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6507U -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6507U
CN213366507U CN202020960461.4U CN202020960461U CN213366507U CN 213366507 U CN213366507 U CN 213366507U CN 202020960461 U CN202020960461 U CN 202020960461U CN 213366507 U CN213366507 U CN 213366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arc
wire
plat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04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广超
杨娜
潘万军
肖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04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6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6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6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用以减小断路器的尺寸。断路器包括壳体、进线机构、出线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壳体包括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线机构靠近第一侧壁设置,包括第一进线端,第一进线端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出线机构靠近第二侧壁设置,包括第一出线端;操作机构包括支架以及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支架固定于壳体内,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分别铰接于支架上,且第一拐臂及第二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二拐臂与支架、跳扣组件、转动臂的铰接轴线呈三角形排布;转动臂上设置有动触点,动触点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并可在操作机构运动时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背景技术
在供配电系统中,通常需要利用断路器来实现电能的分配。断路器作为供配电系统中的关键器件,除了可以起到电路的通、断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具体来说,在断路器中可以设置操作机构,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该操作机构来进行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状态的切换,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或者断开;另外,当电路产生过载、短路等故障后,断路器还能自行切换到断开状态,以断开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其保护功能。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一般是通过多个联动的构件来实现其具体功能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构件的结构特点以及连接方式等原因,导致操作机构的尺寸较大,从而加大了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用以减小断路器的尺寸,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可包括壳体、进线机构、出线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其中,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可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进线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包括第一进线端,该第一进线端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另一端可与供电线路电连接;出线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包括第一出线端,该第一出线端可用于与受电线路电连接;操作机构可包括支架以及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具体设置时,支架固定于壳体内,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依次转动连接,且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分别铰接于支架上,第一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及第二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二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与跳扣组件的铰接轴线、与转动臂的铰接轴线呈三角形排布;转动臂上设置有动触点,该动触点可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并可在操作机构运动时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以将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导通或断开。
相比于传统的四连杆机构,上述方案中通过增加第二拐臂,可以将转动臂的延伸方向近似设置为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这样就可使操作机构的各个构件在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近似呈一字形布局,因此可以有效减小操作机构的纵向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断路器的高度尺寸,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壳体还可包括顶壁和底壁,顶壁和底壁可沿断路器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转动臂具体可位于第一进线端朝向底壁的一侧,采用这种布置,在转动臂与第一进线端之间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动触点与静触点间产生的电弧可受到近似朝向第一侧壁的方向的洛伦兹力,使断路器可实现后部喷弧,因此在安装断路器时无需再在顶部预留吹弧空间,从而可以压缩断路器在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操作机构还可包括手柄和连杆,其中,手柄靠近第二侧壁设置,并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壳体上,连杆的一端与手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拐臂转动连接,第一拐臂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支架上,这样,通过转动手柄即可方便地操控操作机构。此外,在具体设置时,第一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与连杆的铰接轴线、与跳扣组件的铰接轴线也可呈三角形排布,以提高操作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避免电流由转动臂反向传递到手柄处危害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拐臂可以为绝缘的塑胶材质。
