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7066U -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7066U
CN220157066U CN202321534401.6U CN202321534401U CN220157066U CN 220157066 U CN220157066 U CN 220157066U CN 202321534401 U CN202321534401 U CN 202321534401U CN 220157066 U CN220157066 U CN 220157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weld
bract
bud
wall w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44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静
宋萌萌
任星
岳彩峰
娄兴勇
郭学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44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7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7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7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包括:剥皮机底架、苞叶绞龙、左侧壁焊合、右侧壁焊合、托架焊合、主动辊、被动辊、输送带,苞叶绞龙转动安装在剥皮机底架中,左侧壁焊合以及右侧壁焊合一一对应安装在剥皮机底架的底部两侧,托架焊合安装在左侧壁焊合和右侧壁焊合之间,主动辊以及被动辊均转动安装在左侧壁焊合和右侧壁焊合之间,托架焊合位于左侧壁焊合和右侧壁焊合之间,输送带套设在托架焊合、主动辊以及被动辊上,输送带的一侧与苞叶绞龙的输出端连通,苞叶绞龙与主动辊传动连接。将玉米苞叶通过输送带排出,极大降低苞叶堵塞的可能,减少人工清理及停机作业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收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玉米收获机进行田间作业时,玉米果穗经剥皮机剥除苞叶,通过苞叶输送绞龙清选籽粒后由苞叶排草口排出苞叶,苞叶依靠自身重力沿苞叶导板下滑,作物青湿含水量高或有长茎秆混入的情况下,极易引起堵塞,影响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包括:剥皮机底架、苞叶绞龙、左侧壁焊合、右侧壁焊合、托架焊合、主动辊、被动辊、输送带,所述苞叶绞龙转动安装在所述剥皮机底架中,所述左侧壁焊合以及所述右侧壁焊合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剥皮机底架的底部两侧,所述托架焊合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之间,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被动辊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之间,所述托架焊合位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之间,所述输送带套设在所述托架焊合、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被动辊上,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与所述苞叶绞龙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苞叶绞龙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玉米苞叶通过输送带排出,极大降低苞叶堵塞的可能,减少人工清理及停机作业的时间,若遇青湿苞叶出现堵塞等突发状况时,可通过输送带自身打滑保护传动系统,可靠性高。解决玉米苞叶堵塞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苞叶绞龙的一侧设有主动链轮,所述剥皮机底架上设有张紧链轮,所述右侧壁焊合上设有惰轮,所述主动辊的一侧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所述张紧链轮、所述惰轮以及所述从动链轮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苞叶输送动力由苞叶绞龙传递,经惰轮换向后,输入到主动辊上。合理利用苞叶绞龙的动力带动输送带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上设有至少一条导向筋,所述导向筋的高度数值范围为3mm-2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筋的设置,便于对苞叶进行推动以及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剥皮机底架上设有用于对苞叶进行导向的滑板,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板对苞叶有导向作用,防止苞叶从绞龙末端导出后滑出苞叶输送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上均设有滑道以及用于调整被动辊和主动辊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被动辊的两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的滑道中,所述被动辊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的调节机构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被动辊与主动辊的距离。左、右侧壁焊合在被动辊安装处设有长槽形的滑道,通过调整被动辊在左、右侧壁焊合上的安装位置,使输送带有合适的张紧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壁焊合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弹簧、限位挡板以及轴承座板,所述限位挡板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焊合上,所述轴承座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焊合上,所述被动辊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座板中,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挡板以及所述轴承座板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挡板以及所述轴承座板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杆用于调整被动辊与主动辊的距离。调节杆处增加弹簧,弹簧一端顶在限位挡板上,一端通过螺母、调节杆与轴承座板连接,使主动辊与被动辊始终处于弹簧张紧状态,实现自动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壁焊合上设有一对限位板,所述轴承座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在一对所述限位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板起到作为轴承座板滑道的作用,同时在左右方向对轴承座板起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为橡胶带、尼龙带、PVC带或钢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输送带的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壁焊合上设有外挡板,所述左侧壁焊合上设有内挡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对苞叶进行导向,防止苞叶从左右两侧滑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玉米苞叶通过输送带排出,极大降低苞叶堵塞的可能,减少人工清理及停机作业的时间,若遇青湿苞叶出现堵塞等突发状况时,可通过输送带自身打滑保护传动系统,可靠性高。