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4568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14568U CN220114568U CN202321695139.3U CN202321695139U CN220114568U CN 220114568 U CN220114568 U CN 220114568U CN 202321695139 U CN202321695139 U CN 202321695139U CN 220114568 U CN220114568 U CN 2201145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 front cross
- vehicle
- emblem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前横梁;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前横梁可转动地相连;车标件,所述车标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转动驱动所述车标件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辆的前横梁。由此,通过将第一调节件与前横梁可转动地相连,并且使第一调节件通过转动驱动车标件靠近或远离前横梁,以使车标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前横梁上,这样可以降低前横梁的制造精度,可以节约前横梁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车辆上的车标具有独特的标志性和装饰性,其在生产制造时的安装精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车辆上升降车标设置位置的零部件在生产及制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尺寸误差,这样会造成车标安装不上,或者车标在安装至车辆上后的位置不正确,降低车标的安装效率和安装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横梁;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前横梁可转动地相连;车标件,所述车标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转动驱动所述车标件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辆的前横梁。
由此,通过将第一调节件与前横梁可转动地相连,并且使第一调节件通过转动驱动车标件靠近或远离前横梁,可以将前横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产生的误差吸收,从而可以使车标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前横梁上,这样可以降低前横梁的制造精度,可以节约前横梁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为第一调节螺母,所述车标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前横梁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下端面与所述前横梁抵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横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调节件在所述前横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车标件相连且相对所述前横梁可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标件上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二调节件上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相对应且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前横梁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调节件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相连,所述第二调节件相对所述连接支架可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为第二调节螺母,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螺母的外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和所述连接支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调节件和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在所述前横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调节件和多个所述连接支架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车辆;
10、前横梁; 11、第一穿孔;
20、第一调节件; 21、第二穿孔; 22、第一紧固件;
30、车标件; 31、第三穿孔;
40、第二调节件;41、第四穿孔;42、第二紧固件;
50、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
结合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可以主要包括:前横梁10、第一调节件20和车标件30,其中,第一调节件20与前横梁10可转动地相连,车标件30与第一调节件20传动连接,第一调节件20通过转动驱动车标件30靠近或远离车辆100的前横梁10。具体地,通过将第一调节件20可转动地与前横梁10相连,并且将车标件30与第一调节件20传动连接,在前横梁10的尺寸具有误差,前横梁10与车标件30相对应的位置高于或者低于预设理想值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调节件20,使第一调节件20驱动车标件30靠近或远离车辆100的前横梁10,从而可以使车标件30吸收前横梁10的尺寸误差,进而可以使车标件30能够顺利地安装设置于前横梁10上,并且使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安装设置的位置准确稳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提升车标件30在车辆100生产过程中的安装效率。
另外,如此设置,车标件30在安装设置时对前横梁10的尺寸精度的要求较小,无需在前横梁10的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增加成本,以提升前横梁10的尺寸精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前横梁10生产制造的成本,而且还提升前横梁10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方式对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无需对前横梁10和车标件30的结构进行改变,并且也无需对车辆100上前横梁10和车标件30周边的部件的布局进行改变,可以保持车辆100原有的性能以及生产制造的工艺。
