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6885U -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6885U
CN220046885U CN202321673260.6U CN202321673260U CN220046885U CN 220046885 U CN220046885 U CN 220046885U CN 202321673260 U CN202321673260 U CN 202321673260U CN 220046885 U CN220046885 U CN 220046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breaker
fastening portion
fixed
safety belt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32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灿
马丹
朱良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anji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anji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anji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anjin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32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6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6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6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包括破窗器主体与夹持件,破窗器主体设有配合部,夹持件与配合部能相互固定且将安全带夹持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通过设置破窗器主体与夹持件,且破窗器主体设有配合部,夹持件与配合部能相互固定且将安全带夹持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由于安全带的柔性,故在汽车受到激烈碰撞时,破窗器主体不会脱落,使车内人员能快速拿到并及时使用,能显著降低生命危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是越来越普及。同时随着人们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汽车安全工具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在众多安全工具中,破窗器由于能在危急情况下砸碎玻璃,在自救或救援别人时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破窗器的固定方式一般类似于手机固定,即卡扣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再粘贴在仪表台面板上。这种固定方式有一定风险,例如在汽车受到激烈碰撞时,破窗器容易从支架中脱落,使人们在需要时无法快速找到,使汽车内部人员无法及时利用破窗器砸碎玻璃逃离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快速拿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包括破窗器主体与夹持件,破窗器主体设有配合部,夹持件与配合部能相互固定且将安全带夹持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其中,配合部包括位于破窗器主体底部的对接面以及位于对接面两端用于与夹持件相连接的连接结构。
其中,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对接面两端的枢接部与扣接部,夹持件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两端的枢转部与卡扣部,枢接部设有第一枢孔,枢转部设有第二枢孔,第一枢孔与第二枢孔通过插设于第一枢孔与第二枢孔中的枢轴使夹持件能相对破窗器主体沿枢轴旋转,卡扣部能扣合固定于扣接部,使安全带夹持固定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其中,扣接部外表面设有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抵压部,用于通过抵压抵压部将扣接部往内移动,方便卡扣部脱离出扣接部。
其中,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对接面两端的第一扣接部与第二扣接部,夹持件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两端的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能分别扣合固定于第一扣接部与第二扣接部,使安全带夹持固定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其中,第一卡扣部与第二扣接部外表面分别设有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抵压部与第二抵压部,用于通过抵压第一抵压部或第二抵压部将第一卡扣部或第二扣接部往内移动,方便夹持件与破窗器主体分离。
其中,夹持件与配合部的相对内表面均设有能卡入安全带的卡齿,夹持件与配合部上的卡齿呈交错排列。
其中,破窗器主体前端设有破窗结构,后端设有切割结构,破窗器还包括用于保护破窗结构的第一保护盖与用于保护切割结构的第二保护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通过设置破窗器主体与夹持件,且破窗器主体设有配合部,夹持件与配合部能相互固定且将安全带夹持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由于安全带的柔性,故在汽车受到激烈碰撞时,破窗器主体不会脱落,使车内人员能快速拿到并及时使用,能显著降低生命危险,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破窗器在卡持件处于扣合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破窗器在卡持件处于扣合状态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破窗器在卡持件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破窗器在卡持件处于打开状态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破窗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破窗器包括破窗器主体1与夹持件2。破窗器主体1前部设有破窗结构11,后部设有切割结构12。破窗结构11设有能露出于破窗器主体1前端的钢针(未画出),在按压按键开关后露出于破窗器主体1前端向外冲击,以在危急时击碎玻璃。切割结构12设有可割断安全带的刀片121。破窗结构11、切割结构12均可采用现有结构,故不再详细描述。
