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6201U -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6201U
CN220086201U CN202321629146.3U CN202321629146U CN220086201U CN 220086201 U CN220086201 U CN 220086201U CN 202321629146 U CN202321629146 U CN 202321629146U CN 220086201 U CN220086201 U CN 220086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le
conducting plate
cover
utmos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91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懿
孙海明
徐超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91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6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6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6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包括顶盖和极柱,所述极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还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与所述极柱的边缘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电板与所述极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弯折槽,且所述导电板远离所述极柱一端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弧形状结构的弧面位于所述导电板朝向极柱中心的一侧。如上述结构,通过在极柱上设置有导电板,在将电芯的极耳贴合到极柱上后,可以弯折导电板压住极耳,实现对极耳的定位,且导电板还可起到焊接保护的作用,避免焊接时极耳出现撕裂;同时,由于导电板远离极柱的一端为弧形状,这在焊接极耳并调整电芯的位置后,极耳的弯折处不会被导电板割伤,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目前电动汽车中,方形电池的应用十分常见,但现有方形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40958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与电芯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和电芯,所述顶盖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电芯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
如上述技术方案,其将电芯的极耳与极柱直接进行焊接,且在极耳上还设置有焊接保护片,但该结构在实施时,无法对极耳进行定位,且焊接保护片为独立结构,生产过程中需要单独将焊接保护片焊接到极耳上,工序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极耳进行定位、生产工序简单的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以解决现有电池在生产时无法定位极耳且生产工序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包括顶盖和极柱,极柱设置在顶盖上;
还包括导电板,导电板,与极柱的边缘固定连接,且导电板与极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弯折槽,且导电板远离极柱一端呈弧形状结构,弧形状结构的弧面位于导电板朝向极柱中心的一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极柱包括连接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中,
连接柱,贯穿顶盖;
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对的设置在连接柱的两个端部;
导电板设置在第二端板的边缘处。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二端板和导电板均呈长方形板状结构,导电板与第二端板的长边固定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电板的宽度为第二端板宽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侧转接片,侧转接片与第二端板的短边固定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电板与第二端板一体冲压成型。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电板的厚度为0.02mm~0.5mm。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弯折槽为弧形槽,且弯折槽的弧度为R1mm~R17mm。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包括上述的盖板组件。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裸电芯和极耳,其中,
极耳,一端与裸电芯相连接,极耳的另一端与极柱焊接;
导电板贴合极耳并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极柱上设置有导电板,且导电板与极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弯折槽,如此在将电芯的极耳贴合到极柱上后,可以弯折导电板压住极耳,实现对极耳的定位,且导电板还可起到焊接保护的作用,避免焊接时极耳出现撕裂;同时,由于导电板远离极柱的一端为弧形状,这在焊接极耳并调整电芯的位置后,极耳的弯折处不会被导电板割伤,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且具有生产工序简单的优点;
(2)导电板的宽度为极柱的第二端板宽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这可避免在装入电池壳体时极耳弯折后过度靠近裸电芯的边缘,以防止极耳接触电池壳体造成漏电,进一步的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点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的第二端板及导电板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的导电板弯折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电池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电池的裸电芯与盖板组件分离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电池的裸电芯、极耳与盖板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盖1、极柱2、连接柱21、第一端板22、第二端板23、导电板3、弯折槽301、弧面302、侧转接片4、裸电芯5、极耳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包括:顶盖1、极柱2、导电板3、和侧转接片4。
如图7~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电池,包括上述的盖板组件,还包括裸电芯5和极耳6。
其中,极柱2设置在顶盖1上;极柱2用于连接裸电芯5的极耳6使用,同时用于连接电气设备,进行电流输送。
裸电芯5通常采用卷芯结构或叠芯结构,卷芯及叠芯由极片和隔膜构成,而极耳6则是通过裁切裸电芯5的极片形成。
具体的,极耳6,一端与裸电芯5相连接,极耳6的另一端与极柱2焊接;
极耳6通常是直接贴合极柱2并进行焊接固定,该种装配方式,存在着极耳6定位不便的问题,且电池在应用到存在振动的场景时,极耳6易与极柱2发生脱落,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为此设置有导电板3,导电板3,与极柱2的边缘固定连接,且导电板3与极柱2的连接处设置有弯折槽301;
如上述结构,在进行极耳6与极柱2的连接时,首先将极耳6贴合极柱2,然后通过弯折槽301弯折导电板3,使得导电板3贴合到极耳6远离极柱2的一面上,完成对极耳6的夹持定位,之后再将导电板3、极耳6和极柱2一并焊接即可,这不但实现了极耳6焊接前的定位,且导电板3还可起到焊接保护的作用,可防止在焊接时极耳6发生撕裂的问题,且生产工序十分简单,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
具体的,弯折槽301为弧形槽,且弯折槽301的弧度为R1mm~R17mm;该结构设置,可使得导电板3沿弯折槽301弯折后,能够良好的贴合极耳6远离极柱2的一面,从而保证焊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导电板3远离极柱2一端呈弧形状结构,弧形状结构的弧面302位于导电板3朝向极柱2中心的一侧;
如图9所示,焊接时,导电板3是压在了极耳6上,但焊接完毕后,还需要调整裸电芯5的位置,使裸电芯5对齐顶盖1,此时需要弯折极耳6,形成如图8所示的形状;
弯折极耳6时,极耳6会接触到导电板3的边缘,为了防止导电板3割伤极耳6,因此将导电板3远离极柱2一端呈弧形状结构,如此一来,弯折极耳6时,极耳6的弯折处会贴合弧面302,从而防止导电板3割伤极耳6,这提高了本结构应用的可靠性。
具体的,导电板3的厚度为0.02mm~0.5mm,优选为0.1mm,
具体的,极柱2包括连接柱21、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其中,连接柱21,贯穿顶盖1;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相对的设置在连接柱21的两个端部;导电板3设置在第二端板23的边缘处;
如上述结构,将连接柱21穿过顶盖1,然后在连接柱21两端相对设置第一端板22及第二端板23,这方便极柱2与顶盖1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的端面面积设置的大于极柱21的端面面积,即可实现极柱2相对顶盖1的限位,从而可避免极柱2从顶盖1上脱落。
进一步的,第二端板23和导电板3均呈长方形板状结构,导电板3与第二端板23的长边固定连接
如上述结构,将第二端板23设置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方便与极耳6进行连接,这是由于部分裸电芯5会引出多个正极极耳及多个负极极耳,长方形板状结构的第二端板23,方便同时与多个正极极耳或多个负极极耳进行焊接固定。
优选的,导电板3的宽度为第二端板23宽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如上述结构,这可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若将导电板3设置的与第二端板23等宽,则在极耳6进行如图8所示的弯折时,极耳6会过于靠近裸电芯5的边缘,这在装配进电池壳体时,极耳6易接触到电池壳体造成漏电问题,而控制导电板3的宽度小于第二端板23的宽度,则在弯折极耳6时,就可避免上述的问题。
为提高生产的便利性第二端板23、导电板3、弯折槽301和弧面302可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
本盖板结构中,还设置有侧转接片4,侧转接片4与第二端板23的短边固定连接;部分裸电芯5会从侧面引出极耳,因此设置有侧转接片4,在裸电芯5经侧面引出极耳后,连接至侧转接片4上即可。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极耳6贴合极柱2,然后通过弯折槽301弯折导电板3,使得导电板3配合极柱2夹持极耳6进行定位,再将极柱2、导电板3和极耳6一并焊接固定,之后调整裸电芯5的位置,弯折极耳6使裸电芯5对齐顶盖1,最后将裸电芯5装配进电池壳体内,并以本盖板组件密封电池壳体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组件,包括顶盖(1)和极柱(2),所述极柱(2)设置在所述顶盖(1)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板(3),所述导电板(3),与所述极柱(2)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板(3)与所述极柱(2)的连接处设置有弯折槽(301),且所述导电板(3)远离所述极柱(2)一端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弧形状结构的弧面(302)位于所述导电板(3)朝向所述极柱(2)中心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包括连接柱(21)、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其中,
所述连接柱(21),贯穿所述顶盖(1);
所述第一端板(22)和所述第二端板(23),相对的设置在所述连接柱(21)的两个端部;
所述导电板(3)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23)的边缘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23)和所述导电板(3)均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导电板(3)与所述第二端板(23)的长边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3)的宽度为所述第二端板(23)宽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转接片(4),所述侧转接片(4)与所述第二端板(23)的短边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3)与所述第二端板(23)一体冲压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3)的厚度为0.02mm~0.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槽(301)为弧形槽,且所述弯折槽(301)的弧度为R1mm~R17mm。
9.一种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裸电芯(5)和极耳(6),其中,
所述极耳(6),一端与所述裸电芯(5)相连接,所述极耳(6)的另一端与所述极柱(2)焊接;
所述导电板(3)贴合所述极耳(6)并焊接固定。
CN202321629146.3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Active CN220086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9146.3U CN220086201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9146.3U CN220086201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6201U true CN220086201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1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9146.3U Active CN220086201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6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3421B2 (ja) 角形密閉二次電池及び角形密閉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1308920B (zh) 电池
CN102347512B (zh)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115051084A (zh) 一种圆柱电池与电池模组
CN112864534B (zh) 电芯组件、电芯模组、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6213939U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4254550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3314810A (zh) 一种二次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216311832U (zh) 一种极片及具有该极片的二次电池、电子产品及电动车
CN110400959A (zh) 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683755A (zh) 一种新型高电压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4865183A (zh) 一种圆柱电池及电池包
CN220086201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方形电池
JP3707945B2 (ja) 筒型電池
CN217655970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JP2001283824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212848718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107591555B (zh) 二次电池
CN211208559U (zh) 电池与汽车
CN220306459U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工装
CN219873956U (zh) 连接片结构及电池
CN217086828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20934336U (zh) 二次电池转接片
CN220042212U (zh) 一种新型电池
CN220821857U (zh)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y型极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