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0154U -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0154U
CN215260154U CN202120906412.7U CN202120906412U CN215260154U CN 215260154 U CN215260154 U CN 215260154U CN 202120906412 U CN202120906412 U CN 202120906412U CN 215260154 U CN215260154 U CN 21526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eturn air
heat
condensed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64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宁
李延政
孙艳斌
赵琰
张秋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64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0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凝水换热器、回风换热器和热管。其中,冷凝水换热器设置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回风换热器用于为空调室内机的回风进行换热,热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热管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换热器连接,热管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连接。运用热管进行冷量的传递,提高了冷量传递的效率,即提高了回风换热器给回风换热的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

Description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夏季用来制冷降温的主要装置为家用空调,空调在制冷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冷凝水,现有的空调器通常直接将这部分冷凝水通过排水管排到户外,造成能源的浪费。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冷凝水给回风进行降温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的底部与导水管的顶端连接,导水管的低端连接有冷水槽,贯穿冷水槽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通向室内机的进风口,换热管的另一端通向出风口,即蒸发器的进风口。室内空气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进入换热管,在换热管内与冷水槽中的冷凝水换热后,经过出风口进入蒸发器进行制冷,随后从室内机的出风口排出。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运用导水管将冷凝水导入到冷水槽中,即将冷量传递到换热管中,冷量传递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和空调室内机,以解决运用导水管进行冷量的传递,冷量传递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包括:冷凝水换热器、回风换热器和热管,冷凝水换热器设置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回风换热器用于为空调室内机的回风进行换热,热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回风换热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冷凝水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翅片组,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组。
可选地,所述回风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管和第二散热翅片组,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组。
可选地,所述热管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回风口以及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其中,所述回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回风口处。
可选地,所述回风换热器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回风口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回风换热器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其中,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冷凝水导管和排水管,所述冷凝水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入口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和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包括冷凝水换热器、回风换热器和热管,其中,冷凝水换热器设置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用于将冷凝水引入到冷凝水换热器中,为回风换热器提供冷量;回风换热器用于为空调室内机的回风进行换热;热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热管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换热器连接,冷凝水端为热管提供冷量,热管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连接,回风换热器端为热管提供热量。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入口进入,在冷凝水换热器中与热管进行热交换,将冷凝水的冷量传递给热管的第一端,热交换完成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出口排出,热管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连接,热管将冷量传递至回风换热器,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处的回风换热器可以用于为空调室内机的回风进行换热,对回风进行预冷。运用热管进行冷量的传递,提高了冷量传递的效率,即提高了回风换热器给回风换热的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1:冷凝水换热器;12:回风换热器;21:热管;22:冷凝水导管;23:排水管;3:空调室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所示,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包括:冷凝水换热器11、回风换热器12和热管21,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回风换热器12用于为空调室内机3的回风进行换热,热管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热管21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换热器11连接,热管21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12连接。
冷凝水换热器11可以理解为利用冷凝水的冷量进行换热,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即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入口进入,在冷凝水换热器11中与热管进行热交换,将冷凝水的冷量传递给热管的第一端,热交换完成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出口排出。可选地,回风换热器12可以设置在空调室内机3的回风口处,热管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12连接,热管将冷量传递至回风换热器12,设置于空调室内机3的回风口处的回风换热器12可以用于为空调室内机3的回风进行换热,对回风进行预冷,使得流经空调室内机3的空气温度降低,进而降低了蒸发器的出风温度,提高空调室内机3的制冷效果。
热管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热管21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换热器11连接,热管21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12连接。
可选地,一根水平放置的有芯热管21,由于其内部循环动力是毛细力,因此任意一端受热就可作为蒸发段,而另一端向外散热就成为冷却段。本公开实施例中,热管21的第一端即与冷凝水换热器11连接的一端散发热量,即热管21的第一端可以接受来自冷凝水换热管11的冷量,为冷却段,热管21的第二端与回风换热器12连接的一端吸热,即热管21的第二端可以吸收来自回风散热器12的热量,为蒸发段。
