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7899U -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7899U
CN220077899U CN202321653771.1U CN202321653771U CN220077899U CN 220077899 U CN220077899 U CN 220077899U CN 202321653771 U CN202321653771 U CN 202321653771U CN 220077899 U CN220077899 U CN 22007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rake
circular
frame
rake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37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军
陈英
李燕其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NEW TIMES CONVEYO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NEW TIMES CONVEYO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NEW TIMES CONVEYO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NEW TIMES CONVEYO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37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包括固定中柱、圆形堆料装置、圆形取料装置及用于控制圆形堆料装置和圆形取料装置的电气控制单元,所述固定中柱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圆形取料装置设置在固定中柱一侧的混凝土地面上并用于围绕固定中柱轴线进行360°旋转取料,所述圆形堆料装置在固定中柱上方并用于绕固定中柱轴线进行360°旋转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堆料装置包含有用于提高圆形堆料装置结构稳定性的风力平衡机构,所述圆形取料装置包含有用于提高取料效率的可调角度的料耙机构。本申请提供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不仅自动化程度较高,还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较高、工作效率较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浆造纸、人造板等行业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散状物料,如木片、竹片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生产线产能日益增大,生产线上都需要采用堆场或料仓来存储足够多的上述原料。同时为了能保证生产线上原料供应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需要一种存储量大、能自动堆料、自动取料的设备。
目前,在制浆造纸和人造板生产过程中,因原料存储量太大,大多数木片原料的存储方式都是采用露天堆放的方式,该存储方式通过装载机配合地坑刮板或地坑螺旋等设备进行堆料和取料。该类工作方式的自动化程度非常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装载机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导致更多的扬尘污染和原料破损,原料堆存和取用无法做到先进先出。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很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圆形堆取料机,但是现有的圆形堆取料机的结构较复杂,结构的稳定性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另外,现有的圆形堆取料机的工作效率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稳定高、工作效率的自动堆取料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它不仅自动化程度较高,还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较高、工作效率较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包括固定中柱、圆形堆料装置、圆形取料装置及用于控制圆形堆料装置和圆形取料装置的电气控制单元,所述固定中柱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圆形取料装置设置在固定中柱一侧的混凝土地面上并用于围绕固定中柱轴线进行360°旋转取料,所述圆形堆料装置在固定中柱上方并用于绕固定中柱轴线进行360°旋转堆料,所述圆形堆料装置包含有用于提高圆形堆料装置结构稳定性的风力平衡机构,所述圆形取料装置包含有用于提高取料效率的可调角度的料耙机构。
优选地,所述圆形堆料装置还包括堆料架体、皮带输送机、回转支撑驱动单元和配重块,所述堆料架体包括中心架体、用于支撑皮带输送机的水平输送架体和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架体,所述中心架体竖直固定在固定中柱的上端,所述回转支撑驱动单元设置在中心架体上,所述水平输送架体、配重架体与中心架体间均设有斜撑,所述风力平衡机构设置在斜撑、配重架体与中心架体围合的区域内,所述中心架体上端设有用于皮带输送机进料的进料斗,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卸料端设有头部漏斗。