在具体设置第二拐臂时,第二拐臂可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边以及连接板,其中,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连接板连接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和第三铰接孔,第二拐臂具体可通过第三转轴铰接于支架上,通过第四转轴与跳扣组件转动连接,以及通过第五转轴与转动臂转动连接,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可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铰接孔、一对第二铰接孔及一对第三铰接孔内。
在具体设置转动臂时,转动臂可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靠近第二拐臂的一端的两个挡壁,两个挡壁可相对设置于底板的两侧,并且在将转动臂与第二拐臂连接后,两个挡壁可分别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侧;两个挡壁上对应第五转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四铰接孔,以使第五转轴可分别穿射一对第四铰接孔和一对第三铰接孔,将转动臂铰接于第二拐臂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操作机构还可包括限位结构;两个挡壁上还可开设有以第四铰接孔为圆形的弧形孔,该弧形孔可位于挡壁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并与第一铰接孔位置相对;前述第三转轴可穿射于该弧形孔内,并与该弧形孔配合形成限位结构,以使转动臂在转动至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后仍可继续转动一定行程,使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接触,提高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为了提高供电线路与受电线路之间的安全性,第三转轴上可套设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扭转臂可抵压在支架上;当转动臂转动至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时,第一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转动臂转动至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第一扭簧则处于蓄能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一扭簧可施加给转动臂一个使其逆时针转动的扭矩,当断路器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时,通过打断操作机构的传动链,使位于传动链首端的手柄与末端的转动臂失去联动功能,这时转动臂就会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促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将供电线路与受电线路断开。
在具体设置跳扣组件时,跳扣组件可包括支撑件、跳扣以及锁扣件,其中,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可与第二拐臂铰接;跳扣分别与第一拐臂和支撑件铰接,且跳扣可部分设置于两个支撑板之间,跳扣的一侧具有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有弧形缺口;锁扣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侧,且锁扣件朝向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轴,锁扣件可通过该连接轴交接在支撑件上,连接轴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中间轴段与弧形缺口相对设置,中间轴段上沿径向开设有开槽;当中间轴段卡接于弧形缺口内时,支撑件、跳扣和锁扣件可锁接固定,这时三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当中间轴段转出弧形缺口时,支撑件、跳扣和锁扣件可实现解锁,这时三者之间可产生相对运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件的其中一个支撑板的边缘可设置有挡块,锁扣件朝向支撑板的一面则设置有可与挡块抵接的第一柱体;连接轴可上套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扭转臂可抵压在第一柱体背离挡块的一侧;当支撑件、跳扣和锁扣件锁接固定时,第二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支撑件、跳扣和锁扣件解锁时,第二扭簧处于蓄能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二扭簧可施加给第一柱体一个使其逆时针转动的扭矩,若施加在跳扣组件上的使其解锁的外力减小或者撤销时,锁扣件就可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转动,重新将跳扣组件调整为锁接固定状态,恢复操作机构各个构件之间的联动功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断路器还可包括保护机构,该保护机构可包括电磁线圈、铁芯和衔铁,其中,电磁线圈可套设在铁芯的外侧,且电磁线圈分别与动触点和第一出线端电连接;衔铁可铰接在支架上,衔铁的一端与铁芯的端面位置相对,另一端位于锁扣件的一侧;当受电线路中出现短路、过载等故障时,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会增大,若该电流超出断路器预设的电流阈值,电磁线圈就会产生较大磁场,衔铁可在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推动锁扣件转动,将支撑件、跳扣和锁扣件由锁接固定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当故障被修复后,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减小到预设的电流阈值以下,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也相对减小,锁扣件就会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将跳扣组件重新锁接,这样也就实现了断路器在故障时自动断电、以及在故障修复后重新供电的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出线机构还可包括连接器座体,第一出线端具体可设置在连接器座体内,连接器座体上开设有插线孔,插线孔具体可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延伸,受电线路可插入插线孔内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
为了降低作业人员触电的风险,不能在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导通的情况下插入导线,在此状态下可将插线孔关闭,以避免作业人员误操作。具体设置时,连接器座体可设置于手柄靠近底壁的一侧,连接器座体上开设有沿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滑槽,该滑槽可与插线孔相通;出线机构还可包括防护门,防护门包括门板以及设置在门板的一端的挡板,门板可滑动装配在滑槽和插线孔内,挡板则可与手柄传动连接;当朝向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的方向转动手柄时,防护门可在手柄的带动下向上滑动,将插线孔打开,这时作业人员可将用电设备的导线插入插线孔内,将用电设备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当用电设备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后,为了保证断路器的用电安全性,可以将门板重新滑动至插线孔内,使门板远离挡板的一端搭接在插线孔内的导线上。具体设计时,出线机构还可包括第三扭簧,第三扭簧可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三扭簧的扭转臂抵压在防护门设置有挡板的一端;当门板滑动至插线孔内时,第三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门板滑动至将插线孔打开时,第三扭簧则处于蓄能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三扭簧可施加给防护门一个使其向下滑动的压力,促使门板下滑落回插线孔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断路器还可包括灭弧机构,该灭弧机构可包括灭弧栅片,弧形挡壁和熄弧板,其中,灭弧栅片设置于转动臂设置有动触点的一端,且灭弧栅片与第一侧壁之间间隔设置;弧形挡壁可设置于灭弧栅片与第一侧壁之间,以在灭弧栅片与弧形挡壁之间形成跑弧道;熄弧板设置于弧形挡壁的一端,并连接在弧形挡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喷弧口。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设置跑弧道增加了电弧的运动路径长度,因此可以提高对电弧的冷却效果,进而可以实现较好的灭弧效果。
