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9715U -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9715U
CN220049715U CN202320482368.0U CN202320482368U CN220049715U CN 220049715 U CN220049715 U CN 220049715U CN 202320482368 U CN202320482368 U CN 202320482368U CN 220049715 U CN220049715 U CN 220049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manufacturing
buffer
mold
machine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23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伟迪
陈驰林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4823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9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9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9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两端设置有制造组件,制造组件位于支撑架中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靠近支撑架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避免只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单面进行加工,从而可以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加工效率,同时在通过设置辅助组件,便于在使用时,可以避免制造加工时,加工件吸附到下模具上,进而可以保证制造加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而在机械设计制造进行制造时,需要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8134453U公开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冲压模具,通过挤压弹簧自身的伸缩性,即可推动活动板与推块上移,使得冲压件自动弹出,便于人们拿取,当镶嵌较紧,没有自动弹出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顶块在伸缩槽内部上移,这样即可推动活动板上移将冲压件顶出,便于将冲压好的冲压件顶松动,便于拿取冲压件,给实际脱模带来较大便捷。
但是,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冲压模具,仍存在一些不足,该专利虽然可以便于将冲压好的冲压件顶松动,便于拿取冲压件,给实际脱模带来较大便捷,但是在加工一些特殊形状的机械设计产品时,由于特殊形状的加工件都是凹凸不平的,会在制造加工时,吸附到下模具上,从而导致影响加工效果,并且只能控制上模具对下模具内的金属加工件进行制造处理,而这种加工方式只能对金属加工件单面进行冲压,从而导致加工效率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具备保证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的加工效果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保证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的加工效果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两端设置有制造组件,制造组件位于支撑架中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靠近支撑架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为了更好的保证机械设计制造效果,制造组件包括位于支撑架顶部与底部设置的电缸,其中一个电缸一端设置有上模具,另一个电缸一端设置有下模具,电缸靠近支撑架顶部与底部设置有缓冲部件。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加工件进行防护,缓冲部件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靠近支撑架一端设置的多个缓冲弹簧,多个缓冲弹簧中部设置有缓冲柱,缓冲柱与缓冲弹簧一端设置有缓冲块。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限位处理,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架中部设置的放置板,放置板位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放置板中部开设有固定口,放置板四周开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限位效果,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调节杆,螺纹调节杆一端连接有放置块,螺纹调节杆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避免上模具在加工时产生吸附问题,辅助组件包括支撑架两侧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板,若干个支撑板靠近放置板的顶部与底部,其中一侧支撑板中部设置有螺纹杆,另一侧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螺纹杆连接有调节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撑架两端设置制造组件,便于在使用时,可以避免只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单面进行加工,从而可以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加工效率,同时在通过设置辅助组件,便于在使用时,可以避免制造加工时,加工件吸附到下模具上,进而可以保证制造加工效果。
(2)、通过在支撑架中部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在使用时,可以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放置,并且还可以对加工件进行限位处理,同时在通过设置缓冲部件,可以在制造组件进行调节时,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防护,从而可以保证模具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制造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架;2、制造组件;201、电缸;202、上模具;203、下模具;204、缓冲部件;2041、缓冲弹簧;2042、缓冲柱;2043、缓冲块;3、固定组件;301、放置板;302、固定口;303、螺纹调节杆;304、放置块;4、辅助组件;401、支撑板;402、螺纹杆;403、限位杆;404、调节块;405、从动齿轮;406、主动齿轮;407、传动链条;408、电机;409、辅助部件;4091、雾化喷头;4092、分流调节管;4093、输送管;4094、输送泵;5、调节手柄;6、储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方式,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方式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请参阅附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包括呈矩型结构且由金属构成的支撑架1,在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四个竖向设置的支撑腿,用于对支撑架1承载,支撑架1两端设置有制造组件2,用于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加工处理,制造组件2位于支撑架1中部设置有固定组件3,用于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放置限位,固定组件3靠近支撑架1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4,用于防止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产生吸附问题。