解决玉米苞叶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苞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苞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苞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苞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苞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附图标号说明:1、剥皮机底架;2、苞叶绞龙;3、左侧壁焊合;4、右侧壁焊合;5、托架焊合;6、主动辊;7、被动辊;8、输送带;9、主动链轮;10、张紧链轮;11、惰轮;12、从动链轮;13、导向筋;14、滑板;15、滑道;16、调节机构;17、调节杆;18、弹簧;19、限位挡板;20、轴承座板;21、限位板;22、外挡板;23、内挡板;24、连接板;25、底盘机架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包括:剥皮机底架1、苞叶绞龙2、左侧壁焊合3、右侧壁焊合4、托架焊合5、主动辊6、被动辊7、输送带8,所述苞叶绞龙2转动安装在所述剥皮机底架1中,所述左侧壁焊合3以及所述右侧壁焊合4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剥皮机底架1的底部两侧,所述托架焊合5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之间,所述主动辊6以及所述被动辊7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之间,所述托架焊合5位于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之间,所述输送带8套设在所述托架焊合5、所述主动辊6以及所述被动辊7上,所述输送带8的一侧与所述苞叶绞龙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苞叶绞龙2与所述主动辊6传动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玉米苞叶通过输送带排出,极大降低苞叶堵塞的可能,减少人工清理及停机作业的时间,若遇青湿苞叶出现堵塞等突发状况时,可通过输送带自身打滑保护传动系统,可靠性高。解决玉米苞叶堵塞问题。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苞叶绞龙2的一侧设有主动链轮9,所述剥皮机底架1上设有张紧链轮10,所述右侧壁焊合4上设有惰轮11,所述主动辊6的一侧设有从动链轮12,所述主动链轮9、所述张紧链轮10、所述惰轮11以及所述从动链轮12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苞叶输送动力由苞叶绞龙传递,经惰轮换向后,输入到主动辊上。合理利用苞叶绞龙的动力带动输送带转动。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8上设有至少一条导向筋13,所述导向筋13的高度数值范围为3mm-2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筋的设置,便于对苞叶进行推动以及输送。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剥皮机底架1上设有用于对苞叶进行导向的滑板14,所述滑板14位于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板对苞叶有导向作用,防止苞叶从绞龙末端导出后滑出苞叶输送槽。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上均设有滑道15以及用于调整被动辊7和主动辊6间距的调节机构16,所述被动辊7的两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的滑道15中,所述被动辊7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左侧壁焊合3和所述右侧壁焊合4的调节机构16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被动辊与主动辊的距离。左、右侧壁焊合在被动辊安装处设有长槽形的滑道,通过调整被动辊在左、右侧壁焊合上的安装位置,使输送带有合适的张紧状态。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壁焊合4的调节机构16包括:调节杆17、弹簧18、限位挡板19以及轴承座板20,所述限位挡板19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焊合4上,所述轴承座板20滑动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焊合4上,所述被动辊7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座板20中,所述调节杆17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挡板19以及所述轴承座板20连接,所述弹簧18套设在所述调节杆17上,所述弹簧18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挡板19以及所述轴承座板20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杆用于调整被动辊与主动辊的距离。调节杆处增加弹簧,弹簧一端顶在限位挡板上,一端通过螺母、调节杆与轴承座板连接,使主动辊与被动辊始终处于弹簧张紧状态,实现自动调节。
其中,左侧壁焊合3的调节机构16与右侧壁焊合4的调节机构16结构相同。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壁焊合4上设有一对限位板21,所述轴承座板20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在一对所述限位板21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板起到作为轴承座板滑道的作用,同时在左右方向对轴承座板起限位作用。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8为橡胶带、尼龙带、PVC带或钢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输送带的类型。
其中,输送带可以为不锈钢板式输送链形成近似封闭回转空间的输送链条;输送带的材质可以为非金属橡胶尼龙带或PVC带或皮带,也可为其他非金属材质或金属材质,如钢带。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壁焊合4上设有外挡板22,所述左侧壁焊合3上设有内挡板23。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对苞叶进行导向,防止苞叶从左右两侧滑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作业过程为玉米苞叶经由剥皮机从果穗上剥离进入苞叶绞龙2,苞叶绞龙2对苞叶夹带的籽粒进行清选后,再由苞叶输送装置(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将苞叶(玉米苞叶)排出。苞叶输送装置上端与剥皮机底架1螺栓固定,下端通过连接板24用螺栓固定在底盘机架纵梁25上。苞叶输送动力由苞叶绞龙2传递,经惰轮11换向后,输入到主动辊6上。苞叶输送装置由左侧壁焊合3、右侧壁焊合4、托架焊合5、主动辊6、被动辊7、外挡板22、内挡板23、输送带8、滑板14、限位板21、调节杆17、弹簧18、传动链轮(主动链轮、张紧链轮、惰轮以及从动链轮)等组成。输送带8通过主动辊6、被动辊7、托架焊合5支撑并环绕在其上。输送带8上根据实际情况设有1条到多条不等导向筋13,导向筋13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数据设计3-20mm。滑板14对苞叶有导向作用,通过螺栓安装在剥皮机底架1的横梁上,防止苞叶从绞龙(苞叶绞龙)末端导出后滑出苞叶输送槽。调节杆17用于调整被动辊7与主动辊6的距离,左、右侧壁焊合在被动辊7安装处设有长槽形的滑道15,通过调整被动辊7在左、右侧壁焊合上的安装位置,使输送带8有合适的张紧状态,调节杆17处增加弹簧18,弹簧18一端顶在限位挡板19上,一端通过螺母、调节杆17与轴承座板20连接,使主动辊6与被动辊7始终处于弹簧张紧状态,实现自动调节。
