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2033U -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72033U CN220172033U CN202320205502.2U CN202320205502U CN220172033U CN 220172033 U CN220172033 U CN 220172033U CN 202320205502 U CN202320205502 U CN 202320205502U CN 220172033 U CN220172033 U CN 2201720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operating mechanism
- rocker arm
- latch
- trip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94 dissoci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93 dissocia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507 inter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347 spindle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机构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其操作机构:转轴结构的转轴、跳扣、与跳扣搭接配合的锁扣结构以及与锁扣结构限位配合的再扣结构分别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上,转轴上设有转轴臂,上连杆一端与跳扣中部转动相连,下连杆一端与上连杆中部铰接,另一端与一组转轴臂传动相连,储能弹簧一端与摇臂组件相连,另一端连接至上连杆另一端上的下弹簧轴,传动结构、转轴臂和触头支持结构一一对应配合,传动结构的一对传动臂一端位于转轴臂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另一端位于枢转设置的触头支持结构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所述操作机构及断路器动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好,可依据需要调整触头支持结构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机构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操作机构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断路器,其操作机构和动触头机构,操作机构包括机构支架,分别转动设置在机构支架上的跳扣结构、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以及与跳扣结构传动相连的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直接与动触头机构相连,一则限制了断路器内部布局的灵活性,二来传动可靠性有待提高。
此外,操作机构的结构布局占用空间较大,挤占断路器的内部空间,限制断路器分断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机构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其动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好,而且可依据需要调整触头支持结构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作机构,其包括机构支架、摇臂组件、跳扣、锁扣结构、再扣结构、转轴结构、上连杆、下连杆、储能弹簧和至少一组绕中心线O-O枢转设置的触头支持结构;所述跳扣、锁扣结构、再扣结构和转轴结构分别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上;所述转轴结构包括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构支架上的转轴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转轴上的转轴臂;所述上连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跳扣中部转动相连,另一端设有下弹簧轴,下连杆一端与上连杆中部铰接,另一端与一组转轴臂传动相连,储能弹簧一端与摇臂组件相连,另一端连接至下弹簧轴;所述跳扣和锁扣结构搭接配合,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限位配合,再扣结构受外力作用而转动,解除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锁扣结构转动而解除与跳扣的搭接配合,使操作机构脱扣;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传动结构,传动结构、转轴臂和触头支持结构一一对应配合,传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传动臂,一对传动臂一端位于转轴臂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另一端位于触头支持结构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三铰接轴和第四铰接轴,两个传动臂通过第四铰接轴与转轴臂铰接且通过第三铰接轴与触头支持结构铰接;所述传动臂为Z字型结构,两个传动臂之间形成漏斗形空间,两个传动臂与转轴臂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传动臂与触头支持结构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机构支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跳扣和锁扣结构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组件和锁扣轴,锁扣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锁扣组件包括锁扣滚子和锁扣支架,锁扣支架设置在锁扣轴上与其同步转动,锁扣滚子转动设置在锁扣支架上,跳扣包括跳扣搭接面,跳扣搭接面与锁扣滚子搭接配合,再扣结构包括脱扣半轴,脱扣半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脱扣半轴包括半轴避让缺口和半轴限位侧面,半轴限位侧面与锁扣组件限位配合使锁扣组件保持在搭接位置,脱扣半轴受外力而