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9119U -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9119U
CN219949119U CN202321450448.4U CN202321450448U CN219949119U CN 219949119 U CN219949119 U CN 219949119U CN 202321450448 U CN202321450448 U CN 202321450448U CN 219949119 U CN219949119 U CN 219949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ver
upper cover
vertical portion
bottom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04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民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4504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9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9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9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包括瓶体、底盖、插杆和上盖,瓶体的顶部设有瓶口,上盖盖设在瓶口的顶端,底盖固定在瓶口,底盖、上盖和瓶口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插杆的外侧与容置腔的内壁相抵接,上盖与插杆的顶端对应设置,插杆的底端与底盖相对应。通过底盖和上盖直接与瓶口之间形成容置腔,从而,无需另外加工独立的瓶盖,大大减少了瓶盖的材料用料,节省了材料成本;相较于现有的瓶盖结构更为简单,大大简化了瓶盖部分的成型难度,降低了模具成型难度,利于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底盖固定在瓶口,因此,当插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插杆能够顶破底盖的底部,实现容置腔与瓶体的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饮料瓶,尤其是涉及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背景技术
对于即配式饮料,一般都是将饮料瓶内的溶液与溶质分开存储,在饮用时再将两者进行混合。现有的即配式饮料一般是将溶质存储在瓶口处,通过独立的瓶盖结构与瓶体盖合,溶质单独存放在瓶盖内,然后再与瓶体相配合。如申请号为202120534468.4公开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整个饮料瓶盖结构复杂,成型难度大,耗费的材料较多,瓶盖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包括瓶体、底盖、插杆和上盖,瓶体的顶部设有瓶口,上盖盖设在瓶口的顶端,底盖固定在瓶口,底盖、上盖和瓶口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插杆的外侧与容置腔的内壁相抵接,上盖与插杆的顶端对应设置,底盖的底部设有凹槽,插杆的底端与底盖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盖和上盖直接与瓶口之间形成容置腔,从而,无需另外加工独立的瓶盖,大大减少了瓶盖的材料用料,节省了材料成本;相较于现有的瓶盖结构更为简单,大大简化了瓶盖部分的成型难度,降低了模具成型难度,利于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底盖固定在瓶口,因此,当插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插杆能够顶破底盖的底部,实现容置腔与瓶体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盖的底部设有凹槽,插杆的底端与底盖相对应。通过设有凹槽,使得插杆向下推时,可以使得底盖沿着凹槽处被插破,从而方便容置腔内的溶质流入到瓶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口的内侧设有限位台阶,底盖呈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底盖上部的外侧设有凸起,凸起与限位台阶配合设置。由此,通过凸起与限位台阶的配合,实现了底盖在瓶口内的固定,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杆的底端呈尖刺状。由此,方便刺破底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包括外直壁、配合部和按压部,外直壁罩设在瓶口的外侧,配合部设于外直壁的顶端,并与瓶口的顶端相贴合,按压部位于外直壁的中间位置,配合部与按压部之间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下凹设置,按压部与插杆相对应。由此,通过设有弧形槽,可以方便按压部向下按压,为按压部向下按压提供空间;通过按压部与插杆的对应,便于按压部向下按压插杆,从而插杆带动底盖向下移动,使得容置腔与瓶体相连通,便于容置腔内溶质落入到瓶体内进行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口外侧设有外螺纹,外直壁设有内螺纹,外直壁与瓶口通过螺纹配合。由此,方便上盖与瓶口的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的端面下方设有插块,插块与插杆相对应,上盖与瓶口为螺纹配合,上盖的下方设有拉环。由此,拉掉拉环后,方便上盖向下旋转,从而带动插块向下推动插杆,便于将底盖向下推,便于容置腔内溶质落入到瓶体内进行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插块与拉环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方便上盖上各结构的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杆包括支杆,支杆为多个,支杆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连接部和尖刺部,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第一竖直部位于第二竖直部的上方,尖刺部设于第二竖直部的底端,第一竖直部位于第二竖直部的内侧,第二竖直部均布在底盖的上方,各支杆的第一竖直部的一侧均位于瓶口的竖直中线上,尖刺部的底端与底盖相抵接。