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7164U -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7164U
CN220107164U CN202321714918.3U CN202321714918U CN220107164U CN 220107164 U CN220107164 U CN 220107164U CN 202321714918 U CN202321714918 U CN 202321714918U CN 220107164 U CN220107164 U CN 220107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frame
clamping
rail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49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太国
段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49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7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7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7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Removal Of Insulation Or Armoring From Wir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可独立移动地设于线缆自动加工生产线中,用于线缆的端部切皮;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包括机架、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第二剥皮装置、转送夹机构和循环夹持机构;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和第二剥皮装置依次、且可拆地设置在机架的顶部,转送夹机构设于机架的末端;循环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架、循环输送线和多个线夹;安装架设于机架的前侧、且安装架的内侧与机架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循环输送线设于安装架的内侧,多个线夹等距地设于循环输送线上,循环输送线驱动夹持线缆的线夹依次经过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第二剥皮装置和转送夹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背景技术
线缆是应用在电力传输、通讯传输等领域,应用范围广。目前新能源汽车中会大量使用线缆作为电力传输和通信传输等;例如新能源汽车中的高压线,又例如通讯线缆中的同轴线等。
上述线缆加工时,是需要将一整卷的线缆定长切断后,需要对线缆的端部剥皮、去除屏蔽层、剥芯线、沾锡或铆接端子。待线缆完成端部的加工后,需要将线缆与其他机构中组装,例如需要在线缆上套胶圈、连接壳等系列的加工。
目前线缆的加工和组装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加工和组装。具体是,现有自动生产线包括有机架和输送线,在机架上依次设置有不同的加工和组装的机构,在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的线夹或者定位治具。在对线缆加工和组装时,定长切断后的线缆定位装夹在输送线缆的线夹或者定位治具上,由输送线缆依次经过各个加工机构和组装机构。例如公开号为CN114050463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HSD后半段自动生产线及工艺,其公开了HSD后半段自动生产线及工艺包括:插线工位,线缆伸入插线工位时,插线工位将线缆上方两芯子向上翻开;第一零切工位,第一零切工位对线缆下方两芯子剥芯零切;第一压接工位,第一压接工位对线缆下方两芯子压接铜环;第一翻线工位,第一翻线工位将线缆下方两芯子向下翻开;第二翻线工位,第二翻线工位将线缆上方两芯子翻至水平;第二零切工位,第二零切工位对线缆上方两芯子剥芯零切;第二压接工位,第二压接工位对线缆上方两芯子压接铜环;第三翻线工位,第三翻线工位对线缆上方两芯子翻至水平;整形工位,整形工位对线缆四个芯子进行整形;骨架压接工位,骨架压接工装对线缆四个芯子进行压接骨架;检测工位,检测工位对线缆进行检测;下线工位,下线工位将线缆移出生产线至收线处;循环载具,循环载具将线缆装夹并移动至各工位处。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各个机构是设置在同一机架上,以及共应用同一输送线,因此会造成输送线的结构相对复杂,给设备组装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生产线较长,所以需要到生产线的现在组装和调试,增加生产线在现场组装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解决现有的线缆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线缆加工装置与其他组装的机构设置是整体结构,造成自动化生产线的机构复杂,并且组装和调试的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可独立移动地设于线缆自动加工生产线中,用于线缆的端部切皮;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包括机架、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第二剥皮装置、转送夹机构和循环夹持机构;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和第二剥皮装置依次、且可拆地设置在机架的顶部,转送夹机构设于机架的末端;循环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架、循环输送线和多个线夹;安装架设于机架的前侧、且安装架的内侧与机架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循环输送线设于安装架的内侧,多个线夹等距地设于循环输送线上,循环输送线驱动夹持线缆的线夹依次经过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第二剥皮装置和转送夹机构。
