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1032U - 输送滑槽 - Google Patents

输送滑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1032U
CN220131032U CN202321544378.9U CN202321544378U CN220131032U CN 220131032 U CN220131032 U CN 220131032U CN 202321544378 U CN202321544378 U CN 202321544378U CN 220131032 U CN220131032 U CN 220131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guide surface
base plate
intersection poin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43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经辉
孟辉
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hui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hui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hui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hui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443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1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1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1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送滑槽,其中,输送滑槽包括滑槽基板和多个凸起,其中多个凸起设置于所述滑槽基板上,每个凸起上均形成有位于其中部的导引面,多个导引面均沿同一方向延伸,导引面用于导引物品滑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滑槽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并且每个凸起上形成有用于导引货物滑动的导引面,使滑槽上的货物与滑槽基板具有间距,防止货物在潮湿环境下吸附在滑槽基板上,使货物下滑更加顺畅。

Description

输送滑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滑槽。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的大力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物流分拣货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各种样式的滑槽。
现有的输送滑槽的滑槽基板大多呈光滑板面设置,在滑槽上传送的货物与滑槽基板的板面相接触,当环境较为潮湿时,在货物滑动时滑槽基板容易吸附外包装为泡沫箱或塑料袋等材质的货物,对货物的下滑造成困难,甚至阻挡货物的下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输送滑槽,旨在防止货物吸附在滑槽基板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送滑槽,包括:
滑槽基板;
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设置于所述滑槽基板上,每个所述凸起包括位于其中部的导引面,多个所述导引面均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导引面用于导引物品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还包括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位于所述导引面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分别与所述导引面相连,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所述导引面导引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面分别与所述导引面相连,每个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同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还包括过渡面,所述导引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通过所述过渡面相连,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导引面间具有高度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具有与滑槽基板的板面相交的第一轮廓线和与导引面相交的第二轮廓线,有一平面垂至于所述导引面长度方向上的线段,且所述平面过所述线段的中点,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轮廓线和所述第二轮廓线分别相交形成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与所述滑槽基板的板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设置为10度至15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面具有与所述滑槽基板的板面相交的第三轮廓线和与所述导引面相交的第四轮廓线,有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导引面宽度方向上的线段,且所述平面过所述线段的中点,所述平面于所述第三轮廓线和所述第四轮廓线分别相交形成第三交点和第四交点,所述第三交点和所述第四交点的连线在所述滑槽基板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在所述滑槽基板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呈菱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沿所述凸起的对角线方向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滑槽基板上呈阵列状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将垂直于所述导引面延伸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任意两排凸起在导引面的延伸方向上错位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H1,所述H1满足0.5mm≤H1≤7mm。