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8819U -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 Google Patents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8819U
CN220048819U CN202321141822.2U CN202321141822U CN220048819U CN 220048819 U CN220048819 U CN 220048819U CN 202321141822 U CN202321141822 U CN 202321141822U CN 220048819 U CN220048819 U CN 220048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hole
bearing
base
rotat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18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云杰
邱吉云
邵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r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r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r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re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18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8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8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8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包括:工作台,包括零件安放部,该零件安放部包括位于其底部的第一气孔;旋转件,包括沿旋转件的旋转轴线布置的头部、尾部和在头部和尾部之间的中部,且工作台在其底部与头部连接,其中,该旋转件还包括连通到第一气孔的内腔,该尾部包括连通到内腔的至少一个通气口;基座,包括空腔和连通到空腔的至少一个第二气孔,该旋转件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空腔中;其中,第一气孔、内腔、至少一个通气口、空腔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孔构成真空抽吸路径。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在施加真空负压保持零件的同时对零件进行旋转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等。

Description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在各种制造领域中,往往需要对较小的零件进行旋转加工。以耳机制造行业来说,有时需要对耳机上的套管进行点胶加工,这需要在旋转套管的同时对套管周围进行点胶处理。在其他领域,也可能涉及对这种管状小零件的旋转加工处理。
然而,现有技术中这类加工往往面临许多困难。例如,由于这种加工往往需要工人手动操作,即一手操作零件(例如如上所述的耳机套管),一手操作加工工具,且由于零件尺寸较小,工人难以在处理的同时稳定保持住零件,且难以在加工处理的同时可靠地旋转零件。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加工治具,能够满足在可靠保持、旋转并加工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带来其他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包括:工作台,包括零件安放部,该零件安放部包括位于其底部的第一气孔;旋转件,包括沿旋转件的旋转轴线布置的头部、尾部和在头部和尾部之间的中部,且工作台在其底部与头部连接,其中,该旋转件还包括连通到第一气孔的内腔,该尾部包括连通到内腔的至少一个通气口;基座,包括空腔和连通到空腔的至少一个第二气孔,该旋转件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空腔中;其中,第一气孔、内腔、至少一个通气口、空腔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孔构成真空抽吸路径。
优选地,该零件加工治具还包括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其中,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中部上,轴承的外圈相对于基座固定,且旋转件和轴承均被容纳在基座的空腔中。
优选地,基座包括从其空腔的内壁突出的环形内凸肩,轴承的外圈坐落于该环形内凸肩上。
优选地,旋转件的中部包括从其外壁突出的环形外凸肩,该环形外凸肩抵靠轴承的内圈,且环形外凸肩和环形内凸肩分别位于轴承的轴向两侧。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气孔设置在与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口相对应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口包括围绕旋转轴线均匀布置的四个通气口。
优选地,尾部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具有足以充分允许气流运动的间隙。
优选地,该零件加工治具还包括至少一个插销,其插入到工作台的底面的孔和头部的顶面中的对应孔中。
优选地,基座的底部包括凹槽,一堵头被设置在凹槽中,且旋转件的尾部还与该堵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凹槽和堵头的尺寸设置为防止旋转件脱离基座。
优选地,该零件加工治具还包括底板,基座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底板。
