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6122U -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6122U CN220136122U CN202320826372.4U CN202320826372U CN220136122U CN 220136122 U CN220136122 U CN 220136122U CN 202320826372 U CN202320826372 U CN 202320826372U CN 220136122 U CN220136122 U CN 2201361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exchange tube
- tube
- refrigerant
- tub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换热管组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换热管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两排换热管;换热管组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每一换热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至少部分换热回路包括第三换热管,第三换热管连通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沿第二方向,在每一换热回路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通过第三换热管使冷媒流通路径延长,同时,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具有高度差,能改变冷媒流速,促进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翅片管式蒸发器作为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四大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对于风管机空调而言,翅片式蒸发器系统间流路布置的合理性关系到换热器能否充分发挥换热效果。在相关技术中,受风机位置影响,换热管内的换热管组不同位置处的冷媒换热效率不均,对换热管的流路布置所达到的换热效率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以对换热管的流路布置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换热管组的换热效率。
一种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所述换热管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所述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两排所述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组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每一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
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管用于流通冷媒,多个换热管组成换热回路,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回路以运输更多冷媒,提高换热效率。其中,第一换热管的设置便于冷媒的流入,第二换热管的设置便于冷媒的流出,第三换热管能够在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输送冷媒,使冷媒流通路径延长,利于促进冷媒充分换热。每一换热回路中,通过设置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存在高度差,能够改变冷媒流速,促进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间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换热管的高度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换热管高于所述第一换热管。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能够充分利用换热高效的第二区域,提高第二区域中,沿第二方向上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高度差,以促进第二区域中冷媒的充分换热。设置第二换热管高于第一换热管,冷媒需克服重力从第二换热管中流出,流速减慢,以促进冷媒充分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长度为L,每条所述换热回路的有效管程为I,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所述第三换热管的数量为N,其满足关系式,L×(N+2)=I。
可以理解的是,在每个换热回路中,随着第三换热管的数量增加,相应的每个换热管的长度减少,以确保有效管程不变,使冷媒出口温度可控,以便后续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为首排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为末排换热管,所述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一管径,所述末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二管径,所述第二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径。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末排换热管管径大于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使得冷媒向冷媒出口流动的过程中,流速减慢,利于冷媒于换热管内充分换热。同时,保留首排换热管的管径较小,利于减少材料,降低成本。二者结合以促进冷媒适当提高换热效率,以使冷媒达到预设的出口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的120%-200%;所述换热管组还包括中间排换热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间排换热管位于所述首排换热管和所述末排换热管之间,所述中间排换热管的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或所述第二管径或在所述第一管径与所述第二管径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在确保管径为第二管径的换热管在促使流体充分换热的基础上,拥有合理的尺寸,便于冷媒流出速度不至于过慢,确保冷媒在空调系统中的循环的速度。同时,在第一管径和第二管径之间设置中间排换热管的管径,加工时较为简便,利于冷媒的输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回路中的冷媒进口,均与其中一个所述换热回路中的冷媒出口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从两个冷媒进口中的流通的冷媒能够最终从同一个冷媒出口流出,能够减缓冷媒流速,促进冷媒充分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安装机壳,所述安装机壳沿第三方向的两端端面均构造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安装孔位,每个所述换热管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穿设于同侧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位;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所述安装孔位限定为空余孔位,所述换热回路避开所述空余孔位布设。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机壳能够通过安装孔位来实现对换热管的安装和支撑。