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引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H2,所述H2满足3mm≤H2≤1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具有长度L1,所述L1满足3mm≤L1≤2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相对于所述滑槽基板具有高度H3,所述H3满足0.5mm≤H3≤1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滑槽包括胶衣层和玻璃钢纤维层,所述玻璃钢纤维层具有与物品的接触面,所述胶衣层贴设于所述接触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和所述滑槽基板模内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在所述导引面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L2,L2满足6mm≤L2≤25mm,所述凸起在垂直于所述导引面的方向上的宽度为L3,所述L3满足4.5mm≤L3≤8.5mm,限定所述凸起的长度和宽度用于降低工艺制造的难度,且使货物下滑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滑槽还包括与所述滑槽基板相连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滑槽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并且每个凸起上形成有用于导引货物滑动的导引面,使滑槽上的货物与滑槽基板具有间距,防止货物在潮湿环境下吸附在滑槽基板上,使货物下滑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槽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胶衣层分离于玻璃钢纤维层;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凸起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凸起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凸起在另一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凸起在又一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滑槽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凸起在再一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凸起在又一视角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输送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文提及,现有的输送滑槽的滑槽基板大多呈光滑平面设置,在滑槽上传送的货物与滑槽基板的板面相接触,当环境较为潮湿时,货物下滑过程中滑槽基板容易吸附外包装为泡沫箱或塑料袋等材质的货物,对货物的下滑造成困难,甚至阻挡货物的下滑。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送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输送滑槽包括滑槽基板10和多个凸起20,其中多个凸起20设置于所述滑槽基板10上,每个凸起20上均形成有位于其中部210的导引面211,多个导引面211均沿同一方向延伸,导引面211用于导引物品滑动。
滑槽基板10为输送滑槽中用于承载货物的基板,多个凸起20位于滑槽基板10承载货物的接触面上,其中可以是滑槽基板10的接触面部分设置有多个凸起20,也可以是滑槽基板10的整个接触面都设置有多个凸起20。其中滑槽基板10可以平板,也可以是曲面板,滑槽基板10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板,也可以是异形板,在此不对滑槽基板10的形状结构作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基板10可以适用于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自重下滑型的滑槽,也可以适用于与水平面平行的滑槽,还可以适用于包括上述两种滑槽类型的组合式滑槽。
其中所述凸起20的高度大致从与滑槽基板10的相连接的部分向中部210不断变大,所述中部210远离所述滑槽基板10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货物接触的导引面211。其中,多个导引面211均沿同一方向延伸,即多个导向面的导向方向一致,使滑槽上的物品可快速定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滑槽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凸起20,并且每个凸起20上形成有用于导引货物滑动的导引面211,使滑槽上的货物与滑槽基板10具有间距,防止货物在潮湿环境下吸附在滑槽基板10上,使货物下滑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凸起20还包括第一导向面221和第二导向面22,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位于所述导引面21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221分别与所述导引面211相连,所述第二导向面22位于所述导引面211导引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面22分别与所述导引面211相连,每个所述第二导向面22的同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221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导向面221和两个第二导向面22为用于支撑中部210的四个支撑部220的外表面,支撑部220用于加强所述中部210的结构强度,其中两个支撑部220位于所述中部210的相对两端,其他两个支撑部220位于所述中部210相对两侧,四个支撑部220分别与中部210相连,且每个位于中部210两端的支撑部220分别与位于中部210两侧的支撑部220相连。相对应的,两个第一导向面221是中部210相对两侧的支撑部220的外表面,两个第二导向面22是中部210相对两端的支撑部220的外表面。
不限于本实施例,凸起20也可以是仅包括位于中部210两端的支撑部220,相对应的,所述凸起20包括位于中部210两端支撑部220表面的第二导向面22;还可以是仅设置有位于中部210两侧的支撑部220,相对应的,所述凸起20包括位于中部210两侧支撑部220的第一导向面221。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凸起20还包括过渡面230,所述导引面21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221通过所述过渡面230相连,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与所述导引面211间具有高度差。
具体而言,导引面211与第一导向面221间存在高度差,且导引面211用于导引货物下滑,即第一导向面221相对于滑槽基板10的高度小于导引面211相对于滑槽基板10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使第一导向面221与货物间有空间疏通气体,防止货物在下滑过程中吸附在滑槽基板10上。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导向面221具有与滑槽基板10的板面相交的第一轮廓线2211和与导引面211相交的第二轮廓线2212,有一平面垂至于所述导引面211长度方向上的线段,且所述平面过所述线段的中点,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轮廓线2211和所述第二轮廓线2212分别相交形成第一交点2213和第二交点2214,所述第一交点2213和所述第二交点2214的连线与所述滑槽基板10的板面形成第一夹角240,所述第一夹角240的角度范围设置为10度至15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平面与线段仅为描述本实施例的辅助概念,并非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特征。其中,第一交点2213和第二交点2214的连线与滑槽基板10的板面形成第一夹角240,考虑到,位于中部210相对两侧的支撑部220对于中部210应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如此,第一夹角240的角度设置不宜过小,将第一夹角240的范围设置为大于等于10度。