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9329U - 横编机的供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横编机的供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9329U
CN220099329U CN202320661125.3U CN202320661125U CN220099329U CN 220099329 U CN220099329 U CN 220099329U CN 202320661125 U CN202320661125 U CN 202320661125U CN 220099329 U CN220099329 U CN 220099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knitting machine
connecting member
flat knitt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1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本昌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9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9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编机的供纱装置,该横编机的供纱装置能够至少缓和由与连动式混合存在的自走式的供纱装置的同步带产生的张力的偏差,能够消除导轨支承台的扭转。即使自走式的供纱器(31a、31b)偏向前后方向的前侧存在而由同步带(18a、18b)产生的张力施加于前侧的纱道导轨(21),也在后侧设置连结构件(40)。连结构件(40)将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能够产生与由卡挂于自走用的轨道的同步带(18a、18b)产生的张力平衡的张力,能够消除导轨支承台(11、12)的扭转。

Description

横编机的供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编机的供纱装置。供纱装置具备纱道导轨和供纱器。纱道导轨以在针床的上方沿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架设有多个。供纱器在纱道导轨上行进,向排列于针床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横编机在针床排列设置多个编织针,一边依次驱动各编织针一边编织编织物。编织针的驱动通过沿着针床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往复行进的滑架所搭载的三角来进行。在针床的上方,以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架设有多个纱道导轨。在各纱道导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承用于供给编织纱线的供纱器并使其行进的轨道。在编织物的编织中,使用多种编织纱线,通过选择以供给各编织纱线的方式设定的供纱器,从而选择向编织针供给的编织纱线。
向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的供纱器需要一边与滑架所搭载的编织针驱动用的三角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一边行进。这样的相位关系通过利用滑架使供纱器连动来实现,或者通过在不由滑架连动的情况下经由同步带等行进构件进行自走来实现。也能够使利用滑架使供纱器连动的连动式的供纱装置与不是基于滑架的连动的自走式的供纱装置混合存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5995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使用同步带的自走式的供纱装置相对于各轨道,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具备电机及通过电机进行旋转的驱动带轮,并且在编织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具备从动带轮。同步带以大的张力架设在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连动式的供纱装置不使用施加大的张力的构件。若在多条纱道导轨之间,自走式的供纱装置与连动式的供纱装置的配置存在偏差,则编织宽度方向的张力也会产生偏差。多个纱道导轨在针床上方的支承由设置在编织宽度的两侧的导轨支承台进行。关于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纱道导轨,若编织宽度方向的张力存在偏差,则导轨支承台会扭转,纱道导轨也会扭转。若纱道导轨扭转,则供纱器的行进不能顺畅地进行,行进阻力增加而导致在中途停止或磨损剧烈。为了防止导轨支承台的扭转,需要进一步提高导轨支承台的刚性,或者考虑扭转而将纱道导轨预先倾斜地安装等。然而,这些对策并不会消除或缓和张力的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编机的供纱装置,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能够至少缓和基于与连动式混合存在的自走式的供纱装置的同步带的张力的偏差,消除导轨支承台的扭转。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横编机的供纱装置,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设置于具有针床和滑架的横编机,所述针床收容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编织针,所述滑架搭载驱动编织针的三角并沿着针床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往复行进,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包括:多个纱道导轨,所述多个纱道导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向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的供纱器行进的轨道,所述多个纱道导轨架设于针床的上方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以及导轨支承台,所述导轨支承台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支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纱道导轨的端部,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纱道导轨中,
自走用的轨道偏向前后方向的一方存在,所述自走用的轨道在一端侧设置电机和驱动带轮,在另一端侧设置从动带轮,并通过卡挂于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同步带使供纱器行进,
使与滑架连动的供纱器行进的连动用的轨道偏向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存在,
