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9207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9207U
CN210399207U CN201920439188.8U CN201920439188U CN210399207U CN 210399207 U CN210399207 U CN 210399207U CN 201920439188 U CN201920439188 U CN 201920439188U CN 210399207 U CN210399207 U CN 210399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pipelin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91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兵
郝本华
刘庆赟
徐中华
王星元
吴文波
孙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91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9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9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9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呈长条形的热交换器,沿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热交换器分为第一端部区段、第二端部区段以及中间区段,第一端部区段以及第二端部区段分别位于热交换器的相对的两端,中间区段位于第一端部区段以及第二端部区段之间,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管路,包括第一中间换热部以及与第一中间换热部连通的第一端部换热部,第一中间换热部布置于中间区段,第一端部换热部布置于第一端部区段;第二管路,包括第二中间换热部以及与第二中间换热部连通的第二端部换热部,第二中间换热部布置于中间区段,第二端部换热部布置于第二端部区段。上述结构使得空调器的热交换器的各部位的换热均匀,且换热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常见的制冷或制热设备,其内一般设置有用于换热的热交换器。当空调器用于制冷时,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当空调器用于制热时,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
目前,空调器内的热交换器的形状均是根据空调器外壳的形状而定。当空调器的外壳呈细长状时,为了使外壳内部元器件排布方便,热交换器的形状一般做成长条状,而由于空调内的送风装置产生的气流无法作用于长条形热交换器的每个部位,一般为热交换器的中间区段的迎风量较大,两端的迎风量较小,故常出现长条状的热交换器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各部位换热不均匀,且热交换器的两端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热交换器均匀换热且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的空调器。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呈长条形的热交换器,沿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热交换器分为第一端部区段、第二端部区段以及中间区段,第一端部区段以及第二端部区段分别为热交换器的相对的两端的部位,中间区段为第一端部区段以及第二端部区段之间的部位,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管路,包括第一中间换热部以及与第一中间换热部连通的第一端部换热部,第一中间换热部布置于中间区段,第一端部换热部布置于第一端部区段;
第二管路,包括第二中间换热部以及与第二中间换热部连通的第二端部换热部,第二中间换热部布置于中间区段,第二端部换热部布置于第二端部区段。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中的制冷剂由第一中间换热部流向第一端部换热部;和/或
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由第二中间换热部流向第二端部换热部。
进一步地,第一中间换热部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大于第二中间换热部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中间换热部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小于第二中间换热部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
进一步地,热交换器还包括:
总管路,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流出的制冷剂汇总后流经总管路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支管,且各第一分支管均包括绕行于第一中间换热部的第一管路部分以及绕行于第一端部换热部的第二管路部分,各第一分支管的第一管路部分到第二管路部分的距离相同;
第二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支管,且各第二分支管均包括绕行于第二中间换热部的第三管路部分以及绕行于第二端部换热部的第四管路部分,各第二分支管的第三管路部分到第四管路部分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空调器为空调柜机,且热交换器竖向布置于空调柜机内,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区段位于上方、第二端部区段位于下方。
进一步地,总管路设置于第二端部区段的底端。
进一步地,空调柜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风口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出风口;
空调柜机还包括位于其后方的竖向布置的后背板上的进风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风机,设置于空调柜机内,并与第一中间换热部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风机配置成将空调柜机内的换热气流导出第一出风口;
第二风机,设置于空调柜机内,并与第二中间换热部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二风机配置成将空调柜机内的换热气流导出第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将长条形的热交换器按空间布置位置分成第一端部区段、第二端部区段以及中间区段三个部分,并使第一管路由热交换器的中间区段连接到第一端部区段,使第二管路由热交换器的中间区段连接到第二端部区段。由此设置后,即使长条形的热交换器的中间区段的迎风量较大,但热交换器的中间区段与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共用制冷剂,且制冷剂循环路径变短,使得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区段以及第二端部区段的换热更加充分,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柜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呈长条形的热交换器10。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将长条形的热交换器10与其它常规的热交换器10进行结构区分,本申请认为,若热交换器10的沿某一方向的最长的尺寸是其它任意的规则方向(与前述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的至少三倍或三倍以上,则认为此热交换器10的形状为长条形。例如,当热交换器10呈长方体形时,若其长度方向的尺寸是其宽度方向的尺寸或其高度方向的尺寸的三倍或三倍以上以上,则认为此热交换器10的形状呈长条形。为了方便描述,以下称热交换器10的具有最长尺寸的方向为其长度方向。
