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3079U -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3079U
CN220173079U CN202321420983.5U CN202321420983U CN220173079U CN 220173079 U CN220173079 U CN 220173079U CN 202321420983 U CN202321420983 U CN 202321420983U CN 220173079 U CN220173079 U CN 220173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frame
fixed
wire structure
winding machin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09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峰
汪桂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09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3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3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3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顶部一角处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侧固定有位于主体上方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本实用新型随着转子外侧铜线缠绕直径逐渐增加后,此时双轴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轮旋转,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第二连接架沿着转轴相对第一连接架进行角度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架连接的引出筒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引出筒的末端逐渐远离直径增加后的铜线,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铜线缠绕直径增加需要整体移动引出机构或者整体移动转子位置的问题,整体操作更加便捷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是电机运转时旋转的部分,通常需要在转子外周缠绕铜线,通过电磁感应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在对电机转子绕线时需要用到绕线机进行缠绕,绕线机需要搭配引出导线的结构使用,方便对转子进行缠绕
现有技术中绕线机的引出导线机构大多数采用固定式的引出筒进行引出,当引出筒与转子外侧相靠近缠绕铜线时,随着转子外侧缠绕的铜线直径逐渐增加时,绕线机的引出导线机构需要逐渐远离转子进行移动,从而避免引出机构和铜线发生碰撞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移动引出导线机构或者移动转子的位置,整体操作起来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缠绕铜线直径的逐渐增加,需要同步移动引出导线机构或者移动转子的位置,整体操作起来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顶部一角处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侧固定有位于主体上方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内部皆开设有连通孔,其中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连通孔内部固定有连接软管,且连接软管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连接架一侧固定有引出筒;
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侧皆固定有同步轮,第一连接架内部一端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组输出轴和两组同步轮之间皆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主体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顶部设置有位于引出筒一侧的转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线依次穿过引线孔以及连通孔进入引出筒内部,然后穿出引出筒与外界转子相缠绕,当转子转动带动铜线缠绕在其外侧时,随着转子外侧铜线缠绕直径逐渐增加后,此时双轴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轮旋转,进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第二连接架沿着转轴相对第一连接架进行角度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架连接的引出筒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引出筒的末端逐渐远离直径增加后的铜线,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铜线缠绕直径增加需要整体移动引出机构或者整体移动转子位置的问题,整体操作更加便捷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和引出筒内部皆开设有引线孔,且引线孔和连接软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铜线可以穿过引线孔,进而可以将铜线缠绕在转子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出筒内部末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辊轴,且限位辊轴外侧固定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限位辊轴能够起到对铜线的限位作用,在引出筒发生角度偏转时,铜线能够贴合在其中一组限位辊轴上,使铜线不会发生弯折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铜线依次穿过引线孔以及连通孔进入引出筒内部,然后穿出引出筒与外界转子相缠绕,当转子转动带动铜线缠绕在其外侧时,随着转子外侧铜线缠绕直径逐渐增加后,此时双轴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轮旋转,进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第二连接架沿着转轴相对第一连接架进行角度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架连接的引出筒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引出筒的末端逐渐远离直径增加后的铜线,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铜线缠绕直径增加需要整体移动引出机构或者整体移动转子位置的问题,整体操作更加便捷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剖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图中:1、主体;2、转动盘;3、转子;4、支撑杆;5、固定架;6、第一连接架;7、第二连接架;8、引出筒;9、连通孔;10、连接软管;11、转轴;12、同步轮;13、双轴电机;14、同步带;15、引线孔;16、限位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顶部一角处固定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一端固定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一侧固定有位于主体1上方的第一连接架6,第一连接架6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7,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内部皆开设有连通孔9,其中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