在制冷的情况下,冷凝水换热器11中的冷凝水与热管21发生热交换,为热管21提供冷量,热管21的第二端预冷后,热管21内的工作液体液化,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工作液体带着冷量流到热管21的第一端,由于空调室内机3的回风较热,热管21第一端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蒸汽扩散到热管21的第二端,如此循环。通过这种方式对回风进行预冷,使得流经空调室内机3的空气温度降低,进而降低了蒸发器的出风温度,提高空调室内机3的制冷效果。
即在制冷的情况下,空调室内机3的回风较热,源源不断地热量传递给回风换热器12,回风换热器12处热管21的蒸发段感受到热量,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该热量为工作液体的蒸发潜热,蒸汽从中心通道流向热管21的冷却段,即热管21与冷凝水换热器11相连的一端,蒸汽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潜热,潜热吸收了冷凝水换热器11中冷凝水的冷量,使得冷凝水变热,在热管21中毛细力的作用下,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流回到蒸发段,即回风换热器12端,如此循环,从而将大量的热量从蒸发段传到冷却段,即从回风换热器12端传到冷凝水换热器11端。
热管21是一种具有快速均温特性的特殊材料的管路,其快速均温的特性,则使其具有优异的超导性能。与运用导水管传递冷量相比,运用热管21进行冷量的传递,提高了冷量传递的效率,即提高了回风换热器12给回风换热的效率。
可选地,冷凝水换热器11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翅片组,其中,热管21的第一端贯穿第一散热翅片组。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其中,冷凝水换热器11的热管21提供热量,冷凝水换热器11中的冷凝水提供冷量,即将热管21的热量传递给冷凝水,进行热交换。可选地,冷凝水换热器11可以是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翅片,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
在冷凝水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管用于通入冷凝水,第一散热翅片组用于进行散热,运用散热翅片可以扩大散热面积,翅片组的翅片的面积略大于普通翅片组的面积。这样,热管的第一端可以是竖直段,热管21的第一端即热管21的冷却段贯穿第一散热翅片组,即在翅片上留有热管21可以贯穿的卡槽,热管21与第一散热翅片组相互卡接,可以是与换热管21平行贯穿翅片组,也可以是与翅片垂直贯穿翅片组;热管的第一端也可以是与第一换热管相同的波纹管,该热管21的波纹管段可以与第一换热管穿插设置,热管21的设置方式,有助于提高冷凝水换热器11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回风换热器12的热管21的第二端吸收回风中的热量,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变成蒸汽,蒸汽流到热管21的第一端,即冷凝水换热器11端的热管21第一端接收到来自回风换热器12的热管21的第二端的热量,通过翅片与冷凝水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管中的冷凝水发生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冷凝水,冷凝水中的冷量通过翅片传递到热管21的第一端,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遇冷液化,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流回热管21的第二端,完成一个热交换循环。运用热管21进行冷量的传递,提高了冷量传递的效率,即提高了冷凝水换热器11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回风换热器12包括第二换热管和第二散热翅片组,其中,热管21的第二端贯穿第二散热翅片组。
回风换热器12中的热管21提供冷量,回风提供热量。可选地,回风换热器12也可以是小型翅片管式换热器,回风换热器12的第二换热管可以贯穿设置于第二散热翅片组,第二换热管可以用于流通回风,翅片的面积可以略大于普通翅片的面积,在翅片长出第二换热管的部分贯穿设置有热管21的第二端,即热管21的蒸发段,该蒸发段可以平行于第二换热管设置,可以垂直于第二换热管设置,也可以与第二换热管交叉设置,热管21的设置方式有助于提高回风换热器12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接收到来自冷凝水换热器11端的冷却段的冷量,通过翅片与回风换热器12的第二换热管中的回风发生热交换,吸收来自回风的热量,回风中的热量通过翅片传递到蒸发段,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蒸汽流到冷却段,工作液体在冷却段将热量放出至冷凝水换热器11中,工作液体放热后从蒸汽变为液体,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工作液体流回回风换热器12端热管21的蒸发段,完成一次热交换循环。运用热管21进行热量的传递,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即提高了回风换热器12给回风换热的效率。
可选地,热管21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热管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热管21的数量为一个时,热管21的横截面的面积取决于热管21完成一个循环需要交换的热量。当热管21的数量为多个时,热管21的横截面积取决于多个热管21同时分别完成一个循环需要交换的热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21的数量为多个,可选地,在每个热管21上可以设置一个阀,这个阀用于开启热管21,即当需要交换的热量较少时,可以开启一个或者少个热管21,当需要交换的热量较多或者达到最大时,可以开启多个热管21,也即根据热量交换的总量来控制热管21的开启,可以避免热管21开启后没有被用到的情况出现。
结合图2至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3包括回风口以及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其中,回风换热器12设置于回风口处。
空调室内机3包括回风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回风装置设置于空调室内机3的顶部,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其中,该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中的回风换热器12设置于回风口处,具体可以设置于回风口和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之间,用于在空调制冷的情况下,为回风进行降温。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回风通过回风口进入回风换热器12的缝隙中,回风中的热量通过回风换热器12中的第二翅片组与第二换热管进行热交换,回风换热器12中的热管21的蒸发段将热量吸收走,使得回风冷却下来,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蒸汽从中心通道流向热管21的冷却段,即冷凝水换热器11端,蒸汽凝结成液体,同时释放出热量,热管21冷却段释放的热量通过第一翅片组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使得冷凝水变热。冷却下来的回风被运输到换热器,使得换热器出风温度降低,能起到节能、增大制冷量的效果。运用热管21进行冷量的传递,提高了冷量传递的效率,即提高了回风换热器12给回风换热的效率。
可选地,回风换热器12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回风口的面积。
回风换热器12的面积可以理解为回风换热器12最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时,回风换热器12最大平面投影到水平面的面积,回风口的面积可以理解为回风口与水平面平行时,回风口平行投影到水平面的面积。可选地,回风换热器12最大平面的投影面积小于或者等于回风口的投影面积,回风换热器12接受到来自冷凝水换热器11的冷量后,整个回风换热器12连带其周围的空气都散发冷量,可以为回风口处的回风进行预冷,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回风换热器12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回风口的面积即可。这样的设置方式,既可以对全部回风进行预冷,又可以节约成本。
可选地,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于回风换热器12的下部。
冷凝水换热器11可以设置于回风换热器12的下部,也可以设置于回风换热器12的上部。当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于回风换热器12的下部时,冷凝水换热器11端是热管21的冷却段,回风换热器12端是热管21的蒸发段,热管21内的工作液体在冷却段遇冷液化后,受重力影响,可以直接沿着热管21的管壁流到热管21的蒸发段。当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于回风换热器12的上部时,冷凝水换热器11端是热管21的冷却段,回风换热器12端是热管21的蒸发段,热管21内的工作液体在冷却段受冷液化后,在热管21内的毛细力的作用下,沿着热管21的管壁流到热管21的蒸发段。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接水盘,其中,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于接水盘的下部。