由此,通过将第一调节件20与前横梁10可转动地相连,并且使第一调节件20通过转动驱动车标件30靠近或远离前横梁10,可以将前横梁10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产生的误差吸收,从而可以使车标件30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前横梁10上,这样可以降低前横梁10的制造精度,可以节约前横梁10的制造成本。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件20为第一调节螺母,车标件30套设于第一调节螺母的外侧,并且车标件30与第一调节螺母螺纹配合。具体地,通过将第一调节件20设置成第一调节螺母,将车标件30套设于第一调节螺母的外侧,并且使车标件30与第一调节螺母螺纹配合,在第一调节螺母相对前横梁10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车标件30与第一调节螺母的螺纹配合,车标件30可以将转动转化成在第一调节螺母的轴向上的移动,从而可以使车标件30靠近或者远离前横梁10,进而可以实现车标件30安装设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样不仅可以使第一调节件20对车标件30的驱动更加简单直接,而且还可以简化第一调节件20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优化车辆100的结构设计。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螺母设置于前横梁10的上端面,第一调节螺母的下端面与前横梁10抵接配合。具体地,将第一调节螺母设置于前横梁10的上端面,并且使第一调节螺母的下端面与前横梁10抵接配合,第一调节螺母的转动可以实现车标件30的上下移动,当前横梁10的上端面尺寸出现误差,并且低于预计的理想尺寸时,可以使第一调节螺母驱动车标件30向上移动,车标件30的上移可以吸收前横梁10上端面的尺寸误差,从而可以使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准确可靠。
相对应地,当前横梁10的上端面尺寸出现误差,并且高于预计的理想尺寸时,可以使第一调节螺母驱动车标件30向下移动,车标件30的下移可以吸收前横梁10上端面的尺寸误差,从而可以使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准确可靠。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前横梁10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1,第一调节件20上设置有第二穿孔21,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21相对应且通过第一紧固件22连接固定。具体地,通过将前横梁10上的第一穿孔11和第一调节件20上的第二穿孔21相对应,并且使第一紧固件22将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21连接固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第一调节件2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设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降低第一调节件20在前横梁10上安装设置的难度。
进一步地,通过调整第一紧固件22对前横梁10和第一调节件20所施加的紧固力,不仅可以保证前横梁10和第一调节件20连接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使第一调节件20的转动更加顺滑,可以防止第一紧固件22对第一调节件2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设置影响第一调节件20的转动,这样可以提升第一调节件20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3所示,第一调节件20为多个,多个第一调节件20在前横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具体地,由于前横梁10长度方向上各处的误差可能是不同的,通过将第一调节件20设置成多个,并且使多个第一调节件20在前横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使多个第一调节件20针对前横梁10长度方向上各处的误差分别进行转动调节,从而可以使多个第一调节件20吸收前横梁10长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误差,可以防止第一调节件20对前横梁10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误差吸收不足,或者吸收过度,这样可以使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准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车标件30安装设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1-图4所示,车辆100还可以主要包括第二调节件40,第二调节件40设置于第一调节件20一侧的下方,第二调节件40与车标件30相连,并且第二调节件40相对前横梁10可上下移动。具体地,将第二调节件40设置于第一调节件20的下方,使第二调节件40与车标件30的下方相连,并且使第二调节件40相对前横梁10可上下移动,在第一调节件20进行转动,驱动车标件30靠近或远离前横梁10时,第二调节件40需要顺应车标件30的移动而进行转动,即当车标件30向上移动远离前横梁10时,第二调节件40也需要进行转动,以驱动车标件30向上移动,当车标件30向下移动靠近前横梁10时,第二调节件40也需要进行转动,以驱动车标件30向下移动,这样可以使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稳定准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安装设置的可靠性。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车标件30上设置有第三穿孔31,第二调节件40上设置有第四穿孔41,第三穿孔31和第四穿孔41相对应,并且通过第二紧固件42连接固定。具体地,通过将第三穿孔31和第四穿孔41相对应,并且通过第二紧固件42穿设第三穿孔31和第四穿孔41,从而使车标件30和第二调节件40连接固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车标件30和第二调节件40连接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车标件30和第二调节件40连接固定的难度。
进一步地,通过调整第二紧固件42对第二调节件40和车标件30所施加的紧固力,不仅可以保证第二调节件40和车标件30连接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使第二调节件40的转动更加顺滑,可以防止第二紧固件42对第二调节件40和车标件30的安装设置影响第二调节件40的转动,这样可以提升第二调节件40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1-图4所示,车辆100还可以主要包括连接支架50,连接支架50的一端与前横梁10相连,另一端朝向第二调节件40延伸设置,并且与第二调节件40相连,第二调节件40相对连接支架50可上下移动。具体地,通过将连接支架50的一端与前横梁1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调节件40相连,并且使第二调节件40可相对连接支架50上下移动,这样可以使车标件30在前横梁1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稳定可靠。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调节件40为第二调节螺母,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调节螺母的外侧,第二调节螺母与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螺纹配合。具体地,将第二调节件40设置成第二调节螺母,并且将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调节螺母的外侧,第二调节螺母与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螺纹配合,在第二调节螺母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连接支架50和第二调节螺母的螺纹配合,并且连接支架50为固定在前横梁10上,第二调节螺母的转动可以转化成自身的移动,由于车标件30和第二调节螺母连接固定,第二调节螺母自身的移动可以带动车标件30的移动,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车辆100的结构设计,而且还可以降低第二调节螺母带动车标件30移动的难度,从而可以优化车辆100的结构设计。
