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1654U - 一种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71654U CN220071654U CN202321684342.0U CN202321684342U CN220071654U CN 220071654 U CN220071654 U CN 220071654U CN 202321684342 U CN202321684342 U CN 202321684342U CN 220071654 U CN220071654 U CN 2200716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pipe
- gear
- rod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150000002825 nitrile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KVNRLNFWIYMESJ-UHFFFAOYSA-N butyr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CC#N KVNRLNFWIYMES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7 glass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罐体上安装有第一输入管,第一输入管穿过罐体并与罐体固定连接,罐体远离第一输入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管,罐体内部安装有内胆,内胆内部设置有盘管,罐体上穿设有第二输入管,第二输入管穿过内胆并与盘管固定连接,罐体远离第二输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管,第二输出管穿过内胆并与盘管远离第二输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罐体上穿设有驱动杆,驱动杆靠近盘管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聚合物的挡板,罐体上安装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使驱动杆间接性反向转动的驱动组件,罐体内安装有用于向内胆内喷洒热源蒸汽的喷头。本申请具有提高丁腈胶乳聚合反应速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丁腈胶乳聚合反应的温度先分为低温段、中温段和高温段,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不仅会影响反应速率,还会影响胶乳的分子链枝化度、粒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质。
目前丁腈胶乳聚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引发剂的分解温度较高,同时反应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为了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通常使用反应釜夹套的方式进行控制温度,夹套为间壁式换热器,向夹套内通入相应温度的传热液体,从而控制反应温度。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引发剂分解需要高温触发,而引发剂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需要通过夹套降低接触的聚合物温度,温差较大,温度控制比较慢,利用夹套传热使得丁腈胶乳聚合物与夹套接触不够充分,传热效率低,影响产品质量,反应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丁腈胶乳聚合的反应速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安装有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输入管穿过所述罐体并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远离所述第一输入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一输出管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内部安装有内胆,所述内胆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罐体上穿设有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穿过所述内胆并与所述盘管固定连接,所述罐体远离所述第二输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出管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二输出管穿过所述内胆并与所述盘管远离所述第二输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上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靠近所述盘管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聚合物的挡板,所述罐体上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间接性反向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罐体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内胆内喷洒热源蒸汽的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原材料放入反应釜中,操作人员通过第一输入管向内胆和罐体之间充入冷却液体,再通过第二输入管向盘管内充入冷却液体,接着操作人员通过喷头向反应釜内充入热源气体,提高反应釜内的温度,引发剂分解使得丁腈胶乳聚合产生热量,然后操作人员利用驱动组件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带动挡板围绕驱动杆转动,挡板转动带动反应釜内聚合物充分混合反应,反应釜内的聚合物与盘管和内胆的内侧壁充分接触,热量传递给内胆和盘管内的冷却液体,热传导和热对流同时进行,提高了反应釜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丁腈胶乳聚合的反应速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杆穿入所述驱动板内端部上的驱动齿轮、穿设于所述驱动板上的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条往复移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利用传动组件带动驱动齿条往复移动,驱动齿条往复移动带动驱动齿轮往复转动,驱动齿轮往复转动带动驱动杆往复转动,驱动杆转动带动挡板围绕驱动杆转动,挡板转动带动反应釜内聚合物翻动,使得聚合物与盘管和内胆充分接触,进而使得聚合物反应产生的热量与冷却液充分交换,提高了反应釜的传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与所属驱动板上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圆盘、铰接于所述驱动齿条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端部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驱动齿条端部上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驱动圆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圆盘转动,驱动圆盘转动带动转动杆围绕驱动圆盘自身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驱动齿条往复移动,从而搅动反应釜内的聚合物,