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844U -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844U
CN220106844U CN202321711943.6U CN202321711943U CN220106844U CN 220106844 U CN220106844 U CN 220106844U CN 202321711943 U CN202321711943 U CN 202321711943U CN 220106844 U CN220106844 U CN 220106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battery
conductive layer
protection plate
battery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19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增科
李国泰
姜秋婉
蒋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19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池和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电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池保护板上设置有导电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第一极耳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第二极耳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部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部连接,第二极耳通过第二导电部、连接件与第一电路、第一导电部和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第二极耳和第一极耳通过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第二电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电芯极耳焊接的次数,降低了极耳和电池保护板的焊接难度和电池保护板的弯折难度,更易于安装,并且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通常会设置电池保护板进行监测和保护。随着快充技术越来越普及,对电池及电池保护板的过流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较高的过流保护效果,电池保护板的尺寸相应设置较大。但是电池保护板占用的尺寸越大,就会导致电池的容量偏小,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目前,可采用三极耳电芯或者极耳转焊连接片分流结构提高电池保护板的过流能力,但是三极耳电芯结构提高了电池保护板的弯折难度,极耳转焊连接片结构提高了焊接要求,降低了焊接可靠性,增加了电池保护板的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电池保护板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
所述电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
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设置有导电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第二导电片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片和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三电路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第四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电路、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
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第一电路和/或所述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且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子元器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沿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且所述连接部的凸出部分和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凸出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或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各个位置距离所述电池保护板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台阶状的连接部,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连接部的各个位置距离所述电池保护板的间距相等;
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弯折至所述第二导电层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弯折至所述第一导电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或第二连接端的弯折处容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连接部形成U形连接件,所述U形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还包括顶封边,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自所述顶封边延伸出,所述U形连接件向远离所述顶封边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向所述顶封边弯折,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连接部的弯折处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所述电芯的顶封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至少设有两个,沿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宽度方向,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回路和所述第二连接回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和电子设备,通过设置连接件并在电池保护板上设置与连接件连接的导电部,与三极耳电芯相比,减少了电芯极耳焊接的次数,降低了极耳和电池保护板的焊接难度,以及降低了电池保护板的弯折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电池保护板的安装难度;此外,通过导电部与极耳连接,以及通过导电部将连接件与电池保护板连接,不仅有利于提高电池焊接的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二极耳通过第二导电部、连接件与第一电路、第一导电部和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第二极耳和第一极耳通过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第二电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电池保护板和电芯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电池保护板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提高电池保护板的过流能力,并减小电池保护板的尺寸,可以提升电池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池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的第二种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的第三种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的第四种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连接件弯折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连接件弯折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芯;11-主体部;12-顶封部;13-极耳;20-电池保护板;21-第一导电片;22-第二导电片;23-第一导电层;24-第二导电层;25-电子元器件;26-第一缺口;27-连接器;28-第二缺口;30-连接件;31-连接端;3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或优选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10、电池保护板20和连接件30,其中:
电芯10包括电芯本体、壳体以及极耳13,壳体包括主体部11、侧封边和顶封边12,主体部11包覆电芯本体,侧封边和顶封边12均由主体部11延伸出,顶封边12由主体部11的顶面延伸出,侧封边由主体部11的侧面延伸出;两个极耳13均与电芯本体连接,两个极耳13均从顶封边12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且两个极耳13可以均设置在电芯10的一端,以便于两个极耳13的连接。为了便于描述,这两个极耳13分别为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具体极性不加以限定,第一极耳可以为正极耳,则第二极耳为负极耳;或者,第一极耳可以为负极耳,则第二极耳为正极耳。
电池保护板20可以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连接,并与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连接,以实现电芯10的转接。电池保护板20可以对电芯10起到保护作用。电池保护板20上设置有导电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导电部可以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表面,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可以内嵌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内部。其中,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第一极耳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第二极耳连接。连接件30包括连接端31和连接部32,连接端31的数量为两个,连接部32连接两个连接端31,其中一个连接端31与第一导电部连接,另一个连接端31与第二导电部连接,且第二极耳通过第二导电部、连接件与第一电路、第一导电部和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第二极耳和第一极耳通过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第二电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其中,第一连接回路和第二连接回路可以形成两个并联的电流回路,即电池保护板20和电芯10形成并联的双回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件,并在电池保护板上设置与连接件连接的导电部,与三极耳电芯相比,减少了电芯极耳焊接的次数,降低了极耳和电池保护板的焊接难度,以及降低了电池保护板的弯折难度;此外,通过导电部与极耳连接,以及通过导电部将连接件与电池保护板连接,不仅有利于提高电池焊接的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二极耳通过第二导电部、连接件与第一电路、第一导电部和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第二极耳和第一极耳通过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第二电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电池保护板和电芯形成并联的双回路,可以降低电池保护板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提高电池保护板的过流能力,并减小电池保护板的尺寸,可以提升电池的可容置尺寸,提升电池的容量。
其中,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电性连接,第一极耳通过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电性连接;第二导电部包括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电性连接,第二极耳通过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和第一导电片21电性连接,第一导电片21与第一导电层23电性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导电片22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片22与第二导电层24电性连接,连接件30分别与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电性连接,使第二极耳、第二导电片22、第二导电层24、连接件30、第一导电层23、第一电路、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极耳形成第一连接回路;第二极耳、第二导电片22、第二电路、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极耳形成第二连接回路。通过形成两个电流回路,可以使电流进行分流,降低了电池保护板20的单一回路电流大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实现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之间的电性连接;还可以在电池保护板20内设置第三电路,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可以通过第三电路连接,实现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之间的电性连接。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若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位于电池保护板20的同一侧表面,则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者热熔连接;若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分别位于电池保护板20的两侧表面,则第一导电片21和第一导电层23可以通过第三电路连接。
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实现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之间的电性连接;还可以在电池保护板20内设置第四电路,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可以通过第四电路连接,实现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之间的电性连接。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若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位于电池保护板20的同一侧表面,则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者热熔连接;若第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分别位于电池保护板20的两侧表面,则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可以通过第四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路可以为第一电路的一部分,第四电路可以为第二电路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上可以设置焊盘或贴覆有镍砖,可以在两个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上均设置焊盘,也可以在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上均设置镍砖,还可以在第一导电层23上设置镍盘,第二导电层24上设置镍砖。第一导电层23和一个连接端31可以通过锡焊与焊盘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点焊或激光焊与镍砖焊接连接,第二导电层24和另一个连接端可以通过锡焊与焊盘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点焊或激光焊与镍砖焊接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端31和导电层之间的电性连接,使连接件30和电池保护板20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板20除了其上设置的导电层、导电片和电子元器件等部件导电外,以及电池保护板20的内部内嵌设置的电路(如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实现电池保护板20上一些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电池保护板20本身可以采用绝缘材质,例如电池保护板20本体可以为塑胶材质或阻燃树脂等材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连接件30的厚度为0.05mm至0.3mm,连接件30的宽度为2mm至6mm,由此,可使连接件30满足过流能力的要求,又能避免连接件30的尺寸过大,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厚度是指沿图4中的z轴方向的尺寸,宽度是指沿图4中的x轴方向的尺寸,长度是指图4中的y轴方向。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可以为金属连接件,例如连接件30的材质可以为镍、铜等金属及合金材料,连接件30还可以为柔性连接件,例如连接件30的材质可以为FPC。本实施例中,导电件为金属材质,例如导电件的材质可以为镍、铜等金属及合金材料。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连接件30为直片状,且连接部32和两个连接端31处于同一平面,连接件30的连接部32可以紧贴电池保护板,即连接部32可以与电池保护板接触,连接部32也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电池保护板20粘结,以提高连接部32和电池保护板20连接的稳定性。
