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0734U -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0734U
CN220060734U CN202321655552.7U CN202321655552U CN220060734U CN 220060734 U CN220060734 U CN 220060734U CN 202321655552 U CN202321655552 U CN 202321655552U CN 220060734 U CN220060734 U CN 220060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umbrella
cover
umbrella valve
safet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55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维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ro Aut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ro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ro Au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ro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55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0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0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0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安全阀包括安全阀壳体和安全阀浮子,安全阀壳体包括多个进口、多个出口和与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连通的收容腔。安全阀浮子组装于安全阀壳体。安全阀浮子包括第一伞阀、浮子和第二伞阀,第一伞阀、浮子与第二伞阀设于收容腔内,第一伞阀位于浮子下方,第二伞阀位于浮子上方。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收容腔内,浮子在浮力作用下带动第二伞阀上浮,使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当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收容腔内的压强升高后并保持稳定时,第一伞阀密封多个进口。当收容腔内的压强大于收容腔外的压强时,使第一伞阀和第二伞阀分别锁定并持续密封进口和出口,第一伞阀和第二伞阀的自锁结构可以提高安全阀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Description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的作用是将管路中的气体排出的同时防止液体溢出。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浮子阀,浮子在液体的浮力下带动密封球上升密封出气口,以防止液体溢出。目前浮子阀的密封效果无法满足密封要求,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密封性的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阀,其中包括:
安全阀壳体,包括多个进口、多个出口和与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连通的收容腔;及
安全阀浮子,组装于安全阀壳体;安全阀浮子包括第一伞阀、浮子和第二伞阀,第一伞阀、浮子与第二伞阀均设于收容腔内,且第一伞阀位于浮子的下方,第二伞阀位于浮子的上方;当气液混合物通过多个进口进入收容腔内,浮子带动第二伞阀在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使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当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时,收容腔内的压强升高后并保持稳定,使第一伞阀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密封多个进口;当收容腔内的压强大于收容腔外的压强时,使第一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进口,第二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出口。
可选的,第一伞阀包括第一伞阀盖和与第一伞阀盖连接的第一阀杆,第一阀杆的一端穿设于安全阀壳体的底部,且延伸至收容腔外,第一阀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伞阀盖连接。
可选的,安全阀壳体还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一阀杆包括第一阀杆本体和与第一阀杆本体连接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阀杆本体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一限位部凸出于第一阀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且与安全阀壳体的底部相抵接。
可选的,第一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遮盖多个进口。
可选的,第一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朝浮子的一侧凸出设置。
可选的,第一伞阀盖和第一阀杆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第一伞阀的材料为橡胶。
可选的,安全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并形成收容腔;安全阀壳体还包括浮子盖,组装于收容腔内,且位于安全阀浮子的顶部;其中,多个出口设于浮子盖,多个进口设于第一壳体。
可选的,浮子盖还包括排气腔,与多个出口连通。
可选的,安全阀还包括密封件,夹设于第一壳体与浮子盖之间。
可选的,浮子盖还包括排气腔;第二壳体设有排气口,与排气腔连通。
可选的,浮子盖还包括与多个出口连通的排气腔;第二伞阀包括第二伞阀盖和与第二伞阀盖连接的第二阀杆,第二阀杆的一端穿设于浮子盖的底部,且延伸至排气腔内,第二阀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伞阀盖连接。
可选的,浮子盖还包括第二安装孔;第二阀杆包括第二阀杆本体和与第二阀杆本体连接的第二限位部,第二阀杆本体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限位部凸出于第二阀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且与浮子盖的底部相抵接。
可选的,第二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遮盖多个出口。
可选的,第二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朝浮子的一侧凸出设置。
可选的,第二伞阀盖和第二阀杆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第二伞阀的材料为橡胶。
可选的,浮子的密度小于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密度。
可选的,安全阀壳体还包括浮子盖;安全阀还包括防尘件,设于浮子盖的顶部。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其中包括分离器壳体、浮子阀,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安全阀,浮子阀组装于分离器壳体内,安全阀组装于分离器壳体的顶部。