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优选的,所述喷头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出所述罐体的端部上安装有第三输入管,所述第三输入管上套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靠近所述连接管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远离所述转动管的轴线位置开设,所述第三输入管传入所述转动管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远离所述第三输入管的轴线位置开设,所述第二流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对应,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管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第三输入管向罐体内输入热源蒸汽,接着操作人员利用转动组件使得转动管转动,转动管转动带动使得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重合,进而使得热源蒸汽进入罐体内,从而引发反应;转动管转动使得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分离,从而使得热源气体无法进入罐体内,方便操作人员控制罐体内的温度,调节反应速率。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管上的转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板上的调节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调节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调节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调节齿轮的移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应釜内需要提高温度时,操作人员利用移动组件使得调节齿轮移动,调节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调节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操作人员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调节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热源蒸汽进入反应釜内;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分离时,操作人员利用移动组件使得调节齿轮与主动齿轮、转动齿轮分离,从而使得热源蒸汽无法进入罐体内,方便操作人员控制罐体内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驱动板上移动块、穿设于所述驱动板上的移动杆,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移动块滑移配合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杆滑移配合的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利用移动杆使得移动块移动,移动块移动带动调节齿轮移动,方便操作人员控制调节齿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上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驱动板并与所述移动块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齿轮分别与转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时,操作人员插入定位销,从而提高调节齿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移动块的端部与所述滑动槽的内端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齿轮与转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操作人员拔掉定位销时,调节齿轮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主动齿轮、转动齿轮分离,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操作人员将原材料放入反应釜中,操作人员通过第一输入管向内胆和罐体之间充入冷却液体,再通过第二输入管向盘管内充入冷却液体,接着操作人员通过喷头向反应釜内充入热源气体,提高反应釜内的温度,引发剂分解使得丁腈胶乳聚合产生热量,然后操作人员利用驱动组件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带动挡板围绕驱动杆转动,挡板转动带动反应釜内聚合物充分混合反应,反应釜内的聚合物与盘管和内胆的内侧壁充分接触,热量传递给内胆和盘管内的冷却液体,热传导和热对流同时进行,提高了反应釜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丁腈胶乳聚合的反应速率;
2.操作人员通过第三输入管向罐体内输入热源蒸汽,接着操作人员利用转动组件使得转动管转动,转动管转动带动使得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重合,进而使得热源蒸汽进入罐体内,从而引发反应;转动管转动使得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分离,从而使得热源气体无法进入罐体内,方便操作人员控制罐体内的温度,调节反应速率;
3.当调节齿轮与转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操作人员拔掉定位销时,调节齿轮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主动齿轮、转动齿轮分离,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罐体;11、第一输入管;12、第一输出管;13、内胆;131、第二输入管;132、第二输出管;133、盘管;14、驱动杆;141、挡板;15、驱动板;16、喷头;161、连接管;162、第三输入管;163、转动管;164、第一流通孔;165、第二流通孔;17、盖板17;2、驱动组件;21、驱动齿轮;22、驱动齿条;23、传动组件;231、驱动电机;232、驱动圆盘;233、连接杆;234、转动杆;3、转动组件;31、转动齿轮;32、主动齿轮;33、调节齿轮;4、移动组件;41、移动块;42、移动杆;43、滑动槽;44、移动槽;45、定位销;4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反应釜。参照图1,反应釜包括罐体1、驱动板15。罐体1竖直设置,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17,罐体1上穿设有第一输入管11,罐体1远离第一输入管11的一侧穿设有第一输出管12。驱动板15水平设置,驱动板15设置于盖板17上,驱动板15与盖板17固定连接。
参照图2,罐体1内部安装有内胆13,内胆13与罐体1的内壁相契合,内胆13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空隙,第一输入管11与罐体1的内壁相连通,第一输出管12与罐体1的内壁相连通。内胆13内设置有盘管133,盘管133竖直设置,盘管1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管131,盘管1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管132。
参照图2,第二输入管131穿设于罐体1上,第二输出管132穿过内胆13并与盘管133相连通,第二输出管132穿设于罐体1上,第二输出管132穿过内胆13并与盘管133相连通。操作人员通过第一输入管11向内胆13和罐体1之间充入冷却液体,冷却液体从第一输出管12排出,再通过第二输入管131向盘管133内充入冷却液体,冷却液体从第二输出管132排出,从而保持内胆13与盘管133的温度,提高热传递效率。