沿热交换器10的长度方向,热交换器10按空间布置位置分为第一端部区段32、第二端部区段33以及中间区段31,第一端部区段32以及第二端部区段 33分别位于热交换器10的相对的两端,中间区段31位于第一端部区段32以及第二端部区段33之间。第一端部区段32、第二端部区段33以及中间区段31 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对热交换器10的各部位的空间位置进行的虚拟的划分,并不表示热交换器10具有三个独立的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热交换器10呈长条形,而用于输送换热气流的送风装置产生的气流大部分作用于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这使得热交换器10的第一端部区段32以及第二端部区段33的换热不充分,故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效率低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交换器10包括第一管路100以及第二管路 200两个部分。第一管路100包括第一中间换热部110以及第一端部换热部120,第一中间换热部110与第一端部换热部120利用管道连通。第一中间换热部110 布置于中间区段31,第一端部换热部120布置于第一端部区段32。第二管路 200包括第二中间换热部210以及第二端部换热部220,第一中间换热部110 与第一端部换热部120利用管道连通。第二中间换热部210布置于中间区段31,第二端部换热部220布置于第二端部区段33。第一管路100使得热交换器10 的中间区段31与第一端部区段32的制冷剂连通,平衡了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与第一端部区段32的换热效率,让第一端部区段32的制冷剂的换热效率更高。第二管路200使得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与第二端部区段33的制冷剂连通,平衡了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与第二端部区段33的换热效率,让第二端部区段33的制冷剂的换热效率更高。同时,由于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的迎风量大,故中间区段31的换热效率并不受影响,故热交换器10的整体的换热效率增加,且热交换器10各部位的换热也更加均匀。
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的迎风量大,故当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 的制冷剂与外部气流的温差等于热交换器10的第一端部区段32与外部气流的温差时,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的制冷剂的换热效率更高。因此,为了使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与外部气流的温差更大,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管路100中的制冷剂由第一中间换热部110流向第一端部换热部120,第二管路200中的制冷剂由第二中间换热部210流向第二端部换热部220。这样,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的制冷剂的温度相对较低,其热交换效率更高,提高了热交换器10整体的换热效率。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中间换热部110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大于第二中间换热部210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即第一中间换热部110更加靠近第一端部区段,第二中间换热部210更加靠近第二端部区段。这样可以减小第一管路100的第一中间换热部110与第一端部换热部120之间连通的管道的长度、减小第二管路200的第二中间换热部210与第二端部换热部220之间连通的管道的长度,降低热交换器10的装配难度。
进一步地,当热交换器10的长度尺寸过大时,可以使第一管路1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支管111,且各第一分支管111均包括绕行于第一中间换热部110 的第一管路部分1111以及绕行于第一端部换热部120的第二管路部分1112。同样地,也可以使第二管路2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支管211,且各第二分支管211均包括绕行于第二中间换热部210的第三管路部分2111以及绕行于第二端部换热部220的第四管路部分2112。即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具有多个管路与第一端部区段32进行连通、具有多个管路与第二端部区段33进行连通,使得即使热交换器10的长度尺寸较大时,热交换器10的端部的每个部分均能够对应和中间区段31的一部分共用制冷剂,且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变短,使得换热效率更高。
当第一管路100以及第二管路200均由多个分管路构成时,为了减少第一中间换热部110与第一端部换热部120之间连接的管道的长度、减少第二中间换热部210与第二端部换热部220之间连接的管道的长度,如图1所示,可以使各第一分支管111的第一管路部分1111到第二管路部分1112的距离相同、各第二分支管211的第三管路部分2111到第四管路部分2112的距离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所有连接第一管路部分1111以及第二管路部分1112的管道130长度可以一致,降低加工成本。图1-2中,第一管路100设置有两个第一分支管 111(管道A-a以及管道B-b),第二管路200设置有两个第二分支管211(管道C-c以及管道D-d)。图3中,第一管路100设置有三个第一分支管111,第二管路200设置有三个第二分支管211。
当热交换器10竖向布置(热交换器10的长度方向竖向布置)时,由于其竖直尺寸大,故易出现热交换器10的上方附近的气流的温度高于其下方附近的气流的温度(冷空气密度大而下沉)的现象,使得热交换器10的下方部位的换热效率低于上方部位的换热效率。为了利用上述特性而提高热交换器10的换热效率,第一管路100以及第二管路200除了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布置外,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管路100以及第二管路200还可以以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布置,即第一中间换热部110到第二端部区段33的距离小于第二中间换热部 210到第二端部区段33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得布置高度更高的第二端部换热部 220内的制冷剂温度更低,热交换效率更高。同样地,第一管路100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分支管111(管道A-a以及管道B-b),第二管路200亦可以包括两个第二分支管211(管道C-c以及管道D-d)。
不论第一管路100以及第二管路200按上述何种实施例进行布置,如图3-4 所示,为了充分利用制冷剂的热能,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热交换器10包括总管路300。第一管路100以及第二管路200流出的制冷剂汇总后流经总管路300进行换热。总管路300可以更好的利用制冷剂中的残余热能。
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器为空调柜机20,且热交换器10竖向布置于空调柜机20内,热交换器10的第一端部区段32位于上方、第二端部区段33位于下方。当热交换器10竖向布置于空调柜机20时,由于连接室外的循环管路的接口设置于空调柜机20的底部,故总管路300可以设置于第二端部区段33的底端,这样可以更方便使制冷剂回流至空调的室外机。
由于热交换器10的竖直尺寸大,空调柜机20的上方以及下方均能够实现较好的换热,故可以使空调柜机20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即空调柜机20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出风口21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出风口22,以增强空调柜机20 的出风效果。进一步地,当空调柜机20具有两个出风口时,如图5所示,还可以在空调柜机20内设置两个送风风机,即空调柜机20还包括第一风机23以及第二风机24,第一风机23设置于空调柜机20内,并与第一中间换热部110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风机23与第一中间换热部110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重合部分),第一风机23配置成将空调柜机20内的换热气流导出第一出风口21。第二风机24设置于空调柜机20内,并与第二中间换热部210的水平高度相同 (第二风机24与第二中间换热部210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重合部分),第二风机24配置成将空调柜机20内的换热气流导出第二出风口22。第一风机23 的竖直高度与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竖直高度相同可以同时保证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以及第一端部区段32的换热效率。