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组件配合而避让锁扣组件,锁扣组件转动至脱扣位置而解除与跳扣的搭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脱扣受动件,脱扣受动件位于机构支架一侧且与脱扣半轴相连,脱扣受动件和脱扣半轴同轴且同步转动设置,脱扣受动件受驱动带动脱扣半轴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组件配合以避让锁扣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和脱扣受动件位于机构支架两侧且分别与脱扣半轴两端固定相连,转动限位件与脱扣半轴同轴转动设置,转动限位件在脱扣半轴的转动行程的两端分别与机构支架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行程限位柱,机构支架设有行程限位孔,行程限位柱插置在行程限位孔内,在脱扣半轴转动行程的两端,行程限位柱分别与行程限位孔两端侧壁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构支架上的推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半轴复位弹簧,半轴复位弹簧设置在机构支架上的扭簧,一端与机构支架配合,另一端与脱扣受动件配合,向脱扣受动件施加作用力,使半轴限位侧面与锁扣组件限位配合;
所述锁扣结构还包括锁扣复位弹簧,锁扣复位弹簧为套设在锁扣轴上的扭簧,扭簧一端与锁扣组件配合,另一端与摇臂组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件,再扣结构包括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上的再扣件,锁扣件一端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上且另一端与再扣件限位配合,锁扣件中部设置锁扣搭接面,跳扣设有与锁扣搭接面搭接配合的跳扣搭接面;所述再扣件受外力驱动而转动,解除与锁扣件的限位配合,锁扣件转动至脱扣位置而使锁扣搭接面与跳扣搭接面解除搭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摇臂组件上的复位轴,复位轴与跳扣传动配合,驱动跳扣与锁扣结构恢复搭接配合;所述跳扣包括跳扣限位轴,操作机构在分闸或脱扣状态下,上连杆与跳扣限位轴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和上弹簧轴,摇臂为U型结构,其包括摇臂底板和摇臂侧板,摇臂底板两端分别与两块摇臂侧板折弯相连,两个摇臂侧板的自由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摇臂底板设有底板避让孔,储能弹簧位于两块摇臂侧板之间,一端从摇臂底板一侧穿过底板避让孔后,与摇臂底板另一侧的上弹簧轴相连,上弹簧轴与摇臂底板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储能弹簧,两根储能弹簧分别位于跳扣两侧,两根储能弹簧一端各穿过对应的底板避让孔后与上弹簧轴相连,两根储能弹簧另一端位于上连杆两侧且与下弹簧轴两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组件还包括手柄,摇臂底板设有限位凹槽,上弹簧轴设置在限位凹槽内且手柄与上弹簧轴相抵将其限位在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操作机构的长度方向上,转轴组件位于一端且锁扣结构、再扣结构和触头支持结构位于另一端,摇臂组件、储能弹簧、上连杆和下连杆均位于转轴组件和锁扣结构之间,跳扣沿操作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跳扣靠近转轴组件设置的一端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上,另一端与锁扣结构搭接配合,摇臂组件的摇臂和储能弹簧在空间上与跳扣交叉;在所述操作机构的高度方向上,触头支持结构位于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组件还包括手柄和手柄套,手柄包括弧形手柄面板和操作柄,弧形手柄面板两端向摇臂组件的摆动行程的两端延伸,操作柄设置在弧形手柄面板远离摇臂的一侧上,摇臂底板上设有手柄定位柱,手柄定位柱插入操作柄中,手柄连接螺钉穿过操作柄后与摇臂底板相连,手柄套套设在操作柄上。
一种断路器,其包括所述的操作机构;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热磁脱扣机构和分励脱扣器,热磁脱扣机构用于驱动操作机构的再扣结构转动而解除其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分励脱扣器用于通过热磁脱扣机构驱动再扣结构转动而解除其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操作机构,其转轴臂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臂与转轴臂传动相连,传动可靠且稳定,保证操作机构正常工作;而且,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触头支持的设置位置,以满足更多功能需求,例如为灭弧室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以提高灭弧性能。
此外,所述操作机构的布局紧凑合理,有利于节约空间,为断路器内的其它部件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
此外,所述脱扣受动件远离机构支架内的零部件,避免脱扣受动件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保证操作机构能够成功脱扣。
此外,所述转动限位件设置在机构支架外部,进一步简化机构支架内部的结构,提高操作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其包括所述操作机构,其动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好,而且可依据需要调整触头支持结构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电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脱扣状态下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合闸状态下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分闸状态下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转轴组件与触头支持结构的连接结构;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机构