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7729U - 一种堆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7729U
CN204777729U CN201520302654.XU CN201520302654U CN204777729U CN 204777729 U CN204777729 U CN 204777729U CN 201520302654 U CN201520302654 U CN 201520302654U CN 204777729 U CN204777729 U CN 204777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ulley
hinged
turnover panel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26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丹
沈卓
潘松胜
仝瑞国
于洁霞
孙远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ong 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ong 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ong 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ong 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26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7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7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772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料机。它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卸料仓、皮带输送机和悬臂。所述机架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呈联动配合。其特点是所述滚轮组的轮轴两端均有滚轮,轮轴的中部连接有轮柱,轮轴可在轮柱上转动,轮柱的上端与机架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所述轮柱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耳板的外端呈铰接配合。该堆料机自带滚轮驱动、转向功能,可减小堆料机的体积和重量,使其移动灵活,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该堆料机堆料作业效率高,不会影响物料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堆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料机,具体说是带有滚轮自驱动装置的堆料机,其移动时不需外设驱动装置或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堆料机是一种大型的工程机械,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堆放沙、石、煤、水泥等类型的物料,使得它们的堆放高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堆料机都包括机架,机架上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卸料仓、皮带输送机和悬臂,机架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滚轮。该堆料机在使用时,需要在堆料场上设置轨道,然后将堆料机的滚轮落在相应的轨道上,再利用自身动力驱动堆料机沿轨道移动,从而实现在堆料场各个位置的堆料作业。这种堆料机只能沿轨道直线行驶,为确保堆料场的每个位置都能被堆放物料,堆料机必须设计的很大,其重量也相当巨大,因此其移动不够灵活、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下,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另外,还有采用装载机和挖机配合来进行堆料作业的。这种方式的运行成本较低,它是利用装载机将需要堆放的物料运送到相应位置,再利用挖机的铲斗将物料抓起后放到堆放点即可。这种方式虽然投入成本较低,但由于挖机的放料高度有限,为满足要求,往往还需要将挖机行驶到一次堆放物料的上方再进行二次堆料,甚至还需要三次堆料等,在二次、三次堆料的过程中,挖机的重量和碾压会对一次、二次堆放的物料造成损坏,不但堆料作业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影响物料的品质,得不偿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堆料机,该堆料机自带滚轮驱动、转向功能,可减小堆料机的体积和重量,使其移动灵活,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该堆料机堆料作业效率高,不会影响物料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堆料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卸料仓、皮带输送机和悬臂。所述卸料仓为箱体结构,其对应皮带输送机的一侧有开口,且卸料仓的内腔底部有带式送料机构,该带式送料机构与所述皮带输送机相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自其与卸料仓相连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倾斜向上布置。所述悬臂两侧对应的机架上有立柱,悬臂对应皮带输送机的一端与立柱呈铰接配合,且悬臂的该端位于其对应的皮带输送机一端的下方。所述机架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呈联动配合。