196561A1 (en) | Air conditioner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9147565B (zh) | 一种静音、散热的加固显示器 | |
CN220545363U (zh) | 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 | |
CN220453900U (zh) | 空调的电控盒组件及空调 | |
CN212628962U (zh) | 散热组件以及散热器 | |
CN217241201U (zh) | 储能电源 | |
CN219811979U (zh) | 逆变装置及储能设备 | |
CN215269207U (zh) |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控制器 | |
CN221222936U (zh) | 电控模块、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 |
CN221842866U (zh) | 新型散热器及逆变器 | |
CN219042299U (zh) | 一种主板散热结构 | |
CN221670295U (zh) | 散热性能好的金属箱壳 | |
CN220544875U (zh) | 逆变器封装盒装置及家用储能电源 | |
CN216530858U (zh) |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马达支架 | |
CN219876602U (zh) | 一种车载雷达散热结构、车顶结构及车辆 | |
CN221151826U (zh) | 电子调速器 | |
CN218976548U (zh) | 变频一体机及其变频器 | |
CN210694651U (zh) | 电控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4799761U (zh) | 交换机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 | |
CN219933803U (zh) | 一种车灯散热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