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6145U - 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86145U CN220186145U CN202321502501.0U CN202321502501U CN220186145U CN 220186145 U CN220186145 U CN 220186145U CN 202321502501 U CN202321502501 U CN 202321502501U CN 220186145 U CN220186145 U CN 2201861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main shaft
- elastic
- assembly
- blind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快插装置包括固定件、主轴、限位组件以及弹性件;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具有间隔,弹性件套设在主轴外部且设置在间隔内。通过将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使得弹性件的弹性行程受限于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当第一限位组件与主轴活动连接时,间隔的长度可调节,即调节第一限位组件,对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隔的长度进行调节,再将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在主轴上,即可实现弹性件的弹性行程的调节,弹性行程的改变将引起弹性件弹性力的变化,进而实现快插接头缓冲过程中弹性力的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背景技术
气能在机械设备领域应用广泛,通气气管需要与气缸、真空发生器等气动装置配合使用,执行多种机械动作,气管快插接头能够实现不同的通气气管之间的快速插接,无需旋拧或拆解,适用于需要间断通气的设备。实际使用时,气管快插接头上设有弹性件用于缓冲,能够增加与第一气管接头对接过程中的气管快插接头的柔性,避免第一气管接头产生损坏。不同的第一气管接头能够承受的缓冲力不同,当缓冲过程中所提供的弹性力较大时,对一些小型尺寸或轻型的第一气管接头,其在与快插接头的频繁对接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坏,需要频繁更换;当缓冲过程中所提供的弹性力较小时,对一些大型尺寸或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气管接头,无法实现快插接头有效的缓冲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当需要改变气管快插接头的缓冲弹性力时,由于缓冲行程无法调节,则只能通过更换弹性件才得以实现,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快插接头的缓冲行程不可调节,在不更换弹性件的状态下无法调节弹性力,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快插装置,包括固定件、主轴、限位组件以及弹性件;主轴设置在固定件上,并可相对于固定件滑动,主轴内设有通气管路,第一气管接头连接于通气管路的一端,快插接头连接于通气管路的另一端,气体通过第一气管接头通入通气管路,并在快插接头的出气口输出;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主轴的两端,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具有间隔,第一限位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可抵止在主轴的外表面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固定,以调节间隔的长度;弹性件套设在主轴外部,且设置在间隔内,弹性件可在间隔内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上还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与第一凸起结构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组件配合以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第一凸起结构设置在第一限位环的内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设置在第一限位孔内,第一凸起结构为第一限位柱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限位环的周向设置;第一限位柱的数量为多个,且与第一限位孔的数量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限位平面,第一限位平面按照预设长度设置在主轴上,第一凸起结构抵止在第一限位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轴向盲槽以及多个第一周向盲槽,第一轴向盲槽设置在主轴的外表面,第一凸起结构可置于第一轴向盲槽内,以调节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滑动;多个第一周向盲槽沿主轴的中心轴线方向阵列分布在主轴的外表面,每一个第一周向盲槽的一端均与第一轴向盲槽连接于一点,第一凸起结构可置于第一周向盲槽内,以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盲槽的槽体深度大于第一周向盲槽的槽体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盲槽与第一周向盲槽的连接处还设有导向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快插装置还包括直线轴承,直线轴承设置在固定件上,主轴通过直线轴承与固定件滑动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使得弹性件的弹性行程受限于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当第一限位组件与主轴活动连接时,间隔的长度可调节,即调节第一限位组件,调节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再将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在主轴上,即可实现弹性件的弹性行程的调节,弹性行程的改变将引起弹性件弹性力的变化,进而实现快插接头缓冲过程中弹性力的调节。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在缓冲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主轴相适配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结构适配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向盲槽与第一周向盲槽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结构适配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轴;
11、通气管路;
12、第一限位平面;
13、第一轴向盲槽;
14、第一周向盲槽;
15、导向面;
2、第一限位环;
21、第一限位孔;
22、第一凸起结构;
3、第二限位环;
31、第二限位孔;
4、弹性件;
5、固定件;
6、第一气管接头;
7、快插接头;
8、直线轴承;
9、第一限位柱;
ΔX、第一弹性行程;
ΔX’、第二弹性行程。