还考虑到,位于中部210相对两侧的支撑部220应与货物具有足够的空间防止吸附,如此,第一夹角240的角度设置不宜过大,如此将第一夹角240的范围设置为小于等于15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第二导向面22具有与所述滑槽基板10的板面相交的第三轮廓线2221和与所述导引面211相交的第四轮廓线2222,有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导引面211宽度方向上的线段,且所述平面过所述线段的中点,所述平面于所述第三轮廓线2221和所述第四轮廓线2222分别相交形成第三交点2223和第四交点2224,所述第三交点2223和所述第四交点2224的连线在所述滑槽基板10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交点2213和所述第二交点2214的连线在所述滑槽基板10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平面与线段仅为描述本实施例的辅助概念,并非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特征。其中,第三交点2223和第四交点2224的连线在滑槽基板10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小于第一交点2213和第二交点2214的连线在滑槽基板10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使中部210两侧的支撑部220相对于中部210两端的支撑部220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凸起20呈菱形设置,所述凸起20任意相邻的两条边线长度相等,其中,所述导引面211导引方向指向的内角角度小于垂直于导引面211导引方向指向的内角角度,凸起20设置为菱形在对中部210设置有多个支撑部220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支撑部220的面积,使凸起20的结构的稳固性增强的同时,也减少了形成凸起20所需要的材料,减小了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导引面211沿所述凸起20的对角线方向设置,具体而言,依据上述实施例所述,导引面211呈菱形设置,如此,所述导引面211具有两条对角线,其中导引面211沿其中一条对角线的方向设置,如此设置可使第二导向面22的导向方向与导引面211的导引方向对位设置。
当所述凸起20为菱形时,所述凸起20具有多个角部,所述角部可以呈尖角状设置,所述角部也可以呈倒圆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角部设置为倒圆角时,可使货物在与凸起20部接触碰撞时,分散货物所受到的应力,防止货物因与凸起20的角部碰撞而造成损坏、开裂等后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7,所述多个凸起20在所述滑槽基板10上呈阵列状排布。
具体地,多个凸起20大致呈矩形阵列状设置,如此设置可使货物在下滑时受到的支撑力稳定,保证了货物的滑动方向较为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将垂直于所述导引面211延伸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任意两排凸起20在导引面211的延伸方向上错位排布。
具体地,依据上述实施例所述,多个凸起20在滑槽基板10上呈阵列状排布,如此,所述滑槽上具有多排凸起20,其中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排凸起20在导引面211的延伸方向上错位排布,具体错位方式为其中一排的任意一个凸起20位于另一排的相邻的两个凸起20之间,如此设置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20间的距离相等,货物滑动时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两个相邻的所述凸起20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H1,所述H1满足0.5mm≤H1≤7mm。
具体而言,其中两个相邻凸起20之间的第一预设间距即为两个相邻凸起20的第一导向面221之间的距离,考虑到,第一预设间距过大时,货物在传输时受力间距较大,且在滑槽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第一预设间距过大会导致凸起20的数量减少,货物的受力点减少,货物因受力不均产生形变的可能性增大,如此,设置第一预设间距H1≤7mm。还考虑到,第一预设间距过小时,使凸起20与凸起20之间的间距过小,滑槽基板10的疏气能力降低,如此,设置第一预设间距≥0.5mm。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引面21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H2,所述H2满足3mm≤H2≤15mm。
具体地,其中两个相邻的导引面211之间的第二预设间距即为货物在滑槽基板10上滑动过程中距离最近的两个受力点之间的距离,考虑到,第二预设间距过大时,货物在传输时受力间距较大,在滑槽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会使货物的受力点减少,货物因受力不均产生形变的可能性增大,如此,设置第一预设间距H2≤15mm。还考虑到,第二预设间距过小时,滑槽基板10的疏气能力降低,如此设置第二预设间距≥3mm。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述导引面211具有长度L1,所述L1满足3mm≤L1≤20mm。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引面211具有长度和宽度,考虑到,为了保证导引面211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应使导引面211的长度明显大于导引面211的宽度,如此,设置导引面211的宽度L1≥3mm,考虑到导引面211形成于凸起20,导引面211的长度应小于凸起20的长度,如此,如此,设置导引面211的长度L1≤20mm。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导引面211相对于所述滑槽基板10具有高度H3,所述H3满足0.5mm≤H3≤10mm。
具体地,考虑到,所述导引面211相对于所述滑槽基板10的高度过小时,在滑槽基板10上滑动的货物产生会一定形变依然与滑槽基板10接触,如此,设置H3≥0.5mm。还考虑到,导引面211相对于滑槽基板10的高度过大时,会导致凸起20的稳固性较差,且用于生产制造输送滑槽的模具的制作十分困难,加大了生产制造该输送滑槽的难度,如此设置H3≤10mm。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输送滑槽包括胶衣层110和玻璃钢纤维层120,所述玻璃钢纤维层120具有与物品的接触面,所述胶衣层110贴设于所述接触面。本实施例中的玻璃纤维层采用叠层的玻璃钢网与树脂胶合,可塑性强,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技术需求和用途来将玻璃钢板压制成具有不同曲面结构的滑槽,在滑槽的接触面上贴设有胶衣层110,用于增加该输送滑槽的耐磨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凸起20和所述滑槽基板10模内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起20和滑槽基板10通过在一模具内先熔融再冷却凝固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该输送滑槽的工艺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凸起20在所述导引面21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L2,L2满足6mm≤L2≤25mm,所述凸起20在垂直于所述导引面211的方向上的宽度为L3,所述L3满足4.5mm≤L3≤8.5mm,限定所述凸起20的长度和宽度用于降低工艺制造的难度,且使货物下滑更加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所述输送滑槽还包括与所述滑槽基板10相连的侧板30。其中,滑槽基板10与位于起其两侧的侧板30围合形成输送滑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槽基板(10);