的连通孔9内部固定有连接软管10,且连接软管10的材质为橡胶,第二连接架7一侧固定有引出筒8,当转子3转动带动铜线缠绕在其外侧时,随着转子3外侧铜线缠绕直径逐渐增加后,此时双轴电机13通过同步带14带动同步轮12旋转,进而带动转轴11进行转动,从而第二连接架7沿着转轴11相对第一连接架6进行角度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架7连接的引出筒8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引出筒8的末端逐渐远离直径增加后的铜线,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铜线缠绕直径增加需要整体移动引出机构或者整体移动转子3位置的问题,整体操作更加便捷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之间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转轴11外侧皆固定有同步轮12,第一连接架6内部一端安装有双轴电机13,双轴电机13的两组输出轴和两组同步轮12之间皆通过同步带14传动连接,主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转动盘2顶部设置有位于引出筒8一侧的转子3,上述结构起到对第二连接架7和引出筒8的角度偏转时的驱动作用。
请参阅图2,固定架5和引出筒8内部皆开设有引线孔15,且引线孔15和连接软管10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铜线可以穿过引线孔15,进而可以将铜线缠绕在转子3的外侧。
请参阅图2,引出筒8内部末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辊轴16,且限位辊轴16外侧固定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限位辊轴16能够起到对铜线的限位作用,在引出筒8发生角度偏转时,铜线能够贴合在其中一组限位辊轴16上,使铜线不会发生弯折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接通电源,铜线依次穿过引线孔15以及连通孔9进入引出筒8内部,然后穿出引出筒8与外界转子3相缠绕,其中转子3固定在转动盘2的外侧,通过主体1内部安装的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2转动,从而转动盘2带动转子3进行转动,使转子3的外侧对铜线进行缠绕;
当转子3转动带动铜线缠绕在其外侧时,随着转子3外侧铜线缠绕直径逐渐增加后,此时双轴电机13通过同步带14带动同步轮12旋转,进而带动转轴11进行转动,从而第二连接架7沿着转轴11相对第一连接架6进行角度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架7连接的引出筒8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引出筒8的末端逐渐远离直径增加后的铜线,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铜线缠绕直径增加需要整体移动引出机构或者整体移动转子3位置的问题,整体操作更加便捷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说,其中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内部皆开设有相对应的连通孔9,其中在连通孔9内部固定有连接软管10,当第二连接架7相对第一连接架6发生角度偏转时,由于连接软管10为柔性材质,进而连接软管10被动发生一定程度弯曲,从而不会对其内部的铜线发生干涉的问题;
再进一步的说,在引出筒8内部的末端皆转动连接有限位辊轴16,其中限位辊轴16能够起到对铜线的限位作用,在引出筒8发生角度偏转时,铜线能够贴合在其中一组限位辊轴16上,使铜线不会发生弯折的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一角处固定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一端固定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一侧固定有位于主体(1)上方的第一连接架(6),所述第一连接架(6)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7),所述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内部皆开设有连通孔(9),所述第二连接架(7)一侧固定有引出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的连通孔(9)内部固定有连接软管(10),且连接软管(10)的材质为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之间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1)外侧皆固定有同步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6)内部一端安装有双轴电机(13),所述双轴电机(13)的两组输出轴和两组同步轮(12)之间皆通过同步带(14)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和引出筒(8)内部皆开设有引线孔(15),且引线孔(15)和连接软管(1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所述转动盘(2)顶部设置有位于引出筒(8)一侧的转子(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筒(8)内部末端转动连接有限位辊轴(16),且限位辊轴(16)外侧固定有橡胶圈。
CN202321420983.5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Active CN220173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0983.5U CN220173079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0983.5U CN220173079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3079U true CN220173079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7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0983.5U Active CN220173079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3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232B (zh) 贴胶装置
CN112027796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绕线装置
CN201576491U (zh) 胶带缠绕机
CN220173079U (zh) 一种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CN211569706U (zh) 一种应用于氨纶纱线生产加工的高效绕线机
CN218931264U (zh) 一种用于焊丝生产的放线装置
CN209322129U (zh) 一种复合机收卷纠偏机构
CN214572381U (zh) 一种用于缫丝机自动收丝装置
CN212611065U (zh) 雪尼尔纺纱机的罗拉装置
CN214205228U (zh) 用于健身器具的差速电机结构
CN211496376U (zh) 一种自动出料的弹簧反绕机
CN201634271U (zh) 多卷辊并丝机
CN208577268U (zh) 一种电缆绕线装置
CN114345982A (zh) 一种铝线加工拉丝机
CN208732315U (zh) 排线式收卷机构
CN112523914A (zh) 一种水利发电设备用使用寿命长的防堵装置
CN210029606U (zh) 一种涂布机收卷装置
CN20769891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绕线装置
CN215199039U (zh) 一种卧式收线机用胀缩收线机构及卧式收线机
CN109720941A (zh) 一种绕线式自动收放线机构
CN214163157U (zh) 快速切管机
CN218925723U (zh) 一种钢带增强波纹管生产用钢带放卷机
CN220334256U (zh) 一种pet包装膜加工用卷取机
CN215479002U (zh) 一种增加cfrp筋冲击性的缠绕装置
CN217920598U (zh) 一种不停机收卷或放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