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9086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9086U
CN220069086U CN202321574474.8U CN202321574474U CN220069086U CN 220069086 U CN220069086 U CN 220069086U CN 202321574474 U CN202321574474 U CN 202321574474U CN 220069086 U CN220069086 U CN 220069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barrel
section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44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44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9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9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9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吹风机,包括外壳、风道壳和风嘴,外壳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安装腔;所述风嘴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风道壳包括相连接的隔热筒体和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远离所述隔热筒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隔热筒体远离所述隔热筒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并与所述风嘴连接,所述安装筒体内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隔热筒体内设有发热组件,所述风嘴为金属件、陶瓷件或电木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风嘴耐高温能力,降低风嘴受热变形的风险。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发干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吹风机中一般设有电热丝,以具有热风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户误操作将进风口或出风口堵住时,电热丝持续工作,但是经过电热丝的风量减小,会导致吹风机风道温度持续升高,由于风嘴通常为塑料件,这样容易导致塑料风嘴受热变形。再如用户利用吹风机热风吹干衣物等等物件时,难以控制出风口与衣物之间的距离,导致吹风口处的温度较高,也容易导致塑料风嘴受热变形。而风嘴作为引导出风气流的部件,当风嘴变形后,会影响出风气流以及产生噪音等等,进而导致吹风机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吹风机,旨在降低风嘴受热变形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吹风机,包括:
外壳,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安装腔;
风嘴,所述风嘴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风嘴为金属件、陶瓷件或电木件;以及
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包括相连接的隔热筒体和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远离所述隔热筒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隔热筒体远离所述隔热筒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并与所述风嘴连接,所述安装筒体内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隔热筒体内设有发热组件。
可选地,所述风嘴包括外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内的中心部以及连接所述中心部外周和所述外筒体内壁的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中心部的周向间隔分布,以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气流过孔,所述外筒体与所述隔热筒体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外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隔热筒体插接配合,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段内壁,所述第二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的内孔在远离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在靠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段的外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段端部的外周缘处形成环形台阶,所述隔热筒体套设于所述环形台阶。
可选地,所述中心部朝向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直径在朝向所述发热组件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吹风机还包括装饰环,所述装饰环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周缘,所述装饰环为金属件。
可选地,所述隔热筒体为云母筒。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一侧的手柄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安装腔,所述手柄部设有一个或多个控制键的电路装置以及连接电路装置的电源线,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发热组件均与所述电路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发热组件设于风道壳的隔热筒体内,且将出风口处的风嘴设置为金属件、陶瓷件或电木件,使得风嘴与隔热筒体连接,这样可以通过隔热筒体减小发热组件与外壳之间的热量传递,也使得风嘴的耐高温性能较高。