优选地,所述回转支撑驱动单元包括上回转支撑、下回转支撑和回转驱动机构,所述上回转支撑、下回转支撑分别设置在中心架体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包括回转电机、齿轮箱和小齿轮,所述回转电机通过齿轮箱与小齿轮连接,所述小齿轮与下回转支撑的内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风力平衡机构包括固定架和位于固定架内的帆布,所述帆布的面积占斜撑、配重架体和中心架体三者所围合区域的面积的1/5~2/3。
优选地,所述圆形取料装置还包括取料架体、与料耙机构配合的螺旋输送机构及驱动料耙机构工作的料耙驱动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安装在取料架体的下端,所述料耙机构通过安装在取料架体上端并沿取料架体上端做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活动安装在取料架体的一侧,所述固定中柱的外围设有环形支撑导轨,所述混凝土地面的最外沿设有以固定中柱中心为圆心的外部环形导轨;所述取料架体的一端部设有中柱支撑轮单元,另一端设有端部行走轮单元,所述中柱支撑轮单元位于环形支撑导轨的轨道上,所述端部行走轮单元位于外部环形导轨的轨道上。
优选地,所述料耙驱动装置包括卷扬机、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卷扬机依次与电机和减速机连接,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移动小车连接。
优选地,所述料耙机构包括料耙单元和下部料耙单元,所述上部料耙单元和下部料耙单元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单元,所述上部料耙单元包括上部架体和设置在上部架体下方的耙齿组一,所述上部架体包括四边形结构的架体一和位于架体一上端拐角处的直线形结构的架体二;所述下部料耙单元包括矩形结构的架体三和设置在架体三下方的耙齿组二;所述上部料耙单元与下部料耙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销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用于与架体一连接的耳座一、用于与架体三连接的耳座二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耳座一与耳座二之间,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耳座一中设有螺杆一,螺杆一的一端伸入连接杆的一端螺纹孔中并与该端螺纹孔配套使用,所述耳座二中设有螺杆二,螺杆二的一端伸入连接杆的另一端螺纹孔中并与该端螺纹孔配套使用;所述螺杆一、螺杆二的表面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部螺纹孔处分别设有与螺杆一配套的螺母一、与螺杆二配套的螺母二。
优选地,所述耙齿组一包括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耙齿一,所述耙齿组二包括与若干个耙齿二、耙齿三和耙齿四,所述耙齿一和耙齿二的结构相同,所述耙齿一、耙齿三和耙齿四均由固定架和耐磨体组成,所述耙齿一、耙齿四的耐磨体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耙齿三的耐磨体为三角锥结构,所述耙齿一的固定架和耐磨体之间的夹角为180°,所述耙齿四的固定架和耐磨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耙齿四安装在架体三的最下端,一部分所述耙齿三安装在架体三的最下端并与耙齿四交替间隔设置,另一部分的耙齿三安装在架体三的中部,所述耙齿二安装在架体三的上部。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在圆形堆料装置中设置了风力平衡机构,通过风力平衡机构可以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中用来平衡固定中柱两侧结构的力矩,使固定中柱两侧的力矩在恶劣天气下也能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从而有效的保护底部旋转驱动装置不易受风力影响而损坏,大大提高整个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在圆形取料装置中设置了可调角度的料耙机构,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以根据物料输送情况调节料耙的倾斜角度,使物料能够顺利地耙至螺旋输送机构中,不易在料耙机构下部出现堵塞现象,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螺旋输送机构出现堵塞问题,工作效率较高;