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设置于空调室内机3的底部上方,用于接收冷凝水。冷凝水换热器11可以设置于接水盘的下部,有助于冷凝水受重力影响流入冷凝水换热器11内,同时冷凝水换热器11可以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于接水盘的侧面或者下面,其中,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在接水盘的侧面或者下面,有助于冷凝水沿着第一换热管流通,冷凝水换热器11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于接水盘,有助于冷凝水在冷凝水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管内的流通。
可选地,冷凝水换热器11也可以设置在接水盘的上部,此时,在接水盘上可以设置一个小型水泵,用于将接水盘中的水泵入冷凝水换热器11中。
可选地,当冷凝水换热器11、回风换热器12和接水盘的位置为回风换热器12设置在上方,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在下方,接水盘设置在中间时,接水盘中的冷凝水受重力影响流入到冷凝水换热器11中,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在毛细力的作用下从冷凝水换热器11端流入到回风换热器12端。这样的设置方式,无需再添加其他部件即可完成换热工作。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冷凝水导管22和排水管23,冷凝水导管22的一端与冷凝水入口连接;排水管23的一端与冷凝水出口连接。
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冷凝水导管22和排水管23,冷凝水导管22的一端与冷凝水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管管口相连接,冷凝水导管22的另一端可以与接水盘相连接,接水盘可以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有助于冷凝水从接水盘上流入到冷凝水导水管中,冷凝水导管22用于将冷凝水导入到冷凝水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管中。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壳体,其中,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于壳体的外部。
空调室内机3还包括壳体,其中,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于壳体的外部,这样的设置,不需要改变原本空调室内机3的结构,也不需要在空调室内机3中增加一些空间。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只需在壳体上设置氢气管路和热管21的接入孔即可。
可选地,一种空调室内机3,包括回风口、回风换热器12、冷凝水换热器11和热管21,回风换热器12设置于回风口处,回风换热器12设置在回风口的下方,与回风口相邻设置。回风进入回风换热器12将回风中的热量释放到回风换热器12的第一散热翅片组,设置于回风换热器12中的热管21的第二端吸收来自回风的热量,热管21中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蒸汽流入到热管21的冷却段,即冷凝水换热器11的热管21端,蒸汽在热管21的冷却段遇到冷凝水,发生液化,由于冷凝水换热器11设置在回风换热器12的下方,液化后的工作液体受毛细力的作用流回热管21的蒸发段,热管21释放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翅片组,第一换热管中的冷凝水将热量吸收,使得冷凝水变为热水,通过排水管23排出。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水换热器,设置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
回风换热器,用于为空调室内机的回风进行换热;和,
热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回风换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翅片组,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管和第二散热翅片组,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5.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回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
其中,所述回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回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换热器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回风口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回风换热器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水盘,
其中,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
其中,所述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凝水导管,所述冷凝水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入口连接;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
CN202120906412.7U 2021-04-28 2021-04-28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526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6412.7U CN215260154U (zh) 2021-04-28 2021-04-28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6412.7U CN215260154U (zh) 2021-04-28 2021-04-28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0154U true CN21526015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12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6412.7U Active CN215260154U (zh) 2021-04-28 2021-04-28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0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6949B2 (en) Server rack heat sink system with combination of liquid cooling device and auxiliary heat sink device
CN102762934A (zh) 三流体热交换器以及使用了该三流体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供热水系统
CN106507647A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液冷结合的散热系统
JP4536243B2 (ja) 空調用熱交換器
CN210892235U (zh) 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
CN215260154U (zh) 用于回风的预冷装置、空调室内机
CN209609092U (zh) 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
CN106568187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5295145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05091662U (zh) 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211204587U (zh) 一种冷藏空间的局部制冷系统
CN215832064U (zh) 用于电控元件的散热装置、空调室外机
KR102609386B1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09416099U (zh) 冷却设备
CN218722229U (zh) 用于空调器的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589272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回风栅组件、空调器
CN104951017A (zh) 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19937153U (zh) 储能系统
CN215597747U (zh) 电化学换热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21005569U (zh) 用于冷水机组的换热装置、冷水机组
CN109405583A (zh) 冷却设备
CN204678548U (zh) 电子元器件盒的散热系统和空调器
CN217685994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6924603U (zh) 蓄热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