本申请提供的安全阀,包括安全阀壳体和安全阀浮子,安全阀壳体包括多个进口、多个出口和与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连通的收容腔。安全阀浮子,组装于安全阀壳体。安全阀浮子包括第一伞阀、浮子和第二伞阀,第一伞阀、浮子与第二伞阀均设于收容腔内,且第一伞阀位于浮子的下方,第二伞阀位于浮子的上方;当气液混合物通过多个进口进入收容腔内,浮子带动第二伞阀在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使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当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时,收容腔内的压强升高后并保持稳定,使第一伞阀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密封多个进口。当收容腔内的压强大于收容腔外的压强时,使第一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进口,第二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出口,从而形成第一伞阀和第二伞阀的自锁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安全阀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安全阀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安全阀的爆炸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安全阀包括安全阀壳体和安全阀浮子,安全阀壳体包括多个进口、多个出口和与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连通的收容腔。安全阀浮子,组装于安全阀壳体。安全阀浮子包括第一伞阀、浮子和第二伞阀,第一伞阀、浮子与第二伞阀均设于收容腔内,且第一伞阀位于浮子的下方,第二伞阀位于浮子的上方。当气液混合物通过多个进口进入收容腔内,浮子带动第二伞阀在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使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当第二伞阀密封多个出口时,收容腔内的压强升高后并保持稳定,使第一伞阀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密封多个进口。当收容腔内的压强大于收容腔外的压强时,使第一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进口,第二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出口,从而形成第一伞阀和第二伞阀的自锁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安全阀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安全阀1的剖面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安全阀1的爆炸图。参考图1和图2,安全阀1包括安全阀壳体2和安全阀浮子3。安全阀浮子3组装于安全阀壳体2。安全阀壳体2包括多个进口20、多个出口21和与多个进口20和多个出口21连通的收容腔22。安全阀壳体2与气液分离器100连接,气液分离器100的出口与安全阀壳体2的多个进口20连通。安全阀浮子3包括第一伞阀30、浮子31和第二伞阀32,第一伞阀30、浮子31与第二伞阀32均设于收容腔22内,且第一伞阀30位于浮子31的下方,第二伞阀32位于浮子31的上方。当气液混合物通过多个进口20进入收容腔22内,浮子31带动第二伞阀32在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使第二伞阀32密封多个出口21。当第二伞阀32密封多个出口21时,收容腔22内的压强升高后并保持稳定,使第一伞阀30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密封多个进口20。当收容腔22内的压强大于收容腔22外的压强时,使第一伞阀30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进口20,第二伞阀32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出口21,以形成第一伞阀30和第二伞阀32的自锁结构,从而提高安全阀1的可靠性和气密性。第一伞阀30和第二伞阀32的作用相当于单向阀。第一伞阀30的作用是起到反向密封。安全阀1的进口20与气液分离器100的出气口连通。当气液分离器100中的压强低于大气压的时候,第一伞阀30可以封住多个进口20,避免空气进入收容腔22内。当多个出口21关闭,收容腔22内的压强升高,当压力稳定后,第一伞阀30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密封多个进口20,当气液分离器100的出气口与安全阀1的进口20之间的压强下降,第一伞阀30和第二伞阀32在收容腔22内压强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内外压差的作用,进口20和出口21分别被第一伞阀30和第二伞阀32密封,以形成第一伞阀30和第二伞阀32的自锁结构,从而提高安全阀1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子31的密度小于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密度。如此设置,当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进入收容腔22内,由于浮子31的密度小于液体,浮子31可以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带动第二伞阀32形变以覆盖出口21,从而可以防止液体流出安全阀1,提高了安全阀1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伞阀30包括第一伞阀盖33和与第一伞阀盖33连接的第一阀杆34,第一阀杆34的一端穿设于安全阀壳体2的底部,且延伸至收容腔22外,第一阀杆34的另一端与第一伞阀盖33连接。第一伞阀30设于多个进口20的上部,在没有气液混合物进入收容腔22内时,第一伞阀盖33的边沿与安全阀壳体2的底部抵接,第一伞阀盖33的中部与安全阀壳体2之间留有空隙。气液混合物通过多个进口20进入收容腔22内,第一伞阀盖33的边沿在外力作用下向上张开形成间隙,使得气液混合物通过第一伞阀盖33的边沿与安全阀壳体2的底部之间的间隙流出,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安全阀壳体2还包括第一安装孔4。第一安装孔4设于安全阀壳体2的中部位置。第一阀杆34包括第一阀杆本体340和与第一阀杆本体340连接的第一限位部341,第一阀杆本体34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4内。第一限位部341凸出于第一阀杆本体340的外侧壁设置,且与安全阀壳体2的底部相抵接。第一限位部34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大于第一安装孔4和第一阀杆本体34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如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一伞阀30的结构稳定性。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伞阀盖3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遮盖多个进口20。多个进口20位于第一伞阀盖33的伞面之下,从而在第一伞阀盖33发生形变时可以严密覆盖全部进口20,从而确保安全阀1的气密性。第一伞阀盖33在竖直方向上朝浮子31的一侧凸出设置。第一伞阀盖33的上表面与浮子31的下表面抵接,第一伞阀盖33的下表面与安全阀壳体2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便于气液混合物流入收容腔22内。