3、本实用新型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只包括固定中柱、圆形堆料装置、圆形取料装置及用于控制圆形堆料装置和圆形取料装置的电气控制单元,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圆形堆料装置、圆形取料装置相互之间的结构设置合理,不易发生两者相互干涉的现象,也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形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形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耙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端部行走轮单元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度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度调节单元所在位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中柱;2、圆形堆料装置;21、风力平衡机构;211、固定架;212、帆布;22、堆料架体;221、中心架体;222、水平输送架体;223、配重架体;224、斜撑;23、皮带输送机;24、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1、上回转支撑;242、下回转支撑;243、回转驱动机构;2431、回转电机;2432、齿轮箱;2433、小齿轮;25、配重块;26、进料斗;27、头部漏斗;3、圆形取料装置;31、料耙机构;311、角度调节单元;3111、耳座一;3112、耳座二;3113、连接杆;3114、螺杆一;3115、螺杆二;3116、螺母一;3117、螺母二;312、架体一;313、架体二;314、架体三;315、耙齿一;316、耙齿二;317、耙齿三;318、耙齿四;32、取料架体;33、螺旋输送机构;34、料耙驱动装置;341、卷扬机;342、电机;343、减速机;35、移动小车;36、环形支撑导轨;37、外部环形导轨;38、中柱支撑轮单元;39、端部行走轮单元;4、混凝土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包括固定中柱1、圆形堆料装置2、圆形取料装置3及用于控制圆形堆料装置2和圆形取料装置3的电气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固定中柱1固定在混凝土地面4上,混凝土地面4在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孔洞,固定中柱1通过四个支腿穿过料斗支撑在孔洞内,固定中柱1垂直于地平面,该孔洞下设置有一个中心料斗,物料被取料螺旋经孔洞送到中心料斗内,再通过其他设备将物料输送出去,混凝土地面4的中间高,向四周有斜坡,方便雨水的流动排出;圆形取料装置3设置在固定中柱1一侧的混凝土地面4上并用于围绕固定中柱1轴线进行360°旋转取料,圆形堆料装置2在固定中柱1上方并用于绕固定中柱1轴线进行360°旋转堆料,圆形堆料装置2包含有用于提高圆形堆料装置2结构稳定性的风力平衡机构21,风力平衡机构21可以是三角形或其他形状,风力平衡机构21用于平衡圆形堆料装置2卸料侧的风力,避免卸料侧受的风力太大而导致圆形堆料装置2中的架体产生过大的扭转力而损坏,圆形取料装置3包含有用于提高取料效率的可调角度的料耙机构3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圆形堆料装置2还包括堆料架体22、皮带输送机23、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和配重块25,堆料架体22包括中心架体221、用于支撑皮带输送机23的水平输送架体222和用于安装配重块25的配重架体223,中心架体221竖直固定在固定中柱1的上端,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设置在中心架体221上,水平输送架体222、配重架体223与中心架体221间均设有斜撑224,风力平衡机构21设置在斜撑224、配重架体223与中心架体221围合的区域内,中心架体221上端设有用于皮带输送机23进料的进料斗26,皮带输送机23的卸料端设有头部漏斗27,物料通过进料斗26进入皮带输送机23,皮带输送机23的转动将物料经过头部漏斗27送出进行堆料。配重块25设置在配重架体223上远离皮带输送机23的一端,用于平衡配重架体223上皮带输送机23一端的重量,保持配重架体223的平衡,配重块25的大小、数量、及材质可根据平衡配重的需要灵活的设定。
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包括上回转支撑241、下回转支撑242和回转驱动机构243,上回转支撑241、下回转支撑242分别设置在中心架体221的上端和下端,回转驱动机构243包括回转电机2431、齿轮箱2432和小齿轮2433,回转电机2431通过齿轮箱2432与小齿轮2433连接,小齿轮2433与下回转支撑242的内齿啮合,可通过小齿轮2433的转动带动圆形堆料装置2绕固定中柱1轴线转动。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风力平衡机构21包括固定架211和位于固定架211内的帆布212,帆布212的面积占斜撑224、配重架体223和中心架体221三者所围合区域的面积的1/5~2/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圆形取料装置3还包括取料架体32、与料耙机构31配合的螺旋输送机构33及驱动料耙机构31工作的料耙驱动装置34,料耙驱动装置34设置在取料架体32内部,螺旋输送机构33安装在取料架体32的下端,料耙机构31通过安装在取料架体32上端并沿取料架体32上端做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35活动安装在取料架体32的一侧,取料架体32上设有供移动小车35运动的滑轨,固定中柱1的外围设有环形支撑导轨36,混凝土地面4的最外沿设有以固定中柱1中心为圆心的外部环形导轨37;取料架体32的一端部设有中柱支撑轮单元38,另一端设有端部行走轮单元39,中柱支撑轮单元38位于环形支撑导轨36的轨道上,端部行走轮单元39位于外部环形导轨37的轨道上。端部行走轮单元39包括车轮、车轮驱动装置及车轮架组成,端部行走车轮可以是两组或多组,端部行走轮安装在取料架体端部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取料架体32主要由上部两根平行的H钢、底部异形焊接钢梁及其他连接钢梁组成,上部两根平行的H钢及底部异形焊接钢梁在截面上程三角形位置布置,取料架体32底部异形焊接钢梁主要由一个开口U形梁和一块弧形板组成,该弧形板即是钢梁的一部分起增加钢梁的强度和刚性的作用,也作为螺旋输送机构33的输送槽体使用。
