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2807U -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2807U
CN220122807U CN202320717233.8U CN202320717233U CN220122807U CN 220122807 U CN220122807 U CN 220122807U CN 202320717233 U CN202320717233 U CN 202320717233U CN 220122807 U CN220122807 U CN 220122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ructure
vertical beam
photovoltaic support
photovoltaic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72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黎
杨斌
邹洪
欧阳晓平
谢斌泉
胡江泉
段翔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oldwell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oldwell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oldwell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oldwell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72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2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2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2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结构,包括竖梁和光伏边框,光伏边框沿竖梁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光伏边框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光伏面板的夹持部,竖梁为钢板弯折而成,竖梁具有内腔,内腔上弯折有用于托载光伏边框的承载部,内腔两侧弯折有支撑边,内腔上开设有便于操作的开放部。具有降低成本、便于安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太阳能具有资源充足、长寿、分布广泛、安全、清洁和技术可靠等优点,由于太阳能可以转换成多种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
传统光伏支架多为开口C形钢或铝型材,光伏边框横向搭设在开口C形钢或铝型材上,铝型材成本高且不环保,而开口C形钢仅具有一条支撑边,为保证其支撑强度,其壁厚往往非常厚,支架型材材料消耗大,成本高,且重量大,不便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成本、便于安装的光伏支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包括竖梁和光伏边框,所述光伏边框沿所述竖梁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所述光伏边框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光伏面板的夹持部,所述竖梁为钢板弯折而成,所述竖梁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上弯折有用于托载光伏边框的承载部,所述内腔两侧弯折有支撑边,所述内腔上开设有便于操作的开放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固定在所述竖梁上的光伏边框的长度长于竖梁时,其与竖梁的端口间距D满足:D≤30cm,固定在所述竖梁上的光伏边框的长度短于竖梁时,其与竖梁的端口间距D满足:D≤50cm。
所述承载部设置为所述竖梁上弯折成型的平直板。
所述承载部设置为所述竖梁上弯折成型的插槽。
所述插槽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插槽的顶部槽边设置为紧贴或受力后紧贴的双壁结构。
所述平直板上搭设有所述光伏边框,所述光伏边框上压置有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平直板上穿设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锁紧时带动压片锁紧固定所述光伏边框。
所述光伏边框嵌插在所述插槽内。
所述光伏边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边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边上。
所述竖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开放部受力张开的紧固件。
所述支撑边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开放部。
所述紧固件固装在所述支撑边上。
所述支撑边上弯折有折边,所述折边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开放部。
所述紧固件插接在所述内腔内并与所述支撑边固定连接。
所述紧固件固装在所述折边上。
所述折边下部设置有压块,所述紧固件搭设在所述折边上,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压块螺栓连接并锁紧所述折边。
所述紧固件还与所述支撑边固定连接。
所述紧固件上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安装位。
所述竖梁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边。
所述竖梁上的承载部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开放部。
所述紧固件固装在所述竖梁的承载部上。
所述紧固件固装在所述竖梁的支撑边上。与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较传统开口C形钢而言,该结构中光伏边框沿竖梁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大大增加了光伏边框与竖梁的连接面积,受力均匀,且该竖梁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边,大大提高了结构强度与承受载荷的能力,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可降低竖梁的型材壁厚,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减少了竖梁的重量,便于安装操作,同时,竖梁上开设有便于安装操作的开放部,进一步方便了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竖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竖梁;11、内腔;12、承载部;13、支撑边;131、折边;14、开放部;15、连接边;2、光伏边框;21、夹持部;22、连接板;3、压片;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竖梁1和光伏边框2,光伏边框2沿竖梁1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光伏边框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光伏面板的夹持部21,竖梁1为钢板弯折而成,竖梁1具有内腔11,内腔11上弯折有用于托载光伏边框的承载部12,内腔11两侧弯折有支撑边13,内腔11上开设有便于操作的开放部14。安装时,通过夹持部21使光伏边框2围合在光伏面板对应边沿,然后将光伏面板2沿竖梁1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较传统开口C形钢而言,该结构中光伏边框2沿竖梁1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大大增加了光伏边框2与竖梁1的连接面积,受力均匀,且该竖梁1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边13,大大提高了结构强度与承受载荷的能力,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可降低竖梁1的型材壁厚,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减少了竖梁1的重量,便于安装操作,同时,竖梁1上开设有便于安装操作的开放部14,进一步方便了安装操作。
