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3703U - 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53703U CN220053703U CN202321375372.3U CN202321375372U CN220053703U CN 220053703 U CN220053703 U CN 220053703U CN 202321375372 U CN202321375372 U CN 202321375372U CN 220053703 U CN220053703 U CN 2200537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guide
- wire harness
- positioning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线束支架组件包括:插接件,插接件适于与线束的一端连接且构造为多个;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一部分插接件适于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于容纳空间,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另一部分插接件适于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至支架本体的外表面;其中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安装至支架本体并将插接件固定于支架本体。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安装至支架本体并将插接件固定于支架本体,可以提高插接件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电器均通过线束连接于电源,电源适于为电器提供电能以保证电器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为使车辆更智能,车内的电器逐渐增加使得车内线束体积越来越大,因此通常需要将线束分段以便于线束的运输及装配,分段线束通过对接插件连接后通常采用扎带、卡扣或线束支架固定于车身,但扎带和卡扣无法有效固定线束,线束容易晃动,线束支架可以将线束稳定地固定于车身但线束支架和对接插件连接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线束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束支架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安装至支架本体并将插接件固定于支架本体,可以提高插接件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线束支架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适于与线束的一端连接且构造为多个;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一部分所述插接件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另一部分所述插接件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至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所述插接件安装至所述支架本体并将所述插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安装至支架本体并将插接件固定于支架本体,使得多个插接件可以快速地安装于容纳空间和/或支架本体的外表面,提高了插接件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插接件均设置有引导配合部和定位配合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引导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均适于与所述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引导所述插接件安装,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适于与所述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以固定所述插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正对且间隔设置;侧板,所述侧板构造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多个所述侧板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引导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或所述侧板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引导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板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件沿第一方向安装至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第一引导部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筋,和/或所述第二引导部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筋,所述引导配合部构造为适于与所述第一导向筋和/或所述第二导向筋配合的导向凸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所述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另一个;和/或所述第二定位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的所述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且构造为所述锁止凹槽,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边沿;卡接段,所述卡接段连接于所述延伸段的另一端且形成有所述锁止凹槽,所述卡接段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二板移动以与构造为所述锁止凸台的所述定位配合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板背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的第三导向筋和锁止凸台,所述第三导向筋适于与所述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引导所述插接件安装,所述锁止凸台适于与所述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以固定所述插接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一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脚部,所述第一支脚部和所述第二支脚部在背离所述第一板且朝向车身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脚部和所述第二支脚部均设置有在第一方向贯穿的安装孔,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脚部上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在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延伸板还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限位孔。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因此该车辆的线束布局规整,且该车辆装配所花费时间少、生产效率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通过在容纳空间的内壁设置第一安装部且在支架本体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安装至支架本体并将插接件固定于支架本体,使得多个插接件可以快速地安装于容纳空间和/或支架本体的外表面,提高了插接件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容纳空间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0、线束支架组件;1、支架本体;2、插接件;
10、容纳空间;
20、第一板;21、第一导向筋;22、延伸段;23、卡接段;
30、第二板;31、固定台;311、第三导向筋;
40、侧板;50、第二导向筋;60、锁止凸台;
70、第一支脚部;71、安装孔;72、通孔;
