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9921U -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9921U
CN220139921U CN202321581296.1U CN202321581296U CN220139921U CN 220139921 U CN220139921 U CN 220139921U CN 202321581296 U CN202321581296 U CN 202321581296U CN 220139921 U CN220139921 U CN 220139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groove
shell
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12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维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j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j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j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j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12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9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9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9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分别连接有通讯供电连接件和金手指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可供所述金手指端子旋接的金手指端子安装位,以及可对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限位的通讯供电连接件安装位,所述壳体的开口处通过与之匹配的DIN轨道卡扣连接,形成对所述PCB主板的密封。本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有效提高出厂前的装配效率,而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即使出现故障,也可通过直接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拆装方便,即换即用,对工作影响小。

Description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驱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背景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C或PLC,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主要由CPU、指令及数据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数字模拟转换等功能单元组成。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现有的可编程控制器存在如下缺陷:
1、传统的额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大都将各功能部件直接安装于同一个壳体中,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出售,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故障,需要大拆大修,甚至回厂返修;
2、使用过程中都是多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连接,传统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之间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因为不能有效的相互固定,而造成的受外界影响发生移位,进而使工作环境更加混乱,且不利于控制器维护;
3、设备的工作空间是很有限的,若码放好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空间刚好没有剩余空间可供移动,则需要将所有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拆除,然后重新拼装好之后再让回原位,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不仅对不需要更换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了不必要的操作,而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4、现有技术中的端子与PCB主板之间连接占用空间,与外部接线通过螺丝旋接效率低下,易造成接触不良。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拆装繁琐,以及控制质量易受外部影响的的技术问题。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分别连接有通讯供电连接件和金手指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可供所述金手指端子旋接的金手指端子安装位,以及可对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限位的通讯供电连接件安装位,所述壳体的开口处通过与之匹配的DIN轨道卡扣连接,形成对所述PCB主板的密封;
所述壳体的左侧面设置有滑槽模块和定位凹槽,右侧面设置有滑轨模块和定位凸点;相邻两个所述壳体配合时,位于左侧的所述壳体的所述滑轨模块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壳体的所述滑槽模块滑接;位于左侧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定位凸点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定位凹槽相互作用实现定位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下相互对称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左右相互对称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左侧边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左侧板的、且开口相向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左侧板和所述第二滑槽构成所述滑槽模块;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右侧边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所述右侧板和所述第二滑轨构成所述滑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对应的,所述定位凸点设置于所述右侧板;在所述右侧板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内部构成弹性支臂,所述弹性支臂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定位凸点;所述弹性支臂水平向设置,受压后,所述弹性支臂可驱动所述定位凸点的顶端与所述U型槽的外侧壁齐平;待压力取消,所述弹性支臂可驱动所述定位凸点伸出所述U型槽的外侧壁,实现与所述定位凹槽定位锁定;所述定位凸点为半球形,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为可将所述定位凸点套设的圆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弹片夹持槽和第二弹片夹持槽,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交叉排列,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中插接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中插接有第二弹片;