具体设置熄弧板时,熄弧板可以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第一层板上所开设的气流通孔与第二层板上所开设的气流通孔错位设置,从而可对电弧形成两层吸附效应,进一步提高灭弧效果,使得最终只有热气流从喷弧口喷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凹槽,断路器还可包括装配于凹槽内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包括台阶结构和弹性件,台阶结构的下层台阶开设有开孔,弹性件可设置于开孔内,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底壁与开孔的底壁抵接,台阶结构的台阶面则可与壳体的内壁抵接,以使得当弹性件被压缩时锁定机构可隐藏于壳体内,以及当弹性件复位时台阶结构的上层台阶可弹出至壳体外侧,与配电盒的插框内的定位孔配合,将断路器锁定在插框内。
为了避免作业人员在断路器正常使用过程中误碰手柄,断路器还可包括手柄保护门,手柄保护门设置在手柄的外侧,且手柄保护门可铰接在壳体上,通过转动手柄保护门可将手柄暴露或遮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盒,该配电盒用于实现电路的部署分配,包括盒体以及前述任一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的断路器,其中,断路器可与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电连接,盒体上设置有插框,断路器可插设于插框内。
上述方案中,断路器可以将进入配电盒的一路电分为多路电,每一个断路器可以与一个用电设备相连,也可以与多个用电设备相连。通过断路器将进入配电盒的一路电分为多路电,并分别用于对不同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这样即使一路电路出现故障,其它路电路上的用电设备还可以继续工作,从而可以起到电路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导通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断开时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导通时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拐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扣组件处于锁接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扣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断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为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熄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20-进线机构;30-出线机构;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顶壁;14-底壁;
21-第一进线端;22-第二进线端;31-第一出线端;40-操作机构;41-手柄;42-连杆;
43-第一拐臂;44-跳扣组件;45-第二拐臂;46-转动臂;47-支架;411-第一转轴;
431-第二转轴;451-第三转轴;452-第四转轴;453-第五转轴;461-动触点;
211-静触点;454-第一侧板;455-第二侧板;456-连接板;457-第一铰接孔;
458-第二铰接孔;459-第三铰接孔;462-底板;463-挡壁;464-第四铰接孔;
465-弧形孔;441-支撑件;442-跳扣;443-锁扣件;444-支撑板;445-挡块;
446-弧形面;447-弧形缺口;448-连接轴;449-开槽;4431-第一柱体;4481-第二扭簧;
50-保护机构;51-电磁线圈;52-铁芯;53-衔铁;531-端板;532-连接臂;4432-第二柱体;
32-连接器座体;321-插线孔;412-延伸臂;322-滑槽;33-防护门;331-门板;
332-挡板;34-第三扭簧;60-灭弧机构;61-灭弧栅片;62-熄弧板;63-弧形挡壁;
64-跑弧道;15-喷弧口;621-第一层板;622-第二层板;623-气流通孔;70-锁定机构;
16-凹槽;71-开孔;72-弹性件;80-手柄保护门;81-凸点;
82-凸起结构;83-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供配电系统中,例如应用在家庭用电的供配电系统中,用于接通、承载、分断供电网与家庭电路之间的电流。以供配电系统中设有四个家庭电路为例,其分别为一号家庭电路,二号家庭电路,三号家庭电路,四号家庭电路。另外,每个家庭电路中对应设有一个断路器,分别为一号断路器,二号断路器、三号断路器和四号断路器。当需要连通供电网或供电电源与家庭电路之间的电路时,可以将断路器切换为闭合状态;当需要断开供电网与家庭电路之间的电路时,可以将断路器切换为断开状态。以通过控制断路器的闭合、断开状态,来控制家庭电路的通断电状态。例如,当一号家庭符合正常用电需求时,作业人员可以将一号断路器切换为闭合状态,以使一号家庭能够正常用电。当二号家庭拖欠电费或处于异常状态时,作业人员可以将二号断路器切换为断开状态,以使该用户不能用电。
另外,断路器还可以应用在企业用电设备或公共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系统中,用于接通、承载、分断供电网与企业用电设备或公共用电设备之间的电流。示例性的,当用电设备(如 4G基站、5G基站等)需要正常工作时,作业人员可以将断路器切换为闭合状态,以使供电网能够向用电设备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电能;当用电设备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作业人员可以将断路器切换为断开状态,以便于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等工作。
通常的,断路器内可设置操作机构,作业人员具体可通过控制操作机构来切换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状态。操作机构可包括多个联动的构件,现有技术中,在设置操作机构时,由于各个构件的结构特点以及连接方式等原因,往往导致操作机构的纵向尺寸过大,为了保证操作机构能够正常安装进断路器内,需要断路器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因此,现有的断路器的高度尺寸一般都在40mm以上,导致其无法兼容40.8mm模块级小插框应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的断路器,为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在导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可以包括壳体10,壳体10可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以及顶壁13和底壁14,其中,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顶壁13和底壁14沿断路器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壳体10内设置有进线机构20和出线机构30,进线机构20可设置于壳体10内靠近第一侧壁11的一侧,出线机构30可设置于壳体10内靠近第二侧壁12的一侧,具体实施时,进线机构20可以包括两个伸出壳体10设置的进线端,分别为第一进线端21和第二进线端22,第一进线端21可与供配电系统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二进线端22可与供配电系统的第二电极电连接;相应地,出线机构30可以包括两个出线端,分别为第一出线端31和第二出线端(图中未示出),第一出线端31与第二出线端分别用于与用电设备的受电线路电连接。这样,通过控制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31之间的连接通断,或者控制第二进线端22与第二出线端之间的连接通断,就可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供断电状态进行控制的目的。