其特点是所述滚轮组的轮轴两端均有滚轮,轮轴的中部连接有轮柱,轮轴可在轮柱上转动,轮柱的上端与机架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所述轮柱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耳板的外端呈铰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卸料仓对应的机架与滚轮组间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平衡梁,平衡梁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使得该平衡梁可绕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机架上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平衡梁的一端呈铰接配合,平衡梁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滚轮组相连接。该翻转机构可使卸料仓对应的滚轮组沿平衡梁铰接点上翻,使得卸料仓下方的机架落于地面,即地面对卸料仓的支撑由点接触变更为线或面接触,此时进行卸料作业,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柱对应的机架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两组滚轮组,该两组滚轮组的轮柱间连接有平衡梁,该平衡梁与机架呈铰接配合。所述机架的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其中一个轮柱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第一耳板,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一耳板的外端呈铰接配合。该轮柱的另一侧与另一轮柱的同侧均固定有第二耳板,两个第二耳板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立柱下方的滚轮组外侧均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缸体与机架间呈固定连接,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可向下伸出,且其外伸端连接有地撑。第一油缸与第一耳板相配合,以及两第二耳板间通过第一连杆呈联动配合,可使得两组滚轮组始终保持同向行驶或转向。第三油缸和地撑相配合,使堆料机在进行堆料作业时,可利用第三油缸将地撑置于地面,从而分担整机重量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提高堆料作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带式送料机构两侧对应的卸料仓侧板均为第一翻板,第一翻板的下边沿与卸料仓底部呈铰接配合,且该铰接边位于带式送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卸料仓顶部有第一绞车,第一翻板的侧边沿有第一滑轮,卸料仓的侧边沿有第二滑轮,且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绞车缆绳的伸出端依次经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变向后与第一滑轮的轮轴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板背离卸料仓的那个板面上有横截面为梯形的支撑筋,当第一翻板完全放倒时,所述支撑筋的下表面均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翻板远离其与卸料仓铰接边的那个边沿均铰接有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对应卸料仓的那个板面的边沿固定有第四油缸,第四油缸活塞杆的伸出端与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的铰接边对应。所述第四油缸活塞杆的伸出端上均铰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的外端铰接在第一翻板上,且该铰接点位于第四油缸和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的铰接边之间,第三连杆的外端铰接在第二翻板上。所述第二翻板放下时对应地面的那个面为斜面,且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全部打开时两者的上表面为一个连续的斜面。卸料仓上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设置,使得该堆料机无论行驶到什么位置,均可以对运载卡车所载的物料进行卸料作业,不需要铺设专门的路面或设置若干皮带机对堆料机输送物料,可增加卸料作业的灵活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卸料仓远离皮带输送机的一侧有配重装置,且卸料仓该侧的顶部有第一配重轮,料仓对应皮带输送机一侧的顶部有第二配重轮,所述立柱的顶部有第三配重轮。所述配重装置上有配重绳,配重绳的一端与配重装置呈固定连接,配重绳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配重轮、第二配重轮、第三配重轮变向后与第二配重轮的轮轴呈固定连接,且所述配重装置始终处于悬挂状。该机构采用多倍率的配重缠绕,配重力恒定,改善了堆料机的重心偏移问题,同时改善了配重自身的重量,不会对结构产生过多负担,降低了整机重量,也降低了堆料机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其中,所述卸料仓的顶部有第二绞车,立柱的顶端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下方对应皮带输送机一侧的立柱上有第四滑轮,第三滑轮下方对应悬臂一侧的立柱上铰接有轮座,轮座上有第五滑轮,悬臂远离皮带输送机的一端有第六滑轮,所述第二绞车缆绳的伸出端依次经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六滑轮、第五滑轮变向后与第六滑轮的轮轴呈固定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堆料机的机架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且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呈联动配合,且通过轮柱、第一耳板和第一油缸的配合,使得所有的滚轮组均具备转向的功能。因此,可直接利用电机驱动滚轮组转动、利用第一油缸驱动滚轮组变向,从而带动堆料机移动至任何所需的位置,可大大减小堆料机的体积和重量,使其移动灵活、速度快,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另外,该堆料机移动便利,可以移动至任意位置进行堆料作业,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不会对物料的品质产生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堆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点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第一油缸推动滚轮组转向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点的放大示意图(为表述清晰,去除悬臂及滚轮组后方的部件);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图6的D-D向视图;