由此,通过设有多个支杆,便于上盖向下的作用力更好的传递至尖刺部,便于尖刺部刺破底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底盖的侧壁高于尖刺部时,第二竖直部的外侧与底盖的侧壁相抵接;当底盖的侧壁低于第二竖直部时,第二竖直部的外侧与瓶口的内侧壁相抵接。由此,便于插杆在容置腔内的配合,方便插杆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的一种实施例中底盖另一种形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中一种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中一种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底盖另一种形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中底盖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另一种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6~图9。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包括瓶体1、底盖2、插杆3和上盖4,瓶体1的顶部设有瓶口11,上盖4盖设在瓶口11的顶端,底盖2固定在瓶口11,底盖2、上盖4和瓶口11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5,插杆3的外侧与容置腔5的内壁相抵接,上盖4与插杆3的顶端对应设置,底盖2的底部设有凹槽21,插杆3的底端与底盖2相对应。其中,通过设有凹槽21,使得凹槽21处的厚度小于底盖2其他部分的厚度,从而使得插杆3在刺破底盖2时,底盖2沿着凹槽21的方向开裂刺破。
在组装时,先将瓶体1内的液体装载完成,然后再将底盖2插入到瓶口11内,底盖2与瓶口11的内壁固定,再将溶质灌入到瓶口处,最后盖上上盖4,实现瓶体液体和容置腔5内溶质的盛装。在饮用时,通过外力作用上盖4向下推动插杆3,使得插杆3向下移动,插杆3的底端作用在底盖2上,使得底盖2沿着凹槽21处被刺破,从而将容置腔5与瓶体1相连通,溶质流入到瓶体内,实现液体的混合;再打开上盖4后,即可饮用。
瓶口11的内侧设有限位台阶12,底盖2呈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底盖2上部的外侧设有凸起22,凸起22与限位台阶12配合设置。其中,限位台阶12的内径小于凸起22的外径,从而使得底盖2固定在瓶口11内,不会被插杆3推动向下移动。为了实现容置腔5的密封性,凸起22的外径与瓶口11的内径一致,使得凸起22能够与瓶口11紧密贴合。
插杆3的底端呈尖刺状。由此,便于上盖向下的作用力集中在插杆3的底端,方便对底盖2的刺破。
该内置分层容腔型饮料瓶通过上盖4、底盖2与瓶口11本身共同形成容置腔5,大大减少了瓶盖部分的材料,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底盖2、插杆3和上盖4可以分别成型;也可以底盖2与插杆3为一体成型结构,上盖4单独成型;也可以上盖4与插杆3为一体成型结构,底盖2为单独成型,成型难度小,相较于现有的整个瓶盖形成溶质装载空间,结构大大被简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模具的结构,提高成型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利于降低成本。
如图1~图5所示,在第一种实施例中,上盖4包括外直壁41、配合部42和按压部43,外直壁41罩设在瓶口11的外侧,配合部42设于外直壁41的顶端,并与瓶口11的顶端相贴合,按压部43位于外直壁41的中间位置,配合部42与按压部43之间设有弧形槽45,弧形槽45下凹设置,按压部43与插杆3相对应。其中,上盖4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实际生产时,弧形槽45的底部呈弧形,按压部43位于弧形槽45的上方,按压部43水平设置。配合部42竖直设置,并由瓶口11的顶端向瓶口11的内侧壁延展,与瓶口相贴合。通过设有弧形槽45,方便按压部43向下压,为了方便按压部43向下按压,弧形槽45处的厚度可以小于按压部43的厚度。
为了方便按压部43作用在插杆3上,插杆3的底端与底盖2相连接,当上盖4处于盖合状态时,插杆3的顶端与按压部43可以相接触,便于按压部43向下按压时,能够更好的推动插杆3向下刺破底盖2。
当需要饮用时,容置腔5内的溶质需要与瓶体1内的液体进行混合,此时,外力作用在按压部43上,推动按压部43向下压,使得按压部43向下压紧在插杆3上,推动插杆3向下移动,插杆3向下移动时,使得底盖2沿着凹槽21被刺破,容置腔5与瓶体1相连通,容置腔5内的溶质流入到瓶体1内,实现混合。
瓶口11外侧设有外螺纹,外直壁41设有内螺纹,外直壁41与瓶口11通过螺纹配合。由此,上盖4与瓶口11为螺纹配合,方便上盖4旋转打开或旋转盖合,与现有常见的常用饮用水瓶子打开方式相同,使用方便。
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上盖4的端面下方设有插块44,插块44与插杆3相对应,上盖4与瓶口11为螺纹配合,上盖4的下方设有拉环6。
上盖4、插块44与拉环6为一体成型结构。
因此,当拉掉拉环6后,上盖4相对瓶体1旋转向下,插块44随着上盖4向下移动,插块44压紧在插杆3上;插杆3被插块44向下推动,插杆3向下刺破底盖2,容置腔5与瓶体1相连通,容置腔5内的溶质流入到瓶体1内,实现混合。
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插杆3包括支杆31,支杆31为多个,支杆31包括第一竖直部311、第二竖直部312、连接部313和尖刺部314,第一竖直部311和第二竖直部312通过连接部313相连接,第一竖直部311位于第二竖直部312的上方,尖刺部314设于第二竖直部312的底端,第一竖直部311位于第二竖直部312的内侧,第二竖直部312均布在底盖2的上方,各支杆31的第一竖直部311的一侧均位于瓶口11的竖直中线上,尖刺部314的底端与底盖2相抵接。其中,连接部313可以为水平设置,也可以为倾斜设置。
其中,支杆31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二竖直部312均布在底盖2上。通过设有多个支杆31,方便插杆3在受到上盖4向下推的作用力时,通过各个支杆31,可以将作用力均匀的传递至尖刺部314,使得尖刺部314集中作用力向下刺破底盖2。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按压部43按压在第一竖直部311的顶端;在第二种实施例种,如图7和图8所示,插块44与连接部313相抵接,连接部313处于水平状态,方便插块44向下作用在插杆3上。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当底盖2的侧壁高于尖刺部314时,第二竖直部312的外侧与底盖2的侧壁相抵接,由此,当上盖4没有向下推动时,通过第二竖直部312与底盖2的侧壁的贴紧摩擦力,使得插杆3在容置腔5内保持竖直状态。同时,当底盖2被插杆3刺破后,插杆3通过与底盖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插杆3向下掉落到瓶体1内。