本实施例中,固定在竖梁1上的光伏边框2的长度长于竖梁1,其与竖梁1的端口间距D1等于50cm。该结构中,竖梁1在光伏边框2受到载荷时对其形成支撑。
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2设置为竖梁1上弯折成型的平直板。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本实施例中,平直板上搭设有光伏边框2,光伏边框2上压置有压片3,压片3与平直板上穿设固定有螺栓,螺栓锁紧时带动压片3锁紧固定光伏边框2。其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竖梁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开放部14受力张开的紧固件4。该结构中,通过在竖梁1局部设置紧固件4对竖梁1进行局部补强,大大增强竖梁1的结构强度,避免开放部14受力张开。
本实施例中,支撑边13之间的开口形成开放部14。该结构中,设置开放部14,使安装时可将手指伸入操作,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焊接在支撑边13上。该结构中,紧固件4焊接在支撑边13上,其操作简单方便,焊接连接牢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安装位。该结构中,紧固件4上具有可冲切安装孔的安装位,竖梁1可通过焊接在支撑边13上的紧固件4与光伏支架螺栓连接,便于竖梁1的固定安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伏支架系统,紧固件4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安装需要任意设置。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固定在竖梁1上的光伏边框2的长度短于竖梁1,其与竖梁1的端口间距D2等于30cm。该结构中,竖梁1在光伏边框2受到载荷时对其形成支撑,限定安装在竖梁1上的光伏边框2与竖梁1的端口间距,保证了光伏边框2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支撑边13上弯折有折边131,折边131之间的开口形成开放部14。该结构中,设置折边131增大了竖梁1作为支架型材安装在光伏支架上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折边131端部弯折成紧贴或受力后紧贴的双壁结构,避免操作时手被型材尖锐部分划伤。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焊接在折边131上。焊接连接牢固可靠,该结构中,在折边131上局部焊接紧固件4,在不大幅提升成本的前提下,对开放部14进行局部补强,防止开放部14受力张开,大幅提高了竖梁1的结构强度,同时竖梁1可通过焊接在折边131上的紧固件4与光伏支架螺栓连接,便于竖梁1的固定安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伏支架系统,紧固件4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安装需要任意设置。
实施例3:
如图8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三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支撑边13上弯折有折边131,折边131之间的开口形成开放部14。该结构中,设置折边131增大了竖梁1作为支架型材安装在光伏支架上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折边131设置成L形边,避免操作时手被型材尖锐部分划伤。
本实施例中,折边131下部设置有压块,紧固件4搭设在折边131上,紧固件4与压块螺栓连接并锁紧折边131。该结构中,紧固件4设置为两端呈90°弯折的折板倒扣在折边131上,防止开放部14受力张开,同时竖梁1可通过紧固件4于光伏支架螺栓连接,通过在折边131下部设置压块,在螺栓将竖梁1锁紧固定在光伏支架的同时,将紧固件4固定在折边131上,其不仅对开放部14进行了局部增强,大幅提高了竖梁1的结构强度,还便于竖梁1的固定安装,使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伏支架系统。
实施例4: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2设置为竖梁1上弯折成型的插槽。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本实施例中,插槽沿竖梁1长度方向设置,光伏边框2嵌插在插槽内。该结构中,光伏边框2嵌插在插槽内,使光伏边框2与插槽形成整体共同受力,且插槽沿竖梁1长度方向设置,大大增加光伏边框2与竖梁1的接触面积与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光伏边框2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边13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螺栓固定在支撑边13上。设置连接板22进一步增加了光伏边框2与竖梁1的接触面积与连接强度,螺栓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拆卸更换。
本实施例中,竖梁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边15。该结构中连接边15上冲切安装孔,方便竖梁1的螺栓连接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2之间的开口形成开放部14。该结构中,开放部14位于竖梁1上部,使安装时可将手指伸入操作,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焊接连接在承载部12上。焊接连接牢固可靠,通过在竖梁1上局部焊接紧固件4对开放部14进行补强,防止开放部14受力张开,大幅提高了结构强度。
实施例5:
如图13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五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插槽的顶部槽边设置为紧贴或受力后紧贴的双壁结构。双壁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承受载荷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支撑边13上弯折有折边131,折边131之间的开口形成开放部14。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插接在内腔11内并与支撑边13螺栓连接。该结构中,紧固件4设置为插接在内腔11内的方管,螺栓连接操作方便,便于拆卸,方管在竖梁1受力时对形成内腔11的内壁形成支撑,其不仅对开放部14进行加强,还对整个竖梁1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补强,通过在内腔11内局部设置方管的方式,在不大幅提高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竖梁1的整体强度,同时竖梁1可通过螺栓固定的方管与光伏支架螺栓连接,便于竖梁1的固定安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伏支架系统,开放部14的存在,便于对方管进行拨动,可方便地根据安装需要在内腔11内任意设置方管,同理,其他类型的紧固件4也是如此。
实施例6:
如图15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六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折边131下部设置有压块,紧固件4搭设在折边131上,紧固件4与压块螺栓连接并锁紧折边131。该结构中,紧固件4不仅螺栓连接在支撑边13上,还通过压块螺栓连接锁紧固定,连接牢固可靠。
实施例7: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七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光伏边框2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边13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螺栓固定在支撑边13上。设置连接板22进一步增加了光伏边框2与竖梁1的接触面积与连接强度,螺栓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拆卸更换。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螺栓连接在支撑边13上。该结构中,螺栓连接操作便捷,便于拆卸更换,
实施例8:
