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1734U - 连杆式压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连杆式压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1734U
CN220101734U CN202321286321.3U CN202321286321U CN220101734U CN 220101734 U CN220101734 U CN 220101734U CN 202321286321 U CN202321286321 U CN 202321286321U CN 220101734 U CN220101734 U CN 22010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connecting rod
linear guide
sliding block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63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富贵
盛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63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式压装机构,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压装驱动部,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直线导轨及与第二直线导轨;联动部,设置于第一导向组件上,包括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上的滑块及设置于滑块一侧的连杆组,滑块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上的第二滑块连接;连杆组的另一端架设于底座上的第三直线导轨上;压装驱动部带动联动部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往复,实现连杆组在第三直线导轨上的往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装置操作简单,只需要工人扳动肘夹一次便可方便地粘贴以及压紧海绵,大大提高了压装效率,同时其安装的产品一致性好,合格率高,满足质量要求。

Description

连杆式压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式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上有些产品为了达到缓冲效果,需要在零件表面粘贴海绵条,如图1所示,将自带背胶的海绵条102粘贴在产品101上,现有的方法都是通过人工粘贴到零件上,并手工对海绵条102进行全面积施压以达到粘接效果。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手工操作无法确保每个产品的海绵条能在所有位置都全面积施压,同时,不同的人施压的力大小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一些异形面的产品,就更难保证粘接效果,导致海绵条剥落风险大。另外,在产量化的时代,完全依靠人工,整个压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确保海绵条和产品粘接牢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式压装机构,通过多方向联动和压装确保海绵条全面积恒定压力施压,提高产品粘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连杆式压装机构,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
压装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基板上方的肘夹;
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直线导轨及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
联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包括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上的滑块及设置于所述滑块一侧的连杆组,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通过轴承随动器与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上的第二滑块连接;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直线导轨上;所述压装驱动部带动联动部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往复,实现连杆组在第三直线导轨上的往复。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之间的夹角为45°。
优选地,所述滑块呈条形状,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轴承随动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及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轴承随动器枢轴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的一侧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导轨通过第三滑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滑块上连接有产品仿形工装。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海绵条压装块,所述海绵条压装块的压装面与待压装海绵条结构相互配合,所述轴承随动器的一端与所述海绵条压装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基板的一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滑道,所述第一轴承随动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滑道内,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滑道限位范围内进行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前侧,且与所述滑道的开设延伸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装置操作简单,只需要工人扳动肘夹一次便可方便地粘贴以及压紧海绵,大大提高了压装效率,同时其安装的产品一致性好,合格率高,满足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压装前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装置产品压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杆式压装机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杆式压装机构,结合图2-图3所示,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基板103;所述基板103上设置有压装驱动部、第一导向组件。
所述压装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基板103上方的肘夹1;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103上的第一直线导轨2及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1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之间的夹角为45°。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设置有联动部,所述联动部包括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2上的滑块13及设置于所述滑块13一侧的连杆组,所述滑块13连杆组所在端的上端与肘夹1连接,所述滑块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随动器12与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11上的第二滑块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13呈条形状,呈水平设置,一端置于第一直线导轨2上,另一端向基板另一侧延伸。所述滑块13上开设有滑槽131,所述轴承随动器12设置于所述滑槽131内。所述轴承随动器12的一端与海绵条压装块9连接。所述海绵条压装块9的一端通过第二滑块连接于第二直线导轨11上,所述海绵条压装块9的压装面与待压装海绵条结构相互配合。按压所述肘夹1,带动所述滑块13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上往复时,将驱动所述轴承随动器12沿着滑槽131移动,且同时带动所述海绵条压装块9在第二直线导轨11上移动。完成竖直方向的往复转换为海绵条压装块9的斜向往复。
