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9510U -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9510U
CN220439510U CN202321469759.5U CN202321469759U CN220439510U CN 220439510 U CN220439510 U CN 220439510U CN 202321469759 U CN202321469759 U CN 202321469759U CN 220439510 U CN220439510 U CN 220439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lever
circuit breaker
contact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97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江华
涂兵
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97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9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9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9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该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上的第一杠杆,L极动触头组件枢接在第一杠杆的一侧,第一扭转弹性件连接第一杠杆和L极动触头组件,第一扭转弹性件用于驱动L极动触头组件向L极静触头接触枢转;N极动触头与L极动触头组件同轴设置且枢接于第一杠杆的另一侧,第二扭转弹性件连接第一杠杆和N极动触头,第二扭转弹性件用于驱动N极动触头向N极静触头枢转,通过L极动触头组件和N极动触头直接与第一杠杆装配,无需设置额外支撑部件,使得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单,装配难度更低,减小该断路器操作机构的体积,提高了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断路器作为保护供电安全的开关器件被广泛应用。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和过电流保护装置组成,正常工作情况下,操作机构通过杠杆等传动机构使得触头系统保持闭合或断开来接通和切断电力线路,当发生过电流故障时,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使操作机构脱扣,快速切断过电流。
在现有的小型断路器中,两个动触头通常需要触头支持与扭簧配合,给动触头提供触头压力,整个断路器结构复杂,装配难度高,需要装配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不利于自动化的装配。
因此,亟需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断路器操作机构,能够简化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结构,使装配更加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
第一杠杆,转动设置于外壳上;
L极动触头组件,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上;
第一扭转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通过扭转力驱动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向L极静触头枢转;
N极动触头和L极动触头组件均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上;
第二扭转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N极动触头,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通过扭转力驱动所述N极动触头向N极静触头枢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杠杆上设有枢接轴和第一凸台,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有折弯部,所述N极动触头和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枢接轴上,且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折弯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抵接槽,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杠杆上设置有开口背向所述N极静触头方向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能够限制所述N极动触头沿所述枢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还包括手柄和第二杠杆,所述手柄转动装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杠杆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杠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包括L极触头支持和固定于L极触头支持的L极动触头,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杠杆,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L极触头支持。
可选地,所述L极触头支持上设置有装配孔,所述第一杠杆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的转动中心与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一端插设于所述装配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抵接。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还包括跳扣和锁扣,所述跳扣所述锁扣均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所述跳扣与所述锁扣搭接配合,且在合闸时,所述跳扣、所述锁扣和所述第一杠杆搭扣连接,在分闸时,所述跳扣与所述锁扣的搭接处解锁。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还包括锁扣复位件,所述锁扣复位件与所述锁扣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的两侧,所述锁扣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锁扣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外壳内侧壁配合的波浪形弹臂。
