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9587U -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9587U
CN220059587U CN202320682053.0U CN202320682053U CN220059587U CN 220059587 U CN220059587 U CN 220059587U CN 202320682053 U CN202320682053 U CN 202320682053U CN 220059587 U CN220059587 U CN 220059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rc
fixedly connected
shaped suppor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20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龙
曹军强
李伟
蔡治兵
丁天阳
刘博�
蒋熙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20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9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9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9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包括底座,其内部开设有腔室,且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调节组件,其设置在滚轮与底座之间;支撑架,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控制组件,其设置在位于支撑架内侧的底座上;弧形支撑板,其共有三块,三块弧形支撑板均设置在支撑架的外侧;连接杆,其共有三根,三根连接杆分别设置在三块弧形支撑板与控制组件之间,连接杆的一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架并与对应的弧形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有连接杆均与支撑架滑动连接;配重块,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拼装装置在拼装侧壁管片时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适用于管片拼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机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利用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但是现有的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在拼装管片的时候,由于其无法调节拼装的角度,给拼装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操作困难,使得盾构隧道施工效率缓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093097U)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两端设置有行动轮,移动底座上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一端连接有旋转齿轮,其中旋转齿轮套在旋转轴外侧,且旋转齿轮与旋转轴焊接在一起,旋转齿轮下端连接有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上,驱动齿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旋转轴上端安装有管片固定架。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使得设备内旋转轴转动,带动管片固定架旋转,以对盾构隧道内侧边以及上面的管片进行夹持固定。但是发明人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当电机驱动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以拼装侧面的管片时,由于旋转轴带动三个管片固定架以及若干管片等转至移动底座的左侧或右侧,此时再启动气缸驱动对应活塞杆伸出进行管片拼装的话,装置整体的左右重量相差过大,极易发生侧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另外,安装三个气缸以分别带动三个弧形挡板伸缩导致降低了管片拼装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拼装装置在拼装侧壁管片时容易发生侧翻以及拼装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包括底座,其内部开设有腔室,且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调节组件,其设置在滚轮与底座之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底座的倾斜角度;支撑架,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控制组件,其设置在位于支撑架内侧的底座上;弧形支撑板,其共有三块,三块弧形支撑板均设置在支撑架的外侧,且每块弧形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拼装螺栓;连接杆,其共有三根,三根连接杆分别设置在三块弧形支撑板与控制组件之间,连接杆的一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架并与对应的弧形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有连接杆均与支撑架滑动连接;配重块,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所述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配重块的定位组件;其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三块弧形支撑板移动并进行同步地收缩或发散。
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利用弧形支撑板上的拼装螺栓固定管片,然后将底座移动至隧道内需要进行拼装的位置,启动控制组件驱动三块弧形支撑板同步移动伸展进行管片拼装工作即可,当需要进行隧道侧壁的管片拼装时,判断要将底座向哪端倾斜,并预先移动配重块至腔室内相对的另一端,然后控制调节组件调整底座至合适的倾斜角度,并利用定位组件将配重块固定,最后重复上述对于控制组件的操作以进行管片拼装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来调节底座的倾斜角度,配合配重块和定位组件来防止装置发生侧翻;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带动三块弧形支撑板进行同步地发散或收缩,以提高管片拼装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每个所述滚轮顶部的固定块,每个固定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的输出端,且所有液压杆均通过固定杆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座,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控制盘,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控制盘本身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控制盘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的滑槽,且每个滑槽内均滑动卡接有控制轮,每一控制轮上均铰接有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伺服电机,其固定设置于固定座远离控制盘的一侧,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腔室一侧与外界连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定位槽及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远离所述定位孔的一侧与外界连通设置有条形孔,配重块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出条形孔并与之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安装在可旋转轮座上,可旋转轮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块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支撑板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向左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图5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控制盘;4、滑槽;5、控制轮;6、连接杆;7、弧形支撑板;8、拼装螺栓;9、固定座;10、配重块;11、固定块;12、液压杆;13、把手;14、固定杆;15、滚轮;16、伺服电机;17、定位孔;18、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包括底座1,其内部开设有腔室,且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5;调节组件,其设置在滚轮15与底座1之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底座1的倾斜角度;支撑架2,其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控制组件,其设置在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底座1上;弧形支撑板7,其共有三块,三块弧形支撑板7均设置在支撑架2的外侧,且每块弧形支撑板7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拼装螺栓8;连接杆6,其共有三根,三根连接杆6分别设置在三块弧形支撑板7与控制组件之间,连接杆6的一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架2并与对应的弧形支撑板7固定连接,且所有连接杆6均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配重块10,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所述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配重块的定位组件;其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三块弧形支撑板7移动并进行同步地收缩或发散。
