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6490U -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6490U
CN220166490U CN202321535936.5U CN202321535936U CN220166490U CN 220166490 U CN220166490 U CN 220166490U CN 202321535936 U CN202321535936 U CN 202321535936U CN 220166490 U CN220166490 U CN 22016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ir
clothes drying
pip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59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浩祥
崔胜�
李科礼
蔡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59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6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包括:机体组件,安装于车辆底部备胎盘的外侧空间,所述备胎盘开设第一管孔,所述机体组件包括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部件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鼓动气流流过所述发热部件来产生热风;干衣袋,设置于车辆内部备胎盘的顶部空间,所述干衣袋设有第一风管接口;第一风管,穿过所述第一管孔引入车辆内部,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热风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风管的出气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风管接口相连接以将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导入所述干衣袋。在需要烘干衣物的时候开启,没有需求的时候隐藏起来,实用又不失去任何装载空间,解决用户自驾游时衣物烘干需求,提升移动生活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载干衣机可以说是长途旅行中非常实用的设备,其能够在自驾游时根据需要对衣物进行快速的烘干,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干衣机用以下设计方案:制作一个壳体,壳体内设有烘干室,壳体外壁上设有与汽车冷却器排热口相连的暖气入口,利用发动机余热对衣物进行烘干。这种设计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利用汽车冷却器余热、将暖风引入车内,必须从机舱的冷却器往车内布置暖风管道,暖风管道铺设难度大,且占用车内的空间,管道距离越长,热衰减越大,必定会降低烘干的效果,而且需要提高鼓风机的功率才能将暖气正常的往车内输送;
2.需要额外设置一个密闭的箱体(烘干室),必定占用车内的有限空间,影响用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包括:
机体组件,安装于车辆底部备胎盘的外侧空间,所述备胎盘开设第一管孔,所述机体组件包括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部件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鼓动气流流过所述发热部件来产生热风;
干衣袋,设置于车辆内部备胎盘的顶部空间,所述干衣袋设有第一风管接口;
第一风管,穿过所述第一管孔引入车辆内部,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热风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风管的出气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风管接口相连接以将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导入所述干衣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备胎盘开设第二管孔,所述干衣袋设有第二风管接口,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抽湿组件,所述抽湿组件包括第二风机,所述车载干衣装置还包括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穿过所述第二管孔引入车辆内部,所述第二风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抽湿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的进气端能够与所述第二风管接口相连接以将所述干衣袋的湿气排出。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机壳内部限定出由所述进风口连通至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的进风道,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发热部件沿进风方向设置于所述进风道,所述机壳内部限定出由所述排风口连通至所述第二风管的出气端的排风道,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道。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采用能够伸缩的软管。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部件包括PTC发热部件,所述机体组件具有安装座,所述机体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备胎盘的外壁面。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机体组件设置于车辆后纵梁的下方。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干衣袋包括袋体和支撑于所述袋体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支撑于所述袋体的两端,所述干衣袋能够向中部压溃所述袋体进行折叠。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干衣装置还包括吊绳,所述干衣袋的两端设有过绳孔,所述过绳孔设有粘扣或拉链,所述吊绳的两端穿过所述过绳孔与车辆两侧内壁面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备胎盘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管孔的第一孔盖和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管孔的第二孔盖。
