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3664U - 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3664U
CN220173664U CN202321444151.7U CN202321444151U CN220173664U CN 220173664 U CN220173664 U CN 220173664U CN 202321444151 U CN202321444151 U CN 202321444151U CN 220173664 U CN220173664 U CN 220173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device
inverter module
wind scoo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41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伊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41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3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3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3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模组、逆变器模组、导风罩和风扇;电池模组、逆变器模组、导风罩和风扇均位于壳体内;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导风罩与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之间具有空间;风扇工作时,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进入壳体,经空间以及第二通风口流出壳体。该电源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活动中,人们一般借助户外电源装置来对手机、平板或烧烤箱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随着户外电源电量和充电速度的提高,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功耗也成倍增长。户外电源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的元器件可能会持续发热,温度快速升高,导致元器件寿命降低或失效,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失火或电池爆炸等安全问题。为避免内部元器件过度升温,户外电源装置会在壳体上设置散热孔等结构,实现被动散热。
然而,仅依靠散热孔等结构被动散热,在散热效果方面仍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散热效率较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模组、逆变器模组、导风罩和风扇;
所述电池模组、所述逆变器模组、所述导风罩和所述风扇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导风罩与所述电池模组或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具有空间;
所述风扇工作时,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经所述空间以及所述第二通风口流出所述壳体。
可选的,所述导风罩包括第一导风壳,所述第一导风壳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壳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导风罩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壳相连的第一扩张部,所述第一扩张部在所述第一导风壳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所述逆变器模组的方向逐渐扩张;
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一扩张部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中的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
所述导风罩还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多个第三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电源装置还具有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逆变器模组和所述电池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两侧;
所述导风罩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支架或所述逆变器模组相连。
可选的,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存在热传导,且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片具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齿,相邻两个所述散热齿之间存在空隙。
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所述散热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连线的延伸方向。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所述第一封装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封装板上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共同构成第二通风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装板和所述第二封装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靠近所述风扇的方向伸出的限位壳;
所述风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壳围成的空间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中具有风扇和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源装置的壳体内的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之间存在空间。当风扇工作时,借助导风罩的导风作用,经壳体的第一通风口进入壳体的气流会沿导风罩的延伸方向流动,进而气流必然流过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的表面,与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发生热交换后,经壳体的第二通风口流出壳体。这样,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散发的热量便能被气流带走,实现降温。并且,风扇能有效提高气体流动速率,实现主动式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中风扇与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中的第二封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中的第一封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壳体;11-第一通风口;12-第二通风口;13-第一封装板;14-第二封装板;
111-第一通风孔;121-第二通风孔;15-上盖;16-底座;17-插座面板;18-显示及按钮面板;131-限位壳;
2-逆变器模组;
3-导风罩;31-第一导风壳;32-第一侧板;321-第三通风孔;33-第一扩张部;
4-风扇;
5-支架;
6-散热片;61-散热齿;
7-电池模组;
x-空间。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图中所示方位或电池装置习惯摆设时结构之间的相对方位关系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在电池装置以不同姿态摆放时,方位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上”、“下”可能互换。
除非另有定义,本公开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为使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参考图1和图2,该电源装置包括壳体1、电池模组7、逆变器模组2、导风罩3和风扇4;
电池模组7、逆变器模组2、导风罩3和风扇4均位于壳体1内;
壳体1具有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导风罩3与电池模组7或逆变器模组2之间具有空间x;
风扇4工作时,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进入壳体1,经空间x以及第二通风口12流出壳体1。
本实施例的电源装置中具有风扇和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源装置的壳体内的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之间存在空间。当风扇工作时,借助导风罩的导风作用,经壳体的第一通风口进入壳体的气流会沿导风罩的延伸方向流动,进而气流必然流过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的表面,与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发生热交换后,经壳体的第二通风口流出壳体。这样,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散发的热量便能被气流带走,实现降温。并且,风扇能有效提高气体流动速率,实现主动式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导风罩3包括第一导风壳31,第一导风壳31所在平面与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平行。这样,气流沿第一导风壳31流动时,流动方向与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近,这样能确保气流的流动主要维持在层流形式,产生的噪音较小,且流动效率较高,散热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平行”不限定为严格平行,而可以包括近似平行或大体平行。
可选的,结合图2和图3,第一导风壳31位于逆变器模组2与壳体之间;
参考图3和图5,导风罩3还包括与第一导风壳31相连的第一扩张部33,第一扩张部33在第一导风壳31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逆变器模组2的方向逐渐扩张;
参考图3、图5和图7,风扇4安装于第一扩张部33的端面。
当电源装置在工作时,逆变器模组2里的变压器线圈或芯片等电子元器件会持续、大量发热,造成产品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同时电池模组7本身也会有一定的温升。若长时间不进行散热,逆变器模组2及电池模组7的温度会超过使用温度范围,使用寿命降低,严重的可能引发起火、电池爆炸等安全问题。而基于上述设置,能实现针对性的对逆变器模组2进行散热。并且,由于靠近风扇4的气流速度较大,通过设置第一扩张部33以及将风扇4安装在第一扩张部33的端面,能确保气流速度较大处的气体流动空间也较大,进而降低气流引起的噪音。同时,设置第一扩张部33也有利于将风扇4稳定的安装在电池装置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风扇4位于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中的一个与逆变器模组2之间;
