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7690U -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7690U
CN220117690U CN202320905474.5U CN202320905474U CN220117690U CN 220117690 U CN220117690 U CN 220117690U CN 202320905474 U CN202320905474 U CN 202320905474U CN 220117690 U CN220117690 U CN 220117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latform
fixing
limiting
clamping plat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54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红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xinch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xinch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xinch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xinch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54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7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7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7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涉及建筑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底板,所述主体的正面侧壁安装有钢梯,所述底板的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上端中间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端安装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的左端安装有卡接机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工人踩在施工平台上产生压力时,施工平台会带动支杆向下移动,限位块的外部会与缓冲垫进行挤压,压力会在挤压的过程中分散,从而减少对底柱和支杆产生的压力,且在固定座向下移动时,弹垫也会与限位块发生挤压,增加缓冲力度,从而达到了可有效缓冲施工平台和底柱、支杆之间的压力,增强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公用及民用建筑内部对于使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构件的布置、定位及尺寸也越来越多样化。面对多样化的结构形式,狭窄空间或复杂空间的内部施工平台的搭设就成了困难,往往因为主体结构形式多变、施工空间较为狭窄,造成施工平台搭设不便。
若在这种特殊结构形式的施工中,仍采用传统的施工平台搭设,势必增加平台搭设的难度,影响施工效率,甚至由于搭设的局限性而影响施工平台的稳定性,进而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组合式施工平台,在使用中,工人在施工平台上走动时,会产生的压力,长时间会使底柱晃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现有的组合式施工平台,在使用中,当需要施工的位置较低时,需要施工人员弯着腰进行作业,当需要施工的位置较高时,则需要在施工平台上增加一些垫高施工者的物体,辅助施工,不仅浪费体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现有的组合式施工平台,在使用中,不便于组装,由于施工平台在安装后,其作业面有限,当施工好一个位置后,需施工其它位置时,由于施工平台面积不够,就需要移动施工平台进行作业,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底板,所述主体的正面侧壁安装有钢梯,所述底板的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上端中间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端安装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的左端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施工平台的上端两侧安装有护栏,所述施工平台的右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间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空腔的两侧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前侧安装有防护片,所述防护片的前端设置有弹垫,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中间安装有通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柱,所述底柱的底端贯穿固定座中间的通孔与限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柱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栓,所述底柱的内腔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部表面安装有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与限位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表面贯穿限位座和固定座,与空腔相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与缓冲垫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表面与弹垫的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柱的外部表面与限位栓的底端贯穿活动连接,所述底柱的内腔与支杆的表面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杆的表面与限位孔的表面贯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栓的底端与限位孔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有多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后端下侧与施工平台的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内螺纹管,所述第一内螺纹管的内腔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一夹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中间安装有第二内螺纹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夹板的后端上侧与施工平台的左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与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通过固定块、空腔、限位块、缓冲垫、防护片、弹垫、限位座、通孔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的当工人在施工平台上走动时,可将产生的压力进行抵消,防止长时间后会使底柱晃动,出现安全隐患,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底板的上端,在使用时,当工人踩在施工平台上产生压力时,施工平台会带动支杆向下移动,限位块的外部会与缓冲垫进行挤压,压力会在挤压的过程中分散,从而减少对底柱和支杆产生的压力,且在固定座向下移动时,弹垫也