即使发生用户误操作堵住进、出风口或出风口与待吹干物件之间的距离过近而导致出风口处的温度升高时,也不会导致风嘴受热变形,即降低了风嘴受热变形的风险,在提升吹风机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的同时,使得吹风机的成本较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吹风机另一角度且拆下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吹风机拆下第一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中后盖和第二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外壳;101、出风口;102、进风口;11、安装槽;111、底壁;112、周壁;121、避让位;121、避让孔;131、卡接位;131、卡孔;132、凸条;133、第一卡槽;14、主体部;15、手柄部;21、风机组件;22、发热组件;31、第一滤网;32、第二滤网;40、后盖;401、安装开口;41、通风过孔;42、卡接部;421、第二卡槽;422、卡凸;51、电路板;52、控制键;61、风道壳;611、安装筒体;612、隔热筒体;62、风嘴;621、中心部;622、连接部;623、外筒体;624、第一段;625、第二段;626、连接结构;627、导流部;628、气流过孔;629、环形台阶;70、装饰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吹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该吹风机包括外壳10、风道壳61、风嘴62、风机组件21和发热组件22,外壳10设有进风口102、出风口101和位于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之间的安装腔。风嘴62设于出风口101处,风道壳61包括相连接的隔热筒体612和安装筒体611,安装筒体611远离隔热筒体612的一端与进风口102连通,隔热筒体612远离隔热筒体612的一端位于出风口101处,并与风嘴62连接,风机组件21设于安装筒体611内,发热组件22设于隔热筒体612内,风嘴62为金属件、陶瓷件或电木件(电木即为酚醛塑料)。
风嘴62为金属件时,风嘴62的材质具体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或钛合金等等,风嘴62为金属件时,风嘴62的材质具体可以为氧化铝陶瓷、氧化镁陶瓷、碳化硅陶瓷或碳化硼陶瓷等等特种陶瓷。风嘴62为电木件时,即风嘴62的材质为酚醛塑料,利用酚醛塑料的耐高温性能,使风嘴62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能力。
本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电路装置,外壳10包括主体部14和连接于主体部14一侧的手柄部15,主体部14设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发热组件22设于主体部14,并位于出风口101和风机组件21之间的风道内。电路装置包括电路板51和至少一个控制键52,电路板51设有控制电路,控制键52、发热组件22以及风机组件21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键52和至少部分电路板51设于手柄部15,一方面能利用手柄部15的空间,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在握持手柄部15时操作控制键52。其中,控制键52可以为按压式按键,也可以为推制开关键。手柄部15设有连接电路装置的电源线。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控制键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控制键52中包括风速控制键、温度控制键、启动键、冷风键和童锁键,其中风速控制键、温度控制键和冷风键设于手柄部15靠近出风口101的一侧,以便用户在握持手柄部15时进行操作,启动键与童锁键设于手柄部15背离出风口101的一侧,减小使用过程中误触风险。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键52包括风速控制键、温度控制键和启动键。
其中,隔热筒体612可以为云母筒、陶瓷筒或由其它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的筒体结构。风嘴62设有若干气流过孔628,风机组件21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102流向安装筒体611内,并经过隔热筒体612内后从风嘴62的若干气流过孔628吹出,即进风口102、安装筒体611内腔、隔热筒体612内腔以及风嘴62形成吹风机的风道。实际使用时,当隔热筒体612内的发热组件22通电发热时,可以与出风气流进行换热,从而能吹出热风。由于发热组件22设于隔热筒体612内,从而可以减小发热组件22与外壳10之间的热量传递,避免外壳10过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发热组件22设于风道壳61的隔热筒体612内,且将出风口101处的风嘴62设置为金属件或陶瓷件,使得风嘴62与隔热筒体612连接,这样可以通过隔热筒体612减小发热组件22与外壳10之间的热量传递,也使得风嘴62的耐高温性能较高。即使发生用户误操作堵住进、出风口101或出风口101与待吹干物件之间的距离过近而导致出风口101处的温度升高时,也不会导致风嘴62受热变形,即降低了风嘴62受热变形的风险,在提升吹风机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的同时,使得吹风机的成本较低,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嘴62包括外筒体623、位于外筒体623内的中心部621以及连接中心部621外周和外筒体623内壁的多个连接部622,多个连接部622在中心部621的周向间隔分布,以在任意相邻两个连接部622之间形成气流过孔628,外筒体623与隔热筒体612插接配合。具体地,可以将外筒体623套在隔热筒体612外,也可以将隔热筒体612套在外筒体623外。通过将外筒体623与隔热筒体612插接配合,可以保证风嘴62与隔热筒体612之间连接密封性较好,能够减小风嘴62和隔热风筒之间的漏风的风险,且连接结构626简单。同时连接部622和中心部621的设置,可以阻挡较大异物进入吹风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筒体62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624和第二段625,第一段624与隔热筒体612插接配合,连接部622连接于第二段625内壁,第二段625的外周面与外壳10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二段625与外壳10之间间隔形成空隙,如此设置,可以减小第二段625与外壳10之间的热传递,降低外壳10因风嘴62温度升高而受热变形的风险,同时不需要在第二段625和外壳10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可以简化吹风机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风嘴62和外壳10之间设置隔热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624的内孔在远离第二段625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具体地,第一段624远离第二段625的一端内径与隔热筒体612的内径接近或相同,如此设置,在保证第二段625的外周面与外壳10间隔的同时,利用第一段624实现第二段625与隔热筒体612之间的过渡,避免隔热筒体612与第一段624之间形成较高阻挡气流的台阶结构,保证气流可以较为顺畅地从隔热筒体612流向第一段624,有利于提升气流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622的宽度在靠近第二段625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这样当气流流向连接部622时,能较好地导向连接部622两侧的气流过孔628,减小连接部622对出风气流的阻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625的外侧设有连接结构626,连接结构626与外壳10连接,第二段625端部的外周缘处形成环形台阶629,隔热筒体612套设于环形台阶629。如此便于隔热筒体612定位安装,能减少隔热筒体612与外壳10之间的固定结构,有利于简化吹风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部621朝向发热组件22的一侧设有导流部627,导流部627的直径在朝向发热组件2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如此设置,导流部627能够将出风气流引导至周侧的各个气流过孔628,降低风嘴62内产生紊流的风险,能提升出风效果,降低噪音。