如图1-图4所示,制造组件2包括位于支撑架1顶部与底部设置的电缸201,且电缸201贯穿支撑架1,其中一个电缸201一端设置有上模具202,另一个电缸201一端设置有下模具203,电缸201靠近支撑架1顶部与底部设置有缓冲部件204,用于对上模具202与下模具203进行缓冲;
缓冲部件204包括上模具202与下模具203靠近支撑架1一端设置的六个缓冲弹簧2041,六个缓冲弹簧2041中部设置有缓冲柱2042,缓冲柱2042与缓冲弹簧2041一端设置有缓冲块2043,缓冲块2043设置为橡胶材质。
具体地,在进行制造时,通过外部控制器使两个电缸201启动,然后两个电缸201带动上模具202向下和下模具203向下进行移动,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加工,从而可以保证加工效果,同时在通过设置六个缓冲弹簧2041、缓冲柱2042、缓冲块2043相互配合,可以对模具进行防护。
如图1-图4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支撑架1中部设置的呈矩形结构的放置板301,放置板301位于上模具202与下模具203之间,放置板301中部开设有呈矩形结构的固定口302,放置板301四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调节杆303,螺纹调节杆303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呈L型结构的放置块304,螺纹调节杆303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5。
具体地,在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放置时,通过转动调节手柄5和螺纹调节杆303进行转动,然后带动呈L型结构的放置块304从四周向中间移动,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限位放置。
如图1-图4所示,辅助组件4包括支撑架1两侧设置的呈矩形结构的四个支撑板401,四个支撑板401靠近放置板301的顶部与底部,其中一侧支撑板401中部设置有螺纹杆402,另一侧支撑板401中部设置有限位杆403,限位杆403与螺纹杆402连接有呈矩形结构的调节块404,螺纹杆402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405,从动齿轮405靠近支撑架1一侧设置有主动齿轮406,主动齿轮406与从动齿轮405套设有传动链条407,主动齿轮406中部设置电机408,调节块404一端设置有辅助部件409;
辅助部件409包括调节块404一端设置的五个雾化喷头4091,五个雾化喷头4091一端设置有分流调节管4092,分流调节管4092设置为可调节软管,分流调节管4092一侧连接有输送管4093,输送管4093一端设置有输送泵4094,输送泵4094输入端设置有储液箱6。
具体地,在机械设计制造加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外部控制器使输送泵4094启动,然后输送泵4094通过输入端将储液箱6内的润滑溶液吸出,然后输送到输送管4093内,接着进行分流,使其输送到分流调节管4092,然后通过五个雾化喷头4091将润滑溶液喷出,接着在通过外部控制器使电机408启动,使主动齿轮406带动传动链条407转动,然后传动链条407在通过与两个从动齿轮405相互啮合带动螺纹杆402上的调节块404在限位杆403上移动,随即带动五个雾化喷头4091进行移动对上下模具进行润滑处理。
且电缸201、电机408、输送泵4094均与外部控制器以及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两端设置有制造组件(2),所述制造组件(2)位于支撑架(1)中部设置有固定组件(3);
所述固定组件(3)靠近支撑架(1)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4);
所述制造组件(2)包括位于支撑架(1)顶部与底部设置的电缸(201),其中一个所述电缸(201)一端设置有上模具(202),另一个所述电缸(201)一端设置有下模具(203),所述电缸(201)靠近支撑架(1)顶部与底部设置有缓冲部件(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204)包括上模具(202)与下模具(203)靠近支撑架(1)一端设置的多个缓冲弹簧(2041),多个所述缓冲弹簧(2041)中部设置有缓冲柱(2042),所述缓冲柱(2042)与缓冲弹簧(2041)一端设置有缓冲块(20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支撑架(1)中部设置的放置板(301),所述放置板(301)位于上模具(202)与下模具(203)之间,所述放置板(301)中部开设有固定口(302),所述放置板(301)四周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调节杆(303),所述螺纹调节杆(303)一端连接有放置块(304),所述螺纹调节杆(303)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支撑架(1)两侧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板(401),若干个支撑板(401)靠近放置板(301)的顶部与底部,其中一侧所述支撑板(401)中部设置有螺纹杆(402),另一侧所述支撑板(401)中部设置有限位杆(403),所述限位杆(403)与螺纹杆(402)连接有调节块(404)。
CN202320482368.0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Active CN220049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2368.0U CN22004971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2368.0U CN22004971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9715U true CN22004971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2368.0U Active CN22004971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9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51469A (zh) 一种自动上料冲压装置
CN206622510U (zh) 一种数控冲床工作台
CN220049715U (zh)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模具
CN214490259U (zh) 一种模具加工固定装置
CN110280816A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雕铣机
CN209061907U (zh) 一种空调底盘模具冲压用升降机构
CN209577882U (zh) 新型冲压模具及其构成的一机双头式冲压机
CN217098072U (zh) 一种高精度微孔板冲孔精密模具
CN113561429B (zh) 一种健身器材生产用塑料配件自动脱模装置
CN213591792U (zh) 一种设有接油槽的模具生产用台钻
CN115007719A (zh) 一种仓储台车制造用冲压处理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11993852U (zh) 一种加工配件用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08946474U (zh) 一种自动旋转脱螺纹式制氧机模具
CN110510370A (zh) 一种手机中板压铸件前置四工位全自动送料机
CN207772026U (zh) 一种木板五金包边加工装置
CN206009590U (zh) 带有自动输送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9294608U (zh) 一种一体脱模顶出模具
CN215189320U (zh) 一种食品车间加工液压机
CN215090123U (zh) 一种生产拉伸零件的翻边模具及冲压设备
CN216779968U (zh) 一种夹板自动冲压模具
CN210527727U (zh) 一种手机中板压铸件前置四工位全自动送料机
CN220161405U (zh) 模具加工切割装置
CN211916761U (zh) 一种用于压铸件的承载盘放置设备
CN219945595U (zh) 一种塑胶模具生产用毛刺去除设备
CN216463572U (zh) 一种压铸件毛刺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