;101-102机构支架;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上连杆;104跳扣;1041跳扣限位轴;105第一铰接轴;106转轴组件;1060转轴;1061转轴臂;107下连杆;108下弹簧轴;109转轴限位件;109-1第一半限位件;109-2第二半限位件;110锁扣组件;110s锁扣轴;110-0锁扣滚子;110-1锁扣支架;1110锁扣件;111脱扣半轴;1111再扣件;112储能弹簧;摇臂113;114上弹簧轴;115手柄;116手柄套;117第二铰接轴;118复位轴;119侧板连接轴;120脱扣受动件;121转动限位件;122推杆结构;123传动结构;1230传动臂;1231第三铰接轴;1232第四铰接轴;D导电装置;C接触系统;30第一引弧板;31导电装置左半壳;32静触头;33磁块;34灭弧室;35动触头机构;36第二引弧板;37挡块;38第一消游离网;39第二引弧板;311动触头;5热磁脱扣机构;6中壳体;7下壳体;701相间隔板;706零飞弧装置;8上壳体;9面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断路器为一种插入式断路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断路器为一种插入式的塑壳断路器。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1和至少一相断路极,断路极包括导电装置D,导电装置D包括接触系统C,操作机构1与接触系统C驱动相连以驱动其闭合或分断,也即是使断路器合闸或分闸。进一步的,所述断路极还包括与接触系统C配合的灭弧室34,灭弧室34的电弧入口与接触系统C相对,用于熄灭接触系统C分断产生的电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断路器包括至少两相断路极,各向断路极沿断路器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各相断路极的接触系统C均与操作机构1驱动相连。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各所述断路极的导电装置D并排的方向为断路器壳体的宽度方向;图2的纸面内外方向为断路器壳体的宽度方向。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断路器为三相断路器,其包括三相在断路器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断路极。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三相所述断路极的导电装置D为依次布置的A相导电装置2、B相导电装置3和C向导电装置4。
如图1-2所示,所述断路极还包括零飞弧装置706,零飞弧装置706的进口与灭弧室34的排气口相对;所述操作机构1、接触系统C、灭弧室34和零飞弧装置706沿断路器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本实施例断路器的上述布局方式,一则为断路极中灭弧室34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使灭弧室34可以配置更多灭弧栅片,以提高灭弧能力和效率;二来,接触系统C产生的电弧首先进入灭弧室34,然后灭弧室34排出的气体进入零飞弧装置706,显著提高了灭弧效果,实现了真正的零飞弧,实现小体积大开断,保证零飞弧,而且能够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进一步的,所述零飞弧装置706的出口与进口相对设置,分别位于零飞弧装置706的两端,也即是零飞弧装置706的进口和出口朝向相反的两个方向,零飞弧装置706的出口位置远离操作机构1,一则避免带电粒子对操作机构1造成损坏,二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绝缘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断路器中,由操作机构1到断路极的零飞弧装置706的方向为断路器壳体的高度方向,也即是,图2的上下方向为断路器壳体的高度方向。
如图2所示,所述断路极还包括接线端子704,接线端子704为桥式接线端子,作为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的接线端子704,在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零飞弧装置706的两侧,进线端子、零飞弧装置706和出线端子并排设置在灭弧室34远离操作机构1的同一侧,断路极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设置在断路器的同一端,实现了进线和出现的同步插接,为操作机构1提供了更多安装空间,而且接线端子远离操作机构1,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和操作安全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断路器中,接线端子704和零飞弧装置706的并排方向为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也即是,图2的左右方向为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
如图2所示,所述断路极还包括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在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上从灭弧室34两侧经过,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一端分别与零飞弧装置706两侧的接线端子704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接触系统C的动触头311和静触头32相连。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断路极还包括用于在断路极所在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驱动操作机构1脱扣的热磁脱扣机构5,在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热磁脱扣机构5位于操作机构1和接触系统C一侧。所述热磁脱扣机构5包括用于在断路极所在电路(也即是热磁脱扣机构5所在电路)发生过载故障时驱动操作机构1脱扣的热脱扣结构以及用于在断路极所在电路(也即是热磁脱扣机构5所在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驱动操作机构1脱扣的磁脱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热磁脱扣机构5用于驱动操作机构1的再扣结构转动使其解除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也即是断路器所在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故障时,热磁脱扣机构5驱动再扣结构转动使其解除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从而锁扣结构转动而解除与跳扣104搭接配合,从而操作机构1脱扣。