进一步,循环输送线呈上下循环地设置在安装架的内侧。
进一步,循环输送线包括两第一导轨、两直线模组、第二导轨和两往返推动机构;两第一导轨上下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的内侧,两直线模组相对地设置在第一导轨的两端;直线模组包括有上下往返的移动座,各移动座上均设一第二导轨,直线模组驱动第二导轨交替地对接两第一导轨的端部;多个线夹滑动设于第一导轨上,线夹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槽,卡槽贯通第一连接件的顶壁和底壁;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连接部,用于连接到相邻第一连接件的卡槽内,使相邻的线夹连接为一整体;两往返推动机构设于两第一导轨之间,往返推动机构上设置有拨动件,用于拨动线夹在第一导轨上单向移动。
进一步,各线夹靠近安装架的一侧设有定位孔,安装架的外侧等距地设置有多个伸缩定位件,用于伸入对应定位孔内限位线夹。
进一步,拨动件包括安装座、拨爪和弹簧;安装座连接往返推动机构,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拨爪的一端枢接在安装槽内,弹簧设于安装槽内,用于推动拨爪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槽。
进一步,往返推动机构包括同步带机构和第三导轨,同步带机构和第三导轨设于安装架的内侧,拨动件滑设于第三导轨上,且连接同步带机构。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的自由端还设有导轮;安装架的内侧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第二轨道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轨道槽;第一轨道槽用于限位上下移动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轨道槽用于限位上下移动的第二连接件。
进一步,线夹包括夹具本体、两夹爪、拉伸弹簧和开夹气缸;两夹爪滑动连接在夹具本体上,拉伸弹簧连接两夹爪,两夹爪向下延伸有延伸部,开夹气缸设于本体的底部,开夹气缸上设有位于两延伸部之间的挤推部;夹具本体内还设置有气道,气道连接开夹气缸;安装架的外侧的两端还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连接有气嘴,气嘴用于与气道连通。
进一步,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还包括定长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剥皮装置的一侧;定长装置包括电动丝杆模组、支撑座、伸缩杆、压缩弹簧和检测开关;电动丝杆模组设于机架上,支撑座设于电动丝杆模组上,支撑座靠近线夹的一端向上延伸有凸台,凸台内设置通孔;支撑座的顶部还向上延伸有安装部,伸缩杆滑动穿过安装部,压缩弹簧套在伸缩杆上,用于推动伸缩杆贴合在凸台的一侧,检测开关设于支撑座的顶部,用于检测伸缩杆的尾端。
进一步,还包括切编织装置和翻编织装置,可拆卸设置在机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可独立移动地设于线缆自动加工生产线中;因此,在将其组装到线缆自动化生产线中前,可对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进行组装和调试,则大大减小了线缆生产线的组装长度,减少了现场组装的工作量,并且还可以将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从生产线中移除更换不同的线缆设备,满足生产线的多功能化。
2、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在对线缆加工时,将定长切断后的线缆夹持在线夹上,由循环输送线驱动带动线缆依次经过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第二剥皮装置完成线缆一端的加工,待线缆加工完成后,由转送夹机构夹持线缆转送到下一工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循环夹持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循环输送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线夹连接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线夹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拨动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定长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一个实施例中,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可独立移动地设于线缆自动加工生产线中,用于线缆的端部切皮和打端。可以使得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模组化。在将其其他线缆加工或者组装设备组装成自动化生产线中前,可对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进行组装和调试,则大大减小了线缆生产线的组装长度,减少了现场组装的工作量。并且还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直接拼装成生产线,其效率高。也还可以将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从生产线中移除更换不同的线缆设备,满足生产线的多功能化。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包括机架100、第一剥皮装置200、切屏蔽层装置300、第二剥皮装置400、转送夹机构500和循环夹持机构600。
