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5770U -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5770U
CN220145770U CN202321735642.7U CN202321735642U CN220145770U CN 220145770 U CN220145770 U CN 220145770U CN 202321735642 U CN202321735642 U CN 202321735642U CN 220145770 U CN220145770 U CN 220145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iece
movable
positioning devic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56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海星
王隆平
周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baituo Nanjing Construction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baituo Nanjing Construction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baituo Nanjing Construction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baituo Nanjing Construction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56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5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5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5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其中,固定件用于连接至一个输出轴的转动中心线为第一轴线的发动机;固定件一端设有可固定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轴的安装部;活动件以第二轴线为中心线转动连接至固定件;活动件沿第二轴线方向滑动连接至固定件;活动件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以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的第一回转结构。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且能够指导实际装配作业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Description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工程机械,机加工机械等设备上,发动机的输出轴在连接到例如油泵,轴流风机等执行元件以驱动执行元件高速作业时,执行元件一般固定安装到一个安装支架上,执行元件的转轴穿过支架上的一个通孔后,再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出轴;为保证执行元件工作稳定,往往需要在发动机与执行元件完成安装后,利用同轴度测量仪等仪器检测二者之间的同轴度,以确保执行元件的转轴在高速转动时受到的径向力满足要求,从而降低执行元件的转轴的径向窜动,避免转轴因疲劳强度不足而失效。但这种定位检测方式在发动机与执行元件之间同轴度不满足要求时,需要返工重新装配发动机与执行元件,影响设备整体装配进度,打乱了车间的生产节拍;且检测仪器结构复杂笨重,对操作的要求高,不便于使用。
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215984357U披露了一种用于检测同轴度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工艺轴和检测板分别与发动机输出轴和主减输入轴连接,通过观测工艺轴与检测板的相对位置来检测发动机输出轴和主减输入轴的同轴度。但相关技术并未给出任何解决同轴度检测不合格时需要返工重新装配发动机与执行元件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其中,固定件用于连接至一个输出轴的转动中心线为第一轴线的发动机;固定件一端设有可固定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轴的安装部;活动件以第二轴线为中心线转动连接至固定件;活动件沿第二轴线方向滑动连接至固定件;活动件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以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的第一回转结构。
进一步的,固定件或活动件中的其中一个形成供活动件或固定件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穿过的穿孔;固定件或活动件中的另一个设有插入穿孔并相对穿孔滑动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形成穿孔的至少一部分内壁构成以第二轴线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部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于固定件一端且以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的第二回转结构;第一回转结构和/或第二回转结构的外径大于穿孔的口径。
进一步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还包括:限位件;其中,限位件固定连接至连接部;限位件沿第二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穿孔内以限制连接部相对穿孔滑动的行程。
进一步的,固定件或活动件形成穿孔的内壁包含活动段与限位段;穿孔在限位段的口径大于在活动段的口径;限位件滑动设置在限位段内,限位件至少部分与限位段接触以阻止限位件进入活动段内。
进一步的,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活动段接触且二者构成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部上沿第二轴线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进一步的,穿孔设于活动件上;连接部设于固定件远离安装部的一端。
进一步的,连接部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以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以第一直线为母线形成的回转体;第一直线平行于第二轴线;第一直线绕第二轴线回转形成的外表面与活动件形成穿孔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以使连接部与活动件构成以第二轴线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且能够指导实际装配作业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更具体而言,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能具有以下具体的有益效果:
提供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操作简单。在使用时,只需将固定件固定安装至发动机的输出轴后,通过将活动件插入安装执行元件的支架上供执行元件穿过的的通孔,并转动活动件并检查转动过程中是否有卡顿,从而能够指导调整支架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位置。由于在后续装配时,在将执行元件固定安装到支架上后,执行元件的转轴与支架的通孔之间的位置相对不变,而发动机输出轴与支架的通孔之间已进行过定位,因此,便保证了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执行元件的转轴之间的同轴度。采用这种方式定位安装发动机与支架,在发动机与执行元件完成装配前,便实现了对二者的轴向定位,使得二者之间的同轴度满足使用需求。装配完成后无需返工处理,从而保证了车间的生产效率,不至于因返工重新装配而拖慢生产节拍。
通过穿孔与连接部的配合,使得轴类零件定位装置的整体长度可调,在使用时可将活动件相对固定件滑动而使定位装置整体伸长,方便将活动件伸入到通孔内以调整支架的位置。而在不使用时使活动件相对固定件收缩,此时定位装置整体长度缩短,减小定位装置的空间占用,便于仓储定位装置。并且此时可便于将定位装置从支架外侧放置到支架与发动机之间,便于将定位装置安装到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方便了使用。
通过限位件与穿孔之间的配合,防止活动件相对固定件滑动时脱离固定件,确保检测定位工作正常进行。并且二者不被拆分,避免因连接部插入穿孔并与形成穿孔的内壁接触的部分在仓储过程中与外部磕碰而导致的二者之间配合不紧密的问题,确保后续使用时定位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安装到发动机输出轴上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安装到发动机输出轴上时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轴类零件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可选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活动件上第二回转结构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活动件上第二回转结构的另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当穿孔设置在固定件上时轴类零件定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当穿孔设置在活动件上时轴类零件定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固定件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活动件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中活动件与配合件的爆炸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安装至发动机与调节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110、固定件;111、安装部;111a、轴孔;111b、固定孔;111c、第二回转结构;
120、活动件;121、第一回转结构;122、第二直线;
130、穿孔;131、活动段;132、限位段;
140、连接部;141、第一直线;
150、限位件;
160、配合件; 161、配合孔;
200、发动机; 201、输出轴; 202、定位盘;
300、支架; 301、通孔;
a1、第一轴线;
a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12,本申请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包括:固定件110和活动件120。
其中,固定件110用于连接至一个输出轴201的转动中心线为第一轴线a1的发动机200。具体来说,固定件110一端设有可固定连接至发动机200的输出轴201的安装部111。例如,参考图4,安装部111可采用以下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轴201上:安装部111上设有轴孔111a,在将固定件110安装到输出轴201上时,轴孔111a的长度方向沿第一轴线a1方向延伸,其孔径与输出轴201轴径相同,使得发动机200的输出轴201能够插入到轴孔111a内。安装部111上还设有固定孔111b,固定孔111b被构造为沿垂直于第一轴线a1方向贯穿轴孔111a的螺纹孔。如此,便能在输出轴201插入轴孔111a后,通过在螺纹孔内旋入螺丝的方式,将固定件110固定安装到输出轴201上。
参考图1至图3,考虑到在工程机械上,发动机200的输出轴201往往先同轴设置一个定位盘202,再通过定位盘202来连接联轴器与执行元件的转轴。此时,安装部111可采用以下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轴201上:安装部111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于固定件110一端且以第二轴线a2为回转中心的第二回转结构111c,且在安装部111上沿第二轴线a2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11b。且限定在固定件110固定安装至输出轴201时,第二轴线a2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a1方向。此时通过在固定孔111b处插入螺丝,即可将固定件110固定连接至输出轴201。相较于采用轴孔111a和螺纹孔配合的连接方式,输出轴201与固定件110之间无轴向窜动,连接更稳定,且锁紧与固定孔111b配合的螺丝时不会损伤输出轴201表面,不影响输出轴201的正常使用。
具体来说,活动件120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线转动连接至固定件110。当本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安装到输出轴201时,第一轴线a1与第二轴线a2重合,使得此时活动件120以第一轴线a1为中心线转动连接至固定件110。同时,活动件120沿第二轴线a2方向滑动连接至固定件110。参考图5,活动件120远离固定件110的一端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以第二轴线a2为回转中心的第一回转结构121。
这样一来,在将固定件110固定连接至输出轴201后,通过滑动活动件120使第一回转结构121接近支架300,过程中若第一回转结构121无法顺利进入支架300的通孔301,则说明支架300与输出轴201之间相对位置有所偏移,便可以调节支架300的位置使第一回转结构121能够顺利进入通孔301内。而在第一回转结构121进入通孔301后,转动活动件120并观察活动件120转动过程中是否卡顿,即转动时第一回转结构121是否磕碰通孔301内壁,若有磕碰便进一步调整支架300的位置,直至活动件120转动顺畅之后,在安装该支架300的设备上将该支架300锁定。此时安装支架300与发动机200的输出轴201完成定位。
采用以上方案,将对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与执行元件转轴的同轴度检测转换为对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与安装支架300通孔301之间的定位安装,后续直接将执行元件固定到支架300上,即可保证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与执行元件之间的同轴度。避免二者同轴度不匹配而导致后续需要将二者返工重装的问题。且使用本定位装置后,能够指导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与执行元件转轴之间的装配,从而提高装配加工的效率。
更具体来说,第一回转结构121被构造为一个以与第二轴线a2平行的第二直线121a为母线,以第二轴线a2为回转中心形成的完整的回转体,即第一回转结构121为图6所示的圆盘状时,活动件120在转动时更平稳,便于操作使用。