图8是图7中第一油缸推动滚轮组转向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C-C向视图(去除滚轮组及相关部件);
图10是图1中配重装置、配重轮及配重绳相互连接配合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堆料机包括机架4,机架4上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卸料仓6、皮带输送机3和悬臂1。所述卸料仓6为箱体结构,其对应皮带输送机3的一侧有开口,且卸料仓6的内腔底部有带式送料机构24,该带式送料机构24与所述皮带输送机3相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3自其与卸料仓6相连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倾斜向上布置。所述悬臂1两侧对应的机架4上有立柱2,悬臂1对应皮带输送机3的一端与立柱2呈铰接配合,且悬臂1的该端位于其对应的皮带输送机3一端的下方。所述卸料仓6的顶部有第二绞车5,立柱2的顶端有第三滑轮11,第三滑轮11下方对应皮带输送机3一侧的立柱2上有第四滑轮10,第三滑轮11下方对应悬臂1一侧的立柱2上铰接有轮座12,轮座12上有第五滑轮13,悬臂1远离皮带输送机3的一端有第六滑轮14,所述第二绞车5缆绳的伸出端依次经第三滑轮11、第四滑轮10、第六滑轮14、第五滑轮13变向后与第六滑轮14的轮轴15呈固定连接。所述机架4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15呈联动配合。所述滚轮组的轮轴15两端均有滚轮7,轮轴15的中部连接有轮柱16,轮轴15可在轮柱16上转动,轮柱16的上端与机架4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4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18,所述轮柱16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17,第一油缸18的一端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18的另一端与耳板17的外端呈铰接配合。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卸料仓6对应的机架4与滚轮组间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平衡梁19,平衡梁19的中部铰接在机架4上,使得该平衡梁19可绕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机架4上有第二油缸20,第二油缸20的一端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第二油缸20的另一端与平衡梁19的一端呈铰接配合,平衡梁19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滚轮组相连接。
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立柱2对应的机架4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两组滚轮组,该两组滚轮组的轮柱16间连接有平衡梁19,该平衡梁19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所述机架4的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18,其中一个轮柱16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第一耳板171,第一油缸18的一端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18的另一端与第一耳板171的外端呈铰接配合。该轮柱16的另一侧与另一轮柱16的同侧均固定有第二耳板172,两个第二耳板172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3。所述立柱2下方的滚轮组外侧均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油缸22,第三油缸22的缸体与机架4间呈固定连接,第三油缸22的活塞杆可向下伸出,且其外伸端连接有地撑21。
如图9所示,所述带式送料机构24两侧对应的卸料仓6侧板均为第一翻板27,第一翻板27的下边沿与卸料仓6底部呈铰接配合,且该铰接边位于带式送料机构24的上方。所述卸料仓6顶部有第一绞车34,第一翻板27的侧边沿有第一滑轮26,卸料仓6的侧边沿有第二滑轮33,且第一滑轮26与第二滑轮33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绞车34缆绳的伸出端依次经第一滑轮26、第二滑轮33变向后与第一滑轮26的轮轴15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板27背离卸料仓6的那个板面上有横截面为梯形的支撑筋25,当第一翻板27完全放倒时,所述支撑筋25的下表面均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翻板27远离其与卸料仓6铰接边的那个边沿均铰接有第二翻板28。所述第一翻板27对应卸料仓6的那个板面的边沿固定有第四油缸32,第四油缸32活塞杆的伸出端与第一翻板27、第二翻板28的铰接边对应。所述第四油缸32活塞杆的伸出端上均铰接有第二连杆31和第三连杆30,第二连杆31的外端铰接在第一翻板27上,且该铰接点位于第四油缸32和第一翻板27、第二翻板28的铰接边之间,第三连杆30的外端铰接在第二翻板28上。所述第二翻板28放下时对应地面的那个面为斜面,且第一翻板27、第二翻板28全部打开时两者的上表面为一个连续的斜面。
