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8059U -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8059U
CN220148059U CN202321940347.5U CN202321940347U CN220148059U CN 220148059 U CN220148059 U CN 220148059U CN 202321940347 U CN202321940347 U CN 202321940347U CN 220148059 U CN220148059 U CN 220148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ap
cover
groov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03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民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9403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8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8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8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套设在下盖的外侧,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容置腔,下盖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内螺纹,上盖内设有插杆,插杆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下盖的顶端相对应。饮料瓶,包括上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还包括瓶体,瓶体的瓶口处设有外螺纹,安装槽套设在瓶口外侧,并与瓶口通过螺纹配合。通过在下盖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可以方便与瓶子瓶口的配合,而无需将瓶盖的结构插入到饮料瓶内,无需对饮料瓶的瓶口结构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该瓶盖的通用性;通过设有插杆,可以方便插破下盖,便于容置腔内的液体流入到瓶体内,实现液体的混合,满足饮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瓶盖以及饮料瓶,尤其是涉及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背景技术
对于即配式饮料,一般都是将饮料瓶内的溶液与溶质分开存储,在饮用时再将两者进行混合。现有的即配式饮料一般是将溶质存储在瓶口处,通过独立的瓶盖结构与瓶体盖合,溶质单独存放在瓶盖内,然后再与瓶体相配合。如申请号为202120534468.4公开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整个饮料瓶盖结构复杂,成型难度大,耗费的材料较多,瓶盖的成本高。同时,该瓶盖在与饮料瓶配合时,需要将下盖的部分结构伸入到瓶体内,上盖部分结构又插入到下盖上,从而,对饮料瓶的瓶口口径要求较大,与常规的饮料瓶不具有通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套设在下盖的外侧,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容置腔,下盖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内螺纹,上盖内设有插杆,插杆位于容置腔内,且与下盖的顶端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下盖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可以方便与瓶子瓶口的配合,而无需将瓶盖的结构插入到饮料瓶内,无需对饮料瓶的瓶口结构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该瓶盖的通用性;通过设有插杆,可以方便插破下盖,便于容置腔内的液体流入到瓶体内,实现液体的混合,满足饮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的顶端设有下沉槽,插杆位于下沉槽的正上方,下沉槽的底端设有凹槽,凹槽处的厚度小于下沉槽其余处的厚度。由此,通过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厚度较小,因此,便于插杆向下作用在下沉槽处时,可以沿着凹槽插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外周设有凸起,上盖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设于第二卡槽的一端,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连通,凸起卡入到第一卡槽内,第二卡槽的顶端高于第一卡槽的顶端。由此,方便凸起由第一卡槽转入到第二卡槽内,然后为上盖下压提供空间,便于插杆向下插破下盖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连通处设有限位片。由此,通过设有限位片,使得一般状态下将凸起限位在第一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的底端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位于第一卡槽的下方。由此,通过设有导向槽,便于下盖与上盖配合时,凸起能够沿着导向槽快速定位插入到第一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的外周设有限位台阶,上盖位于限位台阶的上方,上盖与限位台阶之间设有拉环。由此,通过设有拉环,因此,拉掉拉环后,方便上盖下压,带动插杆插破下盖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环与上盖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方便上盖的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的内壁设有卡条,卡条竖直设置,相邻卡条之间形成卡槽,下盖的外侧壁上设有卡块,卡块位于卡槽内。由此,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可以对卡块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卡块在卡槽范围内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顶端的外侧设有凸棱,凸棱与上盖的内壁紧贴。由此,通过设有凸棱,可以进一步提高上盖与下盖之间结合的紧密性,保证容置腔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料瓶,包括上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还包括瓶体,瓶体的瓶口处设有外螺纹,安装槽套设在瓶口外侧,并与瓶口通过螺纹配合。由此,通过瓶口处的外螺纹,方便与安装槽的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饮料瓶与瓶盖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套设在下盖2的外侧,上盖1与下盖2之间形成容置腔3,下盖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的侧壁设有内螺纹,上盖1内设有插杆11,插杆11位于容置腔3内,且与下盖2的顶端相对应。其中,上盖1与插杆1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通过插杆11可以向下将下盖2的顶端刺破,从而方便容置腔3与瓶体连通,从而方便容置腔3内的溶质流入到瓶体内,实现混合,满足饮用要求。
该瓶盖在组装时,上盖1内灌入蜂蜜或者其他相应的溶质,然后再在上盖1的底端套入下盖2,使得容置腔3密封,实现容置腔3内的溶质单独存储。该瓶盖灌装完成后,通过下盖2的安装槽21与常用的饮料瓶的瓶口进行配合,实现整个瓶盖盖设在饮料瓶上。其中,安装槽21的内径可以根据瓶口的外径相应调整,用于满足不同的饮料瓶的装配,而无需将瓶盖部分插入到瓶体内,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的通用性。
下盖2的顶端设有下沉槽22,插杆11位于下沉槽22的正上方,下沉槽22的底端设有凹槽23,凹槽23处的厚度小于下沉槽22其余处的厚度。在实际生产时,为了避免整个下沉槽22在插杆11下压时脱离下盖2的顶端,在下沉槽22的外壁与下盖2顶端连接处成型有连接块28,连接块28的厚度大于等于下盖2顶端的厚度,使得下沉槽22始终保持与下盖2连接,避免下沉槽22部分脱落掉入到瓶体内。
由于设有凹槽23,且凹槽23处的厚度较薄,因此,当插杆11下压下盖2时,作用在下沉槽22上,使得下沉槽22沿着凹槽23被插破,便于容置腔3内的溶质流出。