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快插装置,包括固定件5、主轴1、限位组件以及弹性件4;主轴1设置在固定件5上,并可相对于固定件5滑动,主轴1内设有通气管路11,第一气管接头6连接于通气管路11的一端,快插接头7连接于通气管路11的另一端,气体通过第一气管接头6通入通气管路11,并在快插接头7的出气口输出;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主轴1的两端,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具有间隔,第一限位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22,第一凸起结构22可抵止在主轴1的外表面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以调节间隔的长度;弹性件4套设在主轴1外部,且设置在间隔内,弹性件4可在间隔内弹性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1设置在固定件5上,固定件5的形状与材质均不做限定。可选地,固定件5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尺寸与主轴1的尺寸相适配,主轴1可在该通孔内部滑动,具体的滑动方式为:主轴1可相对于该通孔沿主轴1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主轴1与固定件5之间还设有直线轴承8,用于降低主轴1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少主轴1在滑动过程中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1内设有贯穿主轴1的通气管路11,通气管路11的通气方向与主轴1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一致。第一气管接头6与通气管路11的一端连接,第一气管街头的另一端与气源连接;快插接头7与通气管路11的另一端连接。气体通过第一气管接头6以及通气管路11进入快插接头7,快插接头7的末端与外部设备的第二气管接头连通时,快插装置即实现了对外部设备的供气功能,第二气管接头为外部设备的供气管路。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用于对主轴1的滑动路径上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限位组件具体包括第一限位组件以及第二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主轴1的两端,主轴1的中部套设有固定件5,则主轴1可在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之间相对于固定件5进行滑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限位组件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22,第一凸起结构22能够抵止在主轴1的外表面,可选地,可以在主轴1的外表面上开设与第一凸起结构22相适配的槽口;通过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可以固设于主轴1上,第二限位组件也可以与主轴1活动连接。第二限位组件主要用于防止主轴1在弹性件4的带动下直接弹出并从固定件5上脱落,因此,第二限位组件可以与主轴1一体成型。当第二限位组件与主轴1为活动连接时,第二限位组件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限位组件的结构相同,即,第二限位组件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通过第二凸起结构抵止在主轴1的外表面上,使得第二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
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弹性件4可以是弹簧,弹簧还包括矩形弹簧、圆线弹簧等;弹性件4还可以是具备弹性形变功能的其他材质制成的圆环状部件,其他材质可以是聚氨酯、硅胶等软性非金属材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需大于弹性件4的最大弹性行程。为便于说明,将朝向快插接头7一端移动的方向记为前,将背离快擦汗接头一端移动的方向记为后,后文关于前后的表述与此相同。请参阅图2至图4,对将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形成的间隔内,实现对快插接头7接入过程中的缓冲以及对缓冲行程的调节进行理解:
图2与图3是指弹性件4在第一弹性行程ΔX内的形变状态。图2为弹性件4置于第一压缩状态时整个快插装置所对应的形态,弹性件4的第一压缩状态可以是弹性件4的自然伸长状态,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预紧力的受压状态;此时第二限位组件抵止在直线轴承8的端部。图3位弹性件4置于第二压缩状态时整个快插装置所对应的形态,F是指受力方向。当快插接头7收到外部设备所施加的横向力时,主轴1受力向后滑动,弹性件4产生弹性形变,置于第二压缩状态,可见此时的第一弹性行程ΔX变化较大,第二限位组件与直线轴承8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的轴向长度与弹性件4的第一弹性行程ΔX的变化量相对应。当弹性件4置于第二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力与横向力相同时,主轴1相对于固定件5移动至最大变化行程,当弹性力逐渐大于横向力时,弹性件4的弹性力施加在第一限位组件上,进而传递至主轴1上,带动主轴1以及快插接头7向前移动,实现对快插接头7与外部设备的气管快插过程中的缓冲。
图4为弹性件4在第二弹性行程ΔX’内的安装位置。可结合图4与图2对缓冲行程可调节进行理解:
在本实施例中,间隔的长度表示为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沿主轴1移动方向的长度,缓冲行程即为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由于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内,因此,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可决定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的变化。图2为第一弹性行程ΔX下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的相对位置,图4为第二弹性行程ΔX’下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到图2中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大于图4中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则第一弹性行程ΔX大于第二弹性行程ΔX’,即图2中弹性件4的形变量大于图4中弹性件4的形变量。相对应的,图2中快插装置的缓冲行程大于图4中快插装置的缓冲行程。通过调节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即可实现对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的调节,弹性行程的改变将引起弹性件4弹性力的变化,进而实现快插接头7缓冲过程中弹性力的调节。
在承受不同缓冲力的第二气管接头的快插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能够改变弹性力在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力大小,进而提供不同的初始弹性力,例如,在进行轻质材料制成的第二气管接头的快插时,减小第一压缩状态下弹性件4的弹性力,可以使弹性件4置于自然伸长状态,在进行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二气管接头的快插时,增大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弹性件4的弹性力,使得弹性件4具备较大的预紧力,便于快插接头7在快插过程中的对位,以及快插接头7与第二气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性。