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卸料仓6远离皮带输送机3的一侧有配重装置9,且卸料仓6该侧的顶部有第一配重轮36,料仓对应皮带输送机3一侧的顶部有第二配重轮37,所述立柱2的顶部有第三配重轮38。所述配重装置9上有配重绳35,配重绳35的一端与配重装置9呈固定连接,配重绳35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配重轮36、第二配重轮37、第三配重轮38变向后与第二配重轮37的轮轴15呈固定连接,且所述配重装置9始终处于悬挂状。
该堆料机卸料仓6底部的翻转机构可使对应的滚轮组沿平衡梁19铰接点上翻,将卸料仓6及下方机架4落于地面,使地面对卸料仓6的支撑由点接触变更为线或面接触,提高卸料作业的稳定性。立柱2下方机架4与滚轮组间第一油缸18、第一耳板171的配合,以及两滚轮组间第二耳板172、第一连杆23的配合,可使此处的两组滚轮组始终保持同向行驶或转向;第三油缸22和地撑21相配合,在堆料作业时,可利用地撑21分担整机重量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提高堆料作业的稳定性。卸料仓6上第一翻板27和第二翻板28的设置,使得该卸料仓6的侧板可随时打开或关闭,运载卡车29所运物料可随时卸载到卸料仓6内,可提高卸料作业的灵活性。在卸料仓6与立柱2间设置的配重装置9、配重轮和配重绳35,采用多倍率的配重缠绕,配重力恒定,可有效改善了堆料机的重心偏移问题。

Claims (7)

1.一种堆料机,包括机架(4),机架(4)上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卸料仓(6)、皮带输送机(3)和悬臂(1);所述卸料仓(6)为箱体结构,其对应皮带输送机(3)的一侧有开口,且卸料仓(6)的内腔底部有带式送料机构(24),该带式送料机构(24)与所述皮带输送机(3)相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3)自其与卸料仓(6)相连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倾斜向上布置;所述悬臂(1)两侧对应的机架(4)上有立柱(2),悬臂(1)对应皮带输送机(3)的一端与立柱(2)呈铰接配合,且悬臂(1)的该端位于其对应的皮带输送机(3)一端的下方;所述机架(4)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15)呈联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的轮轴(15)两端均有滚轮(7),轮轴(15)的中部连接有轮柱(16),轮轴(15)可在轮柱(16)上转动,轮柱(16)的上端与机架(4)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4)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18),所述轮柱(16)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17),第一油缸(18)的一端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18)的另一端与耳板(17)的外端呈铰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仓(6)对应的机架(4)与滚轮组间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平衡梁(19),平衡梁(19)的中部铰接在机架(4)上,使得该平衡梁(19)可绕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机架(4)上有第二油缸(20),第二油缸(20)的一端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第二油缸(20)的另一端与平衡梁(19)的一端呈铰接配合,平衡梁(19)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滚轮组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对应的机架(4)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两组滚轮组,该两组滚轮组的轮柱(16)间连接有平衡梁(19),该平衡梁(19)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所述机架(4)的侧面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18),其中一个轮柱(16)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第一耳板(171),第一油缸(18)的一端与机架(4)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18)的另一端与第一耳板(171)的外端呈铰接配合;该轮柱(16)的另一侧与另一轮柱(16)的同侧均固定有第二耳板(172),两个第二耳板(172)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3);所述立柱(2)下方的滚轮组外侧均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油缸(22),第三油缸(22)的缸体与机架(4)间呈固定连接,第三油缸(22)的活塞杆可向下伸出,且其外伸端连接有地撑(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送料机构(24)两侧对应的卸料仓(6)侧板均为第一翻板(27),第一翻板(27)的下边沿与卸料仓(6)底部呈铰接配合,且该铰接边位于带式送料机构(24)的上方;所述卸料仓(6)顶部有第一绞车(34),第一翻板(27)的侧边沿有第一滑轮(26),卸料仓(6)的侧边沿有第二滑轮(33),且第一滑轮(26)与第二滑轮(33)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绞车(34)缆绳的伸出端依次经第一滑轮(26)、第二滑轮(33)变向后与第一滑轮(26)的轮轴(15)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板(27)背离卸料仓(6)的那个板面上有横截面为梯形的支撑筋(25),当第一翻板(27)完全放倒时,所述支撑筋(25)的下表面均与地面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板(27)远离其与卸料仓(6)铰接边的那个边沿均铰接有第二翻