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8827U -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8827U
CN220058827U CN202321350008.1U CN202321350008U CN220058827U CN 220058827 U CN220058827 U CN 220058827U CN 202321350008 U CN202321350008 U CN 202321350008U CN 220058827 U CN220058827 U CN 220058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reinforcing
narrow slit
templat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0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岩
俞浩
周元智
宋冬泽
毕萌
蒲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0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8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8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8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适于安装在模板之间,包括加固结构和调节件,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第一加固件至少一端成型有内螺纹,调节件成型有外螺纹,与第一加固件的内螺纹相配合;在外力的驱动下,调节件的一端与第一加固件相配合以使调节件的另一端抵接窄缝一侧的模板,且使第一加固件远离调节件的一端抵接窄缝另一侧的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能够根据窄缝的宽度调整支撑的宽度,拆装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且无需在窄缝内进行组装,避免在狭窄空间内进行调节的不便,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可结构跨度较长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为满足结构受力需求,往往在建筑结构中设置狭窄空间将结构断开,狭窄空间包括变形缝、伸缩缝、冷库与穿堂间有较大温度差的双墙缝等。狭窄空间的设置是考虑到当建筑物过长,温度变化时埋设在土内墙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或箱型基础等下部结构受温度变形的影响小,这样上部结构下面部分受约束影响较上面的大,因此设置狭窄空间可保证当温度变化时主要受力构件不致因温度应力损坏。
现有的对狭窄空间内所支设模板的加固往往采用与狭窄空间宽度一致的一个或多个柱形结构,比如钢管或混凝土柱等等,利用柱形结构所叠加的径向尺寸与狭窄空间的尺寸相匹配来实现对模板的抵接加固。但是由于不同狭窄空间的尺寸具有差异,已经加工成型的柱形结构往往无法完全适应实际狭窄空间的尺寸,导致加固体系的承载力无法达到要求,不同的狭窄空间需要制作不同的柱形结构,加固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加固时间长,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不同狭窄空间的尺寸具有差异,已经加工成型的柱形结构无法完全适应实际狭窄空间的尺寸,不同的狭窄空间需要制作不同的柱形结构,效率低下,从而提供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适于安装在模板之间,包括:
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所述第一加固件至少一端成型有内螺纹;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成型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加固件的内螺纹相配合;
在外力的驱动下,所述调节件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加固件相配合以使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抵接窄缝一侧的模板,且使所述第一加固件远离所述调节件的一端抵接窄缝另一侧的模板。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调节件在远离所述第一加固件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成型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抵接模板。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
第二加固件,所述第二加固件与所述第一加固件嵌套设置,所述第二加固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加固件上成型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适于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对应;
限位件,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与任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孔对应设置时,所述限位件适于穿设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以锁紧所述第一加固件与第二加固件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限位件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成型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适于限位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加固件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加固件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加固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加固件的长度具有如下关系:L1=L2。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加固件靠近所述第二加固件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边缘距离L11,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孔中位于边缘位置的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加固件端面的距离为第二边缘距离L21,所述第一边缘距离L11与所述第二边缘距离L21具有如下关系:L11=L21。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间距L22,中心间距与所述第二边缘距离L21具有如下关系:L22=2×L21。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加固结构上远离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上沿径向向外成型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适于抵接模板。
可选地,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加固件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加固件的厚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窄缝支护系统,包括:
上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以及模板和对拉结构,所述模板适于安装在墙体的表面,所述对拉结构适于穿设通过墙体和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并锁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适于安装在墙体窄缝的模板之间,设置加固结构和调节件,在窄缝外将调节件与第一加固件旋紧,根据窄缝的宽度调节螺纹连接的长度,进而将调整好的加固结构和调节件从窄缝侧面或上方空隙移动到指定位置,使得调节件与第一加固件相对远离的一端分别抵接窄缝内两侧的模板;窄缝模板加固装置能够根据窄缝的宽度调整支撑的宽度,拆装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且无需在窄缝内进行组装,避免在狭窄空间内进行调节的不便,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在窄缝宽度较大时,另外设置第二加固件与所述第一加固件嵌套组合,再通过限位件将二者固定,使得加固装置能够适用多种尺寸大小的窄缝。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加固结构和调节件组成模块化的钢构件组件,在拆除后仍可以应用于下一次窄缝模板的施工,保证了材料的循环利用性,节约施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在与窄缝模板相抵接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的钢板作安装部,使得加固结构在抵接模板时具有较大的受力面积,将荷载均匀分布以减小局部应力,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支撑性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窄缝支护系统,在窄缝处具有支护的模板,以及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和对拉结构进行支撑,对拉螺栓与套管穿过加固装置的各钢管内部,对模板的压力作用线与各钢管对模板的压力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不会对模板内产生多余的切应力,确保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所示的第二加固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加固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窄缝支护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墙体;200、模板;300、对拉结构;
11、第一加固件;111、第一限位孔;12、第二加固件;121、第二限位孔;13、第二安装部;2、调节件;21、第一安装部;3、限位件;31、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适于安装在模板200之间,包括:加固结构和调节件2,其中,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11,第一加固件11至少一端成型有内螺纹,调节件2成型有外螺纹,外螺纹与第一加固件11的内螺纹相配合;在外力的驱动下,调节件2的一端适于与第一加固件11相配合以使调节件2的另一端抵接窄缝一侧的模板200,且使第一加固件11远离调节件2的一端抵接窄缝另一侧的模板200。
具体地,在两部分墙体100之间形成的窄缝空间内部,相对设置有若干模板200,通常采用木质板件作为模板200;安装加固装置时,在窄缝外将调节件2与第一加固件11旋紧,根据窄缝的宽度调节螺纹连接的长度,进而将加固装置从窄缝侧面或上方空隙移动到指定位置,使得调节件2与第一加固件11相对远离的一端分别抵接窄缝内两侧的模板200;本实施例的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能够根据窄缝的宽度调整支撑的宽度,拆装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且无需在窄缝内进行组装,避免在狭窄空间内进行调节的不便,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的调节件2与加固结构均为圆柱形的钢管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钢管;模块化的钢结构构件在拆除后仍可以应用于下一次窄缝模板200的施工,保证了材料的循环利用性,节约施工成本,本实施例中,选用Q235B的钢材。此外,第一加固件11的内螺纹和调节件2的外螺纹成型尖牙螺纹,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螺纹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调节件2在远离第一加固件11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成型有第一安装部21,第一安装部21适于抵接模板200。
具体地,第一安装部21为在调节件2远离第一加固件11一端外周上成型的环形钢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厚度不做具体限定,优选与调节件2相同,便于加工成型,均匀受力;第一安装部21使得调节件2在抵接模板200的连接处具有较大的受力面积,抗压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支撑性能。
如图1、图2和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固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固件12和限位件3,第二加固件12与第一加固件11嵌套设置,第二加固件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二限位孔121,第一加固件11上成型有第一限位孔111,第一限位孔111适于与第二限位孔121相对应;在第一限位孔111与任一个第二限位孔121对应设置时,限位件3适于穿设通过第一限位孔111与第二限位孔121以锁紧第一加固件11与第二加固件12的相对位置。
当实际施工的窄缝宽度较大,第一加固件11与调节价的长度调整到最大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第二加固件12与第一加固件11嵌套,再通过限位件3穿过合适的第二限位孔121与第一限位孔111,确定合适的第一加固件11与第二加固件12的总体长度,最后通过调节件2调整微小距离完成对较宽窄缝中模板200的加固。
具体地,第二加固件12在本实施例中嵌入第一加固件11内腔,便于在更大尺寸需求下,在第二加固件12的另一端的外周再套设第一加固件11。可以知道的是,第二加固件12的外径应当等于或略小于第一加固件11的内径,能够嵌套的同时保证连接稳定性。当然,也可以选择第二加固件12套设在第一加固件11外周。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孔111设置为两个,在第一加固件11的两端对称设置,当然,也不排除只在与第二加固件12的相嵌合的一端设置一个。
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限位件3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成型有卡接部31,卡接部31适于防止限位件3脱离第一限位孔111和第二限位孔121。
具体而言,上述的第一加固件11的长度为L1,第二加固件12的长度为L2,第一加固件11的长度与第二加固件12的长度具有如下关系:L1=L2,便于选材加工,节省成本,经济效益高。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限位孔111与第一加固件11靠近第二加固件12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边缘距离L11,若干第二限位孔121中位于边缘位置的第二限位孔121与第二加固件12端面的距离为第二边缘距离L21,第一边缘距离L11与第二边缘距离L21具有如下关系:L11=L21。第一限位孔111与第一加固件11边缘的距离与第二限位件3上靠近边缘的第二限位孔121与第二加固件12边缘的距离相等,能够使得在第一加固件11与第二加固件12在成个长度上嵌合,增强加固结构的强度时,第一限位孔111与第二限位孔121是对应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限位孔121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间距L22,中心间距与第二边缘距离L21具有如下关系:L22=2×L21,装置长度在窄缝宽度上能够保证数据闭合。
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加固结构上远离调节件2的一端上沿径向向外成型有第二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13适于抵接模板200。
当然,第二安装部13可以成型于第一加固件11上,也可以成型于第二加固件12上;在待加固的窄缝宽度较小时,只需要调节键和第一加固件11时,第一加固件11上成型有第二安装部13,当在待加固的窄缝宽度较大时,调节键和第一加固件11的长度不足以加固,需要加入第二加固件12时,第二加固件12上成型第二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13与第一安装部21形状大小保持一致,将荷载均匀分布以减小局部应力,确保模板200的支撑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的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第一加固件11的厚度与第二加固件12的厚度相等,使得加固结构整体材料一致,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2