参照图2,罐体1上设置有驱动杆14,驱动杆14竖直设置,盘管133绕设于驱动杆14上,驱动杆14位于盘管133空隙内的端部上设置有挡板141。挡板141为矩形板状,挡板141竖直设置,挡板141设置有多个,多个挡板141围绕驱动杆14的轴线均匀绕设。驱动杆14的顶部穿过盖板17,并与盖板17转动连接,驱动杆14穿出盖板17的端部穿入驱动板15内。
参照图2、图3,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使得驱动杆14间接性反向转动的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齿轮21、驱动齿条22。驱动齿轮21水平设置,驱动齿轮21套设于驱动杆14穿入驱动板15的端部上,驱动齿轮21与驱动杆14固定连接。驱动齿条22水平设置,驱动齿条22穿设于驱动板15上,驱动齿条22与驱动齿轮21相互啮合。
参照图3,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使驱动齿条22往复移动的传动组件23,传动组件23包括驱动电机231、驱动圆盘232、连接杆233,驱动电机231安装于驱动板15上,驱动电机231竖直设置。驱动圆盘232水平设置,驱动圆盘232固定套设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上,驱动圆盘232上设置有转动杆234。
参照图3,转动杆234竖直设置,转动杆234设置于驱动圆盘232远离自身轴线的部位,转动杆234与驱动圆盘232固定连接。连接杆233的一端与驱动齿条22铰接,连接杆233的另一端套设于转动杆234上,连接杆233与转动杆234转动连接。
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31,驱动电机231通过驱动圆盘232带动驱动齿条22往复移动,驱动齿条22通过驱动齿轮21带动驱动杆14往复转动,驱动杆14转动带动挡板141搅动罐体1内的聚合物,使得聚合物与盘管133和内胆13的内侧壁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釜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丁腈胶乳聚合的反应速率。
参照图2、图4,罐体1内设置有用于向内胆13内喷洒热源蒸汽的喷头16,喷头16上安装有连接管161,连接管161穿设于盖板17上,连接管161穿出盖板17的端部穿入驱动板15内。连接管161穿入驱动板15的端部上设置有转动管163,转动管163与连接管161转动连接。转动管163靠近连接管16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164,第一流通孔164远离转动管163的轴线位置开设。
参照图4,转动管163上穿设有第三输入管162,第三输入管162穿设于驱动板15上,第三输入管162穿入转动管163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流通孔165。第二流通孔165远离转动管163的轴线位置开设,第二流通孔165与第一流通孔164相对应。操作人员通过第三输入孔将热源蒸汽通过喷头16送进内胆13内部,提高反应釜内的温度,使得引发剂分解促进丁腈胶乳聚合反应。
参照图3、图4,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管163转动的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齿轮31、主动齿轮32和调节齿轮33。转动齿轮31设置于转动管163上,转动齿轮31套设于转动管163上,转动齿轮31与转动管163固定连接。
参照图3、图4,主动齿轮32设置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32套设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32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调节齿轮33安装于驱动板15上,调节齿轮33水平设置,调节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啮合,调节齿轮33与转动齿轮31啮合。操作人员通过驱动电机231带动主动齿轮32转动,主动齿轮32通过调节齿轮33带动转动齿轮31转动,转动齿轮31通过转动管163改变第一流通孔164与第二流通孔165的位置,从而控制热源蒸汽进入内胆13内部。
参照图5,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移动调节齿轮33的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块41、移动杆42。移动块41穿设于驱动板15上,调节齿轮33与移动块41转动连接,驱动板15上开设有滑动槽43,移动块41的外侧壁与滑动槽43的内侧壁滑移配合。移动杆42竖直设置,移动杆42穿设于驱动板15上,移动杆42穿过驱动板15与移动块41固定连接,驱动板15上开设有移动槽44,移动槽44的内侧壁与移动杆42的外侧壁滑移配合。
参照图5,移动块41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6,复位弹簧46设置于滑动槽43内,复位弹簧46远离移动块41的端部与滑动槽43的内端面固定连接。驱动板15上穿设有定位销45,定位销45竖直设置,定位销45穿过驱动板15并与移动块41插接配合。
当反应釜内需要提高温度时,操作人员拨动移动杆42使得调节齿轮33移动,调节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啮合,调节齿轮33与转动齿轮31啮合,接着操作人员插入定位销45,此时复位弹簧46处于压缩状态,操作人员利用驱动电机231控制热源蒸汽进入内胆13内部;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分离时,操作人员拔掉定位销45,调节齿轮33在复位弹簧46的作用下与主动齿轮32、转动齿轮31分离,从而使得热源蒸汽无法进入罐体1内,方便操作人员控制罐体1内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反应釜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原材料放入反应釜中,操作人员通过第一输入管11向内胆13和罐体1之间充入冷却液体,再通过第二输入管131向盘管133内充入冷却液体;初始时调节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传动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31,驱动电机231带动挡板141搅动聚合物,热源蒸汽通过喷头16进入内胆13内,使得引发剂分解促进丁腈胶乳聚合反应放出热量,聚合物在挡板141的搅动下与盘管133和内胆13的内侧壁充分接触,此时操作人员拔掉定位销45,热源蒸汽停止进入内胆13内部,从而降低罐体1内温度,方便操作人员控制反应温度,进而提高了丁腈胶乳聚合的反应速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安装有第一输入管(11),所述第一输入管(11)穿过所述罐体(1)并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远离所述第一输入管(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输出管(12),所述第一输出管(12)与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内部安装有内胆(13),所述内胆(13)内部设置有盘管(133),所述罐体(1)上穿设有第二输入管(131),所述第二输入管(131)穿过所述内胆(13)并与所述盘管(133)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远离所述第二输入管(1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管(132),所述第二输出管(132)穿设于所述罐体(1)上,所述第二输出管(132)穿过所述内胆(13)并与所述盘管(133)远离所述第二输入管(13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上穿设有驱动杆(14),所述驱动杆(14)靠近所述盘管(133)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