第一区域中空余孔位的设置能够减少材料,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第二区域来提高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换热管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换热管连通以形成所述换热回路。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区域至少部分换热管位于第二区域,由于第二区域换热效率远大于第一区域的换热效率,故能够增强第一区域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包括连接管;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沿冷媒流向,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和/或,所述换热管组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集液管,至少两个集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和/或,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翅片,每个所述换热管穿设于多个所述翅片。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管的设置便于连通换热管;集液管的设置便于汇聚冷媒,利于冷媒的输送。翅片的设置利于增大散热面积,促进散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风机和上述的换热管组;所述风机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间隔布置,且所述风机靠近换热管组中冷媒出口的一侧,所述风机的气流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的换热回路中冷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流动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产出的气流能够与换热管进行换热,同时,沿第一方向,气流流向与冷媒流向相反,逆流的设置使换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十三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十四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十五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000、换热装置;100、换热管组;200、风机;10、换热回路;20、翅片;30、集液管;40、连接管;50、安装机壳;11、换热管;31、第一集液管;32、第二集液管;101、冷媒进口;102、冷媒出口;111、第一换热管;112、第二换热管;113、第三换热管;501、安装孔位;1001、第一区域;1002、第二区域;5011、空余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7,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管组100,该换热管组100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11,用于流通冷媒;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换热管11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换热管组100包括至少两排换热管11;换热管组100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10。
如此,换热管11内设有冷媒的流体通道,冷媒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换热管11管壁,换热管11管壁与外界进行换热,进而实现对冷媒的换热。沿第一方向,不同排数的换热管11之间互相连接,能够形成换热回路10,多个换热回路10的设置可以流通更多冷媒,以增强换热效果。冷媒能够从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进口101流入,并从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出口102流出。
如图1至图15所示,进一步的,每一换热回路10包括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至少部分换热回路10包括第三换热管113,第三换热管113连通于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沿第二方向,在每一换热回路10中,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换热管111与冷媒进口101连通,第二换热管112与冷媒出口102连通,冷媒进口101与第一换热管111沿第三方向两端的管口沿第二方向均位于同一高度,冷媒出口102与第二换热管112沿第三方向两端的管口沿第二方向均位于同一高度,第一换热管111、第二换热管112和第三换热管113的轴线沿第三方向互相平行设置。
如此,在每个换热回路10中,冷媒自第一换热管111流入换热回路10,并从第二换热管112流出换热回路10,由于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沿第二方向错开布设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使得冷媒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发生一定的转化,能够对冷媒流速产生一定变化,以强化换热。在部分换热回路10中,第三换热管113连通于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以实现冷媒输送,冷媒从第一换热管111流入换热回路10后,不直接从第二换热管112中流出,而需要中间经过第三换热管113,冷媒流体路径延长,同时结合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沿第二方向具有高度差,能够较为显著地促进冷媒换热。
如图1至图15所示,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至少部分换热回路10中,沿第二方向上,第一换热管111、第二换热管112和第三换热管113错开布置,则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存在高度差的差值至少为一个第三换热管113的管径,这使得冷媒进口101和冷媒出口102之间的高度差较大,进一步增强冷媒的流速变化,以增强换热效果。
故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上,第一换热管111低于第二换热管112,也就是说,冷媒进口101位置低于冷媒出口102位置,冷媒需克服重力,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冷媒流速减缓;由于冷媒进口101和冷媒出口102之间具有较高的高度差,故冷媒流速减缓程度较大,使冷媒在换热管11内充分换热。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上,第一换热管111高于第二换热管112,也就是说,冷媒进口101位置高于冷媒出口102位置,冷媒在流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冷媒进口101和冷媒出口102之间具有较高的高度差,故冷媒流速显著增加,能够促进冷媒循环,提高整个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5所示,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定义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定义第三方向为y轴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也就是重力方向。
