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9250U -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9250U
CN220169250U CN202321950332.7U CN202321950332U CN220169250U CN 220169250 U CN220169250 U CN 220169250U CN 202321950332 U CN202321950332 U CN 202321950332U CN 220169250 U CN220169250 U CN 220169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low beam
modul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03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03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9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9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9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长形的双光模块,透镜与透镜支架相连接,透镜设置有近光入光面、两个远光入光面以及出光面,近光入光面和两个远光入光面均位于透镜的一侧,出光面位于透镜的另一侧,两个远光入光面分别位于近光入光面的两端,反射镜设置有近光反射碗和两个远光反射碗,两个远光反射碗分别位于近光反射碗的两侧,发光机构与反射镜相连接,散热器与发光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近光入光面和两个远光入光面拥有共同的出光面,减小了透镜高度尺寸,透镜占用空间较小,能够适用于透镜高度尺寸较小的场合,同时,反光镜的分区设计,实现了多个反光碗的一体化设计,减少反光镜所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一般采用聚光器式的方案作出常规尺寸的透镜模组,然后再对透镜进行宽度方向上的扩充。现有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近光入光面对应近光出光面,远光入光面对应远光出光面,由于,近光出光面和远光出光面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因此,此种方法对于透镜高度尺寸较小的情况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扁长形双光模块透镜高度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长形的双光模块,通过对透镜进行改进,使得近光入光面和远光入光面拥有共同的出光面,减小了透镜高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包括:透镜支架、透镜、反射镜、发光机构以及散热器,所述透镜与所述透镜支架相连接,所述透镜设置有近光入光面、两个远光入光面以及出光面,所述近光入光面和两个所述远光入光面均位于所述透镜的一侧,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透镜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远光入光面分别位于所述近光入光面的两端,所述反射镜设置有近光反射碗和两个远光反射碗,两个所述远光反射碗分别位于所述近光反射碗的两侧,所述发光机构与所述反射镜相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光机构相连接;其中:所述近光入光面与所述近光反射碗相对设置,所述远光入光面与所述远光反射碗相对设置。
由此,近光入光面和两个远光入光面拥有共同的出光面,减小了透镜高度尺寸,透镜占用空间较小,能够适用于透镜高度尺寸较小的场合,同时,反光镜的分区设计,实现了多个反光碗的一体化设计,减少反光镜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机构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近光模块、第二电路板以及第一远光模块,所述反射镜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近光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远光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均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由此,能够同时实现近光和远光的功能,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近光和远光的发光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机构还包括:第三电路板、第二近光模块以及第二远光模块,所述反射镜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近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远光模块均安装在所述第三电路板上,所述第三电路板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由此,能够同时实现近光和远光的功能,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还包括: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透镜、所述散热器相连接。由此,能够遮挡杂光,提高发光机构的发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嵌设在所述散热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发光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贯穿所述凹槽,并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环绕所述风扇设置。由此,多个散热翅片形成的风道,能够有效的将风扇吹出的风较好的向外围吹出,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靠近所述透镜的一侧开设有防炫光槽,所述防炫光槽的纵向截面为半圆柱状弧形槽。由此,近光电路板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防炫光槽吸收或者反射到反射镜的内部,能够消除近光炫光,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近光的发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横向截面的形状为扁长形,所述透镜的长度为L,所述透镜的高度为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近光入光面和两个远光入光面拥有共同的出光面,减小了透镜高度尺寸,透镜占用空间较小,能够适用于透镜高度尺寸较小的场合,同时,反光镜的分区设计,实现了多个反光碗的一体化设计,减少反光镜所占用的空间。