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片本体、第一针脚和插脚;
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片本体、第二针脚和插套;
所述第一针脚和所述第二针脚分别与所述PCB主板焊接;
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靠近时,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座上的所述插套可供位于右侧的所述连接座上的所述插脚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包括可供所述第一针脚伸出的第一针脚端口,和可供所述插脚伸出的插脚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包括可供所述第二针脚伸出的第二针脚端口,和可供所述插套伸出的插套端口。
进一步地,沿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脚和所述插套水平的引导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金手指端子包括端子骨架,所述端子骨架上开设有可供簧片模块安装的簧片安装腔,所述簧片安装腔的顶部设置有端子按键插槽和穿线槽,所述端子按键插槽中设置有端子按键;通过给所述端子按键向下的压力,可驱动所述簧片模块对经所述穿线槽进入所述簧片安装腔中的接线留有接线空间,压力取消后,所述端子按键受所述簧片模块的反作用力复位,所述簧片模块与接线压接。
进一步地,所述簧片模块包括与所述簧片安装腔固定的簧片本体、所述簧片本体的下部连接有夹片、所述簧片本体的上部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端子按键插槽和所述穿线槽对应;
所述端子骨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安装腔连通的夹片通槽;
所述夹片可贯穿所述夹片通槽;
还包括一个可供所述端子骨架插接的端子壳体,所述端子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夹片通槽对应的端子插槽,所述端子插槽可供所述夹片贯穿,并经开设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的夹片通孔,与所述PCB主板上的金属触点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端子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夹持槽,所述旋转夹持槽可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上设置的旋转轴卡接;所述端子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子壳体卡脚,所述端子壳体卡脚可与设置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上的端子壳体卡扣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DIN轨道卡扣的背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壳体上的卡槽卡扣的卡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有效提高出厂前的装配效率,而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即使出现故障,也可通过直接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拆装方便,即换即用,对工作影响小。此外,通过对各模块的优化设计,还存在如下优点:
1、通过在壳体的一侧设置滑槽模块和定位凹槽,在相邻壳体的一侧设置滑轨模块和定位凸点,仅需通过滑移即可实现将两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拼接固定,且不易受外界干扰分离;采用内置式端子弹片结构,在滑移连接后即可实现将相邻两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通讯供电链接,无需在外部接线;不仅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能很好的滑移与锁止,在节约空间的额同时还增加了美感,且由于这种配合机构简洁,也大大便利了设备的拆装维护。
2、通过连接座实现3方连接,即与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内PCB主板的焊接,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左侧边提供第一弹片,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左侧边提供第二弹片,且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即可采用水平对插,也可采用侧向插接;还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的连接提供了水平插接和侧向滑接2种方式,尤其是使用侧向滑接时,并不需要对邻近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拆除,可以直接被抽出,放方便更换,可有效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
3、采用旋接的方式与可编程控制器壳体旋接,可实现与可编程控制器内部PCB主板的快拆与快装,占用空间更小;采用端子按键摁压簧片模块以便给外部接线腾出空间,再通过取消端子按键的受力,使得簧片模块受回弹力的作用对插入的外部接线进行压接;既能满足不同数量的接线要求,又与PCB主板或外部接线的连接紧密,不易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端子盖板的通讯供电连接件安装位和金手指端子安装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第一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第二视角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第三视角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通讯供电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通讯供电连接件中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第一视角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通讯供电连接件中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第二视角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通讯供电连接件的第一弹片夹持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通讯供电连接件的第二弹片夹持槽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通讯供电连接件与PCB主板焊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金手指端子中端子的第一视角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金手指端子中端子的第二视角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金手指端子中端子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金手指端子中去端子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金手指端子中簧片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中金手指端子与可编程控制器壳体旋接后示意图。