本实施例中,固定中柱1的下部设置有一个比固定中柱上部直径大的平台,该平台用于设置有与固定中柱1同心的环形支撑导轨36,用于圆形取料装置内侧中柱支撑轮单元38的行走和导向,固定中柱1的上部设置有法兰,用于固定和支撑圆形堆料装置,固定中柱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大口径过孔滑环,用于给圆形取料装置供电力和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螺旋输送机构33由多段螺旋轴、吊轴承装置及螺旋驱动装置组成,螺旋轴通过吊轴承装置固定在取料架体底部异形焊接钢梁的侧面,螺旋轴与焊接梁平行,螺旋轴安装在靠近弧形板一侧,螺旋轴上的叶片与弧形板保持一定的距离,螺旋驱动装置带动螺旋轴转动,通过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将物料输送到固定中柱处的料斗内,螺旋驱动装置由电机、联轴器、减速机及驱动支架组成,电机、联轴器、减速机都安装在驱动支架上,电机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减速机输出轴的转动,减速机输出轴带动螺旋轴转动。圆形取料装置的电气控制室设置在取料架体上靠端部的位置,电气控制室可设置在取料架体32的上表面,也可设置在取料架体32的侧面,电气控制室由型材和钢板焊接而成,控制室墙面安装由保温材料用于隔热,控制室用于安装圆形取料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料耙驱动装置34包括卷扬机341、电机342和减速机343,卷扬机341依次与电机342和减速机343连接,卷扬机341通过钢丝绳与移动小车35连接,使移动小车35在钢丝绳的带动下在取料架体上表面的滑轨上可进行往复运动。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料耙机构31包括上部料耙单元和下部料耙单元,上部料耙单元和下部料耙单元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单元311,上部料耙单元包括上部架体和设置在上部架体下方的耙齿组一,上部架体包括四边形结构的架体一312和位于架体一312上端拐角处的直线形结构的架体二313;下部料耙单元包括矩形结构的架体三314和设置在架体三314下方的耙齿组二;上部料耙单元与下部料耙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销轴连接。料耙机构31沿着随着移动小车35的移动而移动,通过设置在上面的耙齿组一将物料拨动,被拨动的物料慢慢由高处向低处流动,再经过设置在下面的耙齿组二的拨动,物料逐渐有序地流动到料堆底部的螺旋输送机构33内。
本实施例中,物料通过进料皮带被输送到圆形堆料装置的输送皮带上,再通过皮带输送机23的头部漏斗27从高空掉落到地面,逐渐堆高一直到接近头部漏斗27,通过料位计检测到物料后,圆形堆料装置下部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启动,带动圆形堆料装置绕固定中柱1中心转动一个角度后停止,转动过程中皮带输送机23继续运行,物料掉落并堆高直到料位计检测到物料,圆形堆料装置再次绕固定中柱1的中心转动一个角度后停止,如此不断循环该动作,物料在地面逐渐堆成圆弧形料堆。圆形取料机构绕固定中柱1的中心轴连续转动,慢慢靠近物料,料耙机构31在取料架体32上回往复移动,螺旋轴也被螺旋驱动带动转动起来,当料耙机构31中的耙齿接触到物料时,物料被耙齿拨动慢慢从高处流动到低处直到接触到螺旋轴叶片,螺旋轴叶片将物料慢慢输送到固定中柱1处的料斗内,再进入其他输送设备送到后续生产工序。整个设备的运行都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运行,无需人员进行干涉。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存储量大,能自动进行堆料和取料,运行过程中对物料处理轻柔,破损小,同时能实现先进先出,确保了物料特性的均匀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工厂在木片、竹片存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单元311包括用于与架体一312连接的耳座一3111、用于与架体三314连接的耳座二3112及连接杆3113,连接杆3113设置在耳座一3111与耳座二3112之间,连接杆3113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耳座一3111中设有螺杆一3114,螺杆一3114的一端伸入连接杆3113的一端螺纹孔中并与该端螺纹孔配套使用,耳座二3112中设有螺杆二3115,螺杆二3115的一端伸入连接杆3113的另一端螺纹孔中并与该端螺纹孔配套使用;螺杆一3114、螺杆二3115的表面螺纹的旋向相反,连接杆的两端部螺纹孔处分别设有与螺杆一3114配套的螺母一3116、与螺杆二3115配套的螺母二3117。
本实施例中,耳座一3111中的螺杆一3114螺纹旋向和耳座二3112中的螺杆二3115螺纹旋向是相反的,与之配套的螺母一3116和螺母二3117中的螺纹旋向也是相反的,同时连接杆3113两端设置的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也是相反的,耳座一3111中的螺杆一3114螺纹旋向和螺母一3116的螺纹旋向以及连接杆3113此端设置的螺纹孔的螺纹旋向是配套的,反之耳座二3112中的螺杆二3115螺纹旋向和螺母二3117的螺纹旋向以及连接杆3113此端设置的螺纹孔的螺纹旋向是配套的,螺母一3116和螺母二3117分别并在连接杆3113的两端,防止松动,通过拧动连接杆3113进行旋转运动和螺纹的啮合来调节角度调节单元311整体长度的调整,进而实现角度的调整,角度调节单元311的角度调节过程一般是手动的,根据物料的特性及实际输送情况先通过角度调节单元进行角度调整;角度调节单元311的角度调节过程也可以是电动的,可以在连接杆3113上加装一个可使连接杆3113自动旋转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可以正转和反转,该旋转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能实现正反转功能的任何一种结构。