2、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器内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散热翅片形成的风道,能够有效的将风扇吹出的风较好的向外围吹出,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器上开设有防炫光槽,近光电路板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防炫光槽吸收或者反射到反射镜的内部,能够消除近光炫光,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近光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透镜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透镜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透镜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1的透镜的后视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发光机构的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1的散热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散热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为实施例2的发光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透镜支架;2、透镜;201、近光入光面;202、远光入光面;203、出光面;3、反射镜;301、近光反射碗;302、远光反射碗;4、发光机构;401、第一电路板;402、第一近光模块;403、第二电路板;404、第一远光模块;405、第三电路板;406、第二近光模块;407、第二远光模块;5、散热器;501、凹槽;502、散热翅片;503、防炫光槽;6、遮光罩;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包括:透镜支架1、透镜2、反射镜3、发光机构4以及散热器5,透镜2与透镜支架1相连接,透镜2设置有近光入光面201、两个远光入光面202以及出光面203,近光入光面201和两个远光入光面202均位于透镜2的一侧,出光面203位于透镜2的另一侧,两个远光入光面202分别位于近光入光面201的两端,反射镜3设置有近光反射碗301和两个远光反射碗302,两个远光反射碗302分别位于近光反射碗301的两侧,发光机构4与反射镜3相连接,散热器5与发光机构4相连接;其中:近光入光面201与近光反射碗301相对设置,远光入光面202与远光反射碗302相对设置。由此,近光入光面201和两个远光入光面202拥有共同的出光面203,减小了透镜2高度尺寸,透镜2占用空间较小,能够适用于透镜2高度尺寸较小的场合,同时,反光镜的分区设计,实现了多个反光碗的一体化设计,减少反光镜所占用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机构4包括:第一电路板401、第一近光模块402、第二电路板403以及第一远光模块404,反射镜3与第一电路板401相连接,第一近光模块402安装在第一电路板401上,第一远光模块404安装在第二电路板403上,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3均与散热器5相连接。由此,能够同时实现近光和远光的功能,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近光和远光的发光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还包括:遮光罩6,遮光罩6的两端分别与透镜2、散热器5相连接。由此,能够遮挡杂光,提高发光机构4的发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还包括:风扇7,风扇7嵌设在散热器5内,散热器5远离发光机构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01,风扇7位于凹槽501内,并与散热器5相连接,散热器5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502,散热翅片502贯穿凹槽501,并与散热器5相连接,多个散热翅片502环绕风扇7设置,散热器5靠近透镜2的一侧开设有防炫光槽503,防炫光槽503的纵向截面为半圆柱状弧形槽。由此,多个散热翅片502形成的风道,能够有效的将风扇7吹出的风较好的向外围吹出,提高了散热器5的散热效率;近光电路板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防炫光槽503吸收或者反射到反射镜3的内部,能够消除近光炫光,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近光的发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2横向截面的形状为扁长形,透镜2的长度为L,透镜2的高度为H。例如,L>90mm,H<35mm。
本实施例的出光过程是:当启动近光功能时,第一近光模块402接通第一电路板401,第一近光模块402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近光发射碗、近光入光面201,近光光线从近光出光面203发射出去,最终在车辆前方照射处近光图案;
在启动远光功能时,第一近光模块402接通第一电路板401,第一近光模块402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近光发射碗、近光入光面201,近光光线从近光出光面203发射出去,第一远光模块404接通第二电路板403,第一远光模块404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远光发射碗、远光入光面202,远光光线从远光出光面203发射出去,最终在车辆前方照射处远光图案。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机构4包括:第三电路板405、第二近光模块406以及第二远光模块407,反射镜3与第三电路板405相连接,第二近光模块406和第二远光模块407均安装在第三电路板405上,第三电路板405与散热器5相连接。由此,能够同时实现近光和远光的功能,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的出光过程是:当启动近光功能时,第二近光模块406接通第三电路板405,第二近光模块406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近光发射碗、近光入光面201,近光光线从近光出光面203发射出去,最终在车辆前方照射处近光图案;
在启动远光功能时,第二近光模块406接通第三电路板405,第一近光模块402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近光发射碗、近光入光面201,近光光线从近光出光面203发射出去,第二远光模块407接通第三电路板405,第二远光模块407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远光发射碗、远光入光面202,远光光线从远光出光面203发射出去,最终在车辆前方照射处远光图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近光入光面201和两个远光入光面202拥有共同的出光面203,减小了透镜2高度尺寸,透镜2占用空间较小,能够适用于透镜2高度尺寸较小的场合,同时,反光镜的分区设计,实现了多个反光碗的一体化设计,减少反光镜所占用的空间;在散热器5内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502,多个散热翅片502形成的风道,能够有效的将风扇7吹出的风较好的向外围吹出,提高了散热器5的散热效率;在散热器5上开设有防炫光槽503,近光电路板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防炫光槽503吸收或者反射到反射镜3的内部,能够消除近光炫光,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近光的发光效果。