在利用断路器对用电设备的供电通断状态进行控制时,断路器内还可设置有操作机构40,该操作机构40可作用于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31之间,或者作用于第二进线端22与第二出线端之间,通过控制进线端与出线端的连接通断来调整断路器的工作状态。由于无论是控制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31之间的连接通断,或者是控制第二进线端22与第二出线端之间的连接通断,都能够达到对用电设备的供电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目的,基于此,以下以操作机构40作用于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31为例,对断路器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说明。
图2为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断开时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导通时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作机构40具体可以包括多个传动连接的构件,沿作用力的传递方向,这些构件可分别为手柄41、连杆42、第一拐臂43、跳扣组件44、第二拐臂45以及转动臂46,其中,手柄 41位于操作机构40的一端,用于将作业人员所施加的作用力传递进操作机构内部,并且为了便于作业人员施力,在具体设置时,可使手柄的至少部分暴露在壳体外侧;转动臂46位于操作机构40的另一端,可在受力转动时与第一进线端21接触或分离,这样,通过将转动臂 46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即可控制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之间的通断电状态。
可以理解的,由于转动臂46需要连电,为了避免使电流反向传递到手柄41处危害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机构的各个构件中除转动臂46以外,至少有一个构件为绝缘材质,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拐臂43,在具体实施时可选用塑胶材质。
此外,为了便于断路器的组装,操作机构40还可包括支架47,上述第一拐臂43、跳扣组件44、第二拐臂45和转动臂46均可设置于支架47上,以提高操作机构40的结构整体性与紧凑性,在组装时,只需将操作机构40整体安装进壳体内即可,因此可以降低各个构件的定位难度和安装难度,以及提高断路器的组装效率。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设置各个构件时,手柄41位于壳体内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且手柄41可通过第一转轴411铰接于壳体上,作业人员具体可通过转动手柄41来操控操作机构40;连杆42的一端与手柄4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拐臂43转动连接;第一拐臂43可近似呈三角架结构,第一拐臂43的一个角部可通过第二转轴431铰接于支架47上,另外两个角部一个与连杆42转动连接,另一个与跳扣组件44的一端转动连接,跳扣组件44 的另一端与第二拐臂45转动连接;第二拐臂45可通过三个转轴分别与支架47、跳扣组件44 以及转动臂46转动连接,为便于描述,可将三个转轴分别称为第三转轴451、第四转轴452 和第五转轴453,具体设置时,第三转轴451、第四转轴452和第五转轴453在第二拐臂45 上的设置位置可近似呈三角形;转动臂46位于壳体内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通过第五转轴 453与第二拐臂45铰接,第五转轴453可位于靠近转动臂46中部的位置,转动臂46靠近第一侧壁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进线端21电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的四连杆机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二拐臂45,并使将第一拐臂43铰接于支架47的第二转轴431 与将第二拐臂45铰接于支架47的第三转轴451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使手柄41、连杆42、第一拐臂43、跳扣组件44、第二拐臂45以及转动臂46在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近似呈“一”字形布局,因此可有效减小操作机构40的纵向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断路器的高度尺寸,将断路器的高度尺寸压缩至36.5mm以下,实现断路器的整体小型化,使其能够兼容40.8mm 模块级小插框应用,解决通信行业高密小型化的配电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转动臂46与第一进线端21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转动臂46用于与第一进线端21电连接的一端还可设有动触点461,相应地,第一进线端21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动触点461配合的静触点211,转动臂46与第一进线端21之间的电连接具体可通过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的接触实现。
在将用电设备由断电状态切换为供电状态时,作业人员可逆时针转动手柄41,带动连杆42向右侧移动,连杆42则可带动第一拐臂43顺时针转动,使跳扣组件44向右侧移动,跳扣组件44的右移又可带动第二拐臂45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臂46顺时针转动,使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接触导通,实现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之间的电连接;在将用电设备由供电状态切换为断电状态时,作业人员可顺时针转动手柄41,带动连杆42向左侧移动,连杆42则可带动第一拐臂43逆时针转动,使跳扣组件44向左侧移动,跳扣组件44的左移又可带动第二拐臂45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臂46逆时针转动,使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分离,实现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之间的断电。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拐臂的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二拐臂45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54和第二侧板455,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454与第二侧板455之间的连接板456,第一侧板454与第二侧板455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近似呈三角形,第一侧板454及第二侧板455的三个角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457、第二铰接孔458 和第三铰接孔459,其中,第一铰接孔457位于第一侧板454或第二侧板455上远离连接板 456的一个角部,具体实施时,第三转轴451可设置于一对第一铰接孔457内,第四转轴452 和第五转轴453则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铰接孔458和一对第三铰接孔459内。