具体来说,参考图7至图8。为实现固定件110与活动件120之间既能滑动又能转动,固定件110或活动件120中的其中一个形成供活动件或固定件110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穿过的穿孔130。固定件110或活动件120中的另一个设有插入穿孔130并相对穿孔130滑动的连接部140。连接部140与形成穿孔130的至少一部分内壁构成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同时,连接部140相对穿孔130内壁接触并相对其滑动。
采用以上方案,在不使用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时,滑动活动件120使连接部140沿插入穿孔130内的方向滑动,使得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的整体长度缩短,实现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的整体长度可调,能够减少其在不使用时的空间占用,方便存放。
具体来说,第一回转结构121和/或第二回转结构111c的外径大于穿孔130的口径,即固定件110和活动件120中未设置穿孔130的一个无法完全退入到穿孔130内。
采用以上方案,可在使用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时,便于拉动固定件110或活动件120而使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的整体长度伸长,无需用户将手伸到穿孔130内去拉动固定件110或活动件120,从而能够方便操作者使用。
具体来说,轴类零件定位装置还包括:限位件150。其中,限位件150固定连接至连接部140,限位件150沿第二轴线a2方向滑动设置在穿孔130内以限制连接部140相对穿孔130滑动的行程。
采用以上方案,限制连接部140相对穿孔130滑动的行程,也即限制连接部140从穿孔130处脱离。既能够避免在使用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时,活动件120与固定件110脱离而使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与支架300通孔301的定位安装无法顺利进行的问题,又能够在仓储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时,使活动部接触穿孔130的部分能够处于穿孔130内,避免这部分在外界环境中发生磕碰。从而保证活动部与形成穿孔130的内壁之间的配合精度,进而保证了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长期且稳定的使用性能。
具体来说,参考图10,固定件110或活动件120形成穿孔130的内壁包含活动段131与限位段132。
其中,穿孔130在限位段132的口径大于在活动段131的口径。限位件150滑动设置在限位段132内,限位件150至少部分与限位段132接触以阻止限位件150进入活动段131内。即穿孔130为阶梯状的孔,而孔径相对较大的一端则用于供限位件150滑动,从而利用该阶梯孔实现对限位件150滑动形成的限位。
更具体来说,连接部140的外表面与活动段131接触且二者构成转动连接,即阶梯状的穿孔130的孔径相对较小的一端的内壁接触连接部140。这样一来,能够在连接部140相对穿孔130滑动而使固定件110与活动件120相互远离时,利用活动段131对连接部140形成支撑,使得活动件120相对固定件110转动时保持稳定,确保对支架300与发动机200输出轴201的定位精度。
作为穿孔130与连接部140之间配合形式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具体来说,参考图7,可将穿孔130穿孔130设于固定件110上,连接部140设于活动件120远离第一回转结构121的一端,并将限位件150采用螺丝锁紧或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到连接部140远离第一回转结构121的一端。此时限位件150与阶梯状的穿孔130配合,阻止活动件120脱离固定件110。第一回转结构121则阻止活动件120完全退入穿孔130内。
作为穿孔130与连接部140之间配合形式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具体来说,参考图8,穿孔130设于活动件120上,连接部140设于固定件110远离安装部111的一端。此时限位件150采用螺丝锁紧或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到连接部140远离第二回转结构111c的一端。限位件150与阶梯状的穿孔130配合,阻止固定件110脱离活动件120。第二回转结构111c则阻止固定件110完全退入穿孔130内。
具体来说,参考图8,连接部140被构造为至少部分是以第二轴线a2为回转中心,以第一直线141为母线形成的回转体。其中,第一直线141平行于第二轴线a2。第一直线141绕第二轴线a2回转形成的外表面与活动件120形成穿孔130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以使连接部140与活动件构成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即采用以上方式实现固定件110与活动件120之间技能相对转动又能相对滑动的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出于轻量化制造考虑,连接部140除与穿孔130接触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可设置为多边形体,圆柱以及圆台等形状,且相应部分的边长或直径均小于第一直线141绕第二轴线a2回转形成的回转体的直径,以减轻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的整体重量,方便用户操作使用,使其更适于在装配现场灵活使用。
具体来说,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在活动件120除第一回转结构121以外的其余部分可做防滑处理,例如可在其表面设置滚花,套设软胶套等,以便用户握持并移动活动件121。作为防滑处理的具体手段在附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描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其定位支架300与发动机200输出轴201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第一回转结构121与通孔301的配合,因而要求支架300上供执行元件转轴通过的通孔301为圆柱形的孔,对具有除圆柱孔外其他形状的通孔301(以下简称为异形孔)的支架300,则使用本实施例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时,定位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为解决以上问题,参考图11至图13,在本实施例中,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还包括:配合件160。其中,配合件160滑动设置在活动件120设置有第一回转结构121的一端,并可相对活动件120滑动直至与活动件120脱离。同时,在配合件160上设有供第一回转结构121插入的配合孔161,该配合孔161为圆柱形孔,且孔径与第一回转结构121的外径匹配,使得第一回转结构121插入配合孔161后便于形成配合孔161的内壁接触,即活动件120与配合件160之间可通过第一回转结构121与配合孔161构成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
具体来说,配合件160可放入支架300上的异形孔内,且配合件160的外部轮廓与支架300上形成异形孔的内壁贴合,从而使配合件160与支架300构成止转连接。
这样一来,对具有异形孔的支架300与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之间同轴度的定位可进一步转化为配合件160形成配合孔161的内壁与第二回转结构111c之间同轴度的定位。使用时,只需将固定件110固定安装至发动机200输出轴201,并将配合件160先放入支架300的异形孔内。随后滑动活动件120并调整支架300的位置,使第二回转结构111c能够顺畅地插入配合孔161内。之后可通过转动活动件120并相应调整支架300位置,直至第二回转结构111c在配合孔161内顺畅地转动,即可完成支架300与发动机200输出轴201之间同轴度的定位。