可选地,所述第一杠杆上还设置有支撑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提供合闸阻力或分闸复位力的机构主簧,所述机构主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槽、所述外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断路器,结构简单,装配难度低,可以提高断路器的装配效率,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断路器,包括外壳及上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L极静触头和N极静触头,所述L极静触头和所述N极静触头分别对应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上的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和所述N极动触头,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所述N极动触头与对应的所述L极静触头、所述N极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操作机构,该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上的第一杠杆,L极动触头组件枢接在第一杠杆的一侧,第一扭转弹性件连接第一杠杆和L极动触头组件,第一扭转弹性件通过扭转力驱动L极动触头组件向L极静触头枢转;N极动触头与L极动触头组件同轴设置且枢接于第一杠杆的另一侧,第二扭转弹性件连接第一杠杆和N极动触头,第二扭转弹性件通过扭转力驱动N极动触头向N极静触头枢转,通过L极动触头组件和N极动触头直接与第一杠杆装配,无需设置额外支撑部件,使得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单,装配难度更低,减小该断路器操作机构的体积,提高了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通过采用上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使断路器结构更加简单,装配难度更低,可以提高断路器的装配效率,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杠杆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杠杆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N极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极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扭转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0、外壳;
100、断路器操作机构;110、第一杠杆;111、枢接轴;112、第一凸台;1121、抵接面;113、限位凸台;114、第二凸台;115、支撑槽;116、第一凸轴;117、第二凸轴;118、第三凸轴;120、L极动触头组件;121、装配孔;122、L极触头支持;123、L极动触头;130、N极动触头;131、折弯部;1311、抵接槽;140、第一扭转弹性件;141、折耳;150、第二扭转弹性件;160、跳扣;170、锁扣;180、锁扣复位件;181、波浪形弹臂;190、脱扣杠杆;200、L极静触头;300、N极静触头;400、手柄;410、第二杠杆;500、双金属片;600、机构主簧;700、绝缘隔板;800、电磁系统;900、灭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的小型断路器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分别与接线口相对应,在一对接线端子之间沿断路器厚度方向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动作单元,至少两个动作单元共用一个操作机构,每个动作单元均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两个静触头固定装配于外壳的中部并分别与一对接线端子电连接,两个动触头连接在操作机构上并与两个静触头相对,两个动触头分别与另一对接线端子电连接,操作机构转动装配在外壳上,通常,需要在操作机构上设置动触头支撑部件,每个动触头的支撑部件对应与一个扭簧配合,以使与其对应的动触头存在触头压力,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可靠接触,但这种操作机构的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如图1-图9所示,该断路器操作机构100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易装配的优点,能够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该断路器操作机构100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1000上的第一杠杆110,L极动触头组件120枢接在第一杠杆110的一侧,第一扭转弹性件140连接第一杠杆110和L极动触头组件120,第一扭转弹性件140通过扭转力驱动L极动触头组件120向L极静触头200枢转,以为L极动触头组件120提供与L极静触头200接触的触头压力;N极动触头130与L极动触头组件120同轴设置且枢接于第一杠杆110的另一侧,第二扭转弹性件150连接第一杠杆110和N极动触头130,第二扭转弹性件150通过扭转力驱动N极动触头130向N极静触头300枢转,以为N极动触头130提供与N极静触头300接触的触头压力,通过L极动触头组件120和N极动触头130直接与第一杠杆110装配,无需设置额外支撑部件,使得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单,装配难度更低,减小该断路器操作机构100机构的体积,提高了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扭转弹性件140一端连接在L极动触头组件120上,第一扭转弹性件140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杠杆110上,在合闸时,L极动触头组件120在第一扭转弹性件140的扭转力驱动下向L极静触头200枢转,以使L极动触头组件120与L极静触头200可靠抵接;第二扭转弹性件150一端抵接在N极动触头130上,第二扭转弹性件150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杠杆110上,在合闸时,N极动触头130在第二扭转弹性件150的扭转力驱动下向N极静触头300枢转,以使N极动触头130与N极静触头300可靠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扭转弹性件140和第二扭转弹性件150均为扭簧,扭簧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因此可以降低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制造成本。并且,扭簧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弹性记忆性,能够在断路器操作机构100频繁工作时保持较好的弹性性能,保证操作机构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杠杆110上设有枢接轴111和第一凸台112,N极动触头130上设有折弯部131,N极动触头130和第二扭转弹性件150分别转动设置于枢接轴111上,且第二扭转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台112和折弯部131抵接,N极动触头130上的折弯部131和第一凸台112分别给予第二扭转弹性件150的支点,无需设置额外支撑部件,简化了N极动触头130的结构,减小了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体积,使得断路器操作机构100更加紧凑,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可选地,如图3-图5所示,第一凸台112上设置有抵接面1121,抵接面1121外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折弯部131上设置有抵接槽1311,第二扭转弹性件150一端与抵接面1121抵接,并被限位凸起限制脱离抵接面1121,另一端与抵接在抵接槽1311内,防止第二扭转弹性件150的两端松动或脱落而导致的N极动触头130与N极静触头300接触不良,提高N极动触头130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该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N极动触头130与第一杠杆110直接装配,省去了支撑部件,简化了结构,更加便于装配。