结合图2至图4所示,电池保护板20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25,电子元器件2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各个电子元器件25独立设置,彼此之间相互绝缘。电子元器件25与第一电路和/或第二电路电性连接,即电子元器件25可以只与第一电路电性连接,电子元器件25还可以只与第二电路电性连接,或者一部分电子元器件25与第一电路电性连接,另一部分电子元器件25与第二电路电性连接。电子元器件25与哪个电路进行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子元器件25设置在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之间,且电子元器件25位于电池保护板20和连接件30的连接部32之间,连接部32和电子元器件25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以避免连接部32与电子元器件25接触造成短路。其中,可以在连接部32靠近电子元器件25的一侧表面覆盖绝缘层,也可以在连接部32的表面包覆绝缘层,绝缘层还可以覆盖在电子元器件25的表面。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绝缘层可以为绝缘胶或绝缘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端31可以不设置绝缘层,以避免影响连接端31的焊接。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沿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方向,连接部32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两个连接端31,以在连接部32和电池保护板20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电子元器件25容置于该避让空间内,以避免电子元器件25和连接部32之间相互干涉,并避免电子元器件25和连接部32接触造成短路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32的凸出部分和电池保护板20之间的间距大于电子元器件25凸出于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若电子元器件25的厚度为T1(即电子元器件25凸出于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连接部32的厚度为T2,连接部32的凸出部分和电池保护板20之间的间距为H,则满足如下关系式:T1+T2+0.5mm≥H>T1,由此,可避免电子元器件25和连接部32接触造成短路的风险,还可避免连接部32凸出尺寸过大,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板20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电子元器件25设置在第一侧表面,或电子元器件25设置在第二侧表面。也即,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以便于与极耳13进行连接。但是电子元器件25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不同表面。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子元器件25、连接件30、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均设置在第二侧表面,而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由此可以避免连接件30与极耳13或电芯10接触造成短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分别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相对设置,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电性连接,连接部32的各个位置距离电池保护板20的间距相等。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在电池保护板20内设置第四电路,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可以通过第四电路连接,实现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之间的电性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在电池保护板20上开设过孔,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通过过孔实现电性连接。
图2所示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适用于电池保护板20的第一侧表面(即设置导电件的一侧表面)的空间较小,不足以放置导电部和电子元器件25的电池保护板20,此外,该种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不适用于对电池顶部的厚度要求严格的电池。
结合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子元器件25、连接件30、第一导电层23、第二导电层24、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由此,将连接件30和两个导电片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同一侧表面,能够避免连接件30增加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从而有利于减小电池保护板20的空间体积,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容量。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位于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第二导电层24与第二导电片2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可以采用分体连接或者一体连接。并且,第一导电片21设置在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之间,电子元器件25设置在第一导电层23和第一导电片21之间,由此使各个组件的排布更加合理和紧凑。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连接部32凸出设置于两个连接端31,且连接部32可采用阶梯式的凸起,具体地,连接部3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台阶状的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为连接部32与电子元器件25相对设置的区域,即电子元器件25位于电池保护板20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为连接部32与第一导电件21相对设置的区域,即第一导电片21位于电池保护板20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其中,第一连接部凸出的厚度大于第二连接部凸出的厚度,使第一连接部与电池保护板2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连接部与电池保护板20之间的间距。由此,在连接部32和电池保护板20之间以及在连接部32和第一导电片21之间形成大小不同的避让空间,不仅有利于减小电池保护板的空间体积,也有利于避免电子元器件25和连接部32以及第一导电片21和连接部32接触造成短路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避免电子元器件25和连接部32以及第一导电片21和连接部32接触造成短路的风险,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连接部32靠近电子元器件25和第一导电片21的一侧表面覆盖绝缘层,也可以在连接部32的表面包覆绝缘层,或者在电子元器件25的表面包覆绝缘层。
图3所示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适用于电池保护板20的第一侧表面(即设置导电件的一侧表面)的空间较大,足以放置导电部和电子元器件25的电池保护板20,此外,该种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适用于对电池顶部的厚度要求严格的电池。