本实施例断路器还包括分励脱扣器,分励脱扣器通过热磁脱扣机构5驱动操作机构1的再扣结构转动而解除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从而锁扣结构转动而解除与跳扣104的搭接配合,从而操作机构1脱扣,实现断路器的远程分闸控制操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断路器还包括相间隔板701,相间隔板701一端与断路器壳体高度方向上的一端相连,隔开相邻断路极的接线口,提高相邻断路极之间的绝缘性。
如图1-2所示,所述断路器壳体包括沿断路器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8、中壳体6和下壳体7;所述操作机构1以及断路极的导电装置D、热磁脱扣机构5均布置在上壳体8和中壳体6围成的第一空间内;所述零飞弧装置706、断路极的接线端子704均布置在中壳体6和下壳体7围成的第二空间内;所述断路极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从第一空间延伸至第二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壳体还包括面盖9,面盖9和中壳体6在断路器的高度方向上位于上壳体8两侧,面盖9和上壳体8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附件的第三空间,附件通过热磁脱扣机构5驱动操作机构1脱扣。进一步的,所述附件为分励脱扣器。具体的,如图1-2所示方向,所述面盖9、上壳体8、中壳体6和下壳体7由上而下依次布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断路器壳体设有第一排气窗,第一排气窗设置在第一空间的侧壁上,在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每个零飞弧装置706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一排气窗;所述断路器壳体还设有第二排气窗,第二排气窗设置在第二空间的侧壁上,在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每相断路极的两组接线端子704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排气窗。
如图5-8所示,为所述操作机构1的第一实施例:
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机构支架101-102、摇臂组件、跳扣104、锁扣结构、再扣结构、转轴结构106、上连杆103、下连杆107、储能弹簧112和至少一组绕中心线O-O枢转设置的触头支持结构;所述跳扣104、锁扣结构、再扣结构和转轴结构106分别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所述转轴结构106包括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转轴1060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转轴1060上的转轴臂1061;所述上连杆103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105与跳扣104中部转动相连,另一端设有下弹簧轴108,下连杆107一端与上连杆103中部铰接,另一端与一组转轴臂1061传动相连,储能弹簧112一端与摇臂组件相连,另一端连接至下弹簧轴108;所述跳扣104和锁扣结构搭接配合,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限位配合,再扣结构受外力作用而转动,解除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锁扣结构转动而解除与跳扣结构的搭接配合,使操作机构脱扣;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组传动结构123,转轴臂1061、传动结构123和触头支持结构一一对应配合,也即是每组转轴臂1061通过一组传动结构123与一组触头支持结构传动相连,传动结构123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传动臂1230,一对传动臂1230一端位于转轴臂1061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另一端位于触头支持结构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一对传动臂1230与触头支持结构相连的一端分别位于触头支持结构的轴向两端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摇臂组件上的复位轴118,复位轴118与跳扣104传动配合,在操作机构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驱动跳扣104与锁扣结构恢复搭接配合;所述跳扣104包括跳扣限位轴1041,操作机构在分闸或脱扣状态下,上连杆103与跳扣限位轴1041限位配合,也即是操作机构由合闸状态切换至分闸或脱扣状态时,上连杆103受储能弹簧112的拉力而相对于跳扣104转动至与跳扣限位轴1041限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跳扣104通过跳扣轴104s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跳扣轴104s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上;所述下连杆107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117与上连杆103中部铰接,另一端与转轴臂1061中部铰接而驱动转轴1060转动;所述转轴臂1061一端与转轴1060相连,另一端与传动结构123传动相连。
本实施例操作机构,其转轴臂1061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臂1230与转轴臂1061传动相连,传动可靠且稳定,保证操作机构正常工作;而且,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触头支持的设置位置,以满足更多功能需求,例如为灭弧室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以提高灭弧性能;而且,所述操作机构采用四连杆传动方式,通过转轴组件的摆动实现动静触头开合,增大了开距上限。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转轴组件106包括三组并排间隔设置在转轴1060上的转轴臂1061,三组转轴臂1061中的一组与下连杆107传动相连,三组转轴臂1061分别通过三组传动结构123与三组触头支持结构传动相连。