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直线导轨7上;所述压装驱动部带动联动部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往复,实现连杆组在第三直线导轨7上的往复。
具体的,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3及与所述第一连杆3通过第一轴承随动器6枢轴连接的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滑块13的一侧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导轨7通过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上连接有产品仿形工装8。
为了保持活动的方向及稳定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基板103的第一直线导轨2所在端的一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滑道5,所述第一轴承随动器6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滑道5内,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滑道5限位范围内进行移动。当所述滑块13在第一直线导轨2上运动时,将带动限位组件随着所述第一轴承随动器6在滑道5的范围内运动,同时驱动第三滑块上的仿形工装8在第三直线导轨7上往复,该结构使得竖直方向的往复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往复。所述第三直线导轨7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前侧,且与所述滑道5的开设延伸方向相同。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进行阐述下本实用新型机构的产品组装过程;
初始状态下,如图2所示,肘夹1处于提升位置。此时,产品仿形工装8处于前位置,海绵条压装块9处于斜上位置。将产品101置于仿形工装8上,人工粘贴海绵,不需要人手压紧海绵。
压紧海绵:人工扳动肘夹1使之下压,肘夹1下压过程中,肘夹带动滑块13在直线导轨2上顺滑向下运动。
此时将同步进行两个动作:
A:滑块13带动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在滑道5中向后运动,第二连杆4同步带动产品仿形工装8向后运动,即产品向后运功。
B:滑块13带动海绵压紧块9延第二直线导轨11斜向-45°方向运动。肘夹1最终停止在下降位置时,产品101运动至后位置,海绵压紧块9处于产品上方并压紧海绵条102。
取压装完成产品:人工扳动肘夹1返回初始位置,同时带动产品海绵压紧块9以及产品仿形工装8处于初始位。人工可以方便地取出压装完成产品。
同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连杆式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
压装驱动部,包括设置于基板上方的肘夹(1);
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直线导轨(2)及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11);
联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包括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2)上的滑块(13)及设置于所述滑块(13)一侧的连杆组,所述滑块(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随动器(12)与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11)上的第二滑块连接;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直线导轨(7)上;所述压装驱动部带动联动部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往复,实现连杆组在第三直线导轨(7)上的往复;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3)及与所述第一连杆(3)通过第一轴承随动器(6)枢轴连接的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滑块(13)的一侧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导轨(7)通过第三滑块连接;
所述第三滑块上连接有产品仿形工装(8);
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海绵条压装块(9),所述海绵条压装块(9)的压装面与待压装海绵条结构相互配合,所述轴承随动器(12)的一端与所述海绵条压装块(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之间的夹角为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呈条形状,所述滑块(13)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轴承随动器(12)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基板的一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滑道(5),所述第一轴承随动器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滑道(5)内,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滑道(5)限位范围内进行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式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7)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前侧,且与所述滑道(5)的开设延伸方向相同。
CN202321286321.3U 2023-05-25 2023-05-25 连杆式压装机构 Active CN22010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6321.3U CN220101734U (zh) 2023-05-25 2023-05-25 连杆式压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6321.3U CN220101734U (zh) 2023-05-25 2023-05-25 连杆式压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1734U true CN220101734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6321.3U Active CN220101734U (zh) 2023-05-25 2023-05-25 连杆式压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1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5254B (zh) 一种高速压力机主传动机构
CN200991730Y (zh) 折弯机双折边模具
CN113716330B (zh) 一种多产品压紧机构
CN220101734U (zh) 连杆式压装机构
CN104416358A (zh) 一种拉丝切丝装置
CN111745060B (zh) 一种铝材加工自动夹料液压式撞角机
CN108054419A (zh) 一种热压机防电芯黏连设备
CN209986137U (zh) Rbc分次半自动铆合设备
CN204441014U (zh) 一种对半扣压式复合绝缘子压接装置
CN203804545U (zh) 一种微电机的换向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05344769A (zh) U形金属件加工设备
CN215880565U (zh) 一种焊接机焊接压紧机构
CN205165466U (zh) U形金属件加工设备
CN208263479U (zh) 组装定位压合装置
CN107654453B (zh) 一种贴辅料装置以及工作方法
CN215144217U (zh) 一种测温型热敏电阻引线折弯装置
CN213826587U (zh) 一种光刻机铝合金连接件生产用成型装置
CN110086063B (zh) 一种自动压端子装置
CN220992725U (zh) 一种汽车电池冷却板芯体装配装置
CN216993300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压紧装置
CN217344414U (zh) 立式门板工装
CN213471506U (zh) 一种板材切割用压紧装置
CN216030550U (zh) 一种连接器端部压销装置
CN220984336U (zh) 一种组合磁铁压合工装
CN220942901U (zh) 一种板材冲床辅助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