参照图1,其中,第一剥皮装置200、切屏蔽层装置300和第二剥皮装置400依次、且可拆地设置在机架100的顶部。因此,还可以实现更换不同的第一剥皮装置200、切屏蔽层装置300和第二剥皮装置400,则能满足更多型号线缆的加工。转送夹机构500设于机架的末端,是用于夹持加工完成的线缆到下一线缆加工或组装设备,或者夹持加工完成的线缆收集指定的位置。
参照图2和图3,循环夹持机构600包括安装架610、循环输送线620和多个线夹630。安装架610设于机架100的前侧、且安装架610的内侧与机架100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循环输送线620设于安装架610的内侧,多个线夹630等距地设于循环输送线620上,循环输送线620驱动夹持线缆的线夹630依次经过第一剥皮装置200、切屏蔽层装置300、第二剥皮装置400和转送夹机构500。具体地,将定长切断后的线缆夹持在线夹630上,由循环输送线620驱动带动线缆依次经过第一剥皮装置200完成线缆外层绝缘皮的切剥,经过切屏蔽层装置300切断线缆屏蔽层,经过第二剥皮装置400完成芯线的切剥,使得线芯裸露,则完成线缆端部切剥加工,待线缆加工完成后,由转送夹机构500夹持线缆转送到下一工位。另外,本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是独立设置一循环输送线,因此输送线的长度是只需要满足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的线缆输送即可,使循环输送线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3,循环输送线620呈上下循环地设置在安装架610的内侧。循环输送线620包括两第一导轨621、两直线模组622、第二导轨623和两往返推动机构624。两第一导轨621上下平行地设置在安装架610的内侧,两直线模组622相对地设置在第一导轨621的两端。直线模组622包括有上下往返的移动座,各移动座上均设有第二导轨623,直线模组622驱动第二导轨623交替地对接在两第一导轨621的端部。多个线夹630滑动设于第一导轨621上,线夹630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640,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50,第一连接件640的一端设有卡槽641,卡槽641贯通第一连接件640的顶壁和底壁。第二连接件650的一端设有连接部651,用于连接到相邻第一连接件640的卡槽641内,使相邻的线夹630连接为一整体。两往返推动机构624设于两第一导轨621之间,往返推动机构624上设置有拨动件625,用于拨动线夹630在第一导轨621上单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线缆夹持在线夹630上时,位于上端的两往返推动机构624驱动拨动件625往第一导轨621的一端移动,而拨动件625则拨动线夹630沿着第一导轨621平移,而在线夹630平移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650的连接部651拉动相邻线夹630的第一连接件640,从而拉动位于同一第一导轨621上的所有线夹630同时在第一导轨621上移动。在往返推动机构624每推动线夹630移动一定距离后,该往返推动机构624回到原始位置,则可完成下一次的推送。位于第一导轨621端部的线夹630在往返推动机构624的推动下,可以移动到位于第一导轨621端部的第二导轨623上;因此,可以由连接该第二导轨623直线模组622驱动该第二导轨623向下移动至下一第一导轨621的端部,在直线模组622驱动第二导轨623从其中一第一导轨621向另一第一导轨621移动时,位于第二导轨623的线夹630上的第二连接件650与相邻的第一连接件640分离,而在该线夹630被驱动到下一第一导轨621端部时,该线夹630的第二连接件650的连接部651卡入到另一线夹630一侧的第一连接件640的卡槽641内,因此被直线模组622转送的线夹630与另一第一导轨621上的线夹630连接为一整体,则可在另一第一导轨621上平移。在线夹630被转送到下端的第一导轨621上后,则通过下端的往返推动机构624驱动其移动。由此可见,在第一导轨621、两直线模组622、第二导轨623和两往返推动机构624的作用下,能驱动线夹630不断循环移动。本实施例中循环输送线620结构简单,并且运行稳定。
进一步,参照图3,各线夹630靠近安装架610的一侧设有定位孔(附图未示),安装架610的外侧等距地设置有多个伸缩定位件611,用于伸入对应定位孔内限位线夹630。在线夹630被循环输送线620推送到下一工位时,可以由伸缩限位件611伸入到定位孔内,对线夹630定位,并且在往返推动机构624拉动拨动件625回退时,拨动件625回来带动线夹630位移,确保线夹630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6,拨动件625包括安装座6250、拨爪6251和弹簧(附图未示)。安装座6250连接往返推动机构624,安装座6250上设置有安装槽6252,拨爪6251的一端枢接在安装槽6252内,弹簧设于安装槽6252内,用于推动拨爪6251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槽6252。因此,在推动线夹630移动时,推动拨爪6251的翘起的一端限位在线夹630的一侧,因此可以通过往返推动机构624推动线夹630移动。在往返推动机构624带动拨动件625往回移动时,线夹630的侧面会挤压拨爪6251克服弹簧的弹力而收容在安装槽6252内,因此可以回到初始位置。
进一步,参照图3,往返推动机构624包括同步带机构6240和第三导轨6241,同步带机构6240和第三导轨6241设于安装架610的内侧,拨动件625滑设于第三导轨6241上,且连接同步带机构6240的皮带。在同步带机构6240的皮带往返转动下,则可以推动拨动件625在第三导轨6241上往返移动。
进一步,参照图4,第一连接件640的自由端还设有导轮642。安装架610的内侧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轨道612和第二轨道613,第一轨道612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614,第二轨道613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轨道槽615。第一轨道槽614用于限位上下移动的第一连接件640。第二轨道槽615用于限位上下移动的第二连接件650。因此,在直线模组622驱动第二导轨623移动时,能确保线夹630的位置,避免线夹630在第二导轨623上错位,能使得升降错位的第一连接件640与第二连接件650对接。