结合图3所示,第二调节件40和连接支架50均为多个,多个第二调节件40和多个连接支架50在前横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调节件40和多个连接支架50一一对应。具体地,将第二调节件40和连接支架50均设置成多个,并且使多个第二调节件40和连接支架50一一对应,这样可以使第二调节件40对车标件30的驱动更加均匀可靠,可以提升第二调节件40对车标件30的调节效果。另外,多个第二调节件40可以与多个第一调节件20相对应,从而可以使第二调节件40与第一调节件20的对应更加准确可靠,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车辆100的结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横梁(10);
第一调节件(20),所述第一调节件(20)与所述前横梁(10)可转动地相连;
车标件(30),所述车标件(30)与所述第一调节件(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20)通过转动驱动所述车标件(30)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辆(100)的前横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0)为第一调节螺母,所述车标件(30)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前横梁(10)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下端面与所述前横梁(10)抵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0)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1),所述第一调节件(20)上设置有第二穿孔(21),所述第一穿孔(11)和所述第二穿孔(21)相对应且通过第一紧固件(22)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调节件(20)在所述前横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件(40),所述第二调节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0)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二调节件(40)与所述车标件(30)相连且相对所述前横梁(10)可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标件(30)上设置有第三穿孔(31),所述第二调节件(40)上设置有第四穿孔(41),所述第三穿孔(31)和所述第四穿孔(41)相对应且通过第二紧固件(42)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50),所述连接支架(50)的一端与所述前横梁(10)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调节件(40)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调节件(40)相连,所述第二调节件(40)相对所述连接支架(50)可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40)为第二调节螺母,所述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螺母的外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连接支架(5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40)和所述连接支架(5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调节件(40)和多个所述连接支架(50)在所述前横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调节件(40)和多个所述连接支架(50)一一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95139.3U CN220114568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95139.3U CN220114568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14568U true CN220114568U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8916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95139.3U Active CN220114568U (zh) | 2023-06-30 | 2023-06-30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14568U (zh) |
-
2023
- 2023-06-30 CN CN202321695139.3U patent/CN2201145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34994B1 (ko) | 조절 가능한 페달 시스템 | |
CN201808530U (zh) | 轿车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 |
CN100519298C (zh) | 汽车转向柱调节装置 | |
CN220114568U (zh) | 车辆 | |
CN209761127U (zh) | 车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956081U (zh) | 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 |
CN210912319U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支架 | |
CN201579564U (zh) | 快速定位装置 | |
CN210116545U (zh) | 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 |
CN109572662B (zh) | 一种用于abs安装的安装支架 | |
CN210509402U (zh) | 一种具有高怠速位置限位结构的电子节气门体 | |
CN115195624B (zh) | 一种可调节激光雷达安装支架 | |
CN221340201U (zh) | 车载显示屏、中控台及汽车 | |
CN108454707B (zh) | 一种汽车前舱盖及汽车前舱盖安装方法 | |
CN220374646U (zh) | 一种翼子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147410U (zh) | 一种加宽车型的转向器支架和车辆 | |
CN212766491U (zh) | 多向调节式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1166656U (zh) | 用于车辆的前大灯组件及车辆 | |
CN218367969U (zh) | 支架及电动方向盘 | |
CN215244709U (zh) | 保险杠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1023568U (zh) | 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
CN216780829U (zh) | 车辆后桥总成定位工装 | |
CN218703443U (zh) | 方向盘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20923994U (zh) | 一种顶置激光雷达安装结构 | |
CN108749505A (zh) | 车身高度调节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