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在施加真空负压保持零件的同时对零件进行旋转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加工治具的分解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加工治具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组装后的零件加工治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公开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未说明部件数量时,部件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同样,“一”、“该”、“所述”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安装”、“设置”“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安装、设置、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安装、设置、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设备使用时的相对方位关系或附图所示的方位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便于说明,在本文中将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称为轴向方向,且将垂直于该轴向方向的方向称为径向方向。术语“内/向内”是指沿朝向部件内部,相反地,术语“外/向外”是指朝向部件外部。另外,可在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和功能的部件。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包括:工作台1、旋转件2和基座3。
具体地,工作台1包括零件安放部10,其例如是凹坑、管状部等,例如耳机套管这样的小尺寸零件可以被置于该零件安放部10中。该零件安放部10包括位于其底部的第一气孔11。
旋转件2包括沿旋转件2的旋转轴线A布置的头部21、尾部22和在头部21和尾部22之间的中部23,且工作台1在其底部与头部21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工作台1可以与旋转件2一起运动。该旋转件2还包括连通到第一气孔11的内腔24(该内腔例如沿旋转轴线A笔直延伸或可具有其他形式),该尾部22包括连通到内腔24的通气口25(该通气口例如沿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延伸或可具有其他形式),在附图的实施例中包括四个通气口25,且其围绕旋转轴线A均匀布置。
基座3包括空腔30和连通到空腔30的第二气孔31,该旋转件2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空腔30中。
另外,该零件安放部10还包括位于其底部并连通到内腔24的第一气孔11,从而第一气孔11、内腔24、通气口25、空腔30和第二气孔31构成真空抽吸路径。进而,设置在治具外部的真空源可以通过合适的管路(未示出)连接到第二气孔31,以通过上述真空抽吸路径进行真空抽吸,从而在零件安放部10下方造成负压,使得位于零件安放部10中的零件(例如耳机套管)可以被稳定地压靠在零件安放部10中。进而,工人可以通过一只手旋转工作台1,另一只手则可以操作加工工具(例如点胶机)对零件进行加工。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在施加真空负压保持零件的同时对零件进行旋转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等。
尽管附图示出了四个通气口25,但根据需要可以在旋转件2的尾部22设置一个以上的任何合适数量通气口。类似地,尽管附图示出了一个第二气孔31,但根据需要可以在基座3的外壁设置合适数量的多个第二气孔。
为了更利于旋转件2的旋转,该治具还包括轴承4。该轴承4包括内圈41和外圈42。轴承4的内圈41固定套接在中部23上(例如与中部23的外壁紧配合),轴承4的外圈42相对于基座3固定(例如与空腔30的内壁紧配合),且旋转件2和轴承4均被容纳在基座3的空腔30中。
此外,在图2中,轴承4的显示进行了简化处理,未示出其内外圈和滚子等具体结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理解轴承4的安装方式。为了便于轴承4的安装和固定,基座3还包括从其空腔30的内壁突出的环形内凸肩32,轴承4的外圈42坐落于该环形内凸肩32上。更优选地,旋转件2的中部23包括从其外壁突出的环形外凸肩26,该环形外凸肩26抵靠轴承4的内圈41,且环形外凸肩26和环形内凸肩32分别位于轴承4的轴向两侧。
优选地,第二气孔31设置在与通气口25相对应的高度。通过这种设置,可以更利于真空抽吸的气流流动路径畅通。应理解,此处所说的“相对应的高度”可以是指第二气孔31和通气口25设置在同一高度,或者二者高度相差不大,且基本通畅地连通。
优选地,为了便于真空抽吸的气流在基座3内部畅通,尾部22的外壁与空腔30的内壁之间还具有足以充分允许气流运动的间隙G。
优选地,该治具还包括至少一个插销(未示出),其插入到工作台1的底面的孔12和头部21的顶面中的对应孔27中。图1-2示出了两组用于容纳插销的孔12、27,通过设置插销,可以确保在加工操作期间,工作台1和旋转件2之间的精确定位。
优选地,基座3的底部还可包括凹槽33,一堵头5被设置在凹槽33中,且旋转件2的尾部22还与该堵头5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螺钉或螺栓)。凹槽33和堵头5的尺寸设置为防止旋转件2脱离基座3。具体如图1-2所示,凹槽33和堵头5优选设置为圆柱形,且凹槽33和堵头5的直径大于旋转件2的尾部22的直径。通过增加堵头,可以更好地在加工操作期间确保旋转件2可靠地保持在基座3中,而不会意外脱离。
优选地,该治具还包括底板6,基座3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底板6(例如通过螺钉或螺栓)。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包括零件安放部(10),该零件安放部(10)包括位于其底部的第一气孔(11);