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包括连结构件,所述连结构件将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导轨支承台之间连结,并以抵消由卡挂于自走用的轨道的同步带产生的张力的分布不均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的另一方连结而产生张力或者在前后方向的一方连结而产生斥力。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结构件与弹簧一起连结于所述导轨支承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是压缩弹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连结构件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导轨支承台具有供连结构件的端部插通的插通孔,
所述压缩弹簧具有比插通孔的内径大的外径,覆盖由连结构件插通导轨支承台的插通孔的部分的外周,
包括与连结构件的外螺纹螺合并在与导轨支承台的插通孔之间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的螺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结构件在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另一方侧在成为最外侧的位置将所述导轨支承台连结。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安装于所述导轨支承台并对所述连结构件进行支承,
连结构件经由支承构件将导轨支承台之间连结。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由连结构件产生的张力或斥力来抵消由同步带产生的张力,能够消除由与连动式混合存在的自走式的供纱装置的同步带产生的张力的偏差所引起的导轨支承台的扭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持续横编机的运转而温度上升,同步带的张力因纱道导轨、导轨支承台的热膨胀而变化,也能够通过弹簧吸收变化。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压缩弹簧也能够用于在连结构件的端部对导轨支承台之间施加张力或施加斥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转动螺母容易地调整由连结构件产生的张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连结构件在前后方向的成为最外侧的位置将导轨支承台连结。由于将前后方向的最外侧连结,因此连结构件不会妨碍供纱器的行进,能够高效地对导轨支承台施加张力的力矩而取得平衡。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经由支承构件将导轨支承台之间连结,因此能够在远离导轨支承台的位置容易地进行连结构件的支承和张力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横编机1的供纱装置10的结构简化而示出的俯视图。
图2是将图1的横编机1的供纱装置10的结构简化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3是将图1的横编机1的供纱装置10的结构简化而示出的后视图及局部左视图。
图4是示出在图1的横编机1的供纱装置10中设置于后方的外部的张力调整部41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示出支承构件43的结构的主视图、俯视图及左视图。
图6是示出抵消在图1的供纱装置10中分布不均的同步带18的张力的想法的示意性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横编机
3 针床
10 供纱装置
11、12 导轨支承台
11a、12a导轨安装部
13驱动部支承板
14a、14b电机
15a、15a驱动带轮
16从动部支承板
17a、17b从动带轮
18a、18b同步带
21、22、23、24纱道导轨
31a、31b;32a、32b;33a、33b;34a、34b供纱器
40、51、60连结构件
41、42 张力调整部
43、44 支承构件
45、61 压缩弹簧
47、48、62螺母
50 拉伸弹簧
51 连结辅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图1至图6将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横编机1的供纱装置10相关联的结构简化而示出。在各图中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示出,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存在省略图示的部分。
[实施例]
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横编机1在主体框架2上具有收容在成为图中的横向的编织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编织针的针床3。横编机1还具有省略了图示的滑架。滑架搭载驱动编织针的三角,沿着针床3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往复行进。横编机1的供纱装置10与利用滑架的三角进行的编织针的驱动相匹配地向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
供纱装置10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导轨支承台11、12。各导轨支承台11、12分别具备导轨安装部11a、12a和支承台部11b、12b。在一方的导轨支承台11的导轨安装部11a,在编织宽度方向的外侧安装有驱动部支承板13。驱动部支承板13将电机14a、14b以及驱动带轮15a、15b分别支承为能够旋转。驱动带轮15a、15b分别安装于电机14a、14b的输出轴而旋转。在另一方的导轨支承台12的导轨安装部12a,在编织宽度方向的外侧安装有从动部支承板16。从动部支承板16将从动带轮17a、17b支承为能够旋转。在驱动带轮15a、15b与从动带轮17a、17b之间分别架设有环状的同步带18a、18b。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带18a、18b分别配置于纱道导轨21的前后。此外,电机14a、14b及驱动带轮15a、15b和从动带轮17a、17b分开配置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但也可以混合存在。相对于各同步带18a、18b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电机14a、14b以及驱动带轮15a、15b和从动带轮17a、17b即可。另外,电机14a、14b以输出轴向下方伸出的方式安装,但也可以向其他朝向安装。