具体工作流程是:首先利用弧形支撑板7上的拼装螺栓8固定管片,然后将底座1移动至隧道内需要进行拼装的位置,启动控制组件驱动三块弧形支撑板7同步移动伸展进行管片拼装工作即可,当需要进行隧道侧壁的管片拼装时,判断要将底座1向哪端倾斜,并预先移动配重块10至腔室内相对的另一端,然后控制调节组件调整底座1至合适的倾斜角度,并利用定位组件将配重块10固定,最后重复上述对于控制组件的操作以进行管片拼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来调节底座1的倾斜角度,配合配重块10和定位组件来防止装置发生侧翻;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带动三块弧形支撑板7移动以进行同步地发散或收缩,以提高管片拼装的效率。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调整配重块10的位置,如图1所示,可在腔室远离定位孔17的一侧开设与外界连通的条形孔,并在配重块10的一侧安装把手13,令把手13伸出条形孔并与之滑动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每个所述滚轮15顶部的固定块11,每个固定块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2的输出端,且所有液压杆12均通过固定杆14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固定块11和液压杆12相互配合,以达到调整底座1的倾斜角度的目的,使用时,根据需要控制一侧的液压杆12伸长或缩短即可。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可使得滚轮15安装在可旋转轮座上,然后令可旋转轮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块11相连接,这样便可调整滚轮15与地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防止装置发生侧翻。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座9,其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控制盘3,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9上,控制盘3本身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控制盘3远离固定座9的一侧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的滑槽4,且每个滑槽4内均滑动卡接有控制轮5,每一控制轮5上均铰接有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伺服电机16,其固定设置于固定座9远离控制盘3的一侧,且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固定座9、控制盘3、控制轮5、伺服电机16和第一转轴相互配合,以达到控制三块弧形支撑板7移动并进行同步地收缩或发散的目的,使用时,如图4所示,启动伺服电机16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使得控制盘3逆时针转动,由于控制轮5是滑动卡接于滑槽4中的,同时控制轮5连接着连接杆6的一端,而连接杆6又是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的,于是当控制盘3逆时针转动时,在滑槽4的内壁的挤压作用下,三根连接杆6同时向外侧伸出,以达到控制三块弧形支撑板7移动并进行同步地发散的目的,提高了管片拼装的效率,同理,启动伺服电机16反向转动以驱动控制盘3顺时针转动即可使得三块弧形支撑板7移动并进行同步地收缩。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中所述配重块1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腔室一侧与外界连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7,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定位槽及所述定位孔17相互配合的定位销18。
本方案是通过在腔室前侧开设若干与外界连通的定位孔17,并配合定位销18以及配重块10前侧开设的定位槽来实现对配重块10的固定,使用时,利用把手13移动配重块10至合适位置,并将定位销18插入相应的定位孔17并伸入配重块10上的定位槽内即可完成对配重块10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其内部开设有腔室,且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5);
调节组件,其设置在滚轮(15)与底座(1)之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底座(1)的倾斜角度;
支撑架(2),其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
控制组件,其设置在位于支撑架(2)内侧的底座(1)上;
弧形支撑板(7),其共有三块,三块弧形支撑板(7)均设置在支撑架(2)的外侧,且每块弧形支撑板(7)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拼装螺栓(8);
连接杆(6),其共有三根,三根连接杆(6)分别设置在三块弧形支撑板(7)与控制组件之间,连接杆(6)的一端与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架(2)并与对应的弧形支撑板(7)固定连接,且所有连接杆(6)均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
配重块(10),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所述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配重块的定位组件;
其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三块弧形支撑板(7)移动并进行同步地收缩或发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每个所述滚轮(15)顶部的固定块(11),每个固定块(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2)的输出端,且所有液压杆(12)均通过固定杆(14)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固定座(9),其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
控制盘(3),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9)上,控制盘(3)本身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控制盘(3)远离固定座(9)的一侧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倾斜的滑槽(4),且每个滑槽(4)内均滑动卡接有控制轮(5),每一控制轮(5)上均铰接有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
伺服电机(16),其固定设置于固定座(9)远离控制盘(3)的一侧,且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腔室一侧与外界连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7),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定位槽及所述定位孔(17)相互配合的定位销(1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远离所述定位孔(17)的一侧与外界连通设置有条形孔,配重块(10)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伸出条形孔并与之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5)安装在可旋转轮座上,可旋转轮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块(11)相连接。
CN202320682053.0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Active CN220059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2053.0U CN220059587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2053.0U CN220059587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9587U true CN22005958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2053.0U Active CN220059587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9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6632B (zh) 一种隧道桥梁建造临时支护设备
CN206942797U (zh) 一种水平旋喷钻机
CN220059587U (zh) 一种新型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装置
CN110924861A (zh) 行走式全方位旋转液压桩基钻孔机
CN111691456A (zh) 一种管廊施工用内模台架的使用方法
CN209384305U (zh) 一种地基管线埋管设备
CN212582734U (zh) 管廊施工用内模台架
CN216665621U (zh) 一种采矿台车
CN214305612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作业台架
CN115070286A (zh) 一种螺旋型自动扶梯桁架焊接工艺
CN212641172U (zh) 用于施工车辆的油田管线跨越装置
CN210003278U (zh) 一种用于土压平衡盾构推进位置可调机构
CN111962528A (zh) 一种贯穿地下工程深基坑钢支撑后拆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038500U (zh) 一种移动式农用钻孔机
CN220929306U (zh) 一种高强度旋挖机回转平台
CN219101368U (zh) 市政隧道模板支撑装置
CN210003306U (zh) 一种采矿锚杆安装装置
CN213419133U (zh) 一种液压驱动临时支撑环向杆
CN218925759U (zh) 一种钢管内部撑圆装置
CN212296376U (zh) 一种盾构机刀盘的刀具安装结构
CN217206356U (zh) 一种可以自由旋转鹅颈方向的注入头
CN218092925U (zh) 一种履带锚固钻机用辅助支撑结构
CN22020333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支撑平台
CN220289043U (zh) 土木施工勘测用定位辅助装置
CN221052592U (zh) 一种管桩截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