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6179U -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6179U
CN220096179U CN202321506308.4U CN202321506308U CN220096179U CN 220096179 U CN220096179 U CN 220096179U CN 202321506308 U CN202321506308 U CN 202321506308U CN 220096179 U CN220096179 U CN 220096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harging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63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秀
惠佳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us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us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us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us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63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6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6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6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具体涉及交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调节板外壁设置第一滑杆,在第一滑杆一端设置滑套,在滑套一端设置第二滑杆,在滑槽内部设置挤压板,在调节板内部设置调节槽,在调节槽内部设置调节杆,在调节杆外壁设置卡合杆,在卡合杆与调节槽之间设置弹簧本体,使卡合杆可以回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中,该交流充电桩在进行安装时,不通过螺栓连接进行直接位置限位,当螺栓发生锈化时,不会使交流充电桩无法有效进行拆卸检修。

Description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栓)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栓)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栓)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操作和费用数据打印,充电桩显示屏3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交流充电桩属于充电桩的一种。
交流充电桩,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特别是交流充电桩在进行使用时,需要把交流充电桩安装在墙壁或者立柱上进行使用,在实际使用中,交流充电桩需要外部接头与汽车车载充电装置进行连接充电,当交流充电桩使用时间过长,内部零件会发生过热,甚至内部出现烟雾,如不及时对交流充电桩进行关闭,会使交流充电桩内部零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交流充电桩在进行安装时,通常为螺栓连接,当螺栓发生锈化时,会使交流充电桩无法有效进行拆卸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包括支撑桩;
充电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桩外壁一侧;
显示屏,位于所述充电箱外壁远离所述支撑柱一侧,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充电箱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桩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固定杆一端贯穿于支撑板外壁,所述调节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外壁铰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滑套外壁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一端铰接有挤压板,所述支撑板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凹槽之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分别与安装槽和凹槽连通,所述挤压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外壁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固定杆外壁开设有卡合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外壁与调节槽之间设有弹簧本体,所述调节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杆,所述卡合杆一端与卡合槽滑动连接,调节杆的加入,使卡合杆可以在调节槽内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箱内部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头,固定杆的加入,使调节板的运动轨迹得到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之间设有第三触头,所述第三触头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与充电槽之间设有通电弹簧,通电弹簧的加入,使移动杆可以在充电槽内部滑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槽内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充电箱外壁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移动杆的加入,使通电弹簧可以带动第三触头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本体一端与调节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本体另一端与调节槽内部固定连接,弹簧本体的加入,使调节杆可以回到初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可以使该装置安装较为方便,通过在调节板外壁设置第一滑杆,在第一滑杆一端设置滑套,在滑套一端设置第二滑杆,在滑槽内部设置挤压板,在调节板内部设置调节槽,在调节槽内部设置调节杆,在调节杆外壁设置卡合杆,在卡合杆与调节槽之间设置弹簧本体,使卡合杆可以回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中,该交流充电桩在进行安装时,不通过螺栓连接进行直接位置限位,当螺栓发生锈化时,不会使交流充电桩无法有效进行拆卸检修。
2、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可以使该装置内部零件得到保护,通过在第一触头一侧设置第二触头,在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之间设置第三触头,在第三触头外部设置移动杆,在移动杆外壁设置通电弹簧,致使移动杆可以在充电槽内部滑动运动,本实用新型中,交流充电桩需要外部接头与汽车车载充电装置进行连接充电,当交流充电桩使用时间过长,内部零件会发生过热,当内部出现烟雾时,可以及时对交流充电桩进行关闭,使交流充电桩内部零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俯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槽主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俯剖视图。
图中:1、支撑桩;2、充电箱;3、显示屏;4、支撑板;5、凹槽;6、固定杆;7、调节板;8、第一滑杆;9、滑套;10、第二滑杆;11、固定板;12、挤压板;13、安装槽;14、滑槽;15、调节槽;16、调节杆;17、弹簧本体;18、卡合杆;19、卡合槽;20、充电槽;21、第一触头;22、第二触头;23、第三触头;24、移动杆;25、通电弹簧;26、PLC控制器;27、烟雾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技术方案如下: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包括支撑桩1;
充电箱2,固定连接于支撑桩1外壁一侧;
显示屏3,位于充电箱2外壁远离支撑柱一侧,且显示屏3与充电箱2固定连接;
支撑桩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内部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外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7,调节板7远离固定杆6一端贯穿于支撑板4外壁,调节板7与支撑板4滑动连接,调节板7外壁铰接有第一滑杆8,第一滑杆8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9,滑套9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0,滑套9外壁铰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一端与第一凹槽5内部固定连接,第二滑杆10一端铰接有挤压板12,支撑板4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与凹槽5之间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分别与安装槽13和凹槽5连通,挤压板12与滑槽14滑动连接,调节板7外壁开设有调节槽15,调节槽15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6,固定杆6外壁开设有卡合槽1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杆16外壁与调节槽15之间设有弹簧本体17,调节杆16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杆18,卡合杆18一端与卡合槽19滑动连接,当卡合杆18运动时,卡合杆18会在调节槽15内部滑动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充电箱2内部开设有充电槽20,充电