会与限位块发生挤压,增加缓冲力度,从而达到了可有效缓冲施工平台和底柱、支杆之间的压力,增强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通过底柱、限位栓、支杆、限位孔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的装置可随时对不同高度的施工位置进行升降调节,从而极大带动保存了工人的体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底柱安装在底板的上端,在使用时,依靠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所需施工的位置,然后转动支撑组件,使其插进地面,进行支撑,再根据施工高度,可对限位栓施加旋转力,使得限位栓与限位孔之间分离,再拉动支杆,使得支杆与底柱之间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此时,将限位栓贯穿入限位孔的内部,使得底柱与支杆之间限位相连接,进而调节了施工平台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通过第一夹板、第一内螺纹管、螺杆、第二夹板、第二内螺纹管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的施工平台便于组装,防止施工平台面积不够后,需要移动施工平台进行作业,反复操作较为麻烦,通过第一夹板的后端下侧安装在施工平台的左上端,在使用时,如果需要进行组合时,将第一个施工平台的固定块放入至第二个施工平台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位置,随后转动螺杆,将螺杆贯穿固定口并置于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的内部即可,使得两个施工平台相互连接,在工人在施工平台上行走移动时,也可以防止两个施工平台相互移动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底板;3、钢梯;4、支撑组件;5、固定机构;6、调节机构;7、施工平台;8、卡接机构;9、护栏;10、固定块;51、固定座;52、空腔;53、限位块;54、缓冲垫;55、防护片;56、弹垫;57、限位座;58、通孔;61、底柱;62、限位栓;63、支杆;64、限位孔;81、第一夹板;82、第一内螺纹管;83、螺杆;84、第二夹板;85、第二内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包括主体1,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底板2,主体1的正面侧壁安装有钢梯3,底板2的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4,底板2的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的上端中间安装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的顶端安装有施工平台7,施工平台7的左端安装有卡接机构8,施工平台7的上端两侧安装有护栏9,施工平台7的右端安装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中间设有固定孔。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座51,固定座51的下端与底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座5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2,空腔52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块53,空腔52的两侧安装有缓冲垫54,缓冲垫54的前侧安装有防护片55,防护片55的前端设置有弹垫56,固定座51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座57,限位座57的中间安装有通孔58,固定座51的上端与限位座57的底端固定连接,通孔58的表面贯穿限位座57和固定座51,与空腔52相连,固定座51的内壁与缓冲垫54的底侧固定连接,固定座51的内壁上表面与弹垫56的底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改进后的当工人在施工平台7上走动时,可将产生的压力进行抵消,防止长时间后会使底柱61晃动,出现安全隐患,通过固定座51安装在底板2的上端,在使用时,当工人踩在施工平台7上产生压力时,施工平台7会带动支杆63向下移动,限位块53的外部会与缓冲垫54进行挤压,压力会在挤压的过程中分散,从而减少对底柱61和支杆63产生的压力,且在固定座51向下移动时,弹垫56也会与限位块53发生挤压,增加缓冲力度,从而达到了可有效缓冲施工平台7和底柱61、支杆63之间的压力,增强了安全性。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调节机构6包括底柱61,底柱61的底端贯穿固定座51中间的通孔58与限位块53的上端固定连接,底柱61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栓62,底柱61的内腔设置有支杆63,支杆63的外部表面安装有限位孔64,底柱61的外部表面与限位栓62的底端贯穿活动连接,底柱61的内腔与支杆63的表面活动连接,支杆63的表面与限位孔64的表面贯穿固定连接,限位栓62的底端与限位孔64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调节机构6设有多组。
在本实施例中,改进后的装置可随时对不同高度的施工位置进行升降调节,从而极大带动保存了工人的体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底柱61安装在底板2的上端,在使用时,依靠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所需施工的位置,然后转动支撑组件4,使其插进地面,进行支撑,再根据施工高度,可对限位栓62施加旋转力,使得限位栓62与限位孔64之间分离,再拉动支杆63,使得支杆63与底柱61之间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此时,将限位栓62贯穿入限位孔64的内部,使得底柱61与支杆63之间限位相连接,进而调节了施工平台7的高度。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卡接机构8包括第一夹板81,第一夹板81的后端下侧与施工平台7的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夹板81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内螺纹管82,第一内螺纹管82的内腔设置有螺杆83,第一夹板8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84,第二夹板84的中间安装有第二内螺纹管85,第二夹板84的后端上侧与施工平台7的左侧下表面固定连接,螺杆83的表面与第一内螺纹管82和第二内螺纹管85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改进后的施工平台7便于组装,防止施工平台7面积不够后,需要移动施工平台7进行作业,反复操作较为麻烦,通过第一夹板81的后端下侧安装在施工平台7的左上端,在使用时,如果需要进行组合时,将第一个施工平台7的固定块放入至第二个施工平台7的第一夹板81与第二夹板84之间的位置,随后转动螺杆83,将螺杆83贯穿固定口并置于第一内螺纹管82和第二内螺纹管85的内部即可,使得两个施工平台7相互连接,在工人在施工平台7上行走移动时,也可以防止两个施工平台7相互移动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组合式施工平台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该组合式施工平台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机构5改进后的当工人在施工平台7上走动时,可将产生的压力进行抵消,防止长时间后会使底柱61晃动,出现安全隐患,通过固定座51安装在底板2的上端,在使用时,当工人踩在施工平台7上产生压力时,施工平台7会带动支杆63向下移动,限位块53的外部会与缓冲垫54进行挤压,压力会在挤压的过程中分散,从而减少对底柱61和支杆63产生的压力,且在固定座51向下移动时,弹垫56也会与限位块53发生挤压,增加缓冲力度,从而达到了可有效缓冲施工平台7和底柱61、支杆63之间的压力,增强了安全性,再由调节机构6改进后的装置可随时对不同高度的施工位置进行升降调节,从而极大带动保存了工人的体