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9714U -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49714U CN220049714U CN202320477982.8U CN202320477982U CN220049714U CN 220049714 U CN220049714 U CN 220049714U CN 202320477982 U CN202320477982 U CN 202320477982U CN 220049714 U CN220049714 U CN 2200497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groove
- mold
- molding cavity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3 die pr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下端开设有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槽、第一斜形槽、第二通槽、第二斜形槽、第三通槽;下模上端开设有下成型腔,下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四通槽、第三斜形槽、第四斜形槽、第五通槽;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配合构成封闭状态的成型腔,成型腔沿模具的中线对称,还包括与一半成型腔形状一致的两个模芯。本专利的目的在于如何降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报废品的概率的同时,使得工件的尺寸更加符合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公司为克服气孔、冷缩、收缩、应力集中等缺陷而研发的拉线外壳的压力成型工艺中,为了避免将水涨成型之后形成的工件坯体一次性整形成为最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而发生的行变量较大,而造成工件坯体在整形加工过程中发生报废,因此采用三次整形对工件坯体进行加工,在第一次整形中,整形模具将水涨成型模具加工之后的工件坯体进行形状和尺寸的调整之后得到如图3所示的第一次整形工件,而为了降低在整形过程中由于工件坯体发生的形变量较大而导致工件坯体发生报废,因此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与最终产品的尺寸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第一次整形之后还需再对第一次整形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本申请中根据成品的尺寸需求设计了第二次整形的加工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目的在于如何降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报废品的概率的同时,使得工件的尺寸更加符合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下端开设有与拉线外壳上端外沿(第一侧面)相吻合的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槽、第一斜形槽、第二通槽、第二斜形槽、第三通槽;下模上端开设有与拉线外壳下端外沿(第二侧面)相吻合的下成型腔,下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四通槽、第三斜形槽、第四斜形槽、第五通槽;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配合构成封闭状态的成型腔,成型腔沿模具的中线对称,还包括与拉线外壳内部相吻合的两个模芯。
本方案产生的技术原理是:将上模和下模安装在多向液压机上,然后将模芯安装在上模和下模的两侧的多向液压缸机上,使得模芯的中心位置与上模和下模扣合形成的成型腔的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第一次整形工件放置在下成型腔中,第一次整形工件以第二侧面与下成型腔帖触的放置方式放置在下成型腔中,然后启动多向液压机,控制多向液压机往下压,使得上成型腔与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贴触以对第一次整形工件进行固定,然后控制模芯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中部,在模芯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中部之后,控制上模继续往下压,以将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的倾斜面对应的倾斜角度与斜形槽的倾斜角度一致,以完成对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的整形和进一步对工件进行尺寸调整。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申请的模具对第一次整形之后的第一次整形工件进行再次整形,整形的主要受力面是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使得第一侧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与模具的倾斜角度一致,或者模具的下成型腔的底面与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二侧面基本吻合,在上模压合时,第二侧面发生的形变量较小,即以第二侧面为稳定面,第一侧面为主要的形变面,从而可以保证加工时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稳定性,且减小第一次整形工件的形变量,从而减小第一次整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报废的概率,同时在上模往下压的过程中也对第一次整形工件的尺寸进行调整。本申请的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只对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进行整形,使得第一次整形工件在模具中发生的形变量较小,确保在本申请的第二次整形模具中的第一次整形工件不会因为形变量较大而发生报废的情况。
进一步,模芯包括大端和小端,在模芯的大端端部一体成型有锥形缓冲头,锥形缓冲头的倾角为19°-21°,且在锥形缓冲头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限位台。在将模芯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的中部时,缓冲头能够避免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端部与多向液压机产生直接的挤压,且圆锥形的缓冲效果更好。