继续参考图3和图4,转动臂46可包括底板462以及两个挡壁463,两个挡壁463可设置于底板462靠近第二拐臂45的一端,且相对设置于底板462的两侧,在与第二拐臂45连接时,该两个挡壁463可分别位于第一侧板454与第二侧板455的外侧,也就是说,第二拐臂45可部分设置于底板462与两个挡壁463形成的空间内。具体设置时,两个挡壁463第三铰接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四铰接孔464,以使第五转轴453可分别穿射一对第四铰接孔464 和一对第三铰接孔,将转动臂46铰接于第二拐臂45上。
上述实施例中,转动臂46绕第五转轴453顺时针转动时,动触点461可与静触点211接触,将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导通,这时可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供电;转动臂46绕第五转轴453逆时针转动时,动触点461可与静触点211分离,将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断开,这时可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断电。在由断电状态切换为供电状态时,为了使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之间能够更加可靠的电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两个挡壁463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还分别开设有以第四铰接孔464为圆心的弧形孔465,上述第三转轴451可穿射于该弧形孔465内并与该弧形孔465配合形成限位结构,以此使转动臂46实现超行程。具体来说,在转动臂46顺时针转动使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由分离到逐渐接触的过程中,弧形孔的其中一端可始终位于第三转轴451所在的位置,即图3中的A端;当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接触后,由于弧形孔的存在,转动臂46在第二拐臂45的带动下仍可继续绕第五转轴 453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直至将弧形孔的B端转动至第三转轴451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动触点461也会进一步向靠近静触点211的方向转动,与静触点211形成更加紧密的接触,这样就可以提高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进线端21 与第一出线端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
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受电线路中可能会出现过载、短路故障等情况,若发生故障后供电线路仍向受电线路供电,则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为了提高供电线路与受电线路之间的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断路器内还可以设置保护机构,该保护机构可作用于操作机构40上,可在故障情况发生时打断操作机构40的传动链,使位于传动链首端的手柄41与末端的转动臂46失去联动功能。此外,在将转动臂46与支架47铰接的第三转轴451上可套设有第一扭簧(图中未示出),该第一扭簧的扭转臂可抵压在支架47上,当转动臂46转动至使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分离时,第一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转动臂46转动至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接触时,第一扭簧则处于蓄能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一扭簧可施加给转动臂46一个使其逆时针转动的扭矩,这时,若操作机构40的传动中断,转动臂46就会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促使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分离,将供电线路与受电线路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作机构40的传动中断具体可通过跳扣组件44实现,具体地,一并参考图3和图5所示,跳扣组件44可包括支撑件441、跳扣442以及锁扣件443,其中,支撑件441可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两个支撑板444,两个支撑板444的一端可通过第四转轴452与第二拐臂45铰接,且其中一个支撑板444的边缘设置有挡块445;结合图6所示,跳扣442可部分设置于两个支撑板444之间且与支撑板444铰接,跳扣442位于支撑件441 外的部分则可与第一拐臂43转动连接,跳扣442的一侧具有弧形面446,弧形面446的边缘开设有弧形缺口447;锁扣件443设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板444的一侧,锁扣件443朝向支撑件441的一面设置有连接轴448,两个支撑板444上对应连接轴448的位置可分别开设有通孔,锁扣件443具体可通过连接轴448铰接在支撑件441上,连接轴448位于两个支撑板444 之间的中间轴段与上述弧形缺口447相对设置,该中间轴段的直径大于弧形缺口447的宽度,且中间轴段上沿径向开设有开槽449,使中间轴段可形成为横截面形状为弓形的卡接结构。
当中间轴段部分位于弧形缺口447内时,参考图6所示,中间轴段可与弧形缺口447的侧壁抵接,使跳扣442与锁扣件443之间实现卡接的效果,在此状态下,支撑件441、跳扣442可通过锁扣件443锁接固定,三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因此跳扣组件44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第一拐臂43与第二拐臂45之间传递作用力;当跳扣44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中间转轴转出弧形缺口447后,参考图7所示,跳扣442上开设有弧形缺口447的区域可在开槽449内自由转动,因此跳扣442与锁扣件443之间不再具有卡接效果,在此状态下,支撑件441、跳扣442与锁扣件443三者解锁,第一拐臂43将作用力传递给跳扣442之后,跳扣 442只能相对支撑件441自行转动,无法再将作用力传递给支撑件441,进而也就使得第一拐臂43与第二拐臂45之间的传动中断。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受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对锁扣件443施加外力使其顺时针转动,将跳扣组件44由锁接状态调整为解锁状态,使操作结构的传动中断,进而使扭转臂在第一扭簧的弹性作用下转动,将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使供电线路与受电线路断开;而当故障被修复后,则需要将跳扣组件44由解锁状态调整为锁接状态,以保证断路器的正常使用。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件443朝向支撑件441的一面还可设置有第一柱体4431,该第一柱体4431的一侧可与支撑板441的挡块抵接;连接轴448上套设有第二扭簧4481,该第二扭簧4481的扭转臂可抵压在第一柱体4431背离挡块445的一侧,当跳扣组件44锁接时,第二扭簧4481处于释能状态;当跳扣组件44解锁时,第二扭簧4481则处于蓄能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二扭簧4481可施加给第一柱体4431一个使其逆时针转动的扭矩,这时,若施加在锁扣件443上的使其顺时针旋转的外力减小或者撤销时,锁扣件443就会在第二扭簧 4481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重新将跳扣组件44调整为锁接状态,恢复操作机构各个构件之间的联动功能。