第二方面,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车辆底部备胎盘的外侧空间布置机体组件,机体组件通过第一风管沿伸到备胎盘内部,在车辆内部备胎盘的顶部空间布置一个可折叠的干衣袋,需要干衣时,将干衣袋撑起,第一风管连接于干衣袋的第一风管接口,启动热风组件,第一风机鼓动气流流过发热部件并将热风送入干衣袋,实现干衣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从机舱冷却系统往车内布置复杂的暖风输送管道,不改变车载空调系统,小型化、独立化,与车内系统不干扰。在不改变车内装载空间下,利用车身密闭的位置,布置一套隐藏式车载干衣机系统,结合隐藏式干衣袋,在需要烘干衣物的时候开启,没有需求的时候隐藏起来,实用又不失去任何装载空间,解决用户自驾游时衣物烘干需求,提升移动生活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干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工作状态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工作状态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干衣袋待机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吊绳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其设置于车辆400的后尾箱,车载干衣装置包括机体组件100、干衣袋200和第一风管300,其中,机体组件100安装于车辆400底部备胎盘401的外侧空间,不占用车内装置空间,备胎盘401开设第一管孔,机体组件100包括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发热部件和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用于鼓动气流流过发热部件来产生热风。
干衣袋200设置于车辆400内部备胎盘401的顶部空间,干衣袋200设有第一风管接口,第一风管接口用于在工作时与第一风管相连接,干衣袋200待机时可隐藏,使用时展开,灵活、便捷。
第一风管300穿过第一管孔引入车辆400内部,第一风管300的进气端与热风组件相连接,第一风管300的出气端能够与第一风管接口相连接以将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导入干衣袋20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车辆400底部备胎盘401的外侧空间布置机体组件100,机体组件100通过第一风管300沿伸到备胎盘401内部,在车辆400内部备胎盘401的顶部空间布置一个可折叠的干衣袋200,需要干衣时,将干衣袋200撑起,第一风管300连接于干衣袋200的第一风管接口,启动热风组件,第一风机鼓动气流流过发热部件并将热风送入干衣袋200,实现干衣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从机舱冷却系统往车内布置复杂的暖风输送管道,不改变车载空调系统,小型化、独立化,与车内系统不干扰。在不改变车内装载空间下,利用车身密闭的位置,布置一套隐藏式车载干衣机系统,结合隐藏式干衣袋200,在需要烘干衣物的时候开启,没有需求的时候隐藏起来,实用又不失去任何装载空间,解决用户自驾游时衣物烘干需求,提升移动生活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备胎盘401开设第二管孔,干衣袋200设有第二风管接口,机体组件100包括抽湿组件,抽湿组件包括第二风机,车载干衣装置还包括第二风管500,第二风管500穿过第二管孔引入车辆400内部,第二风管500的出气端与抽湿组件相连接,第二风管500的进气端能够与第二风管500接口相连接以将干衣袋200的湿气排出至车辆400之外。本实施例中,抽湿组件能够及时将烘干衣物产生的湿气及时排出,避免湿气在车内逸散。
其中,参见图2、图4,机体组件100包括机壳102,热风组件和抽湿组件集成于机壳102内部,其中,机壳102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机壳102内部限定出由进风口连通至第一风管300的进气端的进风道,第一风机和发热部件沿进风方向设置于进风道,第一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第一风机将车外气流引入进风道,并在流经发热部件时温度升高,并最终被送入干衣袋200。机壳102内部限定出由排风口连通至第二风管500的出气端的排风道,第二风机设置于排风道,第二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第二风机工作时在排风道产生负压,从而将干衣袋200内部衣物烘干产生的湿气排出。
整个机体组件100可通过设置于车辆400内部的控制面板103进行控制,参见图3、图4,在尾箱饰板上布置机体组件100的控制面板103,饰板内部进行相应供电线路布置。
其中为了避免将车外的粉尘引入干衣袋200,可在进风口或进风道中设置过滤结构或过滤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管300和第二风管500采用能够伸缩的软管,第一风管300和第二风管500能够根据车载干衣装置的工作状态收起或连接于机壳102和干衣袋200之间,即在使用时能够抽出并连接于机壳102和干衣袋200之间,而在没有需求的时候可以与干衣袋200分离而隐藏起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部件包括PTC发热部件,PTC发热部件相较于电阻丝,能耗更低,方便通过车载电源直接驱动,同时,PTC发热部件发热角块,能够提升对于衣物的烘干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机体组件100具有安装座101,机体组件100通过安装座101固定安装于备胎盘401的外壁面。备胎盘401采用冲压工艺制作,在冲压时直接形成安装安装座101的平面,机体组件100的安装座101能够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安装于备胎盘401的外壁面。
进一步的,参见图2,机体组件100设置于车辆400后纵梁402的下方,即利用车身底部安装位置布置机体组件100,机体组件100直接集成于车辆400的车身结构外侧,不占用车内装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干衣袋200包括袋体201和支撑于袋体201的骨架202,骨架202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呈类似n形,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支撑于袋体201的两端,干衣袋200能够向中部压溃袋体201进行折叠,待机时可隐藏,使用时展开,灵活及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车载干衣装置还包括吊绳600,干衣袋200的两端设有过绳孔203,过绳孔203设有粘扣或拉链,粘扣或拉链能够在吊绳600穿置后封闭过绳孔203,吊绳600的两端穿过过绳孔203与车辆400两侧内壁面(尾箱饰板)相连接,过绳孔203横向穿过干衣袋200的内部空间,从而能够为内部烘干的衣物提供挂接位置,使衣物能够在悬挂状态下快速烘干。
