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6686U -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6686U
CN220156686U CN202321699794.6U CN202321699794U CN220156686U CN 220156686 U CN220156686 U CN 220156686U CN 202321699794 U CN202321699794 U CN 202321699794U CN 220156686 U CN220156686 U CN 220156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il body
left end
end part
righ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97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lu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l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lu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l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97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6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6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6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包括第一线圈本体,第一线圈本体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线圈本体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线圈本体,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每组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左端均设置有线圈左端部,每组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右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右端部,第一线圈本体、线圈右端部、第二线圈本体和第线圈左端部围成闭合的回路线圈;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端部均设有位置调整机构,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通过位置调整机构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连接,位置调整机构可调整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左右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工件材料的电阻率和相对磁导率决定了趋肤效应的电流透入深度,金属板材类的感应加热根据材料的特性,加热温度,效率等因素,感应器主要分为纵向磁场或横向磁场的方式。纵向磁场加热的方式通常采用跑道型感应器,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在对导磁板材居里温度前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磁场和电场的相互作用,加热区域内,感应线圈边部的磁场较密集,材边部的感应电流密度更大,造成板材边部温度比中间温度高,一方面影响板材加热质量,另一方面低温温差造成的应力使板材变形严重,而且由于一条生产线通常需要生产多种规格的板材,板材宽度差别较大时,需要更换对应的感应线圈,因此现有金属板加热线圈不适用不同宽度的加热板加热,需要更换宽度较款的加热线圈,更换不便,浪费工人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金属板加热线圈不能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金属板材加工,影响加工效率和设备成本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包括若干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本体,第一线圈本体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线圈本体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线圈本体,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上下间隔设置,每组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左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左端部,每组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右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右端部,第一线圈本体、线圈右端部、第二线圈本体和第线圈左端部围成闭合的回路线圈。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端部均设有位置调整机构,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通过位置调整机构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连接,位置调整机构可调整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左右之间的距离。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两端的条状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平行,且各个固定板上均开设有条形孔;线圈右端部和线圈左端部均可拆卸固定在固定板上。线圈右端部和线圈左端部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耳,固定耳上开设有固定圆孔,线圈右端部和线圈左端部均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端部。当所需要加热的金属板的宽度较宽时,分别卸下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调整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之间的距离后,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使得金属板能够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之间通过。
优选地,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均呈中间凹两端凸的V型,使金属板材大部分区域的感应电流密度均匀,温度分布均匀,可以大功率密度生产,提高产线运行速度,提高产量,减少现有工艺需要的线圈在板材行进方向上的长度,较少线圈间隔均温的距离,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因均温时间产生的温热辐射,热传导等热量损耗,更节能。
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椭圆或者多边形,降低金属板边部磁场密度,减小金属板边部感应电流。
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金属板的厚度、便于金属板的通过。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位置调整机构的设置,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调整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板材宽度,能够节省更换线圈的繁琐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设备的成本;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均呈中间凹两端凸的V型,使金属板材大部分区域的感应电流密度均匀,温度分布均匀,减少因均温时间产生的温热辐射,热传导等热量损耗,更节能;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椭圆或者多边形,降低钢板边部磁场密度,减小钢板边部感应电流,加热对金属板材加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可拆卸加热线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不可拆卸加热线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可调节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可调节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线圈本体;2、第二线圈本体;3、线圈左端部;4、线圈右端部;5、金属板;6、位置调整机构;61、固定板;62、条形孔;63、固定耳;64、固定圆孔;65、固定螺栓;66、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包括若干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本体1,第一线圈本体1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线圈本体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线圈本体2,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上下间隔设置,每组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的左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左端部3,每组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的右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右端部4,第一线圈本体1、线圈右端部4、第二线圈本体2和第线圈左端部3围成闭合的回路线圈。