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安全阀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3和第二壳体24,第一壳体23和第二壳体24组装并形成收容腔22。第一壳体23与第二壳体24可旋转地拆卸或安装。安全阀壳体2还包括浮子盖25,组装于收容腔22内,且位于安全阀浮子3的顶部。其中,多个出口21设于浮子盖25,多个进口20设于第一壳体23。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通过多个进口20进入收容腔22内,并通过设于收容腔22内顶部的浮子盖25上的多个出口21排出。浮子盖25还包括排气腔26,与多个出口21连通。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从多个出口21排出后进入排气腔26。第二壳体24设有排气口240,与排气腔26连通。排气腔26内的气体通过设于第二壳体24上部的排气口240离开安全阀1,完成气液分离。安全阀1还包括密封件5,夹设于第一壳体23与浮子盖25之间。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一凹陷部,浮子盖25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凸起部,密封件5夹设于凹陷部和凸起部之间,以增加收容腔22内的气密性。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浮子盖25还包括与多个出口21连通的排气腔26。第二伞阀32包括第二伞阀盖35和与第二伞阀盖35连接的第二阀杆36,第二阀杆36的一端穿设于浮子盖25的底部,且延伸至排气腔26内,第二阀杆36的另一端与第二伞阀盖35连接。在浮子盖25内设置排气腔26,以便于在第二伞阀盖35形变时带动的第二限位部361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第二伞阀32设于多个出口21的下部。在没有气液混合物进入收容腔22内时,第二伞阀盖35和浮子盖25之间留有空隙,使得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空隙进到多个出口21以排出收容腔22。当收容腔22内的液体增加,浮子31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浮子31的上表面与第二伞阀盖35的下表面相抵接,带动第二伞阀盖35及与第二伞阀盖35连接的第二阀杆36向上移动,在这过程中,第二伞阀盖35的上表面与浮子盖25的下表面的接触面增加。当收容腔22内的液体达到一定高度,第二伞阀盖35将浮子盖25上的全部出口21严密覆盖。如此设置,可以确保液体不会通过出口21流出安全阀1,确保了安全阀1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浮子盖25还包括第二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6设于浮子盖的中部位置。第二阀杆36包括第二阀杆本体360和与第二阀杆本体360连接的第二限位部361,第二阀杆本体360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安装孔6内,第二限位部361凸出于第二阀杆本体360的外侧壁设置,且与浮子盖25的底部相抵接。第二限位部361在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大于第二安装孔6和第二阀杆本体36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如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二伞阀32的结构稳定性。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伞阀盖35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遮盖多个出口21。全部出口21位于第二伞阀盖35的伞面之下,从而在第二伞阀盖35发生形变时可以严密覆盖全部出口21。第二伞阀盖35在竖直方向上朝浮子的一侧凸出设置。当浮子31上浮到一定高度,第二伞阀盖35的边沿率先与浮子盖25的底部相抵接,从而避免液体流出收容腔22,确保了安全阀1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伞阀30的材料为橡胶。橡胶可以发生塑料形变,并且具有耐高温、耐老化等特点,可以提高安全阀1的使用寿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伞阀30和第二伞阀32还可以由软塑料制成,软塑料同样可以发生塑料形变,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伞阀32的材料为橡胶。橡胶可以发生塑料形变,并且具有耐高温、耐老化等特点,可以提高安全阀1的使用寿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伞阀32还可以由软塑料制成,软塑料同样可以发生塑料形变,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伞阀盖33和第一阀杆34为一体结构。由于第一伞阀30可以发生形变。在安装时,将第一伞阀30的第一限位部341自上而下穿过第一安装孔4,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部341的直径远大于第一安装孔4的直径,难以通过第一安装孔4安装第一伞阀30。因此,可以设置第一伞阀盖33与第一阀杆34为分体结构。在安装时,将第一阀杆本体340自下而上穿过第一安装孔4,使得第一限位部341与安全阀壳体2的底部相抵接,并使用粘合剂将第一伞阀盖33与第一阀杆34粘合。如此设置,减少第一伞阀30发生晃动,增加第一伞阀30的结构稳定性。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伞阀盖35和第二阀杆36为一体结构。由于第二伞阀32可以发生形变,在安装时,将第二伞阀的第二限位部361自下而上穿过第二安装孔6,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61的直径远大于第二安装孔6的直径,难以通过第二安装孔6安装第二伞阀32。因此,可以设置第二伞阀盖35与第二阀杆36为分体结构。在安装时,将第二阀杆本体360自上而下穿过第二安装孔6,第二限位部361与浮子盖25的上部相抵接,并使用粘合剂将第二伞阀盖35与第二阀杆36粘合。如此设置,减少第二伞阀32发生晃动,增加第二伞阀32的结构稳定性。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安全阀壳体2还包括浮子盖25。安全阀1还包括防尘件7,设于浮子盖25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防尘件7可以是毛毡。防尘件7设置于多个出口21的上部,可以吸附气体中的灰尘。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防尘件7也可以是其他纤维材料,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100,包括分离器壳体101,浮子阀102,组装于分离器壳体101内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安全阀1,安全阀1组装于分离器壳体101的顶部。分离器壳体101与第一壳体23连接,分离器壳体101上包括分离器出口,气液混合物通过分离器出口以及第一壳体23底部的进口20进入收容腔22内。浮子阀作为气液分离器100的第一道阀门用于防止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流出气液分离器100,当气液混合物的流量较大时,安全阀1作为第二道阀门,由于其可靠性和气密性,可以确保液体不会流出气液分离器1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阀壳体,包括多个进口、多个出口和与所述多个进口和所述多个出口连通的收容腔;及