如图16所示,为了实现换热管11之间的连通,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组100包括连接管40;每一换热回路10中,沿冷媒流向,任意相邻两个换热管11通过连接管40连接。如此,以连接管40能够实现相邻两个换热管11的连通,进而实现换热回路10的连通。具体的,连接管40可使用弯管,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时可选用焊接或者其他安装方式。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换热管组100中,以沿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1001,两个第一区域1001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1002。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7,气流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100进行换热。换热管组100在与气流换热的过程中,受风机200安装位置的影响,位于换热管组100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一区域1001的气流量较少,故第一区域1001的换热效率较低;而第二区域1002位于换热管组100沿第二方向的中间位置,故第二区域1002的气流量较多,第二区域1002的换热效率较高。
基于此,在对换热管组100的流路优化时,重点对第二区域1002的换热效率进行进一步的增强,对第一区域1001中的换热管11可选择轻度设计。
如图3、图4及图15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组100包括安装机壳50,安装机壳50沿第三方向的两端端面均构造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安装孔位501,每个换热管11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穿设于同侧对应的安装孔位501;位于第一区域1001的部分安装孔位501限定为空余孔位5011,换热回路10避开空余孔位5011布设。也就是说,第一区域1001的部分安装孔位501中,不穿设有换热管11,这样设置的安装孔位501便为空余孔位5011。如此,安装机壳50能够支撑换热管11,通过换热管11的管壁与安装孔位501的孔壁配合,使换热管11得到固定支撑。而基于第一区域1001换热效率不高,第一区域1001部分安装孔位501不设置换热管11,利于将换热管11路设计的重点放在换热效率高的第二区域1002中,并且能够节省材料,降低该部分的成本。
如图1至图1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至少位于第二区域1002中的每一换热回路10中,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间隔至少一个第三换热管113的高度差,且沿第二方向,第二换热管112高于第一换热管111。也就是说,沿第二方向上,冷媒进口101的位置低于冷媒出口102的位置。如此,能够充分利用第二区域1002的气流量,使第二区域1002中的冷媒能够克服重力,冷媒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以减缓冷媒流速,使冷媒在第二区域1002中充分换热,进一步增强第二区域1002中的换热效率,以提升整体换热管组100的换热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部分换热回路10中,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间隔一个、两个、三个……等的第三换热管113,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限定每排中的换热管11的数量相同,故当换热管组100具有不同排数时,对应的换热回路10的布设略有不同。具体的,随着换热管11排数的增加,沿第二方向上,部分换热回路10中的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所间隔的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可随排数进行调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换热管11的有效换热长度为L,每个换热回路10的有效管程为I,每一换热回路10中,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的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为N,其满足关系式,L×(N+2)=I。其中,有效的换热长度为换热管11能够与外部气流换热的有效长度,有效管程为一个换热回路10中换热管11与气流进行有效换热的总长度。随着换热管11排数增加,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亦会随之增加,此时换热管11的长度会相应变短,以满足用于换热的有效管程不变,以控制冷媒换热后的温度能够符合或趋于符合冷媒出口102处的预设温度要求,以便于冷媒进行后续的循环。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10所示,当换热管组100具有两排或者三排换热管11时,至少在第二区域1002的换热回路10中,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间隔一个或者两个第三换热管113较为合理,以便能够布设多个换热回路10,减少换热回路10之间的干涉,利于换热回路10中换热管11的互相连通。如图11及图12所示,当换热管组100具有四排换热管11时,由于此时换热管11的数量较多,沿第二方向,至少在第二区域1002的换热回路10中,可在保持多个换热回路10不产生干涉的情况下,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可选择三个或者四个的第三换热管113,以增加冷媒进口101和冷媒出口102的高度差。当换热管组100具有更多排换热管11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排布,当然无论怎么排布,只需满足冷媒进口101和冷媒出口102具有足够的高度差,且每个换热回路10的有效管程不变,换热管11能够顺利安装连接即可。
关于换热管11的具体排布,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换热管组100具有两排换热管11,换热回路10中的第一换热管111位于第一排,第二换热管112位于第二排,以第二区域1002中的其中一个换热回路10为例,在该换热回路10中,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具有两个,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间隔两个第三换热管113,且两个第三换热管113均位于第一排。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111和两个第三换热管113顺次间隔排布并通过连接管40连通,再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换热管112的第三换热管113与第二换热管112通过连接管40连通,以形成盘绕的换热回路10。在冷媒流动的过程中,首先,冷媒自第一换热管111流入该换热回路10中,并通过连接管40沿第二方向继续流入第一个第三换热管113,接着,冷媒又通过连接管40继续流入第二个第三换热管113,然后,冷媒从第二个第三换热管113通过连接管40流入第二排中的第二换热管112,最后,冷媒从第二换热管112中流出。其他第二区域1002中的换热回路10可参照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回路10进行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5至图10所示,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换热管组100具有三排换热管11,换热回路10中的第一换热管111位于第一排,第二换热管112位于第三排。以第二区域1002中的其中一个换热回路10为例,在该换热回路10中,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具有两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三换热管113位于第二排,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之间间隔有上述的两个第三换热管113,第一换热管111、两个第三换热管113和第二换热管112依次通过连接管40连通形成盘绕的换热回路10。在冷媒流动的过程中,首先,冷媒自第一换热管111流入该换热回路10中,并通过连接管40沿第一方向继续依次流入上述两个第三换热管113,然后,通过连接管40流入第二换热管112中,最后,冷媒从第二换热管112中流出。其他第二区域1002中的换热回路10可参照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回路10进行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换热管组100具有其他排数时,亦可参照上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布设,在此并不对不同换热回路10中的换热管11具体的排布作更多的限制。