搅拌聚合物的挡板(141),所述罐体(1)上安装有驱动板(15),所述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14)间接性反向转动的驱动组件(2),所述罐体(1)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内胆(13)内喷洒热源蒸汽的喷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杆(14)穿入所述驱动板(15)内端部上的驱动齿轮(21)、穿设于所述驱动板(15)上的驱动齿条(22),所述驱动齿轮(21)与所述驱动齿条(22)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条(22)往复移动的传动组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3)包括安装与所属驱动板(15)上的驱动电机(231)、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231)输出轴上的驱动圆盘(232)、铰接于所述驱动齿条(22)远离所述驱动齿轮(21)端部上的连接杆(233),所述连接杆(233)远离所述驱动齿条(22)端部上穿设有转动杆(234),所述转动杆(234)与所述连接杆(23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34)与所述驱动圆盘(2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6)上安装有连接管(161),所述连接管(161)穿出所述罐体(1)的端部上安装有第三输入管(162),所述第三输入管(162)上套设有转动管(163),所述转动管(163)靠近所述连接管(16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164),所述第一流通孔(164)远离所述转动管(163)的轴线位置开设,所述第三输入管(162)传入所述转动管(163)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流通孔(165),所述第二流通孔(165)远离所述第三输入管(162)的轴线位置开设,所述第二流通孔(165)与所述第一流通孔(164)相对应,所述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管(163)转动的转动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管(163)上的转动齿轮(31)、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231)上的主动齿轮(32)、安装于所述驱动板(15)上的调节齿轮(33),所述转动齿轮(31)与所述调节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32)与所述调节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板(15)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调节齿轮(33)的移动组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穿设于所述驱动板(15)上移动块(41)、穿设于所述驱动板(15)上的移动杆(42),所述调节齿轮(33)与所述移动块(4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42)与所述移动块(4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15)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移动块(41)滑移配合的滑动槽(43),所述滑动槽(4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杆(42)滑移配合的移动槽(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5)上穿设有定位销(45),所述定位销(45)穿过所述驱动板(15)并与所述移动块(41)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1)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6),所述复位弹簧(46)远离所述移动块(41)的端部与所述滑动槽(43)的内端面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84342.0U CN220071654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反应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84342.0U CN220071654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反应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71654U true CN220071654U (zh) | 2023-11-24 |
Family
ID=8881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84342.0U Active CN220071654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反应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71654U (zh) |
-
2023
- 2023-06-29 CN CN202321684342.0U patent/CN2200716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49852A (zh) | 一种能够快速混料的液体混料装置 | |
CN220071654U (zh) | 一种反应釜 | |
CN210846381U (zh) | 一种搅拌充分的反应釜 | |
CN112827449A (zh) | 一种溴代乙醛缩二甲醇反应工艺及设备 | |
CN112625852A (zh) | 一种酿酒用蒸馏装置 | |
CN116022753B (zh) | 一种磷酸氢二钾离子交换式制取装置 | |
CN216093471U (zh) | 一种多向搅拌的化工产品加工用高效混合设备 | |
CN112743739B (zh) | 一种沥青蒸汽热循环发泡系统 | |
CN215353415U (zh) | 一种便于泄压的化学反应釜 | |
CN213942850U (zh) | 一种乳制品制作用冷热缸 | |
CN108745213B (zh) | 一种加氢反应器 | |
CN111203140A (zh) | 一种带有振荡机构的恒温搅拌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 |
CN220802884U (zh) | 一种对硝基苄醇合成装置 | |
CN207769784U (zh) | 一种高效反应釜 | |
CN219209858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抗氧剂生产用高压反应釜 | |
CN217725544U (zh) | 一种用于硼氢化锌生产的反应釜 | |
CN213120183U (zh) | 一种生产环氧固化剂用的冷却装置 | |
CN216149721U (zh) |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热反应装置 | |
CN215743139U (zh) | 一种用于石油树脂加工的改性催化剂混合调和装置 | |
CN220677760U (zh) | 一种催化剂连续给料密闭装置 | |
CN213133198U (zh) | 一种搅拌充分的反应釜 | |
CN215540150U (zh) | 一种化工工程用搅拌装置 | |
CN218166966U (zh) | 平推流反应器 | |
CN219111600U (zh) | 一种具备碾磨功能的搅拌反应釜 | |
CN215540925U (zh) | 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调配反应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