进一步,还包括模芯压圈,模芯压圈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安装模芯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形状与锥形缓冲头的形状一致,并在模芯压圈与第一限位台贴合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且安装孔四周均匀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通孔。将模芯安装在模芯压圈的安装孔中,安装孔与模芯的锥形缓冲头相贴合,并且通过模芯上的限位台与模芯压圈的配合使得模芯与模芯压圈的安安装更加稳定,同时通过模芯压圈的限位槽与模芯的限位台的配合,能够避免模芯与模芯压圈完成安装之后产生转动而导致模具工作时模芯不能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的中部,并且,通过模芯压圈的设置,实现多向液压机和模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对不同形状或者不同大小的模芯进行更换。
进一步,上模呈三层台阶状,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并在上模上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安装盲孔。通过盲孔将上模安装在多向液压机上,并且通过第一台阶实现上摸与多向液压机的卡合限位,防止上摸掉落或产生晃动,通过第二台阶实现上摸下压时与下模之间的限位,防止上摸下压过程中无限下压,导致工件被压至扁平,通过在第三台阶下端开设上成型腔,且第三台阶能够伸入下模开设的下成型腔中,以实现对拉线外壳的尺寸进行调整。
进一步,下模下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凹槽。通过凹槽将下模固定在多向液压机上,防止下模产生晃动。
进一步,第二凹槽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安装顶针的顶针孔。通过顶针能够对下模进行定位,并且顶针在模具对待整形工件进行整形完成之后,顶针将整完成的工件顶起,方便工作人员将工件从模具中取出,且顶针安装在中心处,能够同时将两个工件都顶起。
进一步,下成型腔开口处设置有导角。通过导角的导向,方便上摸的第三台阶压入下成型腔中以对拉线外壳进行尺寸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第一次整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模芯压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模101、第一台阶1011、第二台阶1012、第三台阶1013、下模102、上成型腔103、第一通槽1031、第一斜形槽1032、第二通槽1033、第二斜形槽1034、第三通槽1035、下成型腔104、第四通槽1041、第三斜形槽1042、第三斜形槽1043、第五通槽1044、凹槽105、模芯压圈106、模芯107、大端1071、小端1072、锥形缓冲头108、限位台109、顶针孔201、导角202、盲孔203、通孔204、安装孔205、限位槽206、第一次整形工件301、第一侧面3011、第一侧面3012、大头3013、小头30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的拉线外壳加工模具使用时安装在多向液压机上,多向液压机可以采用型号为YLST-600/450/450的三通液压成型液压机,通过控制液压机工作,从而带动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上模101、下模102以及模芯107运动,使模具第一次整形工件301进行加工,如图3所示,为第一次整形工件30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次整形模具整形之后,第一次整形工件301的第一侧面3011和第一侧面3011的倾斜角度和尺寸还需要再次进行调整,为避免一次性对第一侧面3011和第二侧面同时进行调整时,发生的形变量较大导致第一次整形工件301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报废,因此本申请中的模具在设计时可以将下成型腔104的第三斜形槽1042和第四斜形槽的倾斜角度设置为小于或整等于最终产品第二侧面中斜形面对应的角度,从而使得下成型腔104与第一次整形工件301更加贴合,确保第二侧面在上模101往下挤压的过程中不发生形变或者发生的形变量较小,从而降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报废率,同时还确保整形后的第二次整形工件的第一侧面3011的尺寸和斜形面的倾斜角度与最终产品需求一致。
如图1-5所示,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上模101和下模102,上模101包括自上而下逐渐变窄的第一台阶1011、第二台阶1012和第三台阶1013,第一台阶1011在将上模101安装到多向液压机上时与多向液压机卡接,避免启动多向液压机带动上模101往下压时上模101产生晃动,第二台阶1012在上模101往下压的过程中与下模102的上表面卡接,对上模101下压的行程进行限位,第三台阶1013下端开设有上成型腔103,上成型腔103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槽1031、第一斜形槽1032、第二通槽1033、第二斜形槽1034、第三通槽1035,并可以将第二斜形槽1034的倾角设置为11°,上模101上端开设有盲孔203,便于将上模101安装到多向液压机上时进行定位;下模102上端开设有下成型腔104,下成型腔104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四通槽1041、第三斜形槽1042、第四斜形槽和第五通槽1044,并将第四斜形槽的倾角设置为40°~45.5°,上模101与下模102扣合时,上成型腔103与下成型腔104构成封闭状态的成型腔,且成型腔沿模具的中线对称,并且在下成型腔104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便于上模101的第三台阶1013伸入的导角202,在下模102下端开设有两侧对称的凹槽105,便于在将下模102安装到多向液压机上时进行固定,并在下成型腔104的中心处开设有顶针孔201,在安装下模102时,顶针孔201可以用于定位,同时在模具对第一次整形工件301加工完成之后顶针孔201中的顶针能够将第二次整形工件顶起,便于工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第二次整形工件从成型腔中取出。
还包括对第一次整形工件301中部进行整形的模芯107,模芯107的形状与成型腔的形状一致,模芯107在工作时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301中部,模芯107的小端1072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301中部,模芯107的大端1071端部一体成型有锥形缓冲头108,同时还有用于固定模芯107的模芯压圈106,模芯压圈106中心处开设与锥形缓冲头108形状一致的安装孔205,并且,模芯107能够贴合安装在安装孔205中,为了实现模芯107与模芯压圈106的固定,在模芯107的锥形缓冲头108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台109,同时,为了避免在将模芯压圈106与模芯107安装之后,模芯107转动产生错位导致多向液压机不能驱动模芯107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301的中部,因此,在模芯压圈106与模芯107安装后限位台109相应位置开设有限位槽206,并在模芯压圈106的安装孔205周围开设有通孔204,通孔204中可以通过螺栓、定位销等方式实现模芯压圈106与多向液压机的固定安装,同时将模芯压圈106和模芯107设置为可拆卸模式,便于在需要对模芯107的尺寸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