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的端部均设有位置调整机构6,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通过位置调整机构6与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连接,位置调整机构6可调整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左右之间的距离。位置调整机构6包括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两端的条状固定板61,固定板61与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平行,且各个固定板61上均开设有条形孔62;线圈右端部4和线圈左端部3均可拆卸固定在固定板61上。线圈右端部4和线圈左端部3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耳63,固定耳63上开设有固定圆孔64,线圈右端部4和线圈左端部3均通过固定螺栓65和固定螺母66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的端部。当所需要加热的金属板5的宽度较宽时,分别卸下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调整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之间的距离后,通过固定螺栓65和固定螺母66固定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使得金属板5能够从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之间通过。
优选地,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均呈中间凹两端凸的V型,使金属板5大部分区域的感应电流密度均匀,温度分布均匀,可以大功率密度生产,提高产线运行速度,提高产量,减少现有工艺需要的线圈在板材行进方向上的长度,较少线圈间隔均温的距离,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因均温时间产生的温热辐射,热传导等热量损耗,更节能。
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椭圆或者多边形,降低金属板5边部磁场密度,减小金属板5边部感应电流。
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之间的距离大于金属板5的厚度、便于金属板5的通过。
使用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待加热金属板5的宽度,调整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之间的距离,分别卸下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上的固定螺栓65和固定螺母66,待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的位置移动完毕后,将固定螺栓65依次穿过固定板61上的条形孔以及固定耳63上的固定圆孔64,接着通过将固定螺母66余固定螺栓65固定,使得线圈左端部3和线圈右端部4分别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1和第二线圈本体2上,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金属板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包括若干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本体,第一线圈本体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线圈本体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线圈本体,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上下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左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左端部,每组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右端均可拆卸设置有线圈右端部,第一线圈本体、线圈右端部、第二线圈本体和第线圈左端部围成闭合的回路线圈;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端部均设有位置调整机构,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通过位置调整机构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连接,位置调整机构可调整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左右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两端的条状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平行,且各个固定板上均开设有条形孔;线圈右端部和线圈左端部均可拆卸固定在固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线圈右端部和线圈左端部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耳,固定耳上开设有固定圆孔,线圈右端部和线圈左端部均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在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均呈中间凹两端凸的V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线圈左端部和线圈右端部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或椭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圈本体和第二线圈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金属板的厚度。
CN202321699794.6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Active CN220156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9794.6U CN220156686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9794.6U CN220156686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6686U true CN220156686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9794.6U Active CN220156686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6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56686U (zh) 一种金属板材感应加热线圈
CN201923942U (zh) 一种浮法生产玻璃基板工艺中用的锡槽成型装置
CN201447491U (zh) 阶梯轴淬火感应器
CN206479016U (zh) 一种升降移动式碳化硼精炼炉
CN109647954B (zh) 一种电磁感应均匀加热平面薄钢板的工艺装置及方法
CN209923383U (zh) 一种板坯感应加热装置
CN108391332A (zh) 一种新能源高频感应机
CN110265728B (zh) 一种锂电池平压装置
CN209015846U (zh) 一种用于非晶合金变压器上的u型夹件
CN208562471U (zh) 大尺寸内齿圈同时加热感应淬火感应器
CN215344448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板用钢材支架
CN210636028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齿条高频淬火感应器
CN215906245U (zh) 风电轴承的沟道淬火感应器
CN210261868U (zh) 一种局部回火用感应线圈工装
CN204770040U (zh) 一种u型螺栓煨弯装置
CN210193927U (zh) 一种轴的新型感应器
CN207811929U (zh) 一种应用于多晶铸锭的侧加热器组件及其吊装板装置
CN205188344U (zh) 刀轴淬火用感应加热装置
CN210394444U (zh) 一种可以改善热处理淬火效果的工件安装机构
CN207685128U (zh) 一种3d玻璃热弯加工装置
CN209264386U (zh) 一种用于钛合金金相样品电热处理的夹具
CN216639588U (zh) 一种分段式喷水淬火感应器
CN112185645B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导磁铁芯
CN215757487U (zh) 风电轴承齿面齿根淬火感应器
CN209840698U (zh) 一种用于模具钢生产的中频炉感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