进一步,参照图5,线夹630包括夹具本体631、两夹爪632、拉伸弹簧633和开夹气缸634。两夹爪632滑动连接在夹具本体631上,拉伸弹簧633连接两夹爪632,两夹爪632向下延伸有延伸部,开夹气缸634设于夹具本体631的底部,开夹气缸634上设有位于两延伸部之间的挤推部635。夹具本体631内还设置有气道,气道连接开夹气缸634。安装架610的外侧的两端还设置有伸缩气缸660,伸缩气缸660上连接有气嘴661,气嘴661用于与气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线夹位于上端的第一导轨621的两端时,可以通过伸缩气缸660推动气嘴661与气道连接,使开夹气缸634通气,挤推部635向上移动,则可以驱动量夹爪632克服拉伸弹簧633的弹力而相互打开。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7,本实施例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还包括定长装置700,可拆卸地设置在机架100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剥皮装置200的一侧。定长装置700包括电动丝杆模组710、支撑座720、伸缩杆730、压缩弹簧740和检测开关750。电动丝杆模组710设于机架100上,支撑座720设于电动丝杆模组710上,支撑座720靠近线夹630的一端向上延伸有凸台721,凸台721内设置通孔。支撑座720的顶部还向上延伸有安装部722,伸缩杆730滑动穿过安装部722,压缩弹簧套740在伸缩杆730上,用于推动伸缩杆720贴合在凸台721的一侧,检测开关750设于支撑座720的顶部,用于检测伸缩杆720的尾端。在本实施例中,在线夹630夹持线缆前,可以由电动丝杆模组710调整好支撑座720的位置,线夹630的夹爪632打开,线缆的一端从两夹爪632之间伸入到通孔内,并挤推伸缩杆730向后侧移动,在伸缩杆730触发到检测开关750时,线夹630则夹紧线缆,从而达到对线缆的端部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还包括定长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切编织装置800和翻编织装置900,可拆卸设置在机架100的顶部。通过切编织装置800和翻编织装置900切断线缆内的编织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可独立移动地设于线缆加工生产线中,用于线缆的端部切皮和打端;所述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包括机架、第一剥皮装置、切屏蔽层装置、第二剥皮装置、转送夹机构和循环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剥皮装置、所述切屏蔽层装置和所述第二剥皮装置依次、且可拆地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转送夹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末端;所述循环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架、循环输送线和多个线夹;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机架的前侧、且所述安装架的内侧与所述机架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循环输送线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多个所述线夹等距地设于所述循环输送线上,所述循环输送线驱动夹持线缆的所述线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剥皮装置、所述切屏蔽层装置、所述第二剥皮装置和所述转送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线呈上下循环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线包括两第一导轨、两直线模组、第二导轨和两往返推动机构;两所述第一导轨上下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内侧,两所述直线模组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所述直线模组包括有上下往返的移动座,各所述移动座上均设一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直线模组驱动所述第二导轨交替地对接两所述第一导轨的端部;多个所述线夹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线夹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贯通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连接部,用于连接到相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卡槽内,使相邻的所述线夹连接为一整体;两所述往返推动机构设于两所述第一导轨之间,所述往返推动机构上设置有拨动件,用于拨动所述线夹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单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线夹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架的外侧等距地设置有多个伸缩定位件,用于伸入对应所述定位孔内限位所述线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包括安装座、拨爪和弹簧;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往返推动机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拨爪的一端枢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推动所述拨爪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推动机构包括同步带机构和第三导轨,所述同步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导轨