第二风机24的竖直高度与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竖直高度相同可以同时保证热交换器10的中间区段31以及第二端部区段33的换热效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呈长条形的热交换器,沿所述热交换器的长度方向,所述热交换器分为第一端部区段、第二端部区段以及中间区段,所述第一端部区段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区段分别为所述热交换器的相对的两端的部位,所述中间区段为所述第一端部区段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区段之间的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管路,包括第一中间换热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连通的第一端部换热部,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布置于所述中间区段,所述第一端部换热部布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区段;
第二管路,包括第二中间换热部以及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连通的第二端部换热部,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布置于所述中间区段,所述第二端部换热部布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制冷剂由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流向所述第一端部换热部;和/或
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由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流向所述第二端部换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到所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到所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到所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到所述第二端部区段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
总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流出的制冷剂汇总后流经所述总管路进行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支管,且各第一分支管均包括绕行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的第一管路部分以及绕行于所述第一端部换热部的第二管路部分,各所述第一分支管的所述第一管路部分到所述第二管路部分的距离相同;
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支管,且各第二分支管均包括绕行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的第三管路部分以及绕行于所述第二端部换热部的第四管路部分,各所述第二分支管的所述第三管路部分到所述第四管路部分的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为空调柜机,且所述热交换器竖向布置于所述空调柜机内,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端部区段位于上方、第二端部区段位于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区段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风口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出风口;
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位于其后方的竖向布置的后背板上的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空调柜机内,并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部的水平高度相同,所述第一风机配置成将所述空调柜机内的换热气流导出所述第一出风口;
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空调柜机内,并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部的水平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风机配置成将所述空调柜机内的换热气流导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CN201920439188.8U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210399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9188.8U CN210399207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9188.8U CN210399207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9207U true CN210399207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37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9188.8U Active CN210399207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9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7622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58175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07076431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CN216694082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4275958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276219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06288893A (zh) 换热器系统
CN104457034A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4276220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03928496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5014688U (zh) 换热器以及换热设备
CN101608850B (zh) 空调冷凝器
CN21039920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0892211B (zh) 热交换器、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以及空调装置
CN114688635B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808915U (zh) 集中式换热结构和空调室外机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105526740B (zh) 蒸发器及包含该蒸发器的空调器
CN207395242U (zh) 交叉型翅片换热器及双系统热泵机组
CN206235189U (zh) 换热装置
CN216924557U (zh) 空调器及其换热器组件
CN220303947U (zh) 蒸发器、制冷剂循环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182325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260154U (zh)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92U (zh) 用于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