安全阀浮子,组装于所述安全阀壳体;所述安全阀浮子包括第一伞阀、浮子和第二伞阀,所述第一伞阀、所述浮子与所述第二伞阀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第一伞阀位于所述浮子的下方,所述第二伞阀位于所述浮子的上方;当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多个进口进入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浮子带动所述第二伞阀在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使所述第二伞阀密封所述多个出口;当所述第二伞阀密封多个所述出口时,所述收容腔内的压强升高后并保持稳定,使所述第一伞阀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以密封多个所述进口;当所述收容腔内的压强大于所述收容腔外的压强时,使所述第一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所述进口,所述第二伞阀锁定并持续密封多个所述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阀包括第一伞阀盖和与所述第一伞阀盖连接的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全阀壳体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收容腔外,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伞阀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壳体还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阀杆包括第一阀杆本体和与所述第一阀杆本体连接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阀杆本体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阀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且与所述安全阀壳体的底部相抵接;和/或
所述第一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遮盖所述多个进口;和/或
所述第一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朝所述浮子的一侧凸出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伞阀盖和所述第一阀杆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伞阀的材料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并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安全阀壳体还包括浮子盖,组装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位于所述安全阀浮子的顶部;其中,所述多个出口设于所述浮子盖,所述多个进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浮子盖还包括排气腔,与所述多个出口连通;和/或
所述安全阀还包括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浮子盖之间;和/或
所述浮子盖还包括排气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盖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出口连通的排气腔;所述第二伞阀包括第二伞阀盖和与所述第二伞阀盖连接的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浮子盖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排气腔内,所述第二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伞阀盖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盖还包括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阀杆包括第二阀杆本体和与所述第二阀杆本体连接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阀杆本体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阀杆本体的外侧壁设置,且与所述浮子盖的底部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遮盖所述多个出口;和/或
所述第二伞阀盖在竖直方向上朝所述浮子的一侧凸出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伞阀盖和所述第二阀杆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伞阀的材料为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液体的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壳体还包括浮子盖;所述安全阀还包括防尘件,设于所述浮子盖的顶部。
10.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器壳体;
浮子阀,组装于所述分离器壳体内;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组装于所述分离器壳体的顶部。
CN202321655552.7U 2023-06-27 2023-06-27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20060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552.7U CN220060734U (zh) 2023-06-27 2023-06-27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552.7U CN220060734U (zh) 2023-06-27 2023-06-27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0734U true CN220060734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5552.7U Active CN220060734U (zh) 2023-06-27 2023-06-27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0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3861A (zh) 抽吸式化妆品容器
CN213687105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双阀的加湿器
EP3141784B1 (en) Valve device
CN220060734U (zh)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CN108443564B (zh) 一种止水阀
CN111418991A (zh) 香水瓶充液结构
CN116624640A (zh) 安全阀与气液分离器
CN220060735U (zh) 浮子阀与气液分离器
US5927317A (en) Venting structure of a waterbed
JP4694353B2 (ja) 排気弁
CN116608317A (zh) 浮子阀与气液分离器
KR101982245B1 (ko) 액체 자동 배출장치
JP3587610B2 (ja) フロートバルブ装置
CN220828579U (zh) 安全阀
CN220828580U (zh) 分离器
CA2582631A1 (en) Tank vent pallet
CN211312702U (zh) 一种真空抑制器
CN210170948U (zh) 一种自锁式滤芯组件
CN210344439U (zh) 用于油箱上的内置重力阀
CN210397823U (zh) 一种液压油输送系统的排水排气阀
CN113700917A (zh) 一种油箱排气阀
CN117267447A (zh) 分离器
CN217977569U (zh) 止水阀
CN220470742U (zh) 一种透气阀
CN220540379U (zh) 一种液控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