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中,耙齿组一包括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耙齿一315,耙齿组二包括与若干个耙齿二316、耙齿三317和耙齿四318,耙齿一315和耙齿二316的结构相同,耙齿一315、耙齿三317和耙齿四318均由固定架和耐磨体组成,耙齿一315、耙齿四318的耐磨体均为长方体结构,耙齿三317的耐磨体为三角锥结构,耙齿主要作用于物料表面,因为物料处于自然堆积状态,由于耙齿对其的作用力使物料从上往下运输,越往下耙齿与物料作用力会大,耙齿三317的耐磨体设计成三角锥结构,增大了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这种带锥的结构也有利于耙齿在运动过程中散料,耙齿一315的固定架和耐磨体之间的夹角为180°,耙齿四318的固定架和耐磨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耙齿四318安装在架体三的最下端,一部分耙齿三317安装在架体三314的最下端并与耙齿四318交替间隔设置,可以有效地将底部物料输送至螺旋输送机构内,不易在底部形成堵塞现象,另一部分的耙齿三317安装在架体三314的中部,耙齿二316安装在架体三314的上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包括固定中柱(1)、圆形堆料装置(2)、圆形取料装置(3)及用于控制圆形堆料装置(2)和圆形取料装置(3)的电气控制单元,所述固定中柱(1)固定在混凝土地面(4)上,所述圆形取料装置(3)设置在固定中柱(1)一侧的混凝土地面(4)上并用于围绕固定中柱(1)轴线进行360°旋转取料,所述圆形堆料装置(2)在固定中柱(1)上方并用于绕固定中柱(1)轴线进行360°旋转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堆料装置(2)包含有用于提高圆形堆料装置(2)结构稳定性的风力平衡机构(21),所述圆形取料装置(3)包含有用于提高取料效率的可调角度的料耙机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堆料装置(2)还包括堆料架体(22)、皮带输送机(23)、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和配重块(25),所述堆料架体(22)包括中心架体(221)、用于支撑皮带输送机(23)的水平输送架体(222)和用于安装配重块(25)的配重架体(223),所述中心架体(221)竖直固定在固定中柱(1)的上端,所述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设置在中心架体(221)上,所述水平输送架体(222)、配重架体(223)与中心架体(221)间均设有斜撑(224),所述风力平衡机构(21)设置在斜撑(224)、配重架体(223)与中心架体(221)围合的区域内,所述中心架体(221)上端设有用于皮带输送机(23)进料的进料斗(26),所述皮带输送机(23)的卸料端设有头部漏斗(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撑驱动单元(24)包括上回转支撑(241)、下回转支撑(242)和回转驱动机构(243),所述上回转支撑(241)、下回转支撑(242)分别设置在中心架体(22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回转驱动机构(243)包括回转电机(2431)、齿轮箱(2432)和小齿轮(2433),所述回转电机(2431)通过齿轮箱(2432)与小齿轮(2433)连接,所述小齿轮(2433)与下回转支撑(242)的内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平衡机构(21)包括固定架(211)和位于固定架(211)内的帆布(212),所述帆布(212)的面积占斜撑(224)、配重架体(223)和中心架体(221)三者所围合区域的面积的1/5~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取料装置(3)还包括取料架体(32)、与料耙机构(31)配合的螺旋输送机构(33)及驱动料耙机构(31)工作的料耙驱动装置(34),所述螺旋输送机构(33)安装在取料架体(32)的下端,所述料耙机构(31)通过安装在取料架体(32)上端并沿取料架体(32)上端做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35)活动安装在取料架体(32)的一侧,所述固定中柱(1)的外围设有环形支撑导轨(36),所述混凝土地面(4)的最外沿设有以固定中柱(1)中心为圆心的外部环形导轨(37);所述取料架体(32)的一端部设有中柱支撑轮单元(38),另一端设有端部行走轮单元(39),所述中柱支撑轮单元(38)位于环形支撑导轨(36)的轨道上,所述端部行走轮单元(39)位于外部环形导轨(37)的轨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耙驱动装置(34)包括卷扬机(341)、电机(342)和减速机(343),所述卷扬机(341)依次与电机(342)和减速机(343)连接,卷扬机(341)通过钢丝绳与移动