80、第二支脚部;81、延伸板;811、连接孔;812、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电器均通过线束连接于电源,电源适于为电器提供电能以保证电器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为使车辆更智能,车内的电器逐渐增加使得车内线束体积越来越大,因此通常需要将线束分段以便于线束的运输及装配,分段线束通过对接插件连接后通常采用扎带、卡扣或线束支架固定于车身,但扎带和卡扣无法有效固定线束,线束容易晃动,线束支架可以将线束稳定地固定于车身但线束支架和对接插件连接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线束装配效率较低。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0包括:插接件2和支架本体1,插接件2适于与线束的一端连接且构造为多个,支架本体1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10,容纳空间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一部分插接件2适于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于容纳空间10,支架本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另一部分插接件2适于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至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其中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安装至支架本体1并将插接件2固定于支架本体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并将插接件2收容至容纳空间10内以与支架本体1连接,可以提高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安装至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可以提高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以将插接件2安装于容纳空间10内且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以将插接件2安装至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使得插接件2与支架本体1的连接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得线束的装配效率得到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于电器和电源之间的线束由两个分段线束连接而成,具体而言,两个分段线束中的一个的一端连接有电器且另一端连接有插接件2,两个分段线束中的另一个的一端连接有电源且另一端连接有对接件,插接件2和对接件配合以将两个分段线束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支架本体1适于与车身连接,一部分插接件2通过第一安装部以快速地安装于容纳空间10内,另一部分插接件2通过第二安装部以快速地安装至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此时,将多个对接件分别与对应的插接件2一一连接即可完成线束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0,其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安装至支架本体1并将插接件2固定于支架本体1,使得多个插接件2可以快速地安装于容纳空间10和/或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提高了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多个插接件2均设置有引导配合部和定位配合部,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引导部和第一定位部,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均适于与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引导插接件2安装,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适于与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以固定插接件2。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件2设置有定位配合部,容纳空间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引导部和第一定位部,第一引导部适于对引导配合部进行导向以提高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第一定位部适于与定位配合部配合以将插接件2固定于容纳空间10内,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二引导部适于对引导配合部进行导向以提高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第二定位部适于与定位配合部配合以将插接件2固定于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这样设计可以使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具有引导插接件2安装及固定插接件2的作用,以此使得多个插接件2可以快速且稳定地安装于支架本体1,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确保线束的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支架本体1包括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侧板40,第二板30与第一板20正对且间隔设置,侧板40构造为多个且设置于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之间以将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连接;其中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多个侧板40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容纳空间10,第一引导部形成于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或至少一个侧板40朝向容纳空间10的内壁上,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板20、第二板30或侧板40中的一个;第二引导部及第二定位部形成于第二板30和/或至少一个侧板40背离容纳空间10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20、第二板30或至少一个侧板40上形成有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与插接件2的引导配合部配合以使得插接件2可以快速的安装于容纳空间10内,可以将插接件2快速地安装于支架本体1,从而提高线束装配效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侧板40上均形成有第一引导部,插接件2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引导部一一对应的引导配合部,多个第一引导部与插接件2的多个引导配合部一一配合以使得插接件2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安装于容纳空间10内,同时,多个第一引导部分别与多个导引配合部配合后可以对插接件2进行限位,使得插接件2的安装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40,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两个侧板40背离容纳空间10的表面构造为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第二板30或至少一个所述侧板40背离容纳空间10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插接件2通过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安装于支架本体1使得线束支架组件1000的结构紧凑,从而减小线束支架组件1000所需的安装空间,减少线束支架组件1000对车内空间的占用,以便于车辆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和布局;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板30和侧板40背离容纳空间10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多个插接件2通过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安装至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使得线束支架组件1000可以安装更多的插接件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插接件2沿第一方向安装至支架本体1,第一引导部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筋21,和/或第二引导部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筋50,引导配合部构造为适于与第一导向筋21和/或第二导向筋50配合的导向凸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构造支架本体1的宽度方向,支架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敞开设置,第一导向筋21设置于容纳空间10的内壁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向筋50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插接件2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导向凸块,两个导向凸块之间限定出导向槽,导向槽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导向筋21和/或第二导向筋50收容于导向槽内且沿第一方向滑动插接件2以将插接件2收容于容纳空间10内,使得插接件2可快速且准确地安装于支架本体1,同时,导向凸块可以对第一导向筋21或第二导向筋50进行限位,使得插接件2可以稳定地安装于支架本体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定位部构造为锁止凸台60和锁止凹槽中的一个,与第一定位部配合的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60和锁止凹槽中的另一个;和/或第二定位部构造为锁止凸台60和锁止凹槽中的一个,与第二定位部配合的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60和锁止凹槽中的另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60,此时容纳空间10的内壁和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