结合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窄缝支护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以及模板200和对拉结构300,模板200适于安装在墙体100的表面,对拉结构300适于穿设通过墙体100和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并锁紧。
如图8所示,上述的对拉结构300为对拉螺栓;在施工中,首先使用钻头在预先设定好的点位附近贯穿两建筑墙体100打孔,将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放入模板200之间并调整至孔洞附近,然后模板200内部安装对拉螺栓套管,之后在钢管内径穿过长度足够的对拉螺栓的螺杆并固定,将所有预定对拉螺栓安装完成后,模板200加固完成。对拉螺栓与套管穿过加固装置的各钢管内部,对模板200的压力作用线与各钢管对模板200的压力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不会对模板200内产生多余的切应力,确保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适于安装在模板(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11),所述第一加固件(11)至少一端成型有内螺纹;
调节件(2),所述调节件(2)成型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加固件(11)的内螺纹相配合;
在外力的驱动下,所述调节件(2)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一加固件(11)相配合以使所述调节件(2)的另一端抵接窄缝一侧的模板(200),且使所述第一加固件(11)远离所述调节件(2)的一端抵接窄缝另一侧的模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在远离所述第一加固件(11)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成型有第一安装部(21),所述第一安装部(21)适于抵接模板(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
第二加固件(12),所述第二加固件(12)与所述第一加固件(11)嵌套设置,所述第二加固件(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二限位孔(121),所述第一加固件(11)上成型有第一限位孔(111),所述第一限位孔(111)适于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21)相对应;
限位件(3),在所述第一限位孔(111)与任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孔(121)对应设置时,所述限位件(3)适于穿设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孔(111)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21)以锁紧所述第一加固件(11)与第二加固件(12)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成型有卡接部(31),所述卡接部(31)适于限位所述限位件(3)脱离所述第一限位孔(11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件(11)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加固件(12)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加固件(1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加固件(12)的长度具有如下关系:L1=L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11)与所述第一加固件(11)靠近所述第二加固件(12)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边缘距离L11,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孔(121)中位于边缘位置的第二限位孔(121)与所述第二加固件(12)端面的距离为第二边缘距离L21,所述第一边缘距离L11与所述第二边缘距离L21具有如下关系:L11=L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121)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间距L22,中心间距与所述第二边缘距离L21具有如下关系:L22=2×L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上远离所述调节件(2)的一端上沿径向向外成型有第二安装部(13),所述第二安装部(13)适于抵接模板(2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件(1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加固件(12)的厚度相等。
10.一种窄缝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窄缝模板加固装置以及
模板(200)和对拉结构(300),所述模板(200)适于安装在墙体(100)的表面,所述对拉结构(300)适于穿设通过墙体(100)和窄缝模板(200)加固装置并锁紧。
CN202321350008.1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Active CN220058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008.1U CN22005882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008.1U CN22005882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8827U true CN22005882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008.1U Active CN22005882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8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3509B (zh) 塔连接装置、生产塔基的方法和塔基
CN212642120U (zh) 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装置
CN220058827U (zh) 一种窄缝模板加固装置及窄缝支护系统
CN111411642B (zh) 肋板式风机基础
US5449020A (en) Elongated enclosure of large cross-section,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CN112240098A (zh) 多用途模板加固构造件
CN113279565A (zh) 一种加固超厚内墙体的工具式支撑构造和施工方法
KR100322486B1 (ko) 거푸집용몰딩바및이를이용한거푸집설치방법
CN215717182U (zh) 一种管道支护结构模板
KR200436405Y1 (ko) 버팀보 보강용 브레이싱 서포트 체결구조
CN217270612U (zh) 多边形塔筒
CN220377828U (zh) 一种钢筋浇筑模具固定支撑装置
CN211200447U (zh) 压缩机基础地脚螺栓及其安装结构
CN219568963U (zh) 综合管廊浇筑过程中预埋螺栓辅助固定结构及工具
CN220848726U (zh) 一种梁与梁之间的对接浇筑模板
CN219840654U (zh) 一种既有隧道加固结构
CN217268891U (zh) 一种预制构件外叶板连接装置
CN212337308U (zh) 波纹板支护结构和地铁横通道
CN219196043U (zh) 一种混凝土井台简易模板
CN220167475U (zh) 一种楼板浇筑施工用临时加固装置
CN218541534U (zh) 一种用于地库顶板后浇带的upvc管砼柱支撑体系
CN220814405U (zh) 一种膜壳剪力墙骨架
CN220184282U (zh) 一种混凝土立柱与钢横梁之间的变高连接结构
CN219080316U (zh) 一种格构柱定位装置
CN214301762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内支撑边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