本实施例的供纱装置10具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并排的方式排列的4条纱道导轨21、22、23、24。各纱道导轨21、22、23、24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两端安装于导轨支承台11、12的导轨安装部11a、12a,并架设于针床3的上方。各纱道导轨21、22、23、24在前后具有用于使向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的供纱器31a、31b;32a、32b;33a、33b;34a、34b行进的轨道。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各纱道导轨21、22、23、24各具有两个轨道,但具有至少一个即可。在纱道导轨21的前后的轨道上行进的供纱器31a、31b分别与同步带18a、18b连接,成为通过基于电机14a、14b的驱动而行进的自走式。在其他的纱道导轨22、23、24的前后的轨道上分别行进的供纱器32a、32b;33a、33b;34a、34b成为由滑架连动的连动式。连动式的供纱器32a、32b;33a、33b;34a、34b例如如图3所示的供纱器34a、34b那样,具有接受从滑架出没的连动销的凹部35。如本实施例那样,当自走式与连动式的配置分布不均时,由同步带18a、18b产生的张力也仅施加于成为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纱道导轨21侧,有可能导致导轨支承台11、12扭转。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连结构件40,所述连结构件40在前后方向的后侧,将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能够产生与由卡挂于自走用的轨道的同步带18a、18b产生的张力平衡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结构件40的两侧设置张力调整部41、42。在图3中,在后视图的右侧示出左视图的一部分。在两侧设置有张力调整部41、42的连结构件40经由支承构件43、44在导轨支承台11、12的后侧的外侧成为最外侧的位置分别连接。连结构件40将前后方向的最外侧连结,因此连结构件40不会妨碍供纱器31a、31b;32a、32b;33a、33b;34a、34b的行进,能够高效地对导轨支承台11、12施加张力的力矩而取得平衡。此外,利用连结构件40将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的位置只要不妨碍其他构件,则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比本实施例的位置靠内侧。
图4示出一方的张力调整部41的结构。连结构件40是圆棒状的钢材,在端部附近设置有外螺纹40a。连结构件40也可以是线材、方棒、管、型钢等。在连结构件40的端部设置有平坦的把持部40b。连结构件40的端部侧通过设置于支承构件43的插通孔43a。从插通孔43a向端部侧突出的部分的连结构件40由压缩弹簧45覆盖。压缩弹簧45具有比插通孔43a的内径大的外径。压缩弹簧45的端部侧能够经由垫圈46利用与外螺纹40a螺合的螺母47进行压缩。当压缩弹簧45在螺母47与支承构件43之间被压缩时,在支承构件43产生朝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张力。在旋转螺母47来调整张力时,通过抓住把持部40b,能够防止空转。在利用螺母47调整后,拧紧端部侧的螺母48,进行基于双螺母的松弛固定。此外,连结构件40也可以将设置有外螺纹40a的两端部与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的中间部设为分开。例如,也可以在中间部的两侧设置内螺纹,与设置有外螺纹40a的端部的其他构件螺合而进行组合。
图5示出图4的支承构件43的结构。支承构件44具有相对于支承构件43左右对称的形状。通过使用支承构件43、44,能够在前后方向的外侧支承连结构件40,进行张力调整。连结构件40也可以不经由支承构件43、44而将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直接连结。在不使用支承构件43、44时,在导轨支承台11、12设置相当于插通孔43a的结构即可。即使不使用压缩弹簧45也能够进行张力的调整,但通过与压缩弹簧45一起使用,能够利用弹簧吸收热膨胀等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自走式的供纱器31a、31b偏向前侧的纱道导轨21存在,由同步带18a、18b产生的张力偏向地施加于前侧的纱道导轨21,但即使将自走式设为其他的配置而张力的偏差不同,该偏差也会在前后方向的任一方变大,因此只要利用连结构件40将张力变小的一侧的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就能够取得张力的平衡。此外,纱道导轨21、22、23、24的条数、自走式与连动式的比例等也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但如果产生张力的偏差,则能够同样地调整,至少缓和由与连动式混合存在的自走式的供纱装置的同步带产生的张力的偏差,能够消除导轨支承台11、12的扭转。
图6示出使在图1的供纱装置10中在前后方向上分布不均的同步带18a、18b作为同步带18代表来抵消该张力(TF)的想法。如图6的(a)所示,在图1中,利用连结构件40将前后方向的一方的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而产生张力(TF),抵消施加于前后方向的另一方的由自走用的同步带18产生的张力(TF)。作为弹簧,使用压缩弹簧45,但如图6的(b)所示,也可以使用拉伸弹簧50。拉伸弹簧50在两端将连结辅助件51连接,并经由连结辅助件51固定于导轨支承台11、12。即,拉伸弹簧50及连结辅助件51成为连结构件而将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作为连结构件,也可以不使用连结辅助件51,而利用拉伸弹簧50将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直接连结。另外,即使在使用连结辅助件51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拉伸弹簧50的两端,而是仅是单侧的端部。拉伸弹簧50能够在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产生张力(TF)。连结辅助件51能够使用线材、棒材、管材等。
如图6的(c)所示,也可以利用连结构件60将由同步带18产生的张力(TF)分布不均的前后方向的另一方的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连结,利用产生的斥力(RF)来抵消张力(TF)。连结构件60为棒材,两端仅通过插通于设置在导轨支承台11、12上的孔,而不固定。在比导轨支承台11、12靠编织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设置外螺纹,用压缩弹簧61覆盖。当利用导轨支承台11、12和与外螺纹螺合的螺母62夹着压缩弹簧61进行按压时,能够在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产生斥力(RF)。当使用压缩弹簧61时,与使用图6的(a)的压缩弹簧45的情况也同样地,仅通过利用其他构件按压作为压缩弹簧的两端之间就能够使用。例如图6的(b)所示的拉伸弹簧50需要卡挂于连结辅助件51那样的其他构件来使用,但压缩弹簧45、61不需要这样,也能够如张力调整部41那样利用螺母47进行张力调整。此外,包括压缩弹簧45的张力调整部41、42设置于连结构件40的两侧,但至少设置于单侧即可。压缩弹簧61也同样地设置于连结构件60的至少单侧即可。另外,在图6的(a)中利用压缩弹簧45施加张力(TF),在图6的(c)中利用压缩弹簧61施加斥力(RF)。即,压缩弹簧45、61既能够用于在连结构件40、60的端部在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施加张力(TF),也能够用于施加斥力(RF)。而且,通过如压缩弹簧61、拉伸弹簧50那样使用弹簧,与使用压缩弹簧45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利用弹簧吸收热膨胀等变化。此外,也可以在连结构件40、50;51、60与导轨支承台11、12之间夹设支承构件43、44。

Claims (6)