图示标记:
1-壳体、101-滑槽模块、102-定位凹槽、103-滑轨模块、104-定位凸点、105-顶板、106-底板、107-左侧板、108-右侧板、109-U型槽、110-弹性支臂、111-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113-第一滑轨、114-第二滑轨、115-引导滑槽、116-夹片通孔;
2-通讯供电连接件、201-连接座、202-第一弹片夹持槽、203-第二弹片夹持槽、204-第一弹片、205-第二弹片、206-第一针脚端口、207-插脚端口、208-第二针脚端口、209-插套端口、210-第一弹片本体、211-第一针脚、212-插脚、213-第二弹片本体、214-第二针脚、215-插套;
3-金手指端子、301-端子骨架、302-簧片模块、303-簧片安装腔、304-端子按键插槽、305-穿线槽、306-端子按键、307-夹片通槽、308-端子壳体、309-端子插槽、310-簧片本体、311-夹片、312-压片、313-旋转夹持槽、314-旋转轴、315-端子壳体卡脚、316-端子壳体卡扣槽;
4-PCB主板;
5-DIN轨道卡扣、501-卡槽、502-卡脚;
6-通讯供电连接件安装位;
7-金手指端子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PCB主板4,所述PCB主板4上分别连接有通讯供电连接件2和金手指端子3,所述壳体1包括可供所述金手指端子3旋接的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以及可对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2限位的通讯供电连接件安装位6,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通过与之匹配的DIN轨道卡扣5连接,形成对所述PCB主板4的密封;
其中,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设置有滑槽模块101和定位凹槽102,右侧面设置有滑轨模块103和定位凸点104;
相邻两个所述壳体1配合时,位于左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滑轨模块103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滑槽模块101滑接;
位于左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定位凸点104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定位凹槽102相互作用实现定位锁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滑槽模块101和定位凹槽102”作为第一组,以“滑轨模块103和定位凸点104”作为第二组,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采用滑接实现配合;用于需要相互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主体与模块之间,或者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滑接,可视具体情况而进行搭配,确保在至少一个待连接的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本配合机构的第一组或第二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模块101和所述滑轨模块103具体如下: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上下相互对称设置的顶板105和底板106,以及左右相互对称设置的左侧板107和右侧板108;
在所述顶板105和所述底板106的左侧边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左侧板107的、且开口相向的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所述第一滑槽111、所述左侧板107和所述第二滑槽112构成所述滑槽模块101;
在所述顶板105和所述底板106的右侧边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第一滑轨113和第二滑轨114,所述第一滑轨113、所述右侧板108和所述第二滑轨114构成所述滑轨模块103。
为了利于滑动的顺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111和所述第二滑槽112均为直角滑槽,所述第一滑轨113和所述第二滑轨114均为直角滑轨。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凹槽102设置于所述左侧板107,对应的,所述定位凸点104设置于所述右侧板108;
其中,在所述右侧板108上开设有U型槽109,所述U型槽109的内部构成弹性支臂110,所述弹性支臂110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定位凸点104
工作原理:
所述弹性支臂110水平向设置,受压后,所述弹性支臂110可驱动所述定位凸点104的顶端与所述U型槽109的外侧壁齐平;
待压力取消,所述弹性支臂110可驱动所述定位凸点104伸出所述U型槽109的外侧壁,实现与所述定位凹槽102定位锁定。
该结构不仅增加模块(壳体)间配合的阻尼感,并在模块(壳体)间配合完成时有一个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点104为半球形,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102为可将所述定位凸点104套设的圆槽。
该结构不仅使定位后更稳定,而且在定位前滑移过程中确保定位凸点104与壳体1的外壁间的阻力最小。
实施例3
如图6~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2包括连接座201,所述连接座201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弹片夹持槽202和第二弹片夹持槽203,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02与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203交叉排列,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02中插接有第一弹片204,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203中插接有第二弹片205;
本实施例中作为连接件的弹片做如下优化:
所述第一弹片20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片本体210、第一针脚211和插脚212;
所述第二弹片20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片本体213、第二针脚214和插套215;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针脚211和所述第二针脚214分别与所述PCB主板4焊接;
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201靠近时,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座201上的所述插套215可供位于右侧的所述连接座201上的所述插脚212插接。
上述所述第一弹片204和所述第二弹片205均为导电金属,优选铜。