在一些实施例中,备胎盘401设有用于封闭第一管孔的第一孔盖和用于封闭第二管孔的第二孔盖。待机状态时,可将第一风管300和第二风管500收回,然后通过第一孔盖封闭第一管孔,通过第二孔盖封闭第二管孔,避免粉尘、虫子等进入车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车载干衣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组件,安装于车辆底部备胎盘的外侧空间,所述备胎盘开设第一管孔,所述机体组件包括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部件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鼓动气流流过所述发热部件来产生热风;
干衣袋,设置于车辆内部备胎盘的顶部空间,所述干衣袋设有第一风管接口;
第一风管,穿过所述第一管孔引入车辆内部,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热风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风管的出气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风管接口相连接以将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导入所述干衣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盘开设第二管孔,所述干衣袋设有第二风管接口,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抽湿组件,所述抽湿组件包括第二风机,所述车载干衣装置还包括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穿过所述第二管孔引入车辆内部,所述第二风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抽湿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的进气端能够与所述第二风管接口相连接以将所述干衣袋的湿气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机壳内部限定出由所述进风口连通至所述第一风管的进气端的进风道,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发热部件沿进风方向设置于所述进风道,所述机壳内部限定出由所述排风口连通至所述第二风管的出气端的排风道,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采用能够伸缩的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包括PTC发热部件,所述机体组件具有安装座,所述机体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备胎盘的外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件设置于车辆后纵梁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袋包括袋体和支撑于所述袋体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支撑于所述袋体的两端,所述干衣袋能够向中部压溃所述袋体进行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干衣装置还包括吊绳,所述干衣袋的两端设有过绳孔,所述过绳孔设有粘扣或拉链,所述吊绳的两端穿过所述过绳孔与车辆两侧内壁面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盘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管孔的第一孔盖和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管孔的第二孔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干衣装置。
CN202321535936.5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2016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5936.5U CN220166490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5936.5U CN220166490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6490U true CN220166490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7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5936.5U Active CN220166490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6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7297B2 (ja) 保管チャンバ
JP2005047489A5 (zh)
CA2313581A1 (e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skid steer loader
CN210577059U (zh) 一种自动除湿的高压柜
CN220166490U (zh) 一种车载干衣装置和车辆
CN207842642U (zh) 一种车辆及电池舱、电池箱通风结构
CN207059687U (zh) 分体式电动汽车空调器
CN206539430U (zh) 一种沙漠工况卡车空调进气过滤装置
CN107264232B (zh) 一种自卸车车厢加热系统
CN105751853B (zh) 一种汽车通风降温系统
CN208970582U (zh) 一种可对电池快速降温的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CN2905568Y (zh) 车用隔阳气囊装置
CN109398121A (zh) 直流输出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模块
CN207842653U (zh) 一种导风罩
CN21118227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锂电池组的防潮式外壳
CN109941082A (zh) 车辆及电池舱、电池箱通风结构
CN107264233A (zh) 一种防车内甲醛和高温用的外接式通风装置
CN106218736A (zh) 一种降阻增程的电动汽车
JP4125446B2 (ja) 穀粒乾燥機
JP3246866B2 (ja) 車輌荷室の加温加湿装置
CN110126705A (zh) 一种发电车通风降噪系统及发电车车厢
CN204361217U (zh) 一种电车电池包冷却系统
CN219223182U (zh) 一种钢带流延机的热风循环烘干装置
CN211823664U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纺织烘干装置
CN217347416U (zh) 一种车用空气交换温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