板(28);所述第一翻板(27)对应卸料仓(6)的那个板面的边沿固定有第四油缸(32),第四油缸(32)活塞杆的伸出端与第一翻板(27)、第二翻板(28)的铰接边对应;所述第四油缸(32)活塞杆的伸出端上均铰接有第二连杆(31)和第三连杆(30),第二连杆(31)的外端铰接在第一翻板(27)上,且该铰接点位于第四油缸(32)和第一翻板(27)、第二翻板(28)的铰接边之间,第三连杆(30)的外端铰接在第二翻板(28)上;所述第二翻板(28)放下时对应地面的那个面为斜面,且第一翻板(27)、第二翻板(28)全部打开时两者的上表面为一个连续的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仓(6)远离皮带输送机(3)的一侧有配重装置(9),且卸料仓(6)该侧的顶部有第一配重轮(36),料仓对应皮带输送机(3)一侧的顶部有第二配重轮(37),所述立柱(2)的顶部有第三配重轮(38);所述配重装置(9)上有配重绳(35),配重绳(35)的一端与配重装置(9)呈固定连接,配重绳(35)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配重轮(36)、第二配重轮(37)、第三配重轮(38)变向后与第二配重轮(37)的轮轴(15)呈固定连接,且所述配重装置(9)始终处于悬挂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堆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仓(6)的顶部有第二绞车(5),立柱(2)的顶端有第三滑轮(11),第三滑轮(11)下方对应皮带输送机(3)一侧的立柱(2)上有第四滑轮(10),第三滑轮(11)下方对应悬臂(1)一侧的立柱(2)上铰接有轮座(12),轮座(12)上有第五滑轮(13),悬臂(1)远离皮带输送机(3)的一端有第六滑轮(14),所述第二绞车(5)缆绳的伸出端依次经第三滑轮(11)、第四滑轮(10)、第六滑轮(14)、第五滑轮(13)变向后与第六滑轮(14)的轮轴(15)呈固定连接。
CN201520302654.XU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堆料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77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2654.XU CN204777729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堆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2654.XU CN204777729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堆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7729U true CN20477772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2654.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77729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堆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77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8570A (zh) * 2015-05-12 2015-08-12 无锡松邦科技有限公司 堆料机悬臂平衡配重机构
CN104876035A (zh) * 2015-05-12 2015-09-02 无锡松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堆料机
CN105731094A (zh) * 2016-04-25 2016-07-06 南通奥普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移动式堆料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8570A (zh) * 2015-05-12 2015-08-12 无锡松邦科技有限公司 堆料机悬臂平衡配重机构
CN104876035A (zh) * 2015-05-12 2015-09-02 无锡松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堆料机
CN105731094A (zh) * 2016-04-25 2016-07-06 南通奥普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移动式堆料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3609Y (zh) 带有门架式堆取料机的圆形料场
CN104944195B (zh) 瓦楞纸板翻转、堆垛下料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CN204777729U (zh) 一种堆料机
CN104860083B (zh) 环保料场堆取料系统
CN104876035A (zh) 一种堆料机
CN106044260A (zh) 一种旋转伸缩式自动堆料系统
CN201052932Y (zh) 双刮板堆取料机
CN206108117U (zh) 一种前翻式垃圾箱设备
CN205345973U (zh) 一种圆形料场
CN206395413U (zh) 一种垂直交料翻板型分料漏斗
CN208217740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石油桶输送装置
CN216335357U (zh) 种子加工用斗式提升机
CN205132297U (zh) 上瓶机
CN114435979A (zh) 一种新型中间落料侧式刮板取料机
CN205060988U (zh) 一种门式堆取料机
CN212894639U (zh) 堆积发酵装置
CN103422675A (zh) 自动传送上料喷浆机
CN208516854U (zh) 一种方便快速卸料的煤矿提升设备
CN205397185U (zh) 环保型圆形料场推料机
CN207434698U (zh) 多垛瓦楞纸板翻转及堆码装置
CN207346785U (zh) 一种可移动吸粮机
CN202072627U (zh) 用于消化库的取料机
CN214268122U (zh) 一种石墨负极碳化卸料装置
CN206502427U (zh) 物料铺平运输装置
CN215100751U (zh) 座式槽式给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