如图10-11所示,所述传动结构123还包括第三铰接轴1231和第四铰接轴1232,两个传动臂1230通过第四铰接轴1232与转轴臂1061铰接且通过第三铰接轴1232与触头支持结构铰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臂1230为Z字型结构,两个传动臂1230之间形成漏斗型空间,两个传动臂1230与转轴臂1061相连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传动臂1230与触头支持结构相连的一端的间距。所述传动结构123结构简单,安装简便,而且占用空间小。
如图5-8所示,为所述操作机构的一种布局方式:
在所述操作机构的长度方向上,转轴组件106位于一端且锁扣结构、再扣结构和触头支持结构位于另一端,摇臂组件、储能弹簧112、上连杆103和下连杆107均位于转轴组件106和锁扣结构之间,跳扣104沿操作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跳扣104靠近转轴组件106设置的一端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另一端与锁扣结构搭接配合,摇臂组件的摇臂113和储能弹簧112在空间上与跳扣104交叉;在所述操作机构的高度方向上,触头支持结构位于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下方。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机构支架101-10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跳扣104、储能弹簧112、上连杆103和下连杆107均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再扣结构和锁扣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在操作机构的高度方向上,触头支持结构位于安装空间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还通过侧板连接轴119相连,以使二者可靠连接。所述操作机构的布局紧凑合理,有利于节约空间,为断路器内的其它部件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
如图5-8所示,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组件110和锁扣轴110s,锁扣轴110s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上,锁扣组件110包括锁扣滚子110-0和锁扣支架110-1,锁扣之间110-1设置在锁扣轴110s上且与其同步转动,锁扣棍子110-0转动设置在锁扣支架110-1上;所述跳扣104包括跳扣搭接面,跳扣搭接面与锁扣滚子110-0搭接配合;所述再扣结构包括脱扣半轴111,脱扣半轴111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上,脱扣半轴111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包括半轴避让缺口和半轴限位侧面,半轴限位侧面与锁扣组件110限位配合使其保持在搭接位置,脱扣半轴111受外力(例如短路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或脱扣按钮的驱动力)而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组件110配合以避让锁扣组件110,锁扣组件110转动至脱扣位置而解除与跳扣104的搭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半轴复位弹簧,半轴复位弹簧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扭簧,一端与机构支架101-102配合,另一端与脱扣受动件120配合,向脱扣受动件120施加作用力,使半轴限位侧面与锁扣组件110限位配合;所述锁扣结构还包括锁扣复位弹簧,锁扣复位弹簧为套设在锁扣轴110s上的扭簧,扭簧一端与锁扣组件110配合,另一端与摇臂组件配合,操作机构由脱扣状态切换至分闸状态时,摇臂组件通过扭簧驱动锁扣组件110转动至搭接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脱扣受动件120,脱扣受动件120位于机构支架101-102一侧且与脱扣半轴111相连,脱扣受动件120与脱扣半轴111同轴同步转动设置,脱扣受动件120受外力驱动而带动脱扣半轴111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组件110配合以避让锁扣组件110。进一步的,所述锁扣组件110的锁扣支架110-1的尾部与半轴限位侧面限位配合使锁扣组件110保持在搭接位置,脱扣半轴111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支架110-1的尾部配合以避让锁扣支架110-1的尾部,锁扣组件110转动至脱扣位置而解除与跳扣104的搭接配合。所述脱扣受动件120远离机构支架内的零部件,避免脱扣受动件120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保证操作机构1能够成功脱扣。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操作机构1还包括转动限位件121,转动限位件121和脱扣受动件120位于机构支架101-102两侧且分别与脱扣半轴111两端固定相连,转动限位件121与脱扣半轴111同轴转动设置,转动限位件121在脱扣半轴111的转动行程的两端分别与机构支架101-102限位配合,以限定脱扣半轴111的转动行程。所述脱扣半轴111的转动行程,指的是脱扣半轴111绕自身轴线可以往复转动的角度。所述转动限位件121设置在机构支架外部,进一步简化机构支架内部的结构,提高操作机构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推杆结构122,在操作机构1的再扣过程中,用于推动热磁脱扣机构5的牵引杆复位,为现有技术,不再展开描述。