如图1~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下盖2的外周设有凸起24,上盖1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第一卡槽12设于第二卡槽13的一端,第一卡槽12与第二卡槽13连通,凸起24卡入到第一卡槽12内,第二卡槽13的顶端高于第一卡槽12的顶端。其中,凸起24与第一卡槽12的上下两端相接触。由于第二卡槽13的顶端高于第一卡槽12的顶端,因此,当上盖1与下盖2配合后,通过转动上盖1,使得凸起24由第一卡槽12转动到第二卡槽13后,凸起24与第二卡槽13的顶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此时,可以推动上盖1向下移动,上盖1带动插杆11向下移动,使得插杆11向下可以插破下沉槽22。
第一卡槽12与第二卡槽13连通处设有限位片14。其中,限位片14为薄片,限位片14的上下两端与第一卡槽12的上下两侧连接,限位片14与第一卡槽12连接处较薄。因此,当下盖2套入到上盖1内,两者配合时,凸起24卡入到第一卡槽12内,通过限位片14,可以将凸起24限位在第一卡槽12内;而当容置腔3内溶质需要流出时,转动上盖1,限位片14在凸起24的作用下断开,使得凸起24能够移动至第二卡槽13内,便于上盖1向按压。
为了实现凸起24能够快速准确卡入到第一卡槽12内,在上盖1的底端开设有导向槽15,导向槽15位于第一卡槽12的下方。其中,导向槽15可以倾斜设置,对凸起24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凸起24沿着导向槽15能够快速插入到第一卡槽12内。
如图5~图8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下盖2的外周一体成型有限位台阶25,上盖1位于限位台阶25的上方,上盖1与限位台阶25之间设有拉环4。因此,当外力拉掉拉环4后,使得上盖1与限位台阶25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此时,可以推动上盖1向下压,从而带动插杆11向下移动,可以使得下沉槽沿着凹槽被刺破。
拉环4与上盖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上盖1的内壁设有卡条16,卡条16竖直设置,相邻卡条16之间形成卡槽17,下盖2的外侧壁上设有卡块26,卡块26位于卡槽17内。其中,通过卡槽17,可以对卡块26的上下、左右位置均进行限定,使得卡块26只能沿着卡槽17上下移动,从而方便上盖1竖直下压,起到导向作用。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下盖2顶端的外侧设有凸棱27,凸棱27与上盖1的内壁紧贴。通过凸棱27,可以使得上盖1与下盖2压得更紧密,进一步提高了容置腔3的密封性。
如图2、图6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饮料瓶,包括上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还包括瓶体5,瓶体5的瓶口处设有外螺纹,安装槽21套设在瓶口51外侧,并与瓶口51通过螺纹配合。由此,当瓶盖上的溶质灌装完成,并将上盖1与下盖2组合完成后,将安装槽21盖设在瓶口51外侧,使得瓶盖与瓶口通过螺纹拧紧固定。当下盖2在插杆11的作用下被插破时,容置腔3内的溶质直接流入到瓶体5内,实现液体的混合,方便饮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套设在下盖(2)的外侧,所述上盖(1)与下盖(2)之间形成容置腔(3),所述下盖(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的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1)内设有插杆(11),所述插杆(11)位于容置腔(3)内,且与下盖(2)的顶端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顶端设有下沉槽(22),所述插杆(11)位于下沉槽(22)的正上方,所述下沉槽(22)的底端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处的厚度小于下沉槽(22)其余处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外周设有凸起(24),所述上盖(1)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2)设于第二卡槽(13)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槽(12)与第二卡槽(13)连通,所述凸起(24)卡入到第一卡槽(12)内,所述第二卡槽(13)的顶端高于第一卡槽(12)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2)与第二卡槽(13)连通处设有限位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端设有导向槽(15),所述导向槽(15)位于第一卡槽(1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外周设有限位台阶(25),所述上盖(1)位于限位台阶(25)的上方,所述上盖(1)与限位台阶(25)之间设有拉环(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4)与上盖(1)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壁设有卡条(16),所述卡条(16)竖直设置,相邻所述卡条(16)之间形成卡槽(17),所述下盖(2)的外侧壁上设有卡块(26),所述卡块(26)位于卡槽(17)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顶端的外侧设有凸棱(27),所述凸棱(27)与上盖(1)的内壁紧贴。
10.饮料瓶,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体(5),所述瓶体(5)的瓶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槽(21)套设在瓶口(51)外侧,并与瓶口(51)通过螺纹配合。
CN202321940347.5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Active CN220148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0347.5U CN220148059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0347.5U CN220148059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8059U true CN220148059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7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0347.5U Active CN220148059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8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48059U (zh) 一种盖内分层下压开启型瓶盖及饮料瓶
CN201012815Y (zh) 沙漏形容器
JP3152288U (ja) 操作が簡単な飲料混合装置
CN217497105U (zh) 一种瓶盖及容器
CN220925037U (zh) 一种弹片压开式分层饮料瓶
CN219707787U (zh) 瓶盖
CN219949119U (zh)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CN220097175U (zh) 一种内置分层容腔型饮料瓶
CN212100087U (zh) 一种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12100088U (zh) 一种盖体内壁设置有定位槽的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10311632U (zh) 一种容器
CN220315911U (zh) 一种混合式饮料瓶盖
CN214731098U (zh) 一种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20866069U (zh) 存储盖及包括其的盛液容器
CN220148063U (zh) 一种内置分层容腔旋开型饮料瓶
CN220616781U (zh) 一种简便即配式饮料瓶
CN218086875U (zh) 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18537744U (zh) 一种饮用方便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15555651U (zh) 一种饮料瓶盖
CN214216775U (zh) 一种瓶盖
CN209757972U (zh) 即配式液体溶质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17091552U (zh) 香薰瓶
CN212100085U (zh) 一种出料口错位的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20866088U (zh) 一种按压式饮料瓶盖
CN215827378U (zh) 一种设有密封垫的止退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