在具体设置保护机构50时,参考图3和图5所示,该保护机构50可设置于操作机构40 的一侧,其结构可包括电磁线圈51、铁芯52以及衔铁53,其中,电磁线圈51套设于铁芯52外侧,电磁线圈51通过导体分别与转动臂46和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导体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铜排、金属线或者金属片等;衔铁53可通过转轴铰接于支架上,衔铁53可包括端板531以及与端板531连接的连接臂532,连接臂532上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铰接孔,在将衔铁53铰接于支架上后,端板531可与铁芯52的一端位置相对,连接臂532则位于跳扣组件44的一侧,可用于在衔铁53转动时推动锁扣件。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连接臂532能够可靠地推动锁扣件443,锁扣件443背向支撑件441的一面还可设置有第二柱体4432,连接臂532具体可通过与第二柱体4432抵接来对锁扣件443施力。
结合图3和图5所示,当受电线路中出现短路、过载等故障时,流经电磁线圈51的电流会增大,若该电流超出断路器预设的电流阈值,电磁线圈51就会产生较大磁场,产生吸附端板52的电磁力,促使衔铁53顺时针转动,这样,连接臂532就会触碰锁扣件443并推动锁扣件443逆时针转动(即图6中的顺时针),从而将跳扣组件44解锁;当故障被修复后,流经电磁线圈51的电流减小到预设的电流阈值以下,电磁线圈51产生的电磁力也相对减小,当该电磁力对连接臂532形成的扭矩小于第二扭簧4481施加给锁扣件443的扭矩时,锁扣件 443就会在第二扭簧4481的作用下将跳扣组件44重新锁接,这样也就实现了断路器在故障时自动断电、以及在故障修复后重新供电的目的。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了位于控制第一出线端31 和第二出线端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通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线机构还可包括连接器座体32,连接器座体32可设置于手柄41靠近底壁的一侧,具体实施时,第一出线端31和第二出线端可分别设置于连接器座体32内,连接器座体32的其中一端暴露在壳体外侧,在连接器座体32的该端开设有两个插线孔321,该两个插线孔321可分别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别对应第一出线端31与第二出线端设置,这样,通过将用电设备的导线分别插入该两个插线孔321内,就可实现其与第一出线端31和第二出线端的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降低作业人员触电的风险,在将用电设备的导线插入插线孔321内时,需保证进线端与出线端之间处于断开的状态,换句话说,当进线端与出线端之间处于导通的状态时,则不能进行插入导线的操作。可以理解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能否插入插线孔321 内可通过控制插线孔321的开闭来实现,而由于进线端与出线端之间的连接通断是由操作机构控制的,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同样可利用操作机构来控制插线孔321 的开闭,以将插线孔321的开闭状态与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的连接通断进行联动。
具体实施时,手柄41上可设置有延伸臂412,连接器座体32上则开设有沿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滑槽322,两个滑槽322分别与两个插线孔321相通;出线机构还包括分别对应两个插线孔321设置的两个防护门33,一并参考图9所示的防护门33的结构示意图,该防护门33包括门板331以及设置于门板331的一端的挡板332,其中,门板331可滑动装配于滑槽322内,挡板332则抵接于延伸臂412的一侧。当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31 导通时,如图8所示,门板331可滑动至插线孔321内,以将插线孔321关闭;当作业人员逆时针转动手柄41时,第一进线端21与第一出线端31断开,延伸臂412可拉动防护门33 向上滑动,将插线孔321打开,这时,作业人员可将用电设备的导线插入插线孔321内,将用电设备与第一出线端31电连接;之后,作业人员可顺时针转动手柄41,使第一进线端21 与第一出线端31重新电连接,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供电。
此外,为了提高断路器的用电安全性,在对用电设备供电的状态下,可以使门板331重新落回插线孔321内,使门板331远离挡板332的一端搭接在插线孔321内的导线上。具体实施时,出线机构还包括第三扭簧34,第三扭簧34可套设于第二转轴431上,第三扭簧34的扭转臂抵压在防护门33设置有挡板332的一端,当防护门33将插线孔321关闭时,第三扭簧34处于释能状态,当防护门33将插线孔321打开时,第三扭簧34则处于蓄能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三扭簧34可施加给防护门33一个使其向下滑动的压力,促使门板下滑落回插线孔321内。
此外,为了使第三扭簧34的扭转臂能够可靠作用在防护门33上,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门33设置有挡板332的一端还可开设有限位槽,以使第三扭簧34的扭转臂可以抵压在该限位槽内。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断路器还可包括灭弧机构60,以熄灭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提高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在具体设置灭弧机构60时,灭弧机构60可包括灭弧栅片 61和熄弧板62,其中,灭弧栅片61设置于转动臂设置有动触点的一端,且灭弧栅片61与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间隔设置,在灭弧栅片61与第一侧壁11之间可设置有绝缘的弧形挡壁63,以在弧形挡壁63与灭弧栅片61之间形成跑弧道64;熄弧板62设置于弧形挡壁63的一端,并连接于弧形挡壁63与第一侧壁之间,壳体10的侧壁上则开设有喷弧口15。一并参考图11所示,采用上述结构时,转动臂46和第一进线端21之间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根据左手定则,动触点461与静触点211间的电弧所受到的洛伦兹力F的方向为近似指向第一侧壁11的方向,该洛伦兹力F可向第一侧壁11的方向拉长电弧,使电弧由灭弧栅片61移动至后侧的跑弧道64,然后经过熄弧板62的吸附作用进入弧形挡壁63与壳体10的侧壁形成的空间内,最后经过喷弧口15喷出。可见,相比现有的一些顶部喷弧的断路器,本实施例方案不仅通过设置跑弧道64增加了电弧的运动路径长度,可以提高对电弧的冷却效果,并且还可以将电弧由壳体10后侧的第一侧壁11喷出,因此在安装断路器时无需再在顶部预留吹弧空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压缩断路器在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
另外,一并参考图12所示的熄弧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熄弧板62 可设置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层板621和第二层板622,具体实施时,第一层板621上所开设的气流通孔623与第二层板622上所开设的气流通孔623错位设置,从而可对电弧形成两层吸附效应,进一步提高灭弧效果,使得最终只有热气流从喷弧口15喷出。
继续参考图10所示,在将断路器安装于插框内时,为了提高安装牢靠性,断路器还可包括可使其锁定于插框内的锁定机构70。具体设置时,壳体10的顶壁13开设有凹槽16,锁定机构70可滑动装配于凹槽16内,一并参考图13所示,锁定机构70具有台阶结构,锁定机构70的下层台阶开设有开孔71,开孔71内设置有弹性件72,弹性件72的两端分别与凹槽 16的底壁与开孔71的底壁抵接,锁定机构70的台阶面则可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以使得当弹性件72被压缩时锁定机构70可隐藏于壳体10内,以及当弹性件72复位时锁定机构70 的上层台阶可弹出至壳体10外侧。插框内可设置有与锁定机构70相配合的定位孔,将断路器插入插框时,可按压锁定机构70使其隐藏于壳体10内,当断路器安装到位后,定位孔可对锁定机构70进行避让,使锁定机构的上层台阶弹出至壳体10外侧并卡接于定位孔内,从而将断路器固定。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图。为了避免作业人员在断路器正常使用过程中误碰手柄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断路器还可包括手柄保护门80,手柄保护门80设置于手柄41的外侧,手柄保护门80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壳体10 上,通过转动手柄保护门80可将手柄41暴露或遮蔽;手柄保护门80的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凸点81,壳体内壁的相应位置则可设置与凸点81配合的凹坑,当手柄保护门80扣合时可通过凸点81与凹坑的卡和作用将手柄保护门80固定。