如图5-8所示,所述摇摆组件包括摇臂113和上弹簧轴114,摇臂113为U型结构,其包括摇臂底板和摇臂侧板,摇臂底板两端分别与两块摇臂侧板折弯相连,两个摇臂侧板的自由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上;所述摇臂底板设有底板避让孔,储能弹簧112位于两块摇臂侧板之间,一端从摇臂底板一侧穿过底板避让孔后,与摇臂底板另一侧的上弹簧轴114相连,上弹簧轴114与摇臂底板限位配合,上述方式简化了储能弹簧112与摇臂113的装配操作,而且避免储能弹簧112的拉力对摇臂113造成损伤,延长操作机构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操作机构1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储能弹簧112,两根储能弹簧分别位于跳扣104两侧,两根储能弹簧112一端各穿过对应的底板避让孔后,与上弹簧轴114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摇臂底板设有限位凹槽,上弹簧轴114设置在限位凹槽内且手柄115与上弹簧轴114相抵将其限位在限位凹槽内,对上弹簧轴114形成可靠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组件还包括手柄115和手柄套16,手柄115包括弧形手柄面板和操作柄,弧形手柄面板两端向摇臂组件的摆动行程的两端延伸,操作柄设置在弧形手柄面板远离摇臂113的一侧上,摇臂底板上设有手柄定位柱,手柄定位柱插入操作柄中,手柄连接螺钉穿过操作柄后与摇臂底板相连,手柄套116套设在操作柄上。
如图5所示,所述转轴组件106的转轴106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轴限位件109,限制转轴1060沿其轴向的移动,防止转轴1060偏离工作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限位件109包括相对配合的第一半限位件109-1和第二半限位件109-2。
需要指出的,本实施例操作机构1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可参照国际专利WO2016173464A1所示,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10所示,为所述操作机构1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操作机构1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操作机构1的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具体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件1100,再扣结构包括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3上的再扣件1111,锁扣件1100一端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且另一端与再扣件1111限位配合,锁扣件1100中部设置锁扣搭接面,跳扣104设有与锁扣搭接面搭接配合的跳扣搭接面;所述再扣件1111受外力驱动而转动,解除与锁扣件1100的限位配合,锁扣件11003转动至脱扣位置而使锁扣搭接面和跳扣搭接面解除搭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锁扣件1100由金属片折弯裁剪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再扣件复位弹簧,再扣件复位弹簧为压簧,压簧一端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另一端与再扣件1111配合使其保持与锁扣件1100限位配合;所述锁扣结构还包括锁扣件复位弹簧,锁扣件复位弹簧为扭簧,扭簧套设在锁扣件1100的转轴上,扭簧向锁扣件1100施加作用力使其转动而解除与锁扣搭接面和跳扣搭接面的搭接配合。
如图2-4所示,所述导电装置D包括导电装置壳体以及设置在导电装置壳体内的接触系统C和灭弧室34,接触系统C包括动触头机构35和静触头32,动触头机构35包括绕中心线O-O枢转设置的支持结构301-303(也即是前述的触头支持结构)以及设置在支持结构301-303上的动触头311,动触头311与静触头32配合使用,动触头311和静触头32分断后形成的分断间隙与灭弧室34的电弧入口相对。所述导电装置D具有独立壳体,有利于提高各断路极之间的绝缘性,降低相间短路的概率。
如图2所示,所述灭弧室34包括灭弧室壳体以及设置在灭弧室壳体内的栅片组,栅片组包括多块沿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室壳体设有灭弧室的电弧入口和灭弧室的排气口,灭弧室的电弧入口和排气口分别位于栅片组两侧,灭弧室壳体还包括缓冲板,缓冲板位于栅片组和排气口之间且将灭弧室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缓冲板在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气道,用以连通缓冲板两侧的空间;在所述断路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灭弧室的电弧入口、缓冲板和灭弧室的排气口依次设置。所述缓冲板可以延长电弧气体在栅片组内的滞留时间,而且增大了电弧气体在灭弧室304内的流动距离,提高了灭弧室34的灭弧能力和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导电装置壳体设有导电装置排气口,导电装置排气口与灭弧室34的排气口相对设置,导电装置排气口内设有第一消游离网38。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装置排气口还与零飞弧装置706的进口相对配合,从而使灭弧室34排出的气体经由导电装置排气口进入零飞弧装置706,从而实现真正的零飞出。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用于促使电弧进入灭弧室34内的磁块33,磁块33设置在静触头32上且靠近静触头32的静触点设置,磁块33和静触点分别位于静触头32的静导电板两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引弧板30和第二引弧板39,第一引弧板30与静触头32电连,第一引弧电板30和第二引弧板39分别设置在灭弧室34的电弧入口两端,动触头311位于分断位置时,其自由端与第二引弧板39相对配合。