更换模芯107即可,模芯压圈106可重复使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将上模101和下模102安装在多向液压机上,将模芯107穿过模芯压圈106的安装孔205203与模芯压圈106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模芯压圈106固定在多向液压机上,上模101的上成型腔103与下模102的下成型腔104相对,将模芯107安装到模芯压圈中,使得限位台109卡接在限位槽206中,锥形缓冲台与安装孔205贴合,然后将模芯压圈固定安装在多向液压机上,使得模芯压圈的中心点在上模101与下模102扣合时形成的成型腔的中轴线上,然后将第一次整形工件301以小头3014靠近模具中部大头3013朝外、第二侧面与下成型腔104地面帖触的方式放置在下成型腔104中之后,启动多向液压机控制上模101往下压,在上模101的上成型腔103与第一次整形工件301贴触时,控制模芯107伸入第一次整形工件301中部,然后控制上模101继续往下压,当上模101的第二台阶1012下压至与下模102上表面贴触时不再继续往下压,此时控制模芯107在第一次整形工件301中来回挤压将对于的材料挤压出去实现孔内整形。
本申请中的模具在设置时下成型腔104中的第三斜形槽1042和第四斜形槽的倾斜角度在设置时便设置为比最终产品需求的倾斜角度小,便于将第一次整形工件301放置在下成型腔104中时,第二侧面与下成型腔104的底面更加贴合,从而减小第二侧面在上模101挤压时产生的形变量,进而降低本申请中的第二次整形模具对第一次整形工件301进行加工时产生报废的概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端开设有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槽、第一斜形槽、第二通槽、第二斜形槽、第三通槽;下模上端开设有下成型腔,下成型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四通槽、第三斜形槽、第四斜形槽、第五通槽;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配合构成封闭状态的成型腔,成型腔沿模具的中线对称,还包括与一半成型腔形状一致的两个模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大端和小端,在模芯的大端端部一体成型有锥形缓冲头,锥形缓冲头的倾角为19°-21°,且锥形缓冲头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芯压圈,模芯压圈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安装模芯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形状与锥形缓冲头的形状一致,并在模芯压圈与限位台贴合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且安装孔四周均匀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呈三层台阶状,由上至下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并在上模上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安装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下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安装顶针的顶针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腔开口处设置有导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7982.8U CN220049714U (zh) | 2023-03-06 | 2023-03-06 |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7982.8U CN220049714U (zh) | 2023-03-06 | 2023-03-06 |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49714U true CN220049714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53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77982.8U Active CN220049714U (zh) | 2023-03-06 | 2023-03-06 |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49714U (zh) |
-
2023
- 2023-03-06 CN CN202320477982.8U patent/CN2200497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02153B (zh) | 一种铝合金深抛物面圆筒形零件拉深成形工艺 | |
CN102554007B (zh) | 一种板料拉深渐进复合成形装置 | |
CN203245236U (zh) | 一种制造增厚旋压皮带轮的旋压工装 | |
CN101966555A (zh) | 一种车轮辗压成型方法 | |
CN113059016B (zh) | 大高径比筒体变薄引伸挤压复合成形模具 | |
CN201012375Y (zh) | 一种冲孔翻边复合模具 | |
CN112296111B (zh) | 大型复杂异形结构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 |
CN211758290U (zh) | 缸底模具结构 | |
CN206316303U (zh) | 结合齿轮小齿圈径向楔压模 | |
CN110138159B (zh) | 一种发卡线圈整形模具及发卡线圈整形工艺方法 | |
CN220049714U (zh) |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 | |
CN114101480A (zh) | 一种法兰盖板的加工工艺 | |
CN107876679B (zh) | 一种导电铜排成型方法及模具 | |
CN106925962A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方法 | |
CN208099065U (zh) | 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 | |
CN220387653U (zh) | 一种拉线外壳整形用加工模具 | |
CN220387655U (zh) | 拉线外壳整形模具 | |
CN113510214B (zh) | 一种销头锻件的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915422U (zh) | 铝塑板沉台孔冲压成型模具 | |
CN206104697U (zh) | 焊接电极帽制造用冲压模具 | |
CN114888169B (zh) | 一种板料复合渐进成形方法 | |
CN212042307U (zh) | 一种减速器总成调整螺母成型模具 | |
CN217701018U (zh) | 一种分流座拉伸成型工装 | |
CN211052224U (zh) | 一种u型主体板压型胎具 | |
CN221675701U (zh) | 一种铝合金精密冷锻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