通过将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使得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受限于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当第一限位组件与主轴1活动连接时,间隔的长度可调节,即调节第一限位组件,调节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再将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在主轴1上,即可实现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的调节,弹性行程的改变将引起弹性件4弹性力的变化,进而实现快插接头7缓冲过程中弹性力的调节。
请参阅图6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1上还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与第一凸起结构22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组件配合以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对第一限位组件进行限位,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与第一凸起结构22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主轴1的滑动路径的行程进行限位,以及用于对弹性件4的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对第一限位组件进行限位是指:当需要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时,采用第一限位结构能够加强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或者,采用第一限位结构能够便于使第一凸起结构22相对于主轴1的外表面固定。其中,后者表示除了增大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这一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之间设置槽口或是卡合结构等形式,使得第一凸起结构22在主轴1的滑动方向上相对固定。
相对应地,当第二限位组件与主轴1活动连接时,限位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组件相适配,以使得第二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
请参阅图1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2,第一凸起结构22设置在第一限位环2的内侧壁上。当第一限位环2套设在主轴1的外部时,第一凸起结构22抵止在主轴1的外侧面,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第一限位环2相对于主轴1固定。第一凸起结构22可以与第一限位环2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装配,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第一限位环2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结构22,且沿第一限位环2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使得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具有多个接触点,进一步提升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配合时的摩擦力,提升二者连接的稳固性。
相对应的,当第二限位组件为第二限位环3时,第二凸起结构设置在第二限位环3的内侧壁上。第二限位环3套设在主轴1的外部,第二凸起结构抵止在主轴1的外侧面,第二限位环3与主轴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第二限位环3相对于主轴1固定。可选地,第二限位环3上设有多个第二凸起结构,且沿第二限位环3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使得第二限位环3与主轴1之间具有多个接触点,进一步提升第二限位环3与主轴1配合时的摩擦力,提升二者连接的稳固性。
请参阅图1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环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孔21,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柱9,第一限位柱9设置在第一限位孔21内,第一凸起结构22为第一限位柱9的端部。
第一限位孔21的形状与第一限位柱9相适配。当第一限位柱9为销钉时,第一限位孔21为销孔,当第一限位柱9为紧定螺钉时,第一限位孔21为螺纹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22为第一限位柱9的端部,具体为第一限位柱9靠近主轴1外表面所在一端的端部。
通过第一限位柱9与第一限位孔21适配的形式形成第一凸起结构22,便于通过调节第一限位柱9的旋入深度或插入深度,调节第一凸起结构22突出第一限位环2内侧面的深度,进一步调节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例如,以第一限位柱9为紧定螺钉为例,当需要对第一限位环2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长度进行调节时,实际上是对第一限位环2相对于主轴1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调节;此时将第一限位柱9旋出,即可使得第一限位柱9的端部部分或全部远离主轴1的外表面,此时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的配合关系从过盈配合变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第一限位环2可相对于主轴1滑动;在调节到预设位置后,旋入第一限位柱9,使得第一限位柱9的端部与主轴1的外表面完全接触,此时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的配合关系恢复至过盈配合,实现第一限位环2相对于主轴1的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一限位柱9与第一限位孔21的形式,实现第一凸起结构22与第一限位环2之间的分体连接,并且第一凸起结构22具备可调节功能,使得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在过盈/过渡/间隙配合之间转换,提升第一限位环2在主轴1上调节的便利性。