如图3和图8所示,当底盖2的侧壁低于第二竖直部312时,第二竖直部312的外侧与瓶口11的内侧壁相抵接,由此,当上盖4没有向下推动时,通过第二竖直部312与瓶口11的侧壁的贴紧摩擦力,使得插杆3在容置腔5内保持竖直状态。同时,当底盖2被插杆3刺破后,插杆3通过与瓶口1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插杆3向下掉落到瓶体1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底盖(2)、插杆(3)和上盖(4),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有瓶口(11),所述上盖(4)盖设在瓶口(11)的顶端,所述底盖(2)固定在瓶口(11),所述底盖(2)、上盖(4)和瓶口(11)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5),所述插杆(3)的外侧与容置腔(5)的内壁相抵接,所述上盖(4)与插杆(3)的顶端对应设置,所述插杆(3)的底端与底盖(2)相对应;
所述底盖(2)的底部设有凹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11)的内侧设有限位台阶(12),所述底盖(2)呈开口向上的圆柱形,所述底盖(2)上部的外侧设有凸起(22),所述凸起(22)与限位台阶(12)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的底端呈尖刺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包括外直壁(41)、配合部(42)和按压部(43),所述外直壁(41)罩设在瓶口(11)的外侧,所述配合部(42)设于外直壁(41)的顶端,并与瓶口(11)的顶端相贴合,所述按压部(43)位于外直壁(41)的中间位置,所述配合部(42)与按压部(43)之间设有弧形槽(45),所述弧形槽(45)下凹设置,所述按压部(43)与插杆(3)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11)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直壁(41)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直壁(41)与瓶口(11)通过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端面下方设有插块(44),所述插块(44)与插杆(3)相对应,所述上盖(4)与瓶口(11)为螺纹配合,所述上盖(4)的下方设有拉环(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插块(44)与拉环(6)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包括支杆(31),所述支杆(31)为多个,所述支杆(31)包括第一竖直部(311)、第二竖直部(312)、连接部(313)和尖刺部(314),所述第一竖直部(311)和第二竖直部(312)通过连接部(313)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311)位于第二竖直部(312)的上方,所述尖刺部(314)设于第二竖直部(312)的底端,所述第一竖直部(311)位于第二竖直部(312)的内侧,所述第二竖直部(312)均布在底盖(2)的上方,各所述支杆(31)的第一竖直部(311)的一侧均位于瓶口(11)的竖直中线上,所述尖刺部(314)的底端与底盖(2)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底盖(2)的侧壁高于尖刺部(314)时,所述第二竖直部(312)的外侧与底盖(2)的侧壁相抵接;当所述底盖(2)的侧壁低于第二竖直部(312)时,所述第二竖直部(312)的外侧与瓶口(11)的内侧壁相抵接。
CN202321450448.4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Active CN219949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0448.4U CN21994911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0448.4U CN21994911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9119U true CN219949119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0448.4U Active CN21994911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9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518735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CN201023838Y (zh) 双液共混瓶
CN219949119U (zh) 一种瓶内分层型饮料瓶
CN201012815Y (zh) 沙漏形容器
CN220097175U (zh) 一种内置分层容腔型饮料瓶
CN220333506U (zh) 一种内置容腔向上顶开型饮料瓶
CN220925037U (zh) 一种弹片压开式分层饮料瓶
CN216036150U (zh) 一种饮料瓶及其瓶盖
CN220148063U (zh) 一种内置分层容腔旋开型饮料瓶
CN216637466U (zh) 一种可流动形态溶质即饮即配式饮料用瓶盖及饮料瓶
CN101439787A (zh) 一种双瓶容器
CN218086875U (zh) 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18537744U (zh) 一种饮用方便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20315911U (zh) 一种混合式饮料瓶盖
CN218318336U (zh) 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03439474U (zh) 一种内置原配料的瓶盖
CN220866069U (zh) 存储盖及包括其的盛液容器
CN216612417U (zh) 一种自发热温水冲泡饮料包装瓶
CN209757972U (zh) 即配式液体溶质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20866088U (zh) 一种按压式饮料瓶盖
CN219822287U (zh) 一种用于对饮品添加风味的容器
CN221091973U (zh) 一种内置泡腾片的水瓶瓶盖
CN210028530U (zh) 瓶盖
CN219928429U (zh) 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CN213567475U (zh) 一种分离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