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所述导电装置壳体包括相对扣合的导电装置左半壳31和导电装置右半壳36,二者沿断路器壳体的宽度方向扣合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装置左半壳31和导电装置右半壳3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挡块37,挡块37设置在导电装置壳体上且位于导电装置壳体外部,挡块37设置在导电装置壳体的设有导电装置排气口的一端上,在断路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静触头32和挡块37位于导电装置排气口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操作机构,其包括机构支架(101-102)、摇臂组件、跳扣(104)、锁扣结构、再扣结构、转轴结构、上连杆(103)、下连杆(107)、储能弹簧(112)和至少一组绕中心线O-O枢转设置的触头支持结构;所述跳扣(104)、锁扣结构、再扣结构和转轴结构分别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所述转轴结构包括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转轴(1060)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转轴(1060)上的转轴臂(1061);所述上连杆(103)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105)与跳扣(104)中部转动相连,另一端设有下弹簧轴(108),下连杆(107)一端与上连杆(103)中部铰接,另一端与一组转轴臂(1061)传动相连,储能弹簧(112)一端与摇臂组件相连,另一端连接至下弹簧轴(108);所述跳扣(104)和锁扣结构搭接配合,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限位配合,再扣结构受外力作用而转动,解除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锁扣结构转动而解除与跳扣(104)的搭接配合,使操作机构脱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传动结构(123),传动结构(123)、转轴臂(1061)和触头支持结构一一对应配合,传动结构(123)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传动臂(1230),一对传动臂(1230)一端位于转轴臂(1061)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另一端位于触头支持结构两侧且与其传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23)还包括第三铰接轴(1231)和第四铰接轴(1232),两个传动臂(1230)通过第四铰接轴(1232)与转轴臂(1061)铰接且通过第三铰接轴(1231)与触头支持结构铰接;所述传动臂(1230)为Z字型结构,两个传动臂(1230)之间形成漏斗形空间,两个传动臂(1230)与转轴臂(1061)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传动臂(1230)与触头支持结构相连的一端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支架(101-10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跳扣(104)和锁扣结构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组件(110)和锁扣轴(110s),锁扣轴(110s)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锁扣组件(110)包括锁扣滚子(110-0)和锁扣支架(110-1),锁扣支架(110-1)设置在锁扣轴(110s)上与其同步转动,锁扣滚子(110-0)转动设置在锁扣支架(110-1)上,跳扣(104)包括跳扣搭接面,跳扣搭接面与锁扣滚子(110-0)搭接配合,再扣结构包括脱扣半轴(111),脱扣半轴(111)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脱扣半轴(111)包括半轴避让缺口和半轴限位侧面,半轴限位侧面与锁扣组件(110)限位配合使锁扣组件(110)保持在搭接位置,脱扣半轴(111)受外力而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组件(110)配合而避让锁扣组件(110),锁扣组件(110)转动至脱扣位置而解除与跳扣(104)的搭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脱扣受动件(120),脱扣受动件(120)位于机构支架(101-102)一侧且与脱扣半轴(111)相连,脱扣受动件(120)和脱扣半轴(111)同轴同步转动设置,脱扣受动件(120)受驱动带动脱扣半轴(111)转动,使半轴避让缺口与锁扣组件(110)配合以避让锁扣组件(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转动限位件(121),转动限位件(121)和脱扣受动件(120)位于机构支架(101-102)两侧且分别与脱扣半轴(111)两端固定相连,转动限位件(121)与脱扣半轴(111)同轴转动设置,转动限位件(121)在脱扣半轴(111)的转动行程的两端分别与机构支架(101-102)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件(121)包括行程限位柱,机构支架(101-102)设有行程限位孔,行程限位柱插置在行程限位孔内,在脱扣半轴(111)转动行程的两端,行程限位柱分别与行程限位孔两端侧壁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推杆结构(12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扣结构还包括半轴复位弹簧,半轴复位弹簧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扭簧,一端与机构支架(101-102)配合,另一端与脱扣受动件(120)配合,向脱扣受动件(120)施加作用力,使半轴限位侧面与锁扣组件(110)限位配合;
所述锁扣结构还包括锁扣复位弹簧,锁扣复位弹簧为套设在锁扣轴(110s)上的扭簧,扭簧一端与锁扣组件(110)配合,另一端与摇臂组件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扣件(1100),再扣结构包括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的再扣件(124),锁扣件(1100)一端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且另一端与再扣件(124)限位配合,锁扣件(1100)中部设置锁扣搭接面,跳扣(104)设有与锁扣搭接面搭接配合的跳扣搭接面;所述再扣件(124)受外力驱动而转动,解除与锁扣件(1100)的限位配合,锁扣件(1100)转动至脱扣位置而使锁扣搭接面与跳扣搭接面解除搭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摇臂组件上的复位轴(118),复位轴(118)与跳扣(104)传动配合,驱动跳扣(104)与锁扣结构恢复搭接配合;所述跳扣(104)包括跳扣限位轴(1041),操作机构在分闸或脱扣状态下,上连杆(103)与跳扣限位轴(1041)限位