相邻两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相互连接时,仅需将两者相互靠近,即将所述连接座201靠近,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座201上的所述插套215可供位于右侧的所述连接座201上的所述插脚212插接。
本实施例中不限于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的连接,还可用于可编程控制器主体与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的连接,由于直接采用弹片连接,减小了线束传输的损耗,在保证控制质量的前提下,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在本领域中最多可实现32个模块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1的优化,如下:
如图9和10所示,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02包括可供所述第一针脚211伸出的第一针脚端口206,和可供所述插脚212伸出的插脚端口207;对应的,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203包括可供所述第二针脚214伸出的第二针脚端口208,和可供所述插套215伸出的插套端口209。
为了方便相邻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相互前后滑接时完成通讯供电的连接,本实施例沿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脚212和所述插套215水平的引导滑槽115。
实施例4
如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金手指端子3包括端子骨架301,所述端子骨架301上开设有可供簧片模块302安装的簧片安装腔303,所述簧片安装腔303的顶部设置有端子按键插槽304和穿线槽305,所述端子按键插槽304中设置有端子按键306;
工作原理:
通过给所述端子按键306向下的压力,可驱动所述簧片模块302对经所述穿线槽305进入所述簧片安装腔303中的接线留有接线空间;压力取消后,所述端子按键306受所述簧片模块302的反作用力复位,所述簧片模块302与接线压接。
作为本方案中所述簧片模块2的优化,具体如下:
如图15和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模块302包括与所述簧片安装腔303固定的簧片本体310、所述簧片本体310的下部连接有夹片311、所述簧片本体310的上部连接有压片312,所述压片312与所述端子按键插槽304和所述穿线槽305对应;
所述端子骨架30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安装腔303连通的夹片通槽307;
所述夹片311可贯穿所述夹片通槽30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本体310、所述夹片311和所述压片312均采用导电金属。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金手指端子3还包括一个可供所述端子骨架301插接的端子壳体308,所述端子壳体308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夹片通槽307对应的端子插槽309,所述端子插槽309可供所述夹片311贯穿,并经开设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的夹片通孔116,与所述PCB主板4上的金属触点实现电连接。
如图17所示,在所述端子壳体308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夹持槽313,所述旋转夹持槽313可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上设置的旋转轴314卡接;
在所述端子壳体308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子壳体卡脚315,所述端子壳体卡脚315可与设置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上的端子壳体卡扣槽316卡接。
所述DIN轨道卡扣5的背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壳体1上的卡槽501卡扣的卡脚502。
该结构使得所述金手指端子3能通过所述端子壳体6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壳体1之间的相互旋转,即可完成快速拆装。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PCB主板(4),所述PCB主板(4)上分别连接有通讯供电连接件(2)和金手指端子(3),所述壳体(1)包括可供所述金手指端子(3)旋接的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以及可对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2)限位的通讯供电连接件安装位(6),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通过与之匹配的DIN轨道卡扣(5)连接,形成对所述PCB主板(4)的密封;
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设置有滑槽模块(101)和定位凹槽(102),右侧面设置有滑轨模块(103)和定位凸点(104);相邻两个所述壳体(1)配合时,位于左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滑轨模块(103)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滑槽模块(101)滑接;位于左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定位凸点(104)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壳体(1)的所述定位凹槽(102)相互作用实现定位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下相互对称设置的顶板(105)和底板(106),以及左右相互对称设置的左侧板(107)和右侧板(108);在所述顶板(105)和所述底板(106)的左侧边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左侧板(107)的、且开口相向的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所述第一滑槽(111)、所述左侧板(107)和所述第二滑槽(112)构成所述滑槽模块(101);在所述顶板(105)和所述底板(106)的右侧边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第一滑轨(113)和第二滑轨(114),所述第一滑轨(113)、所述右侧板(108)和所述第二滑轨(114)构成所述滑轨模块(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102)设置于所述左侧板(107),对应的,所述定位凸点(104)设置于所述右侧板(108);在所述右侧板(108)上开设有U型槽(109),所述U型槽(109)的内部构成弹性支臂(110),所述弹性支臂(110)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定位凸点(104);所述弹性支臂(110)水平向设置,受压后,所述弹性支臂(110)可驱动所述定位凸点(104)的顶端与所述U型槽(109)的外侧壁齐平;待压力取消,所述弹性支臂(110)可驱动所述定位凸点(104)伸出所述U型槽(109)的外侧壁,实现与所述定位凹槽(102)定位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供电连接件(2)包括连接座(201),所述连接座(201)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弹片夹持槽(202)和第二弹片夹持槽(203),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02)与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203)交叉排列,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02)中插接有第一弹片(204),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203)中插接有第二弹片(205);