可选地,吹风机还包括装饰环70,装饰环70安装于出风口101的周缘,装饰环70为金属件。装饰环70与风嘴62间隔,这样可以减小风嘴62与装饰环70之间的热传递,避免装饰环70过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第一滤网31和后盖40,第一滤网31罩设于进风口102,并与外壳10连接;后盖40设有安装开口401和若干通风过孔41,后盖40内侧设有覆盖于若干通风过孔41的第二滤网32,第一滤网31的网孔小于第二滤网32的网孔。
其中,进风口102和安装开口401中的一者处设有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另一者设有卡接部42,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在进风口102的周向相邻分布,卡接部42可从避让位121沿进风口102的周向旋转至卡接位131,以卡接在卡接位131。
具体地,第二滤网32的网孔大于第一滤网31的网孔,即第二滤网32用于初级过滤,避免大颗粒杂物进入,而第一滤网31用于进一步过滤,例如用于阻挡头发以及较大颗粒的灰尘进入吹风机内。
其中,进风口102和安装开口401中的一者处设有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另一者设有卡接部42,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在进风口102的周向相邻分布,卡接部42可从避让位121沿进风口102的周向旋转至卡接位131,以卡接在卡接位131。具体地,可以在外壳10的进风口102处设置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在后盖40的安装开口401处设置卡接部42;或者在外壳10的进风口102处设置卡接部42,在后盖40的安装开口401处设置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
安装后盖40时,先将后盖40罩在进风口102处,并使得卡接部42伸入避让位121,再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后盖40,使得卡接部42从避让位121移动至卡接位131,当卡接部42与卡接位131到位卡接时,即可实现后盖40的固定。而当需要拆卸后盖40时,只需要反方向旋转后盖40,使得卡接部42从卡接位131移动至避让位121,即可将后盖40取下。这样使得后盖40拆装简单、方便。这样既可以通过第一滤网31和第二滤网32实现双重过滤,降低异物进入吹风机内部的风险,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旋转后盖40的方式将后盖40和第二滤网32取下,以便于对第一滤网31以及第二滤网32进行清洁,用户实际使用时更加方便,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远离出风口101的一端形成有安装槽11,进风口102设于安装槽11内,卡接位131和避让位121均设于安装槽11内,且位于进风口102的外侧。即后盖40安装后,后盖40的安装开口401部分位于安装槽11内,这样可以将避让位121、卡接位131和卡接部42隐藏在内,同时能增大后盖40与外壳10的接触面积,可以通过安装槽11对后盖40进行有效限位,提升后盖40安装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后盖40套在外壳10设有进风口102的端部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具有底壁111和环设于底壁111的周壁112,进风口102设于底壁111,底壁111上靠近周壁112的部分设有避让孔121,以形成避让位121,避让孔121的一侧形成卡接位131,卡接部42设于后盖40上安装开口401处的端面,卡接部42的尺寸小于避让孔121的尺寸。具体地,卡接部42在后盖40上大致呈凸耳状,安装后盖40时,使卡接部42伸入避让孔121后,通过旋转后盖40,使得卡接部42朝卡接位131移动,当卡接部42与卡接位131卡接配合到位时,即可实现后盖40的固定。如此设置,在安装后盖40时,可以将后盖40盲插于安装槽11内,只需要旋转后盖40,直至卡接部42正对避让孔121时,即可使得卡接部42插入避让孔121,便于用户安装。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槽11具有底壁111和环设于底壁111的周壁112,进风口102设于底壁111,周壁112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沿进风口102的进风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边缘,第二凹槽连接于第一凹槽靠近底壁111的一端,且沿安装槽11的周向延伸,第一凹槽形成避让位121,第二凹槽形成卡接位131。卡接部42凸设于后盖40的外侧,将后盖40装入安装槽11内时,先使卡接部42对应第一凹槽滑入,当卡接部42滑动至第二凹槽处时,旋转后盖40,使得卡接部42卡入第二凹槽,从而实现后盖40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11上且在避让孔121的一侧设有卡孔131,以形成卡接位131,卡孔131与避让孔121连通,且与周壁112间隔,卡孔131靠近周壁112的侧壁设有凸条132,凸条132沿安装槽11的周向延伸,凸条132设有第一卡槽133,卡接部42的外侧设有第二卡槽421,第二卡槽421沿安装开口401的周向延伸,第二卡槽421内设有卡凸422,卡接部42自避让孔121卡入卡孔131内、且凸条132卡入第二卡槽421,卡凸422卡入第一卡槽133内时,后盖40卡接固定在外壳10。