可选地,如图3-图4所示,第一凸台112上设置有开口背离N极静触头300方向的限位凸台113,限位凸台113能够限制N极动触头130沿枢接轴111的轴向移动,进一步防止N极动触头130脱离第一杠杆110,增强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L极动触头组件120包括L极触头支持122和固定于L极触头支持上122的L极动触头123,第一扭转弹性件140一端连接于第一杠杆110,第一扭转弹性件140另一端连接于L极触头支持122,通过第一扭转弹性件140提供L极动触头123与L极静触头200接触的触头压力,降低接触电阻,提高了L极动触头123与L极静触头200接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L极触头支持122上设置有装配孔121,第一杠杆110上设置有第二凸台114,第一扭转弹性件140的转动中心与L极动触头组件120的转动中心重合,第一扭转弹性件140的一端为直线型,另一端设置有折耳141,第一扭转弹性件140设置有折耳141的一端插设于装配孔121,另一端与第二凸台114抵接,以为L极动触头组件120提供触头压力。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断路器操作机构100还包括跳扣160和锁扣170,跳扣160和锁扣170均枢接于第一杠杆110,跳扣160与锁扣170搭接配合,合闸时,跳扣160、锁扣170和第一杠杆110搭扣连接,以使L极动触头组件120、N极动触头130分别与其对应的L极静触头200、N极静触头300可靠接触,分闸时,跳扣160与锁扣170的搭接处解锁,以使L极动触头组件120和N极动触头130同时与其对应的静触头分离,以保证断路器的通断能力,使整个电路系统更加安全。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断路器操作机构100还包括脱扣杠杆190,脱扣杠杆190一端与锁扣170连接,另一端能与外壳1000内的双金属片500搭接,双金属片500受热弯曲时能够驱动脱扣杠杆190瓦解跳扣160与锁扣170的搭接结构,通过设置热脱扣机构对断路器进行保护,有效地避免断路器因过载故障而导致的过热损坏,从而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具体地,具体在第一杠杆110的一侧设置两个分别用于转动装配跳扣160、锁扣170的第一凸轴116和第二凸轴117,跳扣160与第一凸轴116枢接,锁扣170与第二凸轴117枢接,可以进一步优化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设计,提高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可选地,断路器操作机构100还包括锁扣复位件180,锁扣复位件180与锁扣170分别枢接于第一杠杆110的两侧。锁扣复位件180枢接在第三凸轴118上,锁扣复位件180一端与锁扣170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外壳1000内侧壁配合的波浪形弹臂181,波浪形弹臂181与外壳1000的内侧壁配合挤压,以此为锁扣170提供弹性复位力。
可选地,断路器操作机构100还包括手柄400和第二杠杆410,手柄400转动装配于外壳1000上,第二杠杆410一端与手柄400连接,另一端与跳扣160和第一杠杆110连接。手柄400通过第二杠杆410能够驱动断路器操作机构100分闸或合闸,手柄400仅需要通过一个第二杠杆410驱动第一杠杆110即可同时驱动L极动触头组件120和N极动触头130转动,简化了手柄400的连接结构,提高了分闸和合闸的可靠性,使得操作者更加方便地进行分合闸操作,同时也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时间。
可选地,第一杠杆110上还设置有支撑槽115,外壳1000内设置有提供合闸阻力或分闸复位力的机构主簧600,机构主簧60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槽115、外壳1000连接,支撑槽115能够限制机构主簧600脱离第一杠杆110,保证合闸或分闸的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1000及上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100,外壳1000内设置有L极静触头200和N极静触头300,L极静触头200和N极静触头300分别对应断路器操作机构100上的L极动触头组件120和N极动触头130,断路器操作机构100用于驱动L极动触头组件120、N极动触头130与对应的所述L极静触头200、N极静触头300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该断路器结构更加简单,装配难度更低,可以提高断路器的装配效率,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
可选地,如图8-图9所示,断路器外壳1000内还设置有绝缘隔板700,绝缘隔板700位于L极动作单元和N极动作单元之间。由于绝缘隔板700可以有效地隔离L极动作单元和N极动作单元,从而防止两个极之间发生直接接触,增强断路器的安全性,同时绝缘隔板700的设置可以减少电弧的产生,从而降低操作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可选地,如图8-图9所示,断路器还包括电磁系统800,主要作用是断路器在闭合状态下,出现短路时,电磁系统800会产生足够的电磁力将动触头和静触头强制分离,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可选地,断路器在分闸或合闸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弧,电弧会产生高温和高压,从而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还包括灭弧系统900,灭弧系统900包括灭弧室,灭弧室内层叠设置有多个灭弧栅片,灭弧系统900通过设置灭弧室和灭弧栅片,在电弧出现时对电弧进行限制和控制,从而熄灭电弧并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杠杆(110),转动设置于外壳(1000)上;
L极动触头组件(120),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110)上;
第一扭转弹性件(140),连接所述第一杠杆(110)和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120),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140)通过扭转力驱动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120)向L极静触头(200)枢转;
N极动触头(130)和L极动触头组件(120)均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110)上;