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头21,第一触头2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头22,当调节板7运动时,调节板7会在固定杆6外壁滑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拆卸时,拉动调节杆16,使调节杆16在调节槽15内部滑动运动,调节杆16对弹簧本体17进行挤压,同时调节杆16会带动卡合杆18运动,使卡合杆18在调节槽15内部滑动运动,同时卡合杆18一端会与卡合槽19分离,当卡合杆18一端与卡合槽19完全分离时,拉动调节板7,使调节板7在固定杆6外壁滑动运动,调节板7同时带动第一滑杆8运动,使第一滑杆8在凹槽5内部小幅度摆动运动,第一滑杆8同时带动滑套9运动,使滑套9在凹槽5内部摆动运动,滑套9同时带动第二滑杆10运动,使第二滑杆10在凹槽5内部摆动运动,同时第二滑杆10带动挤压板12运动,使挤压板12在凹槽5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挤压板12在滑槽14内部滑动运动,如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在此之前使螺栓进入到安装槽13内部,使螺栓小头与地面进行接触,挤压板12同时可以在安装槽13内部滑动运动,致使挤压板12可以对螺栓进行挤压,当挤压板12对螺栓进行挤压完成时,可以松开调节杆16,弹簧本体17可以使卡合杆18一端进入到卡合槽19内部,致使该装置得到固定,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拆卸时,致使卡合杆18与卡合槽19分离,重复上述操作,致使挤压板12远离螺栓即可。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第一触头21与第二触头22之间设有第三触头23,第三触头23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4,移动杆24一端与充电槽20之间设有通电弹簧25,当通电弹簧25运动时,通电弹簧25会带动移动杆24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6,充电箱2外壁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27,当移动杆24运动时,移动杆24可以带动第三触头23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簧本体17一端与调节杆16外壁固定连接,弹簧本体17另一端与调节槽15内部固定连接,当调节杆16运动时,调节杆16可以带动弹簧本体17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发生烟雾情况时,烟雾传感器27对烟雾进行检测,烟雾传感器27把检测到烟雾的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26中,PLC控制器26使通电弹簧25进行通电,该通电弹簧25单匝间不接触或者绝缘,当该通电弹簧25通电时,该通电弹簧25相当于一个通电螺线管,每匝弹簧相当于环形电流,每匝弹簧中电流方向相同,根据同向电流之间相互吸引可知,该通电弹簧25会进行收缩,通电弹簧25会带动移动杆24运动,使移动杆24在充电槽20内部滑动运动,移动杆24同时带动第三触头23运动,使第三触头23与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22分离,致使电流无法从第一触头21到达第二触头22,进而使该装置无法进行工作,防止后续装置持续过热受到损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包括支撑桩(1);
充电箱(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桩(1)外壁一侧;
显示屏(3),位于所述充电箱(2)外壁远离所述支撑柱一侧,且所述显示屏(3)与所述充电箱(2)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桩(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内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外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调节板(7)远离固定杆(6)一端贯穿于支撑板(4)外壁,所述调节板(7)与支撑板(4)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7)外壁铰接有第一滑杆(8),所述第一滑杆(8)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0),所述滑套(9)外壁铰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一端与第一凹槽(5)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10)一端铰接有挤压板(12),所述支撑板(4)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与凹槽(5)之间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分别与安装槽(13)和凹槽(5)连通,所述挤压板(12)与滑槽(14)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7)外壁开设有调节槽(15),所述调节槽(15)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6),所述固定杆(6)外壁开设有卡合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6)外壁与调节槽(15)之间设有弹簧本体(17),所述调节杆(16)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杆(18),所述卡合杆(18)一端与卡合槽(1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2)内部开设有充电槽(20),所述充电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头(21),所述第一触头(2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头(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21)与第二触头(22)之间设有第三触头(23),所述第三触头(23)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4),所述移动杆(24)一端与充电槽(20)之间设有通电弹簧(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6),所述充电箱(2)外壁固定连接有烟雾传感器(2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本体(17)一端与调节杆(16)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本体(17)另一端与调节槽(15)内部固定连接。
CN202321506308.4U 2023-06-14 2023-06-14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Active CN220096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6308.4U CN220096179U (zh) 2023-06-14 2023-06-14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6308.4U CN220096179U (zh) 2023-06-14 2023-06-14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6179U true CN220096179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6308.4U Active CN220096179U (zh) 2023-06-14 2023-06-14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6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8413A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电线收卷装置及其方法
CN102064578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CN108638875B (zh) 一种自动挪车充电桩
CN220096179U (zh) 带烟雾传感安全防护型交流充电桩
CN110578412A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装置的智慧型停车位
CN203193329U (zh) 充电桩预约充电系统
CN110370974A (zh) 一种防止拔取的可移动电力新能源桩
CN108583350A (zh) 一种便于车辆充电的充电桩
CN21004071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插座
CN106760770A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及其充电方法
CN107323294B (zh)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5091992A (zh) 一种共享悬挂式可移动汽车充电桩
CN210283956U (zh) 一种具备故障断电功能的充电桩
CN109204034A (zh) 便捷式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充电方法以及充电桩
CN10949482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03701A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充电桩
CN109572471B (zh) 一种车辆身份识别自动计费充电桩
CN113152961A (zh) 一种泊车系统
CN113238167A (zh) 一种交流充电桩输出短路检测电路及方法
CN220742758U (zh) 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系统
CN219350840U (zh) 一种防漏电充电桩枪头
CN220947653U (zh) 一种具备防水结构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5552639U (zh) 一种大功率节能型智能充电桩
CN208439103U (zh)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6184610U (zh) 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移动式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