以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支架(1),以及
透镜(2),所述透镜(2)与所述透镜支架(1)相连接,所述透镜(2)设置有近光入光面(201)、两个远光入光面(202)以及出光面(203),所述近光入光面(201)和两个所述远光入光面(202)均位于所述透镜(2)的一侧,所述出光面(203)位于所述透镜(2)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远光入光面(202)分别位于所述近光入光面(201)的两端;
反射镜(3),所述反射镜(3)设置有近光反射碗(301)和两个远光反射碗(302),两个所述远光反射碗(302)分别位于所述近光反射碗(301)的两侧;
发光机构(4),所述发光机构(4)与所述反射镜(3)相连接;
散热器(5),所述散热器(5)与所述发光机构(4)相连接;
其中:所述近光入光面(201)与所述近光反射碗(301)相对设置,所述远光入光面(202)与所述远光反射碗(302)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4)包括:第一电路板(401)、第一近光模块(402)、第二电路板(403)以及第一远光模块(404),所述反射镜(3)与所述第一电路板(401)相连接,所述第一近光模块(40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401)上,所述第一远光模块(404)安装在所述第二电路板(403)上,所述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3)均与所述散热器(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4)还包括:第三电路板(405)、第二近光模块(406)以及第二远光模块(407),所述反射镜(3)与所述第三电路板(405)相连接,所述第二近光模块(406)和所述第二远光模块(407)均安装在所述第三电路板(405)上,所述第三电路板(405)与所述散热器(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还包括:遮光罩(6),所述遮光罩(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透镜(2)、所述散热器(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长形的双光模块还包括:风扇(7),所述风扇(7)嵌设在所述散热器(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远离所述发光机构(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01),所述风扇(7)位于所述凹槽(501)内,并与所述散热器(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502),所述散热翅片(502)贯穿所述凹槽(501),并与所述散热器(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502)环绕所述风扇(7)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靠近所述透镜(2)的一侧开设有防炫光槽(503),所述防炫光槽(503)的纵向截面为半圆柱状弧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长形的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横向截面的形状为扁长形,所述透镜(2)的长度为L,所述透镜(2)的高度为H。
CN202321950332.7U 2023-07-21 2023-07-21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Active CN220169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0332.7U CN220169250U (zh) 2023-07-21 2023-07-21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0332.7U CN220169250U (zh) 2023-07-21 2023-07-21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9250U true CN220169250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0332.7U Active CN220169250U (zh) 2023-07-21 2023-07-21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9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35302B1 (ko) 차량용 램프 모듈 및 이를 응용하는 차량
KR100845487B1 (ko) 차량용 등기구
JP5227674B2 (ja) 車両用灯具
US20220316676A1 (en) Automotive lamp optical element and automotive headlamp
CN102759056B (zh) 车辆用灯具
CN210740276U (zh) 一种近光反射型前照灯模组和车辆
TWI723304B (zh) 具有高光利用率的光線投射裝置
CN109973920B (zh) Led光源车灯远近光一体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EP2484553B1 (en) Vehicle lamp and optical unit thereof
JP2013175391A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215216044U (zh) 车灯照明结构及车灯
CN220169250U (zh) 扁长形的双光模块
CN213983403U (zh) 远近光装置及汽车前照灯
CN103486520A (zh) Led光源前照灯
CN111503592A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led式车灯
CN112303580A (zh) 一种多曲面反射聚光式led近光透镜模组
CN211853878U (zh) 聚光器及车辆前照灯
CN220321119U (zh) 遮光板安装结构和车灯照明装置
CN220669235U (zh) 车灯模组及具有该车灯模组的车辆
CN217584283U (zh) 一种双光小模组
CN216047401U (zh) 车灯模组、机动车辆前照灯及机动车辆
CN216244083U (zh) 一种多光源车灯照明系统
CN210601435U (zh) 紧凑型激光大灯
CN118009276B (zh) 一种多功能led灯具及打光方法
CN217843718U (zh) 光学透镜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