托架焊合5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侧壁(左侧壁焊合和右侧壁焊合)上,与左右侧壁共同形成框架,主动辊6、被动辊7通过轴承座板20与左、右侧壁分别固定在一起。限位板21安装在左右侧壁的上下两个折弯边上,起到作为轴承座板20滑道的作用,同时在左右方向对轴承座板20起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苞叶输送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玉米收获机作业,将玉米苞叶通过输送带排出,极大降低苞叶堵塞的可能,减少人工清理及停机作业的时间,若遇青湿苞叶出现堵塞等突发状况时,可通过输送带自身打滑保护传动系统,可靠性高。输送带为橡胶材质,同皮带类似,过载会打滑。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玉米苞叶通过输送带排出,极大降低苞叶堵塞的可能,减少人工清理及停机作业的时间,若遇青湿苞叶出现堵塞等突发状况时,可通过输送带自身打滑保护传动系统,可靠性高。解决玉米苞叶堵塞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皮机底架、苞叶绞龙、左侧壁焊合、右侧壁焊合、托架焊合、主动辊、被动辊、输送带,所述苞叶绞龙转动安装在所述剥皮机底架中,所述左侧壁焊合以及所述右侧壁焊合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剥皮机底架的底部两侧,所述托架焊合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之间,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被动辊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之间,所述托架焊合位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之间,所述输送带套设在所述托架焊合、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被动辊上,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与所述苞叶绞龙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苞叶绞龙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苞叶绞龙的一侧设有主动链轮,所述剥皮机底架上设有张紧链轮,所述右侧壁焊合上设有惰轮,所述主动辊的一侧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所述张紧链轮、所述惰轮以及所述从动链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上设有至少一条导向筋,所述导向筋的高度数值范围为3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底架上设有用于对苞叶进行导向的滑板,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上均设有滑道以及用于调整被动辊和主动辊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被动辊的两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的滑道中,所述被动辊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左侧壁焊合和所述右侧壁焊合的调节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焊合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弹簧、限位挡板以及轴承座板,所述限位挡板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焊合上,所述轴承座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右侧壁焊合上,所述被动辊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座板中,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挡板以及所述轴承座板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挡板以及所述轴承座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焊合上设有一对限位板,所述轴承座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在一对所述限位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橡胶带、尼龙带、PVC带或钢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焊合上设有外挡板,所述左侧壁焊合上设有内挡板。
10.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
CN202321534401.6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Active CN220157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4401.6U CN220157066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4401.6U CN220157066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7066U true CN220157066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4401.6U Active CN220157066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7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1780B2 (en) Combine harvester draper header with pivoting structure within side draper
CA2561029C (en) Conveyor feeder house chain slat
US6167686B1 (en) Tensioner for header of a harvester
US3860010A (en) Chaff saver for combines
JP6556203B2 (ja) 収穫機
EP3646706B1 (en) Harvester feeder
CN204217505U (zh)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CN220157066U (zh) 一种玉米收获机苞叶输送装置以及玉米收获机
JP6224554B2 (ja) 収穫機
CN210868803U (zh) 玉米籽粒回收装置
CN106793754B (zh) 收割机
CN216017845U (zh) 一种输送排杂装置和玉米收获机
US2560801A (en) Endless chain gatherer for corn pickers
CN111642252A (zh) 一种摆动式进料机构
JP7497309B2 (ja) コンバインの穀稈搬送装置
JP710929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3821770B2 (ja) コンバイン
US2501097A (en) Corn harvester
CN219660420U (zh) 一种割台上料装置
CN216960816U (zh) 一种番茄收获机扶秧装置
CN216905994U (zh) 一种收割机输送槽防缠装置
US2573909A (en) Cornhusking attachment for portable farm elevators
US2816413A (en) Pickup attachment
US1931782A (en) Corn combine
US2277591A (en) Corn harves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