另外,为了方便作业人员将手柄保护门80 打开,手柄保护门80上还设置有箭头形的凸起结构82,箭头的方向指向可将手柄保护门80 开启的方向,凸起结构82在箭头的反方向还开设有避让孔83,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示作业人员手柄保护门80的打开方式,另一方面还方便作业人员施力,因此可以提高手柄保护门80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盒,该配电盒用于实现电路的部署分配,可以应用在无线大功率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基站的供配电系统中,还可以应用在家庭电路的供配电系统中,本实施例对该配电盒所应用的领域不做限定,可以应用于任意领域的线路连接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盒可以包括盒体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述的断路器,盒体上开设有与断路器一一对应设置的插框,以使断路器插可设于插框内;其中,当断路器为多个时,该多个断路器可并联设置,且每个断路器分别接入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其中,电源端可以是市电,也可以是发电机,还可以是蓄电池等。
上述实施中,断路器可以将进入配电盒的一路电分为多路电,每一个断路器可以与一个用电设备相连,也可以与多个用电设备相连。例如,在家庭用电中,一个断路器可以与空调相连,另一个断路器可以与冰箱相连,另一个断路器可以与照明设备相连等。通过断路器将进入配电盒的一路电分为多路电,并分别用于对不同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这样即使一路电路出现故障,其它路电路上的用电设备还可以继续工作,从而可以起到电路保护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进线机构、出线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断路器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所述进线机构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包括第一进线端,所述第一进线端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另一端与供电线路电连接;
所述出线机构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包括第一出线端,所述第一出线端用于与受电线路电连接;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支架以及沿所述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拐臂和所述第二拐臂分别铰接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支架的铰接轴线及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支架的铰接轴线沿所述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支架、所述跳扣组件、所述转动臂的铰接轴线呈三角形排布;所述转动臂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并可在所述操作机构运动时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或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转动臂位于所述第一进线端朝向所述底壁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手柄以及连杆,所述手柄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拐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拐臂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支架、所述连杆、所述跳扣组件的铰接轴线呈三角形排布。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拐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将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连接的连接板,其中: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和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二拐臂通过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铰接孔内的第三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架上,通过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铰接孔内的第四转轴与所述跳扣组件转动连接,以及通过设置于一对第三铰接孔内的第五转轴与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二拐臂的一端的两个挡壁,两个所述挡壁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挡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
两个所述挡壁上对应所述第五转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四铰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壁上还开设有以第四铰接孔为圆心的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位于所述挡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且所述弧形孔与所述第一铰接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三转轴穿射于所述弧形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扭转臂抵压在所述支架上;
当所述转动臂转动至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分离时,所述第一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所述转动臂转动至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扭簧处于蓄能状态。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扣组件包括支撑件、跳扣和锁扣件,其中:
所述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拐臂铰接;
所述跳扣分别与所述第一拐臂和所述支撑件铰接,且所述跳扣部分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跳扣的一侧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开设有弧形缺口;
所述锁扣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锁扣件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锁扣件通过所述连接轴铰接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轴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中间轴段与所述弧形缺口相对设置,所述中间轴段上沿径向开设有开槽;
当所述中间轴段卡接于所述弧形缺口内时,所述支撑件、所述跳扣和所述锁扣件锁接固定;当所述中间轴段转出所述弧形缺口时,所述支撑件、所述跳扣和所述锁扣件解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设置有挡块;