旋转件(2),包括沿旋转件(2)的旋转轴线(A)布置的头部(21)、尾部(22)和在头部(21)和尾部(22)之间的中部(23),且工作台(1)在其底部与头部(21)连接,其中,该旋转件(2)还包括连通到第一气孔(11)的内腔(24),该尾部(22)包括连通到内腔(24)的至少一个通气口(25);
基座(3),包括空腔(30)和连通到空腔(30)的至少一个第二气孔(31),该旋转件(2)可旋转地设置在该空腔(30)中;
其中,第一气孔(11)、内腔(24)、至少一个通气口(25)、空腔(30)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孔(31)构成真空抽吸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4),包括内圈(41)和外圈(42),其中,轴承(4)的内圈(41)固定套接在中部(23)上,轴承(4)的外圈(42)相对于基座(3)固定,且旋转件(2)和轴承(4)均被容纳在基座(3)的空腔(30)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基座(3)包括从其空腔(30)的内壁突出的环形内凸肩(32),轴承(4)的外圈(42)坐落于该环形内凸肩(3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旋转件(2)的中部(23)包括从其外壁突出的环形外凸肩(26),该环形外凸肩(26)抵靠轴承(4)的内圈(41),且环形外凸肩(26)和环形内凸肩(32)分别位于轴承(4)的轴向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气孔(31)设置在与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口(25)相对应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口(25)包括围绕旋转轴线(A)均匀布置的四个通气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尾部(22)的外壁与空腔(30)的内壁之间具有足以充分允许气流运动的间隙(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插销,其插入到工作台(1)的底面的孔(12)和头部(21)的顶面中的对应孔(27)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基座(3)的底部包括凹槽(33),一堵头(5)被设置在凹槽(33)中,且旋转件(2)的尾部(22)还与该堵头(5)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凹槽(33)和堵头(5)的尺寸设置为防止旋转件(2)脱离基座(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6),基座(3)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底板(6)。
CN202321141822.2U 2023-05-12 2023-05-12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Active CN220048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822.2U CN220048819U (zh) 2023-05-12 2023-05-12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822.2U CN220048819U (zh) 2023-05-12 2023-05-12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8819U true CN22004881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1822.2U Active CN220048819U (zh) 2023-05-12 2023-05-12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8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8106Y (zh) 双轴镗床自动定心夹具
CN204094516U (zh) 一种可快速车削多个销轴外圆端面的车床夹具
CN207757235U (zh) 一种加工阀套孔的精密工装及一种阀套加工设备
CN112720119B (zh) 一种晶圆快速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0052872A (zh) 一种分度铣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63986A (zh) 一种齿圈支座加工设备
CN104384562A (zh) 一种可转位定位钻孔夹具
CN220048819U (zh) 可旋转的零件加工治具
CN106369055B (zh) 一种基于磁气混合球面轴承的气动双向输出轴
JP7045178B2 (ja) 切削装置
CN109623567A (zh) 笔记本外壳用自动加工机构
CN108714723A (zh) 阀座衬套的不等分分度加工工装
CN206221509U (zh) 基于磁气混合球面轴承的气动双向输出轴
CN109500718A (zh) 高精度自动抛光机
CN102962753B (zh) 万向抛光机构
CN109605212A (zh) 用于电子设备外壳的高精度加工装置
JPH03231834A (ja)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のリム交換装置
JP7114862B2 (ja) ワーク保持装置及びワーク加工方法
CN216421834U (zh) 一种机床主轴薄膜卡盘
TWM545652U (zh) 直驅式分度盤工件負壓吸附結構
CN220178331U (zh) 一种生产线上自动更换锯片的定位工装
CN216990881U (zh) 加工中心旋转定位机构
CN213616369U (zh) 行星架工装
CN211708673U (zh) 一种球笼夹具
CN213053102U (zh) 一种壳体内花键加工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