具体地,凸条132与周壁11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133,第二卡槽421至少一端呈贯通设置,以在卡接部42随后盖40转动,且凸条132与第二卡槽421对位时,凸条132能够对应卡入第二卡槽421内,随着后盖40继续转动,当卡凸422移动至第一卡槽133处时,即可卡入第一卡槽133。这样通过卡凸422和第一卡槽133的配合,可以增大卡接部42自卡孔131朝避让孔121移动时的阻力,使得卡接部42稳定地处于卡孔131内,而凸条132和第二卡槽421的配合可以限制后盖40卡接部42自避让孔121卡入卡孔131内脱出,从而保证后盖40的稳定固定,降低后盖40自行掉落的风险。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接部42的自由端设有沿安装开口401的周向延伸的卡勾,底壁111背离安装槽11槽口的一侧且于避让孔121旁侧空置形成卡接位131,卡接部42伸入避让孔121后,随着后盖40的旋转移动至卡勾位于卡接位131时,即卡勾抵接于底壁111背离安装槽11槽口的一侧,从而可以限制后盖40从安装槽11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40设有至少两个卡接部42,多个卡接部42在安装开口401的周向间隔分布,外壳10对应每个卡接部42均设有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如此增加了后盖40与外壳10之间的卡接位131置,能够提升后盖40的安装稳定性。可选地,后盖40设有两个卡接部42,两个卡接部42在安装开口40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外壳10对应每个卡接部42均设有避让位121和卡接位131。如此设置,既能简化结构,也能保证后盖40安装稳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接部4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四个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安装腔;
风嘴,所述风嘴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风嘴为金属件、陶瓷件或电木件;以及
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包括相连接的隔热筒体和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远离所述隔热筒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隔热筒体远离所述隔热筒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并与所述风嘴连接,所述安装筒体内设有风机组件,所述隔热筒体内设有发热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包括外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内的中心部以及连接所述中心部外周和所述外筒体内壁的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中心部的周向间隔分布,以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气流过孔,所述外筒体与所述隔热筒体插接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隔热筒体插接配合,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段内壁,所述第二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孔在远离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在靠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外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段端部的外周缘处形成环形台阶,所述隔热筒体套设于所述环形台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朝向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直径在朝向所述发热组件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装饰环,所述装饰环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周缘,所述装饰环为金属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体为云母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一侧的手柄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安装腔,所述手柄部设有一个或多个控制键的电路装置以及连接电路装置的电源线,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发热组件均与所述电路装置连接。
CN202321574474.8U 2023-06-19 2023-06-19 吹风机 Active CN220069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4474.8U CN220069086U (zh) 2023-06-19 2023-06-19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4474.8U CN220069086U (zh) 2023-06-19 2023-06-19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9086U true CN220069086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4474.8U Active CN220069086U (zh) 2023-06-19 2023-06-19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9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7573B (zh) 电吹风
CN220069086U (zh) 吹风机
CN110464102B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09732888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CN109846179B (zh) 一种电吹风
CN111418987A (zh) 电吹风外壳组件及电吹风
CN216601959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5982779U (zh) 一种风扇安装结构及取暖器
CN212117386U (zh)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N210750985U (zh) 一种干衣设备冷凝器组件及干衣设备
CN220308606U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吹风机
CN220001071U (zh) 吹风机
CN214802979U (zh) 吹风机
CN220308603U (zh) 一种吹风机
CN207994793U (zh) 碳刷套、碳刷架总成和电机
CN215271034U (zh) 风嘴结构和吹风机
CN212345680U (zh) 进风罩磁吸式吹风机
CN218237549U (zh) 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117064152A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吹风机及控制方法
CN214742246U (zh) 无叶多功能风扇
CN210329720U (zh) 一种可调风向吹风机
CN214547859U (zh) 热风机
CN219962164U (zh) 一种吹风机组件
CN219845427U (zh) 吹风设备
CN220777646U (zh) 一种高转速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