所述锁扣件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挡块抵接的第一柱体,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扭转臂抵压在所述第一柱体背离挡块的一侧;
当所述支撑件、所述跳扣和所述锁扣件锁接固定时,所述第二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所述支撑件、所述跳扣和所述锁扣件解锁时,所述第二扭簧处于蓄能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电磁线圈、铁芯和衔铁,所述电磁线圈套设于所述铁芯外侧,且所述电磁线圈分别与所述动触点和所述第一出线端电连接;所述衔铁铰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衔铁的一端与所述铁芯的端面位置相对,另一端位于所述锁扣件的一侧;
当流经所述电磁线圈的电流大于预设的电流阈值时,所述衔铁可在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下转动,并推动所述锁扣件转动,将所述支撑件、所述跳扣和所述锁扣件由锁接固定切换为解锁。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机构还包括连接器座体,所述第一出线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座体内,所述连接器座体上开设有沿所述断路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线孔,所述受电线路可插入所述插线孔内与所述第一出线端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座体设置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连接器座体上还开设有沿所述断路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插线孔相通;
所述出线机构还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包括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板的一端的挡板,所述门板滑动装配于所述滑槽和所述插线孔内,所述挡板与所述手柄传动连接;
当朝向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分离的方向转动所述手柄时,所述防护门可在所述手柄的带动下将所述插线孔打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机构还包括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三扭簧的扭转臂抵压在所述防护门设置有所述挡板的一端;
当所述门板滑动至所述插线孔内时,所述第三扭簧处于释能状态;当所述门板滑动至将所述插线孔打开时,所述第三扭簧处于蓄能状态。
1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灭弧栅片、弧形挡壁和熄弧板,其中:
所述灭弧栅片设置于所述转动臂设置有动触点的一端,且所述灭弧栅片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
所述弧形挡壁设置于所述灭弧栅片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所述灭弧栅片与所述弧形挡壁之间可形成跑弧道;
所述熄弧板设置于所述弧形挡壁的一端,并连接于弧形挡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喷弧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熄弧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上所开设的气流通孔与所述第二层板上所开设的气流通孔错位设置。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手柄保护门,所述手柄保护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外侧,且所述手柄保护门铰接于所述壳体上。
17.一种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插框,所述断路器插设于所述插框内,且所述断路器与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电连接。
CN202020960461.4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Active CN213366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0461.4U CN21336650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0461.4U CN21336650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6507U true CN213366507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0461.4U Active CN21336650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6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399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399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97570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связью
RU2411602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связью
WO2020135398A1 (zh) 小型断路器
CA2453792A1 (en) A gfci without bridge contacts and hav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blocking a face opening of a protected receptacle when tripped
WO2020135386A1 (zh) 小型断路器
CN212783318U (zh) 断路器
AU2018357310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operation device
CN213366507U (zh)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JPH03208223A (ja) 回路遮断器
WO2020135402A1 (zh) 小型断路器
KR100701775B1 (ko) 기중 차단기의 가동접압장치
US5343174A (en) Electrical circuit interrupting device with means to break welded contacts
CN111640633A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WO2020135410A1 (zh) 小型断路器
CN21450540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UA122156C2 (uk) Автоматичний вимикач
CN113078035A (zh) 一种高分断微型断路器
KR101810472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메커니즘 연결 구조
CN113889377A (zh) 断路器
CN220439510U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1182121U (zh) 一种具有重合功能的物联网微型断路器
CN216902764U (zh)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CN116266520A (zh)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CN216902765U (zh)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KR100732508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압트립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