多个凸起(20),所述多个凸起(20)设置于所述滑槽基板(10)上,每个所述凸起(20)包括位于其中部(210)的导引面(211),多个所述导引面(211)均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导引面(211)用于导引物品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0)还包括第一导向面(221)和第二导向面(22),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位于所述导引面(21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221)分别与所述导引面(211)相连,所述第二导向面(22)位于所述导引面(211)导引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面(22)分别与所述导引面(211)相连,每个所述第二导向面(22)的同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221)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0)还包括过渡面(230),所述导引面(21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221)通过所述过渡面(230)相连,所述第一导向面(221)与所述导引面(211)间具有高度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221)具有与滑槽基板(10)的板面相交的第一轮廓线(2211)和与导引面(211)相交的第二轮廓线(2212),有一平面垂至于所述导引面(211)长度方向上的线段,且所述平面过所述线段的中点,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轮廓线(2211)和所述第二轮廓线(2212)分别相交形成第一交点(2213)和第二交点(2214),所述第一交点(2213)和所述第二交点(2214)的连线与所述滑槽基板(10)的板面形成第一夹角(240),所述第一夹角(240)的角度范围设置为10度至15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面(22)具有与所述滑槽基板(10)的板面相交的第三轮廓线(2221)和与所述导引面(211)相交的第四轮廓线(2222),有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导引面(211)宽度方向上的线段,且所述平面过所述线段的中点,所述平面于所述第三轮廓线(2221)和所述第四轮廓线(2222)分别相交形成第三交点(2223)和第四交点(2224),所述第三交点(2223)和所述第四交点(2224)的连线在所述滑槽基板(10)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交点(2213)和所述第二交点(2214)的连线在所述滑槽基板(10)上形成的垂直投影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0)呈菱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211)沿所述凸起(20)的对角线方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20)在所述滑槽基板(10)上呈阵列状排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将垂直于所述导引面(211)延伸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任意两排凸起(20)在导引面(211)的延伸方向上错位排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凸起(20)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H1,所述H1满足0.5mm≤H1≤7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引面(21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H2,所述H2满足3mm≤H2≤15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211)具有长度L1,所述L1满足3mm≤L1≤20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211)相对于所述滑槽基板(10)具有高度H3,所述H3满足0.5mm≤H3≤10m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滑槽包括胶衣层(110)和玻璃钢纤维层(120),所述玻璃钢纤维层(120)具有与物品的接触面,所述胶衣层(110)贴设于所述接触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0)和所述滑槽基板(10)模内一体成型。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0)在所述导引面(21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L2,L2满足6mm≤L2≤25mm,所述凸起(20)在垂直于所述导引面(211)的方向上的宽度为L3,所述L3满足4.5mm≤L3≤8.5mm,限定所述凸起(20)的长度和宽度用于降低工艺制造的难度,且使货物下滑更加顺畅。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滑槽还包括与所述滑槽基板(10)相连的侧板(30)。
CN202321544378.9U 2023-06-16 2023-06-16 输送滑槽 Active CN220131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4378.9U CN220131032U (zh) 2023-06-16 2023-06-16 输送滑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4378.9U CN220131032U (zh) 2023-06-16 2023-06-16 输送滑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1032U true CN220131032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4378.9U Active CN220131032U (zh) 2023-06-16 2023-06-16 输送滑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1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2771B2 (en) Portable spacing member
CN103702914B (zh) 模块化带模块
CN103224099B (zh) 液晶玻璃的包装装置
CN220131032U (zh) 输送滑槽
CN107000585B (zh) 燃料箱的车身安装结构
CN116605579A (zh) 输送滑槽
CN102910338A (zh) 包装盒
CN220411674U (zh) 输送滑槽
EP3354542A1 (en) Vehicle floor panel
CN207985446U (zh) 一种软包电池吸塑盒
CN213503895U (zh) 一种防静电耐折加强型电子产品吸塑包装制品
US6539879B1 (en) Shelf with diamond pattern ribs
CA1271092A (en) Fender
CN211336796U (zh) 一种新型具有防潮功能的防形变纸盒
CN209553258U (zh) 红木加工运载设备
CN108945709B (zh) 一种用于继电器包装的吸塑托盘
CN214649785U (zh) 一种冲压坯料钢板装载托盘
CN217673787U (zh) 一种使用强度高的电子元件吸塑托盘
CN217576251U (zh) 一种缓冲包装结构及缓冲包装箱
KR100830412B1 (ko) 유리 기판의 포장용 완충재
CN210116758U (zh) 一种模压托盘
CN219926100U (zh) 一种托盘组件及机器人
CN107336893B (zh) 一种支撑件坯料
CN219750617U (zh) 一种igbt模块运输包装盒
KR0138926B1 (ko) 압축성형된 합성수지제 패리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