所述第一弹片(20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片本体(210)、第一针脚(211)和插脚(212);
所述第二弹片(20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片本体(213)、第二针脚(214)和插套(215);
所述第一针脚(211)和所述第二针脚(214)分别与所述PCB主板(4)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02)包括可供所述第一针脚(211)伸出的第一针脚端口(206),和可供所述插脚(212)伸出的插脚端口(207);对应的,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203)包括可供所述第二针脚(214)伸出的第二针脚端口(208),和可供所述插套(215)伸出的插套端口(20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脚(212)和所述插套(215)水平的引导滑槽(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端子(3)包括端子骨架(301),所述端子骨架(301)上开设有可供簧片模块(302)安装的簧片安装腔(303),所述簧片安装腔(303)的顶部设置有端子按键插槽(304)和穿线槽(305),所述端子按键插槽(304)中设置有端子按键(306);通过给所述端子按键(306)向下的压力,可驱动所述簧片模块(302)对经所述穿线槽(305)进入所述簧片安装腔(303)中的接线留有接线空间,压力取消后,所述端子按键(306)受所述簧片模块(302)的反作用力复位,所述簧片模块(302)与接线压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模块(302)包括与所述簧片安装腔(303)固定的簧片本体(310)、所述簧片本体(310)的下部连接有夹片(311)、所述簧片本体(310)的上部连接有压片(312),所述压片(312)与所述端子按键插槽(304)和所述穿线槽(305)对应;
所述端子骨架(30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簧片安装腔(303)连通的夹片通槽(307);
所述夹片(311)可贯穿所述夹片通槽(307);
还包括一个可供所述端子骨架(301)插接的端子壳体(308),所述端子壳体(308)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夹片通槽(307)对应的端子插槽(309),所述端子插槽(309)可供所述夹片(311)贯穿,并经开设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的夹片通孔(116),与所述PCB主板(4)上的金属触点实现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壳体(308)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夹持槽(313),所述旋转夹持槽(313)可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上设置的旋转轴(314)卡接;所述端子壳体(308)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子壳体卡脚(315),所述端子壳体卡脚(315)可与设置于所述金手指端子安装位(7)上的端子壳体卡扣槽(316)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DIN轨道卡扣(5)的背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壳体(1)上的卡槽(501)卡扣的卡脚(502)。
CN202321581296.1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Active CN220139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296.1U CN22013992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296.1U CN22013992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9921U true CN220139921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1296.1U Active CN22013992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9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7486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12691Y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CN220139921U (zh)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
JPH031466A (ja) 電気部品用コネクタ
CN211502389U (zh) 灯模块
CN220139924U (zh)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
CN105762595A (zh) 电子转接卡以及电子设备
CN116648015A (zh)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
CN220209311U (zh) 一种用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金手指端子
CN115802584A (zh) 电路板以及电子设备
CN220139920U (zh) 一种用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的配合机构
CN213692413U (zh) 弹性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CN115719894A (zh) 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220138746U (zh)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
CN203933699U (zh) 一种手机芯片插接结构
CN217641930U (zh) 一种模块化穿墙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19286727U (zh) 一种连接工业设备的i/o防尘接线端子台
CN220139931U (zh) 一种数显型侧插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
CN219576015U (zh) 工业模块状态显示及扩展组装结构
CN113028309A (zh) 灯模块
EP0878867B1 (en) Connector used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CN217115869U (zh) 一种矩阵式电机控制器结构
CN217114908U (zh) 安全型电源插座
CN212211522U (zh) 一种组合式线路板
CN218548946U (zh) Led显示装置的连接器及le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