导风罩3还包括第一侧板32,第一侧板32位于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中的另一个与逆变器模组2之间,第一侧板32上具有多个第三通风孔321。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4位于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中的一个与逆变器模组2之间,有利于提高逆变器模组2的散热效率。第一侧板32能实现对逆变器模组2的保护,同时确保气流能通过第三通风孔321而吹拂到逆变器模组2,确保散热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电源装置还具有支架5,支架5安装于壳体1内部;
逆变器模组2和电池模组7分别安装于支架5的两侧;
导风罩3位于逆变器模组2与壳体1之间,且导风罩3与支架5或逆变器模组2相连。
上述设置能确保导风罩3借助支架5或逆变器模组2稳定安装在电源装置内部,确保散热效果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电源装置还包括散热片6,散热片6与逆变器模组2之间存在热传导,且散热片6位于空间x内。通过设置散热片6,能进一步加强逆变器模组2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参考图4和图6,散热片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散热片6具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齿61,相邻两个散热齿61之间存在空隙。这样,散热片6上的散热齿能够有效提高散热面积,当气流流过空间x时,可以分别从多个散热齿构成的空隙流过,增强对逆变器模组2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结合图3和图6,散热片6的散热齿6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这样能进一步增强对逆变器模组2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散热片6的材质为铝、银、铜、钢和铝合金中至少一种。这些材料能确保散热片具有良好的导热和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3,壳体1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封装板13和第二封装板14;参考图9,第一封装板13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1,多个第一通风孔111共同构成第一通风口11;参考图8,第二封装板14上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21,多个第二通风孔121共同构成第二通风口12。
基于上述设置,能有效提高电池装置整体的美观度,同时确保电池装置的散热性能。
可选的,参考图9,第一封装板13和第二封装板1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靠近风扇4的方向伸出的限位壳131;风扇4至少部分位于限位壳131围成的空间内。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以第一封装板13上设置有限位壳131为例进行展示,但实际中,根据风扇4的安装位置的不同,还可以在第二封装板14上设置该限位壳。
借助该限位壳131,能进一步提高风扇4在电池装置内部的安装稳定性,进而确保电池装置的散热性能。
可选的,参考图2,该电池装置还可以包括上盖15、底座16、插座面板17和显示及按钮面板18等封装组件,以实现对逆变器模组2和电池模组7的封装。电池装置在工作时,电池模组7输出直流电,逆变器模组2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给各类用电设备充电。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能借助内部的导风罩和风扇,实现对内部器件如逆变器模组或电池模组的高效散热,避免器件寿命降低或失效,以及失火爆炸等情况,提高电池装置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以及充电安全性。并且,借助导风罩,确保了气流流动主要为层流形式,整个流场的流阻小,风量大,噪声小。
在本公开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池模组(7)、逆变器模组(2)、导风罩(3)和风扇(4);
所述电池模组(7)、所述逆变器模组(2)、所述导风罩(3)和所述风扇(4)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
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所述导风罩(3)与所述电池模组(7)或所述逆变器模组(2)之间具有空间(x);
所述风扇(4)工作时,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进入所述壳体(1),经所述空间(x)以及所述第二通风口(12)流出所述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3)包括第一导风壳(31),所述第一导风壳(3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壳(31)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2)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导风罩(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壳(31)相连的第一扩张部(33),所述第一扩张部(33)在所述第一导风壳(31)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所述逆变器模组(2)的方向逐渐扩张;
所述风扇(4)安装于所述第一扩张部(33)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中的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2)之间;
所述导风罩(3)还包括第一侧板(32),所述第一侧板(32)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32)上具有多个第三通风孔(3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具有支架(5),所述支架(5)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部;
所述逆变器模组(2)和所述电池模组(7)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5)的两侧;
所述导风罩(3)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2)与所述壳体(1)之间,且所述导风罩(3)与所述支架(5)或所述逆变器模组(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散热片(6),所述散热片(6)与所述逆变器模组(2)之间存在热传导,且所述散热片(6)位于所述空间(x)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片(6)具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齿(61),相邻两个所述散热齿(61)之间存在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的所述散热齿(6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4和7-8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封装板(13)和第二封装板(14),所述第一封装板(13)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1),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111)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通风口(11),所述第二封装板(14)上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21),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121)共同构成第二通风口(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板(13)和所述第二封装板(1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靠近所述风扇(4)的方向伸出的限位壳(131);
所述风扇(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壳(131)围成的空间内。
CN202321444151.7U 2023-06-07 2023-06-07 电源装置 Active CN220173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4151.7U CN220173664U (zh) 2023-06-07 2023-06-07 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4151.7U CN220173664U (zh) 2023-06-07 2023-06-07 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3664U true CN220173664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4151.7U Active CN220173664U (zh) 2023-06-07 2023-06-07 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3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03576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3138852B2 (ja) 変圧装置
CN114630558A (zh) 一种散热系统、供电系统和充电桩
CN220173664U (zh) 电源装置
JP201504067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における電装品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CN111649395A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JPWO2017037820A1 (ja) 室外機
CN214592516U (zh) 逆变器及其散热结构
CN210624740U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1044149U (zh) 一种密封式散热箱体
CN211128745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JP2008010820A (ja)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基地局装置
JP2011103393A (ja) 基地局の冷却構造
CN208090843U (zh) 散热片和具有该散热片的空调器
CN219738101U (zh) 一种网卡
CN220061963U (zh) 电控装置及制冷设备
CN218072258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17235881U (zh)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9896481U (zh) 电气柜及电气控制装置
CN213574319U (zh) 一种发电机组用发动机散热装置
CN216667841U (zh) 散热结构和空调器室外机
CN216253725U (zh) 散热结构
CN218679760U (zh) 散热系统、散热底盘及机器人
CN221056904U (zh) 外置散热式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