如图2、图4、图6、图8、图10及图12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111所在的一排换热管11为首排换热管,第二换热管112所在的一排换热管11为末排换热管,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一管径,末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二管径,第二管径大于第一管径。如此,首排换热管的管径小以便冷媒快速流入换热回路10中,通过设置末排换热管的管径较大,能够使冷媒的速度减小,进而促进冷媒在换热管11内充分换热,以提升冷媒的换热效率。当换热管11的排数大于两排时,首排换热管和末排换热管之间的中间排换热管11可根据实际来选择使用第一管径还是第二管径或管径在第一管径与第二管径之间,以使冷媒从首排换热管顺畅过渡至末排换热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管径为第一管径的120%-200%。如此,末排换热管的管径的设置可以使末排换热管在占据空间合理的情况下,有效使流体流速减慢。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管径为第一管径的120%、150%或者20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至少任意相邻的两个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进口101,均与其中一个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出口102连通。也就是说,至少相邻两个的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汇聚在同一第二换热管112中并流出,能够减少第二换热管112的设置,以降低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相邻两个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所汇聚的第二换热管112的管径为第二管径,而每个第一换热管111的管径为第一管径,至少相邻两个换热回路10的冷媒汇聚在管径较大的第二换热管112中,使得冷媒在第二换热管112中的流速进一步得到降低,进而促进冷媒的充分换热。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区域1001中的换热管11与第二区域1002中的换热管11连通以形成换热回路10。如此,基于第一区域1001的气流量较少,第二区域1002的气流量较多,故将第一区域1001中的换热管11与第二区域1002中的换热管11连通,使得从第一区域1001流入的冷媒能够流经第二区域1002以进行高效的换热,以提升冷媒的换热效率。这样,即使第一区域1001的换热效果不佳,但第一区域1001的冷媒总能够经过第二区域1002,拥有一段高效换热的过程,提升了第一区域1001中的换热回路10的换热效率。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换热回路10的第一换热管111位于第一区域1001,第二换热管112位于第二区域1002。如此,在冷媒能够从第一区域1001流通至第二区域1002进行高效换热的基础上,在其中一个换热回路10中,第一区域1001中的第一换热管111与位于第二区域1002中的第二换热管112之间,势必会存在较高的高度差,以使冷媒流速改变,促进冷媒充分换热。
如图1至图12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集液管30,至少两个集液管30分别与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连通。以与第一换热管111连通的集液管30为第一集液管31,以与第二换热管112连通的集液管30为第二集液管32。如此,第一集液管31中的冷媒能够分流进入多个第一换热管111中,第二换热管112中的冷媒能够汇聚在第二集液管32中,第一集液管31和第二集液管32的设计利于冷媒的输送。
如图16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组100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翅片20,每个换热管11穿设于多个翅片20。如此,翅片20能够增大换热管11与气流的换热面积,利于提高换热效果。
如图1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1000,包括风机200和上述的换热管组100。风机200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100间隔布置,且风机200靠近换热管组100中冷媒出口102(或者说第二换热管112所在的末排换热管)的一侧,风机200的气流方向与换热管组100的换热回路10中冷媒沿第一方向的流动方向相反。如此,气流流向和冷媒流向相反,即气流与冷媒逆流,气流先与第二换热管112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逐渐流向第一换热管111。由于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较大,故逆流时的传热量大,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
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11),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所述换热管(11)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至少两排所述换热管(11);
所述换热管组(100)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10),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包括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至少部分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三换热管(113),所述第三换热管(113)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之间;
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所述第一换热管(1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112)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1001),两个所述第一区域(1001)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1002);
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002)的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间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换热管(113)的高度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换热管(112)高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换热管(11)的有效换热长度为L,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的有效管程为I,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之间的所述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为N,其满足关系式,L×(N+2)=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11)为首排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112)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11)为末排换热管,所述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一管径,所述末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二管径,所述第二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的120%-200%;