1.一种横编机的供纱装置,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设置于具有针床和滑架的横编机,所述针床收容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编织针,所述滑架搭载驱动编织针的三角并沿着针床在编织宽度方向上往复行进,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包括:多个纱道导轨,所述多个纱道导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向编织针供给编织纱线的供纱器行进的轨道,所述多个纱道导轨架设于针床的上方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以及导轨支承台,所述导轨支承台在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支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纱道导轨的端部,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纱道导轨中,
自走用的轨道偏向前后方向的一方存在,所述自走用的轨道在一端侧设置电机和驱动带轮,在另一端侧设置从动带轮,并通过卡挂于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同步带使供纱器行进,
使与滑架连动的供纱器行进的连动用的轨道偏向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存在,
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包括连结构件,所述连结构件将编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导轨支承台之间连结,并以抵消由卡挂于自走用的轨道的同步带产生的张力的分布不均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的另一方连结而产生张力或者在前后方向的一方连结而产生斥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与弹簧一起连结在所述导轨支承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是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构件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导轨支承台具有供连结构件的端部插通的插通孔,
所述压缩弹簧具有比插通孔的内径大的外径,覆盖由连结构件插通导轨支承台的插通孔的部分的外周,
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包括与连结构件的外螺纹螺合并在与导轨支承台的插通孔之间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在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另一方在成为最外侧的位置将所述导轨支承台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编机的供纱装置包括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安装于所述导轨支承台并对所述连结构件进行支承,
连结构件经由支承构件将导轨支承台之间连结。
CN202320661125.3U 2022-03-31 2023-03-29 横编机的供纱装置 Active CN2200993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9329A JP2023150295A (ja) 2022-03-31 2022-03-31 横編機の給糸装置
JP2022-059329 2022-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9329U true CN220099329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32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1125.3U Active CN220099329U (zh) 2022-03-31 2023-03-29 横编机的供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50295A (zh)
CN (1) CN22009932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50295A (ja)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7200B1 (ko) 봉제기계의 본체 전후이동장치
KR100794874B1 (ko) 다침 자수 미싱
CN220099329U (zh) 横编机的供纱装置
JP3309321B2 (ja) 平形横編機
KR0161162B1 (ko) 횡편기에의 편사 공급 장치
US4908006A (en) Belt tightening device for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US6293214B1 (en) Sewing machine frame drive device
TWI612196B (zh) 縫紉機
CN105862182B (zh) 结构改进的梳理机的给棉装置
CN111850793A (zh) 一种横机的喂纱机构
US7503272B2 (en) Rack and pinion type power transmission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embroidery frame of embroidery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US4407210A (en) Twin needle with adjustable throat plate and feed plate
US7497178B2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embroidery frame of embroidery machine
KR200475859Y1 (ko) 누비기의 원단이송장치
CN101173431B (zh) 齿条-小齿轮式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用于驱动绣花机的绣花架的设备
KR20000048795A (ko) 재봉기의 재봉물 이송을 위한 구동장치
US3602167A (en) Loop taker drive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CN216105339U (zh) 一种弹簧张力器
US5640858A (en) Textile machine with movable thread readying device
CN220977363U (zh) 一种用于刺绣机的传动装置及刺绣机
US4615189A (en) Warp knitt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galloon crocheting machine
CN212426356U (zh) 一种横机的喂纱机构
KR200466197Y1 (ko) 패턴 재봉기의 x-y 이송 구동장치
CN1037285C (zh) 一种纺织机中用的可调的牵伸装置
CN219709738U (zh)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和经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