锁止凹槽,插接件2设置有锁止凸台60,安装插接件2时,沿第一方向推动插接件2并使得锁止凸台60收容于锁止凹槽内以将插接件2固定,以限制插接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插接件2可以稳定地固定于支架本体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0的内壁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朝向容纳空间10的表面形成有锁止凹槽,插接件2上形成锁止凸台60,安装插接件2时,沿第一方向推动插接件2,此时,锁止凸台60挤压弹性件并使得弹性件朝向远离容纳空间10的方向发生形变,当锁止凸台60收容于锁止凹槽内时,弹性件产生弹力使得锁止凹槽的底壁与锁止凸台60的自由端止抵以将插接件2固定于容纳空间10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凹槽,此时,容纳空间10的内壁和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锁止凸台60,锁止凸台60收容于锁止凹槽内以对插接件2在第一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制,使得插接件2可以稳定地固定于支架本体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板20且构造为锁止凹槽,第一定位部包括延伸段22和卡接段23,延伸段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板20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边沿,卡接段23连接于延伸段22的另一端且形成有锁止凹槽,卡接段23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第二板30移动以与构造为锁止凸台60的定位配合部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初始状态时,延伸段22的一端与第一板20连接,且延伸段22的另一端与第一板20间隔设置并连接有卡接段23,卡接段23朝向第二板30的一侧形成有锁止凹槽,沿第一方向推动插接件2,此时,锁止凸台60挤压延伸段22使得延伸段22朝向远离第二板30的方向移动,同时延伸段22产生使得自身复位的力,当锁止凸台60收容于锁止凹槽后,延伸段22复位的力达到最大值,且在该力的作用下,卡接段23具有朝向第二板30移动的趋势,使得锁止凹槽的底壁与锁止凸台60的自由端止抵并压紧锁止凸台60的自由端,以此将插接件2固定于容纳空间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二板30背离第一板2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31,固定台31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的第三导向筋311和锁止凸台60,第三导向筋311适于与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引导插接件2安装,锁止凸台60适于与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以固定插接件2,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构造为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第二板30背离第一板2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31,固定台31在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导向筋311和锁止凸台60,第三导向筋31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插接件2上间隔设置有导向凸块,第三导向筋311适于在两个导向凸块之间滑动以对插接件2进行导向,沿第一方向滑动插接件2并使得锁止凸台60收容于锁止凹槽内以对插接件2进行固定,使得插接件2可以稳定地安装于支架本体1,固定台31在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可以用于安装插接件2,使得线束支架组件1000可以固定更多的插接件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一板20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脚部70,第一板20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脚部80,第一支脚部70和第二支脚部80在背离第一板20且朝向车身的方向延伸;第一支脚部70和第二支脚部80均设置有在第一方向贯穿的安装孔71,至少一个安装孔71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20在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脚部70,第一支脚部70上形成有在自身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安装孔71,第一板20在支架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脚部80,第二支脚部80上形成有在自身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安装孔71,车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安装孔71对应的螺纹孔,螺杆穿过安装孔71并与螺纹孔连接以将支架本体1固定于车身,两个安装孔71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在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后延伸的长圆孔,可以理解的是,车身在开设螺纹孔时两个螺纹孔之间会具有一定的位置偏差,长圆孔可以吸收位置偏差以将支架本体1连接于车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第二支脚部80上设置有延伸板81,延伸板81在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连接孔811,延伸板81还形成有与连接孔811连通的限位孔8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脚部80连接有延伸板81,延伸板81的自由端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延伸板81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贯穿的连接孔811和限位孔812,限位孔812与连接孔811连通且限位孔812设置于连接孔8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插接件2设置有连接凸块,连接凸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连接凸块和限位块分别收容于连接孔811和限位孔812内以将插接件2固定于支架本体1,限位块与限位孔812配合以避免插接件2绕连接孔811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脚部70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贯穿的通孔72,位于第一支脚部70附近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线束可以通过通孔72限位于第一支脚部70,可以理解的是,扎带穿过通孔72以将长线束限位于第一支脚部70,使得车辆的线束布局更整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线束支架组件1000包括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多个侧板40,第一板20和第二板30正对且间隔设置,多个侧板40设置有第一板20与第二板30之间且多个侧板40的同侧一端与第一板20连接,多个侧板40的同侧另一端与第二板30连接,第一板20、第二板30和多个侧板40限定出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三个容纳空间10,支架本体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敞开设置,容纳空间10的四个内壁均形成有第一导向筋21,第一导向筋21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板20朝向容纳空间10的表面连接有延伸段22,延伸段22的自由端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板20间隔设置,延伸段22的自由端连接有卡接段23,卡接段23上形成有锁止凹槽,第二板30背离容纳腔的表面形成有固定台31,固定台3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导向筋311和锁止凸台60,第二板30和侧板40背离容纳空间10的表面均形成有第二导向筋50和锁止凸台60,第二导向筋50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第一板20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脚部70,第一支脚部70上形成有在自身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安装孔71,第一板20在支架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脚部80,第二支脚部80上形成有在自身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安装孔71,两个安装孔71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在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后延伸的长圆孔,第二支脚部80连接有延伸板81,延伸板81的自由端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延伸板81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穿的连接孔811和限位孔812,限位孔812与连接孔811连通且限位孔812设置于连接孔8