当第二限位组件为第二限位环3时,也可以通过增设第二限位孔31、第二限位柱的形式实现第二限位组件与主轴1之间的配合关系的转换,在此处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2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限位环2的周向设置;第一限位柱9的数量为多个,且与第一限位孔21的数量一一对应。这一方式能够增加第一凸起结构22的数量,进而增加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的接触点,从而提升第一限位环2与主轴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多个第一限位孔21沿第一限位环2的周向设置可以结合图6所示实施例进行具体理解:第一限位孔21的数量为3个,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孔21的中心轴线交接于第一限位环2的中心点,因此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孔2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20°。当第一限位孔21的数量为n个时,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孔2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360°/n。第二限位孔31与第二限位环3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参照第一限位孔21与第一限位环2的关系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4与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限位平面12,第一限位平面12按照预设长度设置在主轴1上,第一凸起结构22抵止在第一限位平面12上。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长度是指调节第一限位组件所需的调节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长度需大于弹性件4在间隔内的弹性行程,使弹性行程的可调节范围达到最大。本实施例增设第一限位平面12,能够提升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点,例如,以第一凸起为端部为平面结构的紧定螺钉为例,当第一凸起结构22的末端为平面时,主轴1的外表面若为曲面,则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的外表面之间只有线接触,若在主轴1的外表面设置第一限位平面12,则第一凸起结构22与主轴1的外表面之间将从线接触转换为面接触,充分增加了第一凸起结构22的端部与主轴1外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第一凸起结构22的端部与主轴1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限位组件与主轴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可选地,当第二限位组件与主轴1活动连接时,第二限位结构也可以是第二限位平面,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7与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轴向盲槽13以及多个第一周向盲槽14,第一轴向盲槽13设置在主轴1的外表面,第一凸起结构22可置于第一轴向盲槽13内,以调节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滑动;多个第一周向盲槽14沿主轴1中心轴线方向阵列分布在主轴1的外表面,每一个第一周向盲槽14的一端均与第一轴向盲槽13连接于一点,第一凸起结构22可置于第一周向盲槽14内,以使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盲槽13中的轴向是指主轴1的轴向,第一轴向盲槽13的槽体延伸方向为沿着主轴1的轴向延伸,以此类推,第一周向盲槽14中的周向是指主轴1的周向,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延伸方向为沿着主轴1的周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盲槽13的数量与第一凸起结构22的数量相对应,第一轴向盲槽13在主轴1上的分布方式与第一凸起结构22在第一限位组件上的分布方式相对应。一个第一轴向盲槽13与多个第一周向盲槽14连接,且多个第一周向盲槽14沿主轴1的中心轴线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个第一周向盲槽14的间距即第一限位组件可相对于主轴1在其轴向上可调节的最小长度单位。第一轴向盲槽13的槽体长度需要大于弹性件4在间隔内的弹性行程,使弹性行程的可调节范围达到最大。
可选地,当设置多个第一轴向盲槽13时,多个第一轴向盲槽13沿主轴1的周向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轴向盲槽13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周向盲槽14,此时,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向盲槽13连接;或者,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轴向盲槽13连接,在这一设置方式下,多个第一周向盲槽14的延伸朝向相同。
第一凸起结构22置于第一轴向盲槽13内时,第一限位组件可沿第一轴向盲槽13的槽体延伸方向相对于主轴1移动,在需要对第一限位组件进行固定时,可以将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旋转,使得第一凸起结构22从第一轴向盲槽13移动至第一周向盲槽14内,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延伸方向限制了第一凸起结构22在主轴1的中心轴线上的位移,使得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固定。可选地,当第二限位组件与主轴1活动连接时,第二限位结构也可以是第二轴向盲槽以及多个第二周向盲槽,分布方式与第一限位结构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通过设置第一轴向盲槽13以及第一周向盲槽14,控制第一凸起结构22的移动方向,进而实现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主轴1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调节。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盲槽13的槽体深度大于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深度。第一轴向盲槽13的槽体深度与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深度之间具有深度差,通过合理的设计槽体深度的尺寸,使得第一凸起结构22置于第一周向盲槽14内时,第一周向盲槽14的槽体底面与第一凸起结构22为过盈配合或过度配合,便于提升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一周向盲槽14之间的连接稳固性;第一轴向盲槽13的槽体底面与第一凸起结构22为间隙配合,便于第一限位组件在第一轴向盲槽13内滑移,便于调节。这一方式无需调节第一凸起结构22在第一限位组件上的旋入深度或插入深度,在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结构22时,能够大大提高第一限位组件的调节效率。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二周向盲槽以及第二轴向盲槽的配合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盲槽13与第一周向盲槽14的连接处还设有导向面15。当第一轴向盲槽13与第一周向盲槽14之间具有槽体深度差时,设置导向面15有助于第一凸起结构22在第一轴向盲槽13切换至第一周向盲槽14的路径时的移动平顺性,提升调节速率。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二周向盲槽以及第二轴向盲槽的配合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快插装置还包括直线轴承8,直线轴承8设置在固定件5上,主轴1通过直线轴承8与固定件5滑动连接。直线轴承8包括法兰直线轴承8以及轴套,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法兰直线轴承8。