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底柱61安装在底板2的上端,在使用时,依靠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所需施工的位置,然后转动支撑组件4,使其插进地面,进行支撑,再根据施工高度,可对限位栓62施加旋转力,使得限位栓62与限位孔64之间分离,再拉动支杆63,使得支杆63与底柱61之间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此时,将限位栓62贯穿入限位孔64的内部,使得底柱61与支杆63之间限位相连接,进而调节了施工平台7的高度,再通过卡接机构8改进后的施工平台7便于组装,防止施工平台7面积不够后,需要移动施工平台7进行作业,反复操作较为麻烦,通过第一夹板81的后端下侧安装在施工平台7的左上端,在使用时,如果需要进行组合时,将第一个施工平台7的固定块放入至第二个施工平台7的第一夹板81与第二夹板84之间的位置,随后转动螺杆83,将螺杆83贯穿固定口并置于第一内螺纹管82和第二内螺纹管85的内部即可,使得两个施工平台7相互连接,在工人在施工平台7上行走移动时,也可以防止两个施工平台7相互移动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正面侧壁安装有钢梯(3),所述底板(2)的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4),所述底板(2)的上端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的上端中间安装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的顶端安装有施工平台(7),所述施工平台(7)的左端安装有卡接机构(8),所述施工平台(7)的上端两侧安装有护栏(9),所述施工平台(7)的右端安装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中间设有固定孔;
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的下端与底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2),所述空腔(52)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块(53),所述空腔(52)的两侧安装有缓冲垫(54),所述缓冲垫(54)的前侧安装有防护片(55),所述防护片(55)的前端设置有弹垫(56),所述固定座(51)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座(57),所述限位座(57)的中间安装有通孔(58);
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底柱(61),所述底柱(61)的底端贯穿固定座(51)中间的通孔(58)与限位块(5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柱(61)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栓(62),所述底柱(61)的内腔设置有支杆(63),所述支杆(63)的外部表面安装有限位孔(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1)的上端与限位座(5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58)的表面贯穿限位座(57)和固定座(51),与空腔(5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1)的内壁与缓冲垫(54)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1)的内壁上表面与弹垫(56)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61)的外部表面与限位栓(62)的底端贯穿活动连接,所述底柱(61)的内腔与支杆(63)的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3)的表面与限位孔(64)的表面贯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栓(62)的底端与限位孔(64)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6)设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8)包括第一夹板(81),所述第一夹板(81)的后端下侧与施工平台(7)的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81)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内螺纹管(82),所述第一内螺纹管(82)的内腔设置有螺杆(83),所述第一夹板(8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84),所述第二夹板(84)的中间安装有第二内螺纹管(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84)的后端上侧与施工平台(7)的左侧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3)的表面与第一内螺纹管(82)和第二内螺纹管(85)的内腔贯穿活动连接。
CN202320905474.5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Active CN220117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5474.5U CN22011769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5474.5U CN22011769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7690U true CN220117690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5474.5U Active CN220117690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7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8851A (zh) 一种巷道液压支架
CN109184259B (zh) 建筑物的滑移施工技术
CN220117690U (zh)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CN114961228A (zh) 一种外爬架的附墙装置
JP3178279U (ja) スライドダウン装置
CN218231419U (zh) 矿井井口检修平台
CN215249420U (zh) 一种房建用可调节施工平台
CN214658688U (zh) 一种可变截面爬模施工用高效爬模设备
CN211286608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用爬模结构
CN213807579U (zh) 一种四单根立柱钻机用井架装置
CN213329930U (zh) 一种用于安装石材幕墙的脚手架
CN111155754B (zh) 一种电梯井自动顶升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75016B (zh) 一种混凝土支撑水平移动可调式挂篮
CN210500860U (zh) 二次结构构造柱顶部植筋辅助器
CN21036863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多功能桥梁施工用支撑架
CN210104736U (zh) 一种用于黄河施工的抢险打桩机
CN209397925U (zh) 一种运用于混凝土护栏模板安拆的可移动式安拆架
CN21383862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履带式升降作业车
CN112158722A (zh) 一种挖井用提升装置的车架
CN220301770U (zh) 一种悬挂式脚手架
CN214870512U (zh) 一种可调式预制构件支撑结构
CN216616760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施工平台
CN216194072U (zh) 一种桥梁墩身液压爬模
CN217896178U (zh) 煤矿综采工作面转载输送机升降式行人过桥
CN219344726U (zh) 煤矿沿空留巷挂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