破窗器主体1底部设有配合部13,夹持件2与配合部13能相互固定且将安全带(未画出)夹持于夹持件2与配合部13之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3包括位于破窗器主体1底部的对接面131以及位于对接面131两端用于与夹持件2相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对接面131两端的枢接部132与扣接部133,枢接部132设有第一枢孔(未画出)。相应地,夹持件2包括板体21以及位于板体21两端的枢转部22与卡扣部23,枢转部22设有第二枢孔(未画出)。第一枢孔与第二枢孔通过插设于第一枢孔与第二枢孔中的枢轴24使夹持件2能相对破窗器主体1沿枢轴24旋转形成枢接结构,卡扣部23能扣合固定于扣接部133形成扣合结构,使安全带夹持固定于夹持件2与配合部13之间。另外,扣接部133外表面还设有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抵压部134,用于通过抵压抵压部134将扣接部133往内移动,方便卡扣部23脱离出扣接部133。本实施例中,夹持件2与配合部13为一端枢接、一端卡扣的可拆卸固定方式,打开状态下,夹持件2仍固定在配合部13上,避免夹持件2掉落,且操作方便。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夹持件与配合部具有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且能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在打开状态,夹持件与配合部通过枢接结构在第一端相枢接,第二端的扣合结构打开,使夹持件与配合部分开能将安全带容纳于其中;夹持件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第二端的扣合结构闭合,使夹持件与配合部组装固定且将安全带夹持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夹持件2与配合部13的相对内表面(即板体内表面与配合部的对接面)分别设有能卡入安全带的第一卡齿25、第二卡齿135,第一卡齿25与第二卡齿135呈交错排列。
破窗器还包括用于保护破窗结构11的第一保护盖3与用于保护切割结构12的第二保护盖4,在破窗器不使用时,第一保护盖3、第二保护盖4固定于破窗器主体1,分别盖于破窗结构11、切割结构12上,能保护钢针、刀片不受损伤,且能防尘防潮。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夹持件与配合部也可以采用两端卡扣的方式,即破窗器主体5底部的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对接面两端的第一扣接部52与第二扣接部53,夹持件6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卡扣部62与第二卡扣部63,第一卡扣部62与第二卡扣部63能分别扣合固定于第一扣接部52与第二扣接部53,使安全带夹持固定于夹持件6与配合部之间。其中,第一扣接部52与第二扣接部53的外表面也可以分别设置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抵压部54、第二抵压部55,用于通过抵压第一抵压部54或第二抵压部55将第一扣接部52或第二扣接部53往内移动,方便夹持件6与破窗器主体5分离。这种固定方式结构更为简单。

Claims (8)

1.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窗器主体与夹持件,破窗器主体设有配合部,夹持件与配合部能相互固定且将安全带夹持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配合部包括位于破窗器主体底部的对接面以及位于对接面两端用于与夹持件相连接的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对接面两端的枢接部与扣接部,夹持件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两端的枢转部与卡扣部,枢接部设有第一枢孔,枢转部设有第二枢孔,第一枢孔与第二枢孔通过插设于第一枢孔与第二枢孔中的枢轴使夹持件能相对破窗器主体沿枢轴旋转,卡扣部能扣合固定于扣接部,使安全带夹持固定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扣接部外表面设有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抵压部,用于通过抵压抵压部将扣接部往内移动,方便卡扣部脱离出扣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对接面两端的第一扣接部与第二扣接部,夹持件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两端的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能分别扣合固定于第一扣接部与第二扣接部,使安全带夹持固定于夹持件与配合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扣部与第二扣接部外表面分别设有沿纵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抵压部与第二抵压部,用于通过抵压第一抵压部或第二抵压部将第一卡扣部或第二扣接部往内移动,方便夹持件与破窗器主体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夹持件与配合部的相对内表面均设有能卡入安全带的卡齿,夹持件与配合部上的卡齿呈交错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破窗器主体前端设有破窗结构,后端设有切割结构,破窗器还包括用于保护破窗结构的第一保护盖与用于保护切割结构的第二保护盖。
CN202321673260.6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Active CN220046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3260.6U CN220046885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3260.6U CN220046885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6885U true CN22004688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3260.6U Active CN220046885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6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7569B2 (en) Pocket tool, in particular a pocket knife
JPS59502016A (ja) 交通事故後窓ガラスをたたき割るため特に乗用車で固定される装置
US10363884B2 (en) Multifunctional vehicle-mounted mobile phone holder
US5630242A (en) Seat belt cutter
US9969352B2 (en) Vehicle safety device
EP0882537A3 (en) Reciprocating saw with clamp for receiving blade in multiple orientations
CN220046885U (zh) 一种能固定于安全带上的破窗器
US20060064822A1 (en) Automobile escape hammer
JP2719666B2 (ja) 緊急脱出用刃付ハンマ
KR102154992B1 (ko) 자동차 비상탈출용 유리파손장치
ES2182431T3 (es) Cuchillo con por lo menos una parte de proteccion.
US20040078981A1 (en) Foldable knife having a single blade
CN207955569U (zh) 一种紧急状态下自救汽车安全带
CN219921878U (zh) 一种破窗器组件
CN219071889U (zh) 一种破窗器
NL2023172B1 (en) Vehicle escape assembly
JP3021689U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割り具
JPH0811064A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割り具
KR200153316Y1 (ko) 시트벨트용 절단장치
JP3021504U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割り具
JP3005743U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割り具
CN214523698U (zh) 一种车用安全带剪
US5437102A (en) Systems for cutting a seat belt to free a passenger trapped in an automobile
JPH06179179A (ja) 緊急脱出用ハンマー
JPH1111241A (ja) 簡易窓ガラス割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