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内侧,所述拨动件滑设于所述第三导轨上,且连接所述同步带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自由端还设有导轮;所述安装架的内侧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二轨道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一轨道槽用于限位上下移动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轨道槽用于限位上下移动的所述第二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夹具本体、两夹爪、拉伸弹簧和开夹气缸;两所述夹爪滑动连接在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两所述夹爪,两所述夹爪向下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开夹气缸设于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开夹气缸上设有位于两所述延伸部之间的挤推部;所述夹具本体内还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连接所述开夹气缸;所述安装架的外侧的两端还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上连接有气嘴,所述气嘴用于与所述气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长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剥皮装置的一侧;所述定长装置包括电动丝杆模组、支撑座、伸缩杆、压缩弹簧和检测开关;所述电动丝杆模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电动丝杆模组上,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线夹的一端向上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通孔;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还向上延伸有安装部,所述伸缩杆滑动穿过所述安装部,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伸缩杆上,用于推动所述伸缩杆贴合在所述凸台的一侧,所述检测开关设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用于检测所述伸缩杆的尾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编织装置和翻编织装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
CN202321714918.3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Active CN220107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918.3U CN220107164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918.3U CN220107164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7164U true CN220107164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6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4918.3U Active CN220107164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7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6173B (zh) 一种插接式三角线束生产设备
CN210837301U (zh) 一种线束套管装置
CN111029044A (zh) 线束穿热缩管装置及其方法
CN108705009B (zh) 铜线的自动夹持装置
CN110600960B (zh)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端部连接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220107164U (zh) 一种线缆多工位加工一体机
CN117855989A (zh) 光伏接线盒连接器全自动生产线
CN215509915U (zh) 一种灯座自动组装设备
CN109818230B (zh) 一种圆形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生产线
CN113715317A (zh) 一种升降式汽车线束的自动穿热缩管及成型设备
CN109411160B (zh) 一种多管径自动穿套号码管装置
CN111086202A (zh) 线束穿护套装置及其方法
CN211730239U (zh) 线束穿护套装置
CN211376297U (zh) 线束穿热缩管装置
CN216750984U (zh) 一种穿线套管机构
CN216750616U (zh) 一种碳换向器铜壳陶瓷分离装置
CN214293168U (zh) 一种机器人夹爪快换组件
CN113198952B (zh) 一种动簧焊线机
EP016814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erminated wires into electrical connectors to form harnesses
CN217903662U (zh) 一种线芯线材的铁壳装配回流机构
CN115085092A (zh) 一种环形分布的电缆用布线装置
CN219748043U (zh) 一种平行夹结构
CN208374532U (zh) 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
CN108598844B (zh) 一种全自动双压穿长套管机的穿管及头端铆端子机构
CN217642100U (zh) 端子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