结合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子元器件25、连接件30和第一导电层23均设置在第二侧表面,第一导电片21、第二导电片22和第二导电层24均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由此可以避免连接件30与极耳13或电芯10接触造成短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位于电池保护板3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且第二导电层24与第二导电片2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连接部32的各个位置距离电池保护板20的间距相等。并且,为了便于连接件30的连接端31与第二导电层24相连接,可以将连接件30的一个连接端31从第二侧表面弯折至第一侧表面,便于连接端31与第二导电层24焊接连接。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导电层23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第二导电层24设置在第二侧表面,第一导电层23和第一导电片21位于电池保护板3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且第一导电层23和第一导电片21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连接件30的一个连接端31从第二侧表面弯折至第一侧表面,便于连接端31与第一导电层23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均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第一导电层23、第一导电片21、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均位于电池保护板3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且第一导电层23和第一导电片21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第二导电层24和第二导电片22相连接,连接件30的两个连接端31均从第二侧表面弯折至第一侧表面,便于两个连接端31分别与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焊接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池保护板20的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26,连接端31的弯折处可以容置于第一缺口26内,第一缺口26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第一缺口26的数量根据从第二侧表面弯折至第一侧表面的连接端31的数量确定。由此,电池保护板20上的第一缺口26可以为连接端31提供弯折的空间,避免连接端31从第二侧表面弯折至第一侧表面时,增加电池保护板20的空间体积。
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26的宽度大于连接端31弯折处的宽度,第一缺口26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端31弯折处的厚度,其中,第一缺口26的深度是指第一缺口26沿电池保护板20长度方向的尺寸。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缺口26的宽度为L1,第一缺口26的深度为W,连接端31弯折处的宽度为L2,连接端31弯折处的厚度为T,则L1≥L2+0.5mm,W≥T,由此,可以使连接端31的弯折处容置于第一缺口26内,满足连接端31的弯折处的偏差,并避免连接端31凸出于电池保护板20的边缘。
图4所示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适用于电池保护板20的第一侧表面(即设置导电件的一侧表面)的空间较小,不足以放置两个导电部的电池保护板20,此外,该种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的宽度较宽,使电池保护板20的边缘可以开设第一缺口26。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可以呈矩形片状结构,如图1所示;连接件30也可以呈凸起式片状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件30也可以呈台阶式凸起片状结构,如图3所示;连接件30还可以设置成U形片状结构,如图5至图7所示。其中,矩形片状结构是指两个连接端31和连接部32在同一个平面内;凸起式片状结构是指两个连接端31所在的平面与连接部32所在的平面平行,但是连接部32所在的平面凸出于连接端31所在的平面;台阶式凸起片状结构是指两个连接端31所在的平面与连接部32所在的平面平行,但是连接部32所在的平面凸出于连接端31所在的平面,且连接部32呈台阶式分布;U形片状结构是指两个连接端31和连接部32形成U形。若连接件30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则连接件30沿电池保护板20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可以位于电池保护板20内,由此可避免连接件30的尺寸过大,影响电池保护板20的空间体积。
结合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导电层23、第二导电层24、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均设置在电池保护板3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电子元器件25也可与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设置在电池保护板30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图5中未画出电子元器件25),连接件30设置为U形连接件,呈U形的连接件30向远离顶封边12的方向延伸,由此,在两个导电件与极耳焊接后,进行弯折时,U形的连接件30能够避免与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接触,从而能够避免连接件30与第一导电片21和第二导电片22之间的短路风险。
采用U形连接件时,连接件30为柔性连接件,且部分连接件30弯折,与电芯10连接。连接件30的制备材料为柔性材料,以便于弯折。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弯折的部分可以为连接部32,连接部32弯折,并与电芯10连接,以固定连接件30。
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封装工艺,在电芯10的顶封边12上会形成深坑面(即第一坑面)和浅坑面(即第二坑面),深坑面和浅坑面位于顶封边沿电芯10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连接部32的至少部分弯折,连接部32的至少部分向顶封边12弯折,具体地,连接部32的至少部分弯折,并进入深坑面,或者,部分连接部32弯折,并进入浅坑面。由此,一方面能够避免连接件30的尺寸过大,影响电池保护板20的空间体积,另一方面能够便于连接件30连接电芯,实现连接件30的固定,提升连接件30与电芯10的连接稳定性。
结合图6所示,电池保护板20的边缘还可以开设第二缺口28,连接部32的弯折处可以容置于第二缺口28内,由此,电池保护板20上的第二缺口28可以为连接部32提供弯折空间,避免连接部32弯折时,增加电池保护板20的空间体积。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池保护板20上开设有两个第二缺口28,两个第二缺口28沿电池的宽度方向排布,连接件30、第一导电层23和第二导电层24均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靠近浅坑面的一侧表面,连接件30弯折进入深坑面,此时连接部32的两个弯折处分别容置在第二缺口28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缺口28的宽度大于连接部32弯折处的宽度,第二缺口28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部32弯折处的厚度,其中,第二缺口28的深度是指第二缺口28沿电池保护板20长度方向的尺寸。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二缺口28的宽度为L3,第二缺口28的深度为W1,连接部32弯折处的宽度为L4,连接部32弯折处的厚度为T1,则L3≥L4+0.5mm,W1≥T1,由此,可以使连接部32的弯折处容置于第二缺口28内,满足连接部32的弯折处的偏差,并避免连接部32凸出于电池保护板20的边缘。