主轴1与固定件5之间滑动连接,在频繁的快插过程中,主轴1的外表面易产生磨损,影响主轴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增加直线轴承8,主轴1通过直线轴承8与固定件5滑动连接,便于提升主轴1的滑动平顺性,降低主轴1的外表面的磨损,延长主轴1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使得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受限于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当第一限位组件与主轴1活动连接时,间隔的长度可调节,即调节第一限位组件,调节第一限位组件与固定件5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再将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在主轴1上,即可实现弹性件4的弹性行程的调节,弹性行程的改变将引起弹性件4弹性力的变化,进而实现快插接头7缓冲过程中弹性力的调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申请的实质理念,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
主轴,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滑动,所述主轴内设有通气管路,第一气管接头连接于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快插接头连接于所述通气管路的另一端,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管接头通入所述通气管路,并在所述快插接头的出气口输出;
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可抵止在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使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固定,以调节所述间隔的长度;
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主轴外部,且设置在所述间隔内,所述弹性件可在所述间隔内弹性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
第一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为所述第一限位柱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周向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数量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按照预设长度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抵止在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轴向盲槽,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可置于所述第一轴向盲槽内,以调节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滑动;
多个第一周向盲槽,沿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方向阵列分布在所述主轴的外表面,每一个所述第一周向盲槽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轴向盲槽连接于一点,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可置于所述第一周向盲槽内,以使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盲槽的槽体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周向盲槽的槽体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盲槽与所述第一周向盲槽的连接处还设有导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装置还包括:
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主轴通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02501.0U CN220186145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02501.0U CN220186145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86145U true CN220186145U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910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02501.0U Active CN220186145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86145U (zh) |
-
2023
- 2023-06-13 CN CN202321502501.0U patent/CN2201861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26053B2 (en) | Shaft seal mechanism, shaft seal mechanism assembling structure and large size fluid machine | |
JP2022531349A (ja) | 磁気浮上式重力補償装置 | |
CN220186145U (zh) | 一种缓冲行程可调节的气管快插装置 | |
CN107717803A (zh) | 一种缩放式万能套筒扳手 | |
PL1741977T3 (pl) | Palnik na pył węglowy dla niskich emisji NOx | |
CN210670634U (zh) | 限位弹性波导 | |
US20160356493A1 (en) | Linearly-adjustable valve body | |
CN101119080B (zh) | 基于气冷温控原理的超磁致伸缩微进给驱动装置 | |
CN105605172A (zh) | 线性传动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 |
CN115741770B (zh) | 一种电磁驱动式摩擦变刚度柔顺关节及工作方法 | |
CN116365740A (zh) | 定子铁芯组件、电机及压缩机 | |
NL1000584C2 (nl) | Buisdeel met een mofeinde voorzien van een afdichtsamenstel, alsmede afdichtsamenstel. | |
CN116085524A (zh) | 气动阀和运载火箭 | |
CN113790198B (zh) | 滑动结构、安装方法和致动器 | |
CN106287095B (zh) | 一种管道用补偿器 | |
CN217153224U (zh) | 一种外排导阀 | |
CN106151729B (zh) | 一种管道用补偿器 | |
CN208325450U (zh) | 软体爬壁机器人 | |
CN108425907B (zh) | 一种用于中心主轴的气流输送机构 | |
CN118031719A (zh) | 可快速调节恒压结构 | |
CN209349874U (zh) | 刀柄 | |
CN216691690U (zh) | 一种动力传输用新型液压缸 | |
CN212893258U (zh) | 一种一气两用滑差轴 | |
CN220338273U (zh) | 一种灯饰 | |
CN213839714U (zh) | 一种高精度先导式供氮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