所述换热管组(100)还包括中间排换热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间排换热管位于所述首排换热管和所述末排换热管之间,所述中间排换热管的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或所述第二管径或在所述第一管径与所述第二管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进口(101),均与其中一个所述换热回路(10)中的冷媒出口(10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安装机壳(50),所述安装机壳(50)沿第三方向的两端端面均构造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安装孔位(501),每个所述换热管(11)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穿设于同侧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位(501);
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001)的部分所述安装孔位(501)限定为空余孔位(5011),所述换热回路(10)避开所述空余孔位(5011)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1001),两个所述第一区域(1001)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100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1001)中的换热管(11)与所述第二区域(1002)中的换热管(11)连通以形成所述换热回路(10)。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连接管(40);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沿冷媒流向,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11)通过所述连接管(40)连接;和/或,
所述换热管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集液管(30),至少两个集液管(30)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连通;和/或,
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翅片(20),每个所述换热管(11)穿设于多个所述翅片(20)。
10.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组(100);
风机(200),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100)间隔布置,且所述风机(200)靠近换热管组(100)中冷媒出口(102)的一侧,所述风机(200)的气流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100)的换热回路(10)中冷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流动方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26372.4U CN220136122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26372.4U CN220136122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6122U true CN220136122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54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26372.4U Active CN220136122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6122U (zh) |
-
2023
- 2023-04-11 CN CN202320826372.4U patent/CN2201361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30092355A1 (en) | Heat Exchanger With Subcooling Circuit | |
CN109028304A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08139088B (zh) | 空调 | |
CN211119692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7763833B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EP4070631B1 (en) | Cool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systems, in particular for data centre | |
CN220136122U (zh) |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 |
CN210861409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11237140B (zh) | 风力发电机组 | |
CN118794280A (zh) |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 |
WO2020175854A1 (ko) | 열교환기 및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 |
CN207438859U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119671U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 |
CN111630329B (zh) | 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系统、冷凝器及其设计方法 | |
CN203100292U (zh) |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器 | |
CN101738103A (zh) | 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 | |
CN219889807U (zh) |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 |
CN218634655U (zh) | 散热器及变频空调系统 | |
CN221724442U (zh) | 风机盘管 | |
CN216558192U (zh) | 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及其热回收单元 | |
CN210399207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5260154U (zh) |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 |
CN206556310U (zh) | 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 | |
CN220818141U (zh) | 一种冷凝器、风冷冷水机机组以及空调组件 | |
CN114165948B (zh) | 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