图5至图7所示结构的电池保护板20适用于对电池顶部的厚度要求严格的电池,且可通过坑面降低电池顶部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2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电芯10的顶封边12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部32可以通过双面胶与电芯10的顶封边12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胶纸与电芯10的顶封边12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胶水与电芯10的顶封边12固定连接,以连接电芯10,实现连接件30的固定,可以提升连接件30与电芯10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双面胶、胶纸或胶水设置为绝缘胶,也可以在连接部32上覆盖绝缘层,在实现连接件30固定的同时,还可避免连接部32与极耳13或电芯10或电子元器件25直接连接发生短路。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保护板20还包括连接器27,连接器27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连接器27分别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两端,连接器27用于与外部待供电设备电连接。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池保护板20上设有两个连接器27,两个连接器27分别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0的两端,两个连接器27可以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回路和第二连接回路,以通过第一连接回路和第二连接回路将电芯10中的电流与外部待供电设备电导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没有具体限定,其可以是用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电子设备。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可以是穿戴设备或游戏机等。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电池保护板和连接件;
所述电芯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
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设置有导电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第二导电片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片和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焊接连接或热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三电路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第四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电路、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回路;
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第一电路和/或所述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且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子元器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且所述连接部的凸出部分和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凸出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或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各个位置距离所述电池保护板的间距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台阶状的连接部,所述电子元器件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连接部的各个位置距离所述电池保护板的间距相等;
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弯折至所述第二导电层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弯折至所述第一导电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或第二连接端的弯折处容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内。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连接部形成U形连接件,所述U形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顶封边,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自所述顶封边延伸出,所述U形连接件向远离所述顶封边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向所述顶封边弯折,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连接部的弯折处分别容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缺口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通过双面胶或胶纸或胶水与所述电芯的顶封边固定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至少设有两个,沿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宽度方向,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回路和所述第二连接回路电性连接。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321711943.6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106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1943.6U CN220106844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1943.6U CN220106844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844U true CN220106844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1943.6U Active CN220106844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3864B1 (ko) 배터리 팩
JP5947381B2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
US9017836B2 (en) Battery pack
EP2337120B1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pack
US10297866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PCM fixing tape
KR101036091B1 (ko) 이차 전지용 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JP5490027B2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87572A (zh) 电池包
KR101312425B1 (ko) 이차 전지용 전지팩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컨넥터
WO2023226656A1 (zh) 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WO2024098927A1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EP3113251B1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fixing part
KR101502900B1 (ko) 전지 팩
CN220106844U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EP3035414B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ase
KR20140018747A (ko) 이차전지
CN116759761A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8731677U (zh) 一种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18040863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及电池封装结构
JP2000114697A (ja) 実装基板及び電池
KR102591517B1 (ko) 배터리 팩
KR20100134402A (ko) 보호회로모듈을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JP2008140689A (ja) 電池パック
KR20090026698A (ko) 전지 팩
CN116345074A (zh) 用于电池的保护板组件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