采用以上方案,可使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能够适用于更多的装配定位场合,从而增强了轴类零件定位装置100的实用性。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包括:
固定件,用于连接至一个输出轴的转动中心线为第一轴线的发动机;
其中,所述固定件一端设有可固定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的安装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类零件定位装置还包括:
活动件,以第二轴线为中心线转动连接至所述固定件;
其中,所述活动件沿第二轴线方向滑动连接至所述固定件;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以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的第一回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中的其中一个形成供所述活动件或所述固定件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穿过的穿孔;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中的另一个设有插入所述穿孔并相对所述穿孔滑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形成所述穿孔的至少一部分内壁构成以所述第二轴线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件一端且以所述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的第二回转结构;所述第一回转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回转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穿孔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类零件定位装置还包括:限位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部;
其中,所述限位件沿第二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穿孔内以限制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穿孔滑动的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活动件形成所述穿孔的内壁包含活动段与限位段;所述穿孔在所述限位段的口径大于在所述活动段的口径;所述限位件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段内;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限位段接触以阻止所述限位件进入所述活动段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活动段接触且二者构成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上沿所述第二轴线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孔设于所述活动件上;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类零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被构造为以第二轴线为回转中心,以第一直线为母线形成的回转体;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一直线绕所述第二轴线回转形成的外表面与所述活动件形成所述穿孔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以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活动件构成以第二轴线为中心线的转动连接。
CN202321735642.7U 2023-07-03 2023-07-03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Active CN220145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5642.7U CN220145770U (zh) 2023-07-03 2023-07-03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5642.7U CN220145770U (zh) 2023-07-03 2023-07-03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5770U true CN220145770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9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5642.7U Active CN220145770U (zh) 2023-07-03 2023-07-03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5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9357B2 (en)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102378660A (zh) 心轴锁定组件
JP2010196550A (ja) 回転軸とレバーの取付構造、回転軸とレバーの取付方法、及び、流体機械
CN204755624U (zh) 固定装置和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机反馈系统
CN220145770U (zh)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CN109015000A (zh) 筒形薄壁零件分度固定夹持机构
CN102729172A (zh) 夹具
KR19990088088A (ko) 접첩식상대회전구동축
JP2015523521A (ja) 恒久的な視覚的インジケータおよび直径方向−軸線方向リレーションゲージ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CN108709483B (zh) 一种滚珠丝杆轴向游隙测试装置
EP2823918B1 (en) Guide bush adjusting device
CN107036536B (zh) 支撑架
EP4350186A1 (en) Valve device
CN210791023U (zh) 一种工具支架及使用该工具支架的机械臂
RU262381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и контроля соосности отверстий
CN113798893A (zh) 用于带动工具机的部件转动的回转机构
CN108955500B (zh) 孔中心定位器
US11280343B2 (en) Bearing installation and fixation structure and compressor
WO2016133031A1 (ja) 回転機器
JP2008513706A (ja) 調節部材を備えた駆動ユニット
JP5072710B2 (ja) ピストン結合構造
CN211966206U (zh) 一种专门用于细轴类齿轮加工的顶尖装置
CN108637111B (zh) 用于铆压固定环的压装工具
KR200398525Y1 (ko) 편심 조절 기능을 가진 스핀들
CN220462244U (zh) 一种电主轴前轴承预紧组件、预紧装置以及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