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摇臂(113)和上弹簧轴(114),摇臂(113)为U型结构,其包括摇臂底板和摇臂侧板,摇臂底板两端分别与两块摇臂侧板折弯相连,两个摇臂侧板的自由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摇臂底板设有底板避让孔,储能弹簧(112)位于两块摇臂侧板之间,一端从摇臂底板一侧穿过底板避让孔后,与摇臂底板另一侧的上弹簧轴(114)相连,上弹簧轴(114)与摇臂底板限位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储能弹簧(112),两根储能弹簧(112)分别位于跳扣(104)两侧,两根储能弹簧(112)一端各穿过对应的底板避让孔后与上弹簧轴(114)相连,两根储能弹簧(112)另一端位于上连杆(103)两侧且与下弹簧轴(108)两端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还包括手柄(115),摇臂底板设有限位凹槽,上弹簧轴(114)设置在限位凹槽内且手柄(115)与上弹簧轴(114)相抵将其限位在限位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机构的长度方向上,转轴组件位于一端且锁扣结构、再扣结构和触头支持结构位于另一端,摇臂组件、储能弹簧(112)、上连杆(103)和下连杆(107)均位于转轴组件和锁扣结构之间,跳扣(104)沿操作机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跳扣(104)靠近转轴组件设置的一端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101-102)上,另一端与锁扣结构搭接配合,摇臂组件的摇臂(113)和储能弹簧(112)在空间上与跳扣(104)交叉;在所述操作机构的高度方向上,触头支持结构位于锁扣结构和再扣结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还包括手柄(115)和手柄套(116),手柄(115)包括弧形手柄面板和操作柄,弧形手柄面板两端向摇臂组件的摆动行程的两端延伸,操作柄设置在弧形手柄面板远离摇臂(113)的一侧上,摇臂底板上设有手柄定位柱,手柄定位柱插入操作柄中,手柄连接螺钉穿过操作柄后与摇臂底板相连,手柄套(116)套设在操作柄上。
16.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机构(1);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热磁脱扣机构(5)和分励脱扣器,热磁脱扣机构(5)用于驱动操作机构(1)的再扣结构转动而解除其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分励脱扣器用于通过热磁脱扣机构(5)驱动再扣结构转动而解除其与锁扣结构的限位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05502.2U CN220172033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05502.2U CN220172033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72033U true CN220172033U (zh) | 2023-12-12 |
Family
ID=8906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05502.2U Active CN220172033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72033U (zh) |
-
2023
- 2023-02-13 CN CN202320205502.2U patent/CN2201720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62744A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multi-pole crossbar assembly | |
WO2020108624A1 (zh) | 断路器 | |
CN211208374U (zh) | 断路器 | |
US4105878A (en) | Vacuum interrupter and disconnect combination | |
EP0209054A2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US5200725A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multi-pole crossbar assembly | |
CN220172033U (zh) |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CN216749781U (zh) |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WO2024083053A1 (zh) |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CN220155471U (zh) | 热磁脱扣机构 | |
CN118486569A (zh) | 带零飞弧装置的断路器 | |
CN109659210B (zh) | 断路器 | |
CN86104588A (zh) | 具有电弧换向结构的限流断路器 | |
CN215869254U (zh) | 断路器 | |
CN111834163A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7333980U (zh) | 断路器 | |
CN220873494U (zh) | 断路器 | |
CN215869224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20774269U (zh) | 动触头机构 | |
CN217061985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WO2024083052A1 (zh) |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快速跳闸装置及断路器 | |
US20240212963A1 (en) | Circuit breaker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thereof | |
CN220439510U (zh) |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CN219106036U (zh) | 一种多极断路器 | |
CN217847851U (zh) | 多极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