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线束支架组件1000,通过在容纳空间10的内壁设置第一导向筋21和在卡接段23上设置锁止凹槽,第二板30和侧板40背离容纳空间10的表面均形成有第二导向筋50和锁止凸台60,且固定台3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导向筋311和锁止凸台60,使得插接件2可以快速地且稳定地固定于线束支架组件1000,提高了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了线束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10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1000,因此该车辆的线束布局规整,且该车辆装配所花费时间少、生产效率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组件1000,通过在容纳空间10的内壁设置第一安装部且在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插接件2安装至支架本体1并将插接件2固定于支架本体1,使得多个插接件2可以快速地安装于容纳空间10和/或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提高了插接件2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件,所述插接件适于与线束的一端连接且构造为多个;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一部分所述插接件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另一部分所述插接件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至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适于引导所述插接件安装至所述支架本体并将所述插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插接件均设置有引导配合部和定位配合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引导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引导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均适于与所述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引导所述插接件安装,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适于与所述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以固定所述插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
第一板;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正对且间隔设置;
侧板,所述侧板构造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多个所述侧板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引导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或所述侧板中的一个;
所述第二引导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板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沿第一方向安装至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第一引导部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筋,和/或所述第二引导部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筋,所述引导配合部构造为适于与所述第一导向筋和/或所述第二导向筋配合的导向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所述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另一个;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的所述定位配合部构造为锁止凸台和锁止凹槽中的另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且构造为所述锁止凹槽,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
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边沿;
卡接段,所述卡接段连接于所述延伸段的另一端且形成有所述锁止凹槽,所述卡接段可选择地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二板移动以与构造为所述锁止凸台的所述定位配合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背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的第三导向筋和锁止凸台,所述第三导向筋适于与所述引导配合部配合以引导所述插接件安装,所述锁止凸台适于与所述定位配合部定位配合以固定所述插接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一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脚部,所述第一支脚部和所述第二支脚部在背离所述第一板且朝向车身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支脚部和所述第二支脚部均设置有在第一方向贯穿的安装孔,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长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脚部上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在第二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延伸板还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限位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支架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75372.3U CN220053703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75372.3U CN220053703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53703U true CN220053703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5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75372.3U Active CN220053703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53703U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21375372.3U patent/CN2200537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73381B2 (en) | Plug connector | |
CN111525354A (zh) |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US9502872B2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CN220053703U (zh) | 线束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717182U (zh) | 汇流排防护装置和电池包 | |
CN212726334U (zh) | 一种电池盒及其平衡车 | |
CN110816438B (zh) |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及车辆 | |
CN211879450U (zh) | 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以及车辆 | |
CN21153024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1226626U (zh) | 一种汽车连接器 | |
CN112003078A (zh) | 电连接器 | |
CN221508518U (zh) | 一种Mini USB板端连接器 | |
CN220822070U (zh) | 高压线束插接固定组件及车辆 | |
CN221150334U (zh) | 一种插座及汽车电连接器 | |
CN217778548U (zh) |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对接固定支架及汽车 | |
CN220421060U (zh) |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20652407U (zh) | 一种线到板连接器 | |
CN209881262U (zh) | 线束护套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辆 | |
CN221080494U (zh) | 一种lvds连接器 | |
CN221828282U (zh) | 一种以太网连接器板端结构 | |
CN220857042U (zh) | 一种电摩用防水电源连接器 | |
CN215989244U (zh) | 板载天线盖及具有板载天线的主机结构 | |
CN221766803U (zh) | 锂电池 | |
CN220233547U (zh) | 一种方便组装的连接器 | |
CN217672488U (zh) | 一种汽车线束可移动定位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