如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结构的第八种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竖梁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边15。该结构中连接边15上冲切安装孔,方便竖梁1的螺栓连接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2之间的开口形成开放部14。该结构中,开放部14位于竖梁1上部,使安装时可将手指伸入操作,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螺栓连接在竖梁1的支撑边13上。该结构中,螺栓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拆卸。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梁(1)和光伏边框(2),所述光伏边框(2)沿所述竖梁(1)的长度方向固定布置,所述光伏边框(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光伏面板的夹持部(21),所述竖梁(1)为钢板弯折而成,所述竖梁(1)具有内腔(11),所述内腔(11)上弯折有用于托载光伏边框的承载部(12),所述内腔(11)两侧弯折有支撑边(13),所述内腔(11)上开设有便于操作的开放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所述竖梁(1)上的光伏边框(2)的长度长于竖梁(1)时,其与竖梁(1)的端口间距D1满足:D1≤50cm,固定在所述竖梁(1)上的光伏边框(2)的长度短于竖梁(1)时,其与竖梁(1)的端口间距D2满足:D2≤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2)设置为所述竖梁(1)上弯折成型的平直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2)设置为所述竖梁(1)上弯折成型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沿所述竖梁(1)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顶部槽边设置为紧贴或受力后紧贴的双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板上搭设有所述光伏边框(2),所述光伏边框(2)上压置有压片(3),所述压片(3)与所述平直板上穿设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锁紧时带动压片(3)锁紧固定所述光伏边框(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2)嵌插在所述插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边(13)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边(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开放部(14)受力张开的紧固件(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13)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开放部(1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固装在所述支撑边(1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13)上弯折有折边(131),所述折边(131)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开放部(1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插接在所述内腔(11)内并与所述支撑边(13)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固装在所述折边(131)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31)下部设置有压块,所述紧固件(4)搭设在所述折边(131)上,所述紧固件(4)与所述压块螺栓连接并锁紧所述折边(1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还与所述支撑边(13)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上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安装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边(15)。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1)上的承载部(12)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开放部(14)。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固装在所述竖梁(1)的承载部(12)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固装在所述竖梁(1)的支撑边(13)上。
CN202320717233.8U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Active CN220122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7233.8U CN220122807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7233.8U CN220122807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2807U true CN220122807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7233.8U Active CN220122807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2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22807U (zh)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CN111404470A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架装置及光伏系统
CN110912499A (zh) 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挂钩
CN116470828A (zh)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CN112523513A (zh) 一种钢筋笼制造胎架
JP3240780U (ja) 太陽電池アセンブリ取り付け構造及び該構造を用いるカラースチールタイ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07926493U (zh) 一种用于在彩钢屋面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的支架
CN220273543U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面板的加强型固定支撑系统
CN210486137U (zh) 光伏组件快装固定结构
CN219604692U (zh) 一种光伏板安装配套彩钢瓦型
CN208675143U (zh) 通用型太阳能光伏固定支架
CN220273541U (zh) 一种光伏支架组件
CN220273613U (zh) 一种轻量化边框与光伏支架结构
CN21844999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面板安装支架
CN218449935U (zh) 一种闭口式无损安装的光伏支架
CN207039519U (zh) 一种太阳能板结构
CN219372334U (zh) 增强限位型光伏板下安装压扣套件
CN219643826U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面板的扣接式固定支撑系统
CN214091053U (zh) 一种钢筋笼制造胎架
CN218449936U (zh) 一种开口的无损安装光伏支架
CN113708716A (zh) 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面板固定框架
CN219875585U (zh) 一种光伏边框、支架一体化的光伏支架系统
CN217054054U (zh) 一种屋面抗风系统
CN210867559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挂钩
CN216007558U (zh) 一种屋面板固定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