第二扭转弹性件(150),连接所述第一杠杆(110)和所述N极动触头(130),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150)通过扭转力驱动所述N极动触头(130)向N极静触头(300)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110)上设有枢接轴(111)和第一凸台(112),所述N极动触头(130)上设有折弯部(131),所述N极动触头(130)和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150)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枢接轴(111)上,且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112)和所述折弯部(13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12)上设置有抵接面(1121),所述折弯部(131)上设置有抵接槽(1311),所述第二扭转弹性件(150)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面(1121)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槽(13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110)上设置有开口背向所述N极静触头(300)方向的限位凸台(113),所述限位凸台(113)能够限制所述N极动触头(130)沿所述枢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还包括手柄(400)和第二杠杆(410),所述手柄(400)转动装配于所述外壳(1000)上,所述第二杠杆(410)一端与所述手柄(4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杠杆(1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120)包括L极触头支持(122)和固定于L极触头支持(122)的L极动触头(123),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140)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杠杆(110),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14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L极触头支持(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触头支持(122)上设置有装配孔(121),所述第一杠杆(110)上设置有第二凸台(114),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140)的转动中心与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120)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第一扭转弹性件(140)一端插设于所述装配孔(12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114)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还包括跳扣(160)和锁扣(170),所述跳扣(160)所述锁扣(170)均枢接于所述第一杠杆(110),所述跳扣(160)与所述锁扣(170)搭接配合,且在合闸时,所述跳扣(160)、所述锁扣(170)和所述第一杠杆(110)搭扣连接,在分闸时,所述跳扣(160)与所述锁扣(170)的搭接处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110)上还设置有支撑槽(115),所述外壳(1000)内设置有提供合闸阻力或分闸复位力的机构主簧(600),所述机构主簧(6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槽(115)、所述外壳(1000)连接。
10.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0)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所述外壳(1000)内设置有L极静触头(200)和N极静触头(300),所述L极静触头(200)和所述N极静触头(300)分别对应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上的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120)和所述N极动触头(130),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L极动触头组件(120)、所述N极动触头(130)与对应的所述L极静触头(200)、所述N极静触头(300)接触或分离。
CN202321469759.5U 2023-06-09 2023-06-09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220439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9759.5U CN220439510U (zh) 2023-06-09 2023-06-09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9759.5U CN220439510U (zh) 2023-06-09 2023-06-09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9510U true CN220439510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9759.5U Active CN220439510U (zh) 2023-06-09 2023-06-09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9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2752B1 (ko) 다극 배선용 차단기
US7148775B2 (en) Contactor assembly for circuit breaker
EP2348519B1 (en) Movable contactor assembly for a current limiting type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EP4089707B1 (en) 2p2m electromagnetic 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WO2020108624A1 (zh) 断路器
EP3382731B1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220439510U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6015257U (zh) 一种低压智能断路器
KR101343185B1 (ko) 차단기의 가동자 어셈블리
CN213366507U (zh)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KR100701776B1 (ko) 기중 차단기의 가동부 구조
CN217061985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5869211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5869227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5869210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5869172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9979426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215869249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5869173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CN215771027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结构
CN217061984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1182121U (zh) 一种具有重合功能的物联网微型断路器
CN215869238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7606032U (zh) 断路器的漏电试验电路及断路器
CN218069759U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