小车(3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耙机构(31)包括上部料耙单元和下部料耙单元,所述上部料耙单元和下部料耙单元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单元(311),所述上部料耙单元包括上部架体和设置在上部架体下方的耙齿组一,所述上部架体包括四边形结构的架体一(312)和位于架体一(312)上端拐角处的直线形结构的架体二(313);所述下部料耙单元包括矩形结构的架体三(314)和设置在架体三下方的耙齿组二;所述上部料耙单元与下部料耙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销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单元(311)包括用于与架体一(312)连接的耳座一(3111)、用于与架体三(314)连接的耳座二(3112)及连接杆(3113),所述连接杆(3113)设置在耳座一(3111)与耳座二(3112)之间,连接杆(3113)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耳座一(3111)中设有螺杆一(3114),螺杆一(3114)的一端伸入连接杆(3113)的一端螺纹孔中并与该端螺纹孔配套使用,所述耳座二(3112)中设有螺杆二(3115),螺杆二(3115)的一端伸入连接杆(3113)的另一端螺纹孔中并与该端螺纹孔配套使用;所述螺杆一(3114)、螺杆二(3115)的表面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连接杆(3113)的两端部螺纹孔处分别设有与螺杆一(3114)配套的螺母一(3116)、与螺杆二(3115)配套的螺母二(311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组一包括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耙齿一(315),所述耙齿组二包括与若干个耙齿二(316)、耙齿三(317)和耙齿四(318),所述耙齿一(315)和耙齿二(316)的结构相同,所述耙齿一(315)、耙齿三(317)和耙齿四(318)均由固定架和耐磨体组成,所述耙齿一(315)、耙齿四(318)的耐磨体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耙齿三(317)的耐磨体为三角锥结构,所述耙齿一(315)的固定架和耐磨体之间的夹角为180°,所述耙齿四(318)的固定架和耐磨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四(318)安装在架体三(314)的最下端,一部分所述耙齿三(317)安装在架体三(314)的最下端并与耙齿四(318)交替间隔设置,另一部分的耙齿三(1)安装在架体三(314)的中部,所述耙齿二(316)安装在架体三(314)的上部。
CN202321653771.1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Active CN22007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3771.1U CN22007789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3771.1U CN22007789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7899U true CN220077899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3771.1U Active CN22007789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7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2152B (zh) 一种大跨度散料输送系统
CN106315246A (zh) 斗轮堆取料机
CN206088402U (zh) 斗轮堆取料机
CN103612920A (zh) 悬臂式移动旋转带式输送布料机及布置作业方法
CN106219258A (zh) 圆形料场堆取料机
CN106315247B (zh) 一种堆取料机
CN111215198A (zh) 一种球磨机上料装置
CN220077899U (zh) 一种圆形自动堆取料系统
CN111573303A (zh) 一种应用在圆形料场的堆取料机
CN106219259A (zh)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
CN210527893U (zh) 一种蔗渣进库堆垛、储存和堆垛出库装置
CN206345468U (zh)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
CN110697436B (zh) 一种水平旋转的折叠臂输送机
CN115285726B (zh) 散货船卸料装置
CN204777729U (zh) 一种堆料机
CN204549488U (zh) 一种自驾式多功能散粮装仓机
CN206814012U (zh) 一种桥式双斗轮混匀取料机
CN212981781U (zh) 一种起重式螺旋配仓清仓装置及平底式圆筒仓
CN214003430U (zh) 移动式装船机
CN209939952U (zh) 一种水渣装船机
CN212638987U (zh) 一种砂石骨料运输系统
CN209939654U (zh) 具有回转功能的带式输送机俯仰调节装置
CN108974969B (zh) 用于石灰石预均化的堆取料机
CN219949479